青菜地里的争吵与发现

来源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种植地是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难得的场所,那里每天都会让孩子发现许多惊喜。每一只小虫、每一朵鲜花、每一颗果实……都是他们一整天或几个星期的观察对象,所以如果能利用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来开展各个領域的活动的话,一定会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将课堂重新回归生活。
  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在3~5月课余时间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到种植地走走看看。孩子们会有很多讨论的话题,只要用心去聆听他们的讨论,就会发现那些越是讨论激烈的内容恰恰正是孩子们的共同兴趣所在。比如本班就利用孩子在青菜地里的讨论和疑惑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青菜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活动一:青菜会变蝴蝶吗?
  中午带领幼儿到种植角附近去散步,这时有孩子说:“春天到了,小草都长出来了。”不过这些孩子口中的小草是前段时间阿姨撒下的青菜籽发出的小芽。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小青菜,不是小草哦!你们快看看青菜小时候长什么样,有几片叶子,像什么。”孩子们马上用好奇的眼光俯身盯着青菜看起来,顿时兴奋地喊着自己的发现:“青菜有2片叶子!”“不对,不对!有4片叶子……”“青菜的叶子像蝴蝶在跳舞。”“像两个爱心,像肉骨头,像蝴蝶结……”正在这个时候两个孩子发生了争吵。彤彤说:“蝴蝶就是青菜变的,青菜长大了就会变蝴蝶的!”妍妍说:“不对,青菜长大了就是大青菜,现在还小。”“你看青菜的叶子是会动的,蝴蝶也有翅膀会飞,它就是会变蝴蝶的!”……她们俩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吸引参与到这场争吵之中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同意彤彤的观点。其实旁边的菜地里就有几个月前种下的已经长大的青菜,却没有人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
  从孩子们的争论中可以发现,孩子对青菜不同时期的生长形态是不够了解的;孩子的联想力很丰富,能够把叶片的外形以及被风吹过的动态和其他类别的事物结合起来,另外孩子们现阶段一般只能利用主观意识盲目下结论。
  看到孩子们为“青菜长大了会变什么”而争得面红耳赤,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们旁边就是小青菜长大后的样子,而是利用了这个纷争来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植物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如果让孩子天天去观察的话他马上会失去观察兴趣。所以我采用了一周一次集体观察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用相机和绘画的方式记录青菜的生长变化。这种方式孩子有新发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容易让孩子的兴趣得到保持。另外我让他们先把自己的猜测画出来,让每一个孩子有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也方便与后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另外我还结合数学活动,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进一步培养孩子观察的细致性。比如:利用叶子数量的不同进行数数练习,比比哪棵青菜叶子的数量多、谁找到的青菜最大,把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为了给孩子增加一些难度,我还让他们去寻找周边有哪些植物也有5片叶子,或者叶子比5片还多。这些数量的认知对小班下学期幼儿来说难度适合,它还有大小、形态以及不同种类的干扰,给予幼儿挑战的空间。在运用青菜和其他植物比较时有孩子用疑惑的神情指着旁边已经长大的青菜,对我说:“老师,这些好像也是青菜,我和妈妈去菜场买的青菜和它们一样。”于是我马上接着孩子的疑问对所有的孩子说:
  “刚才兜兜说,这些就是长大的青菜,你们觉得对吗?我们观察观察小青菜和旁边这些菜,看看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好吗?”通过迁移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地培养了他们摸索、分析、类比的能力。
  通过观察孩子知道了青菜小时候叶子是2片2片对生的,长大后就不一定了;青菜播种的时间不同,它生长的大小和叶片的多少都是不同的;青菜不怕冷,一个寒假下来它们依然绿油油的。孩子们也在观察中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猜想,原来青菜长大了还是青菜,不会变成其他的动植物;相同的季节中,因为播种的时间不同,一样的植物也会有不同的样子。活动二:青菜被谁咬了?
