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蛟河市市域内的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已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阐述,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质水量需求进行分析,对工程建设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村饮用地下水;地质条件;水源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40-2
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以来,截止2011年末,蛟河市共建设174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加之原有的防病改水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全市现有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15.58万人,占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口32.27万人的48.28%。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中。
1 项目区概况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东以张广才岭为屏与敦化市相邻;南以新开岭为障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永吉县、吉林市郊区相望;北以呼兰岭、庆岭为界与舒兰市、五常市毗连。地理坐标东经126°45′~127°56′,北纬43°12′~44°09′。区域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是中低山丘陵地带,有少量的河谷平原。市域东西最宽处约9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05公里。总面积6429.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万公顷。流经市域境内的主要河流7条,总长365.4公里,有小河流82条。整个区域面积大致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市设有8个镇、2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辖256村946个自然屯。现有人口4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27%,是全省人口密度稀少的县份之一。
2 气象条件
蛟河市属于北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温变化比较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温差变化大,冬季严寒而漫长,春秋两季短促,夏季东南季风带来充沛水气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9.3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份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3%,其中7、8两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4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46.5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为3.51℃,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43.5℃,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30天左右。
3 地质条件
3.1 按照地形地貌条件划分
3.1.1 中山区 位于北东部,以张广才岭、威虎岭、老爷岭为主的地带,群山林立,山势陡峻,海拔一般在600~800米,主要山峰均是千米以上,山顶多呈尖顶状和锯齿状,坡度50~60度之间,切割深度达400~800米,沟谷呈“V”字形。出露的岩层有华力西晚期、燕山时期的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时期的玄武岩,面积2322.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1%。本区植被良好,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適宜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生产。
3.1.2 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本市山区和河谷平坦的中间广阔地带,包括天北、天岗、庆岭、白石山、拉法、乌林、漂河、奶子山等乡镇街的87个村,海拔在400~6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0至300米,山顶多是浑园状和馒头状,冲沟发育明显,沟谷为“V”型,地层多是第四系中更新统沉积土层,面积2115.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9%。本区适宜种植大田作物和发展畜牧业。
3.1.3 河谷平原区 地处中部蛟河盆地和西北部的主要河流两岸,包括河南、白石山、拉法、乌林、奶子山、新农、天北、天岗等乡镇街的92个村,海拔在200米至35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至150米,组成阶地及河漫滩河谷地貌,地形较平坦,地层为第四系冲击层和沉积层,土层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主要粮食产地。其面积约713.2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1.1%,耕地占全市耕地的23%,水田占全市水田面积的57%。
3.1.4 松花湖沿岸区 地处市西南部,松花湖两岸,一面临湖,一面靠山,多为丘陵岗地,包括庆岭、松江、漂河、新农等乡镇街的41个村,面积1277.4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9.9%。本区海拔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高差100~300米,地形复杂,地层多为第四系黄土层,也有冲击和沉积层,土质肥沃,具有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优越条件。
3.2 按照地质构造条件划分
3.2.1 中山、低山丘陵区 该区属于山区,火成岩地带和花岗岩地质条件,和长白山脉相连。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第四季厚度在2~18米之间,花岗岩地区风化厚度在17~30米之间,下层花岗岩破碎较多,风化强度大,破碎性强,裂隙多,透水性好,地下水储量相对比较丰富。
3.2.2 河谷平原、松花湖沿岸区 该区由河谷平原沉积岩地带,松花湖沿岸组成。主要岩性为页岩、砂岩、砂页岩。第四季较薄,厚度在2~18米之间,砂页岩厚度在6~18米之间,页岩厚度在32~51米之间,页岩隔层储水厚度在9~15米之间。
4 水文条件
由于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贯穿全境,山高坡陡,降水较多,水系发达,有89条大小河流遍布于全市,还有湖泊和一些水库、池塘,地表水丰富,为农田灌溉、工业、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全市水面面积2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多年年均大气降水719.3毫米,平均年降水总量47.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20.7毫米,年均径流总量20.62亿立方米,保证率80%,人均占有地表水2423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地表水25485立方米。
依据《蛟河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报告》、《蛟河市深井地下水资料报告(06-09)》、《蛟河市深井水文地质报告(06-09)》资料统计,蛟河市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三种:
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蛟河盆地黄土台地和各河谷平原的中下游。含水层为粗细砂、砂砾岩及砂卵石,底板为砂页岩或花岗岩,埋深3~5米。单井涌水量50~80吨/时。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黄土台地,浅水储存在第四纪下更新统含粘土砂砾层或粘土页岩夹煤层。含水层厚度20~50米,埋深3~15米。单井涌水量3~16吨/时。
