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1例(82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典型征象检出率.结果 最终确诊Ⅰ期股骨头坏死39髋、Ⅱ期股骨头坏死43髋.MRI对于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5.1%高于CT的74.4%,漏诊率4.9%低于CT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坏死周围囊变征象检出率分别为76.8%、4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1例(82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典型征象检出率.结果 最终确诊Ⅰ期股骨头坏死39髋、Ⅱ期股骨头坏死43髋.MRI对于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5.1%高于CT的74.4%,漏诊率4.9%低于CT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坏死周围囊变征象检出率分别为76.8%、46.3%、51.2%、54.9%,均高于CT的17.1%、14.6%、14.6%、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对于缺血位置周围软组织坏死情况显示更加清晰,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对肺结核实施多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激光散射(VCS)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开展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对比两组PCT、hs-CRP、FIB水平,淋巴细胞VCS参数[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MLV标准差(MLV-SD)、淋巴细胞平均导电率标准差(MLC-SD)、中角度光散色标准差(MALS-SD)、高中角度光散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需要进行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干化学法进行检验,观察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误诊2例,漏诊1例,检验准确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误诊5例,漏诊5例,检验准确率为77.27%.观察组患者检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尿液白细胞检验采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应用,能有
目的 探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临床效果.方法 148例EG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E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9%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进食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
目的 探究三柱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三柱分型法的分型不同分为单纯压缩组(35例)、单柱骨折组(30例)、双柱骨折组(39例)、三柱骨折组(16例).四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比较四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0个月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结果 三柱骨折组手术时间长于双柱骨折组、单柱骨折组及单纯压缩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双柱骨折组、单柱骨折组及单纯压缩组;双柱骨折组手术时间长于单柱骨折组、单纯压缩组,双柱骨折组术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初产妇无痛分娩的麻醉效果.方法 96例初产妇,以双盲法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自然分娩,分娩全程不采取镇痛干预;试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产程耗时、分娩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胎心率.结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产后大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剖宫产率为4.17%(2/48);参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产后大出血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
目的 分析牙髓炎疾病特点,评价一次根管法治疗老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老年牙髓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多次根管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年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3.64%,不良事件发生率3.64%、随访1年复发率3.64%低于对照组的20.00%、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
目的 探究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方法 9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灶直径大小分为A组(病灶直径1~2 cm,52个病灶)和B组(病灶直径0.05).B组患者的瘤体边缘光滑征占比55.77%高于A组的21.57%,分叶征占比26.92%、毛刺征占比17.31%低于A组的76.47%、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中,分叶征、毛刺征等会随肺癌进展而发生变化,但早期占比并不高,且病灶密度无特异性,临床诊断中易造成误诊、漏诊状况,而观测支气
目的 研究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6±3.6)ml、术后引流量(26.8±6.0
目的 比较小梁切除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眼外伤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眼压水平和裸眼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21.52±4.55)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治疗前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腔隙性脑梗死(LI)的诊断价值.方法 95例LI患者,分别实施头颅CT及MRI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对病灶大小及对病灶部位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检出137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8.56%;CT检出107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76.98%;MRI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mm的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5.92%,显著高于CT的77.78%、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