  有一天朱歆瑗去给青菜浇水,回来后她神情慌张地对我说:
  “王老师,青菜都破了,不知道是被谁掐坏的。”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孩子们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可能是被虫子咬的,有的说可能是被其他班的小朋友弄坏的,还有的说是被风吹坏的……听到孩子们讨论得这么激烈,我们决定带领他们去青菜地里一探究竟,于是孩子们就在青菜地里细细巡查起来。他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里里外外地翻查着,突然吴徐辰高喊:“我知道了,青菜的叶子一定是被蜗牛吃掉的,我找到了蜗牛。”过了一会儿朱歆瑗兴奋地跳了起来说:“我也找到了一只蜗牛!青菜的叶子就是蜗牛吃掉的,看它长得多肥呀!”这时所有的孩子都投来羡慕的眼神,他们都想去摸一摸蜗牛。可是这两个发现者却像保护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样不肯让其他人碰触。其他的小朋友又开始了地毯式搜寻,没过多久汤英睿也发现了一只小蜗牛,何雨晴发现了一只没有壳的“蜗牛”——蜒蚰,引来了所有孩子的围观,她马上像警察保护现场一样让大家别靠近,生怕其他人把它给踩死了。
  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兴趣非常浓厚,找到小动物就像是收获了巨大的宝藏。但是幼儿对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名字却不是很清楚,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幼儿认识蜗牛、西瓜虫和蜒蚰,激发他们探究生物生长奥秘的兴趣,了解自然界食物链,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学习品质。
  首先设计《我是谁?爱吃什么?》调查表,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让孩子去了解和认识蜗牛和蜒蚰,然后通过集体讨论来寻找到吃青菜叶的“凶手”。在这过程中家长会利用更多的渠道来帮助孩子获得信息,可以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捕捉“凶手”,带到幼儿园进行饲养,进一步观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孩子们进行养殖实验,利用养殖活动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性,解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让孩子把小动物养在自己觉得适合的地方,孩子可以每时每刻地随意观察和触碰,通过自我认知的判断和事实中的冲突与矛盾产生新的话题,边实验边了解。
  通过活动孩子们已经基本认识了这两种小动物,知道没有壳的“蜗牛”叫蜒蚰,它和蜗牛一样有黏液、触角、眼睛和嘴巴;蜗牛最爱吃嫩叶,所以这个吃菜叶的“凶手”一定是蜗牛,提升了孩子的认知经验。   捕捉“凶手”这个活动证明了孩子们之前的猜想,蜗牛爱吃青菜。因为王文浩在菜地里捉到的蜗牛最多,共有20多只,其他小朋友有的是在草地上捉到的,有的是在树叶上,这些也证明了蜗牛爱吃的东西很多。通过捕捉“凶手”活动,孩子学会了用事实证明自己猜想的方法。
  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了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于是为了感觉黏液是否真的很有黏性,孩子们把它们放在了自己的皮肤上来验证。通过让蜗牛在自己手上、脸上爬行,他们得出结论:蜗牛爬的时候会有痒痒的感觉,脸上湿湿的,过一会儿就像涂了胶水一样有点紧绷难受。在尝试中有的孩子一开始望而却步,想试又不敢试,后来慢慢地鼓起勇气进行尝试,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征服了内心的恐惧。
  活动三:青菜会开花?
  自从孩子的兴趣转移到了蜗牛身上,他们连续好几周没再去注意青菜的生长情况了。突然有一天晨间入园时袁流畅和丁子翀在教室外面久久不肯进来,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原来两个人正在花坛旁赏花,袁流畅说:“这个是迎春花,因为它是黄黄的、小小的,就像吹著小喇叭。”丁子羽中说:“这个肯定是青菜花,看它和种植地里的青菜花开出来的花是一样的。”袁流畅又说:“不对,地里的青菜长得矮矮的,而这个花长得又高又细,就是迎春花。”这时刚踏进幼儿园大门的屠煜浩也闻声而来,他说:“这是油菜花,我和妈妈去乡下的时候看见过。”
  从孩子的争吵中我们发现孩子的观察兴趣又转移到这些小小的花儿身上了。小班孩子判断、理解事物往往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能从一两个片面观察去下结论。他们因为年龄小,所以来自自身的生活经验很少。当认识的事物一旦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时,它们就会认为是另一种新事物。
  通过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了解,我想首先采用事物比较法让孩子来区别迎春花、油菜花、青菜花的不同。我们通过师生收集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小组都提供了这三种植物的样本。让孩子观察,通过比较的方法了解这三种植物的不同。平时孩子如果忽略了哪些细节,老师要持续观察,用照片的方式进行记录。我把平时拍摄的青菜生长过程用图片的方式进行了展示,然后孩子自然地对应图片就能挑选出到底哪种是青菜花了。让他们学会经验比对。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认知中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证实自己的猜想,养成了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其次,教师还要利用青菜花的美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我组织孩子到户外进行水粉画写生活动,让孩子把看到的青菜花画下来。提供深浅不同的绿色和黄色颜料,让孩子可以随意表现出春天的色彩层次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能力。当风来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们观察“青菜花是怎样随风跳舞的”。幼儿在观察和探究周围世界时,总是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情感移驾到物体本身,用一种十分感性的方式理解,所以教师应情应景地提问,激发孩子表达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情感。
  通过比较种植地和花坛里的青菜,幼儿学会了用各部位对应的方法来有序地观察;用图片比较的方法再次区分迎春花和青菜花的异同;运用测量高度的方法,知道油菜一般都比青菜长得高;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对青菜花的认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写生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嗡嗡叫的蜜蜂在忙碌地采花蜜;蝴蝶喜欢用它细长的脚在花朵上挠个不停;虽然青菜长大了不会变成蝴蝶,但是它开的花能够吸引蝴蝶……