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低山和丘陵地带,岩性为花岗岩、火山岩。含水层为断裂带、破碎带和风化裂隙。据打井资料
关键词:农村饮用地下水;地质条件;水源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40-2
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以来,截止2011年末,蛟河市共建设174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加之原有的防病改水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全市现有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15.58万人,占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口32.27万人的48.28%。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中。
1 项目区概况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东以张广才岭为屏与敦化市相邻;南以新开岭为障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永吉县、吉林市郊区相望;北以呼兰岭、庆岭为界与舒兰市、五常市毗连。地理坐标东经126°45′~127°56′,北纬43°12′~44°09′。区域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是中低山丘陵地带,有少量的河谷平原。市域东西最宽处约9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05公里。总面积6429.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万公顷。流经市域境内的主要河流7条,总长365.4公里,有小河流82条。整个区域面积大致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市设有8个镇、2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辖256村946个自然屯。现有人口4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27%,是全省人口密度稀少的县份之一。
2 气象条件
蛟河市属于北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温变化比较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温差变化大,冬季严寒而漫长,春秋两季短促,夏季东南季风带来充沛水气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9.3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份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3%,其中7、8两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4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46.5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为3.51℃,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43.5℃,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30天左右。
3 地质条件
3.1 按照地形地貌条件划分
3.1.1 中山区 位于北东部,以张广才岭、威虎岭、老爷岭为主的地带,群山林立,山势陡峻,海拔一般在600~800米,主要山峰均是千米以上,山顶多呈尖顶状和锯齿状,坡度50~60度之间,切割深度达400~800米,沟谷呈“V”字形。出露的岩层有华力西晚期、燕山时期的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时期的玄武岩,面积2322.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1%。本区植被良好,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適宜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生产。
3.1.2 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本市山区和河谷平坦的中间广阔地带,包括天北、天岗、庆岭、白石山、拉法、乌林、漂河、奶子山等乡镇街的87个村,海拔在400~6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0至300米,山顶多是浑园状和馒头状,冲沟发育明显,沟谷为“V”型,地层多是第四系中更新统沉积土层,面积2115.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9%。本区适宜种植大田作物和发展畜牧业。
3.1.3 河谷平原区 地处中部蛟河盆地和西北部的主要河流两岸,包括河南、白石山、拉法、乌林、奶子山、新农、天北、天岗等乡镇街的92个村,海拔在200米至35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至150米,组成阶地及河漫滩河谷地貌,地形较平坦,地层为第四系冲击层和沉积层,土层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主要粮食产地。其面积约713.2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1.1%,耕地占全市耕地的23%,水田占全市水田面积的57%。
3.1.4 松花湖沿岸区 地处市西南部,松花湖两岸,一面临湖,一面靠山,多为丘陵岗地,包括庆岭、松江、漂河、新农等乡镇街的41个村,面积1277.4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9.9%。本区海拔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高差100~300米,地形复杂,地层多为第四系黄土层,也有冲击和沉积层,土质肥沃,具有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优越条件。
3.2 按照地质构造条件划分
3.2.1 中山、低山丘陵区 该区属于山区,火成岩地带和花岗岩地质条件,和长白山脉相连。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第四季厚度在2~18米之间,花岗岩地区风化厚度在17~30米之间,下层花岗岩破碎较多,风化强度大,破碎性强,裂隙多,透水性好,地下水储量相对比较丰富。
3.2.2 河谷平原、松花湖沿岸区 该区由河谷平原沉积岩地带,松花湖沿岸组成。主要岩性为页岩、砂岩、砂页岩。第四季较薄,厚度在2~18米之间,砂页岩厚度在6~18米之间,页岩厚度在32~51米之间,页岩隔层储水厚度在9~15米之间。
4 水文条件
由于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贯穿全境,山高坡陡,降水较多,水系发达,有89条大小河流遍布于全市,还有湖泊和一些水库、池塘,地表水丰富,为农田灌溉、工业、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全市水面面积2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多年年均大气降水719.3毫米,平均年降水总量47.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20.7毫米,年均径流总量20.62亿立方米,保证率80%,人均占有地表水2423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地表水25485立方米。
依据《蛟河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报告》、《蛟河市深井地下水资料报告(06-09)》、《蛟河市深井水文地质报告(06-09)》资料统计,蛟河市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三种:
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蛟河盆地黄土台地和各河谷平原的中下游。含水层为粗细砂、砂砾岩及砂卵石,底板为砂页岩或花岗岩,埋深3~5米。单井涌水量50~80吨/时。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黄土台地,浅水储存在第四纪下更新统含粘土砂砾层或粘土页岩夹煤层。含水层厚度20~50米,埋深3~15米。单井涌水量3~16吨/时。
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低山和丘陵地带,岩性为花岗岩、火山岩。含水层为断裂带、破碎带和风化裂隙。据打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