  活动后的启示:
  1.这三个活动看似是独立的,但是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之前的观察结果就没有后续活动的产生,这些都是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他们只能专注于当下的话题中,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去聆听他们之间的谈话。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允许孩子改变观察对象,敏锐地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分析孩子已有经验,了解孩子的近期发展趋势,利用话题找准切入点,那样的活动选材才是孩子真正喜爱的。
  2.不同的活动内容要给予不同的策略支持。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认知,就像孩子一开始争论青菜长大了会变什么时,我并没有给予直接的答案,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猜想、观察、比较来获得经验的积累。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方法的习得、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培养比起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比如蜗牛饲养时,饲养的方式和地点也是由孩子自己判断来决定的,而教师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观察研究,并在孩子遇到难题时给予及时的引导就可以了。
  3.教师要能有效地把握预设课程的设置情况,能够在自主生成的同时自然地融入预设课程。比如:在认知青菜的主题中加入数量的感知、比较高矮排序、绘画春天的色彩等活动,注意各领域间的平衡渗透,尽可能让孩子能全面发展。另外把基本的预设课程引入到孩子喜欢的活动中可以在发展部分孩子个性的同时满足大部分幼儿能力的提升。
  4.利用户外资源让孩子感受生命成长的意义。这些动植物本身在形态上就会随着时间而生长,和其他事物之间也会产生新的联系,所以可挖掘的价值比较大,研究的过程也会相对较长。孩子经验的积累会随着这些动植物的生长而增长。不同的季节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孩子的热情始终不减。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行的24种体育期刊近十年排球基金项目科研论文进行研究总结,了解排球基金项目论文的发展现状,分析基金项目排球论文所关注
一、法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  法国幼儿园吸收了大量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幼儿园是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的呢?  首先,说到学前理论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皮亚杰和他的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提出了为幼儿提供一个情境,让他在情境中学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一位在法国很有影响力的学者——杰罗姆·布鲁纳,他的理论给予法国幼儿园的教学法极大的理论支持。他强调在幼儿操作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开始时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最近一期《物理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能模拟光合作用的人工材料,有望带来一种可持续的自给自足能源系统。
高阶谱估计方法是用于色噪声背景下时间延迟估计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相关高斯色噪声背景下时延估计的高阶谱矩估计算法,改变了以往用互谱估计方法不能求未知互相
免疫接种是养殖业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一个养殖场能否做好免疫工作将直接影响该场的生产效益。本文就猪场免疫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供广大同行学习和参考。
目的:筛选相控换能器不同输入总功率和工作频率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经颅脑肿瘤安全治疗参数。方法:以志愿者的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数据和82阵元相控换能器建立HI
故事起源:一封来自深山沟农场的信  (2017.02.16)一早保安爷爷给我们班送来了一个大大的快递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箱绿油油的蔬菜和一封粉色的信。原来这是我们班上学期在溧阳深山沟农场玩的时候种下的青菜。我们把青菜放在晨检牌旁的墙角,这里是孩子入园的必经地。  入园时孩子们看到了青菜之后议论纷纷。  聪聪拎着青菜问:“老师,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青菜啊?”  萌萌:“这里哪来的青菜啊?”  张译文
案例:  豪豪是一个中班的男孩,在班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推搡其他小朋友,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班里的教师对豪豪的表现经常给予批评,同时告诉其他幼儿不要靠近豪豪。遭受批评和孤立已经成了豪豪的家常便饭,但他的攻击性行为不但沒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以上案例有几点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豪豪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形成的?教师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如何纠正豪豪的攻击性行为?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本文论述了琼花的分类、历史与文化、研究现状等方面,以便读者对琼花有一较为系统了解。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林业最基层的职能部门,是直接面向广大林农宣传贯彻林业方针政策、落实林业管理措施和开展林业服务的窗口。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林业站管理服务的主体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