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事应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我父亲的职业是地质队的探矿员,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在外地工作,半年的时间在家休探亲假。
  闲居在家的父亲最喜欢钓鱼了,一提及钓鱼就眉飞色舞。可母亲却极力反对,想方设法打击父亲钓鱼的热情,但不管用。而为了得到钓鱼机会的父亲态度也很温顺:一是主动包揽家务,买菜、做饭甚至洗衣服;二是赔着笑脸讨好母亲,每次钓鱼前都要硬塞二三十元钱给母亲,求她笑纳。每次母亲都会假装一脸不情愿地、半推半就地、骂骂咧咧地收下了。
  我家对门的表舅在农机厂当厂长,闲暇之时也爱钓鱼,可两人的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表舅去钓鱼,早餐不是蛋炒饭就是大肉包子,父亲却是开水泡饭。表舅钓鱼一回家,舅妈就热毛巾热茶地伺候着,两个女儿一个接过鱼篓后替他捶肩捏背,一个动手剖鱼做饭。而父亲却要饿着肚子收拾鱼准备全家的晚餐。当父亲的脸上露出委屈的神情并咕哝出几声抱怨时,母亲就一声怒喝:“不稀罕!我叫你去钓的?”吓得父亲脖子一缩,立马不敢吱声。唉,为了钓鱼,父亲什么都能忍。
  一天,父亲又去钓鱼了。午饭后母亲要我帮她找一件放在床顶的东西。我站在凳子上面,双手在盖着塑料布的床顶摸索,不一会儿就摸到了一块滑滑的凉凉的东西。拿下来一看,是一张通红的党员证,这无疑是父亲的。打开党员证,里面夹着三张钞票。两张百元大钞,一张五十元面值的(在那时二百五十元钱可不是小数目)。我想,父亲可能认为将它们藏在党员证里,它们便可以安全地投入党组织的怀抱里了。可现在,它们竟然无处遁形地暴露在站在床边的母亲眼皮底下。似乎轻而易举地逮住了它们的母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大嚷起来:“这个老狗骨,竟敢‘扎筒’(私藏钱)!”母亲的大嗓门像吹集结号一样,一下子就召来了好些个邻居,他们都围拢过来看:“没想到河清姑丈也私立小金库了。”“美仙姑,你又不让河清姑丈钓鱼。他早上要吃碗粉,买个包子,交罚款,所以,只有私下藏钱了。”
  人们更多的不是替父亲鸣冤,而是佩服他将钱藏得隐蔽。我却不以为然,父亲是探矿员,他深谙地底下的宝贝多种多样、奇巧无比的隐藏方法,他随便借鉴一二,藏好这区区几张纸又有什么难的呢?
  母亲可能是因为得到这笔意外之财的缘故,兴奋得满脸通红,嗓门愈加大起来:“大家都别声张,我倒要看看这老狗骨到时怎样现好。”于是乎,从那时起院子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这件有关“二百五”的事情,就连“四合院”内的空气也憋住不漏出半点风声。
  自那以后母亲就像是个掌握了父亲“犯罪”确凿证据的刑警,在等着狐狸露出尾巴来一样,行事之时便有了一种凛然气势,仿佛她就是正义的化身。而我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既有对不住父亲,成为母亲帮凶的忐忑,又有对父亲藏钱行为的惊讶。要知道,父亲是个出名的好男人,这一点连母亲都不否认。她常说:“幸亏我嫁了你父亲这样的人,换作别人,早就被打死了。”有时我甚至觉得母亲的跋扈就是父亲惯出来的。而父亲在钓鱼这事上对母亲的忍让态度,我想肯定也和他私藏“二百五”这事有关。从那天起,母亲不再叫父亲的名字,也不再唤他“老狗骨”了,而是直呼“二百五”!其实,父亲有一个大气而诗意的名字——黄河清。对于这个名字,我曾着实佩服过给父亲起名的爷爷好一阵子。黄—河—清,要令黄河清澈见底,这是何等的胆识与气魄。
  “你这个二百五!”“你怎么搞的?二百五!”“二百五,今天别去钓鱼!”每当此时,院子上空就飘荡着母亲得意扬扬的愉悦和邻居们没事偷着乐的窃笑。我很纳闷为何父亲在这一声声含沙射影中,竟然一点都不曾嗅出有关“二百五”的异样气息。
  日子就在母亲一句句“二百五”的呵斥聲、我的不安和邻居们急切盼望好戏开场的等待中,一天天地过去了。
  十几天后,父亲终于知道了那个他原本以为只有天知地知和他知的秘密早已不是秘密时,便哭丧着脸要母亲将“二百五”还给他。
  “想得美!你这个二百五!”母亲断然拒绝道。
  可怜的父亲低头丧气,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声不吭……
  奇怪的是,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听过母亲喊他“二百五”了,而父亲依旧热情高涨地钓他的鱼。
其他文献
空闲时,不知怎地,喜欢上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凡佛经,多与中国儒家传世经典《论语》类似,为师傅与弟子的言论集。譬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长老须菩提的对话记录,像《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一样,学问、情怀与智慧,在师徒之间寻常的提问与对答中,得到提炼、传承和发展。这是中西方许多经典著作都奉行的固有模式吧。那么,听了这么久的佛经,有什么感想呢?粗略数来,有下面三个
期刊
花大姐  深秋的一天,我擦玻璃时忽然发现,在双层窗的夹缝中间,密密麻麻地蛰居着很多花大姐(学名瓢虫)。它们不惊不动似已进入睡眠状态。不知这些小东西是什么时候如何进来的,现在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憨懒模样。  这里又岂是它们的栖身之所?我敞开窗,很费力地驱赶着这些不愿离去的不速之客。绝大多数被赶走,但仍有三四个在做继续抵抗。这时轩儿过来,他望着窗外忧虑地说:“外面多冷啊,让它们留在这里吧。”我想想也罢,
期刊
“响琴峡”,横亘在贵州福泉至黄丝古驿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是福泉著名风景区洒金谷的又一处绝美佳景,福泉“三江五峡”之一。  《平越直隶州志》载:响琴峡在城南二十里鱼梁江,两岸壁削,江水中流声如鸣琴,乾隆年中吉林德隆摩崖书曰“响琴峡”。其音之奇、其峡之幽、其道之险,为过往文人墨客赞叹不已。  我便从马场坪魏家洞绕道瓮福天福公司南侧通车便道,沿古驿道下,一条峡谷便呈现在眼前。此时,云开雾散,阳光透过淡淡
期刊
我的家乡名吃很多,那薄如蝉翼的春饼,晶莹溜滑的芋饺,银丝玉缕的榨面,状如灯笼的汤包,长似腰带的扯面;还有螺旋式的麦糕,满月般的六谷馃,电筒状的镬拉头,洁白圆润的晚米年糕,翡翠般的艾青麻糍,又甜又脆的番薯糕干,香而不腻的小京生花生……  家乡是丘陵山区,为小麦创造了生长环境。初夏,麦地黄成了金色的海洋。东山西山想起了镰刀的沙沙声,南坡北坡此起彼伏着打麦的“蓬”“蓬”声。等到麦子分进各家,三餐麦食从此
期刊
“你能不能少说点儿!”父亲走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矮着身子小声地说,语气中夹杂着哀求和埋怨。  室内一片沉默,窗外高大的樟树上,茂密的叶子在秋风中哗哗作响。  我看了看一脸沮丧的大哥,又看向卧室,母亲躺在床上,眼神茫然而绝望。  我的心猛地一沉,后悔自己口无遮拦,说话不注意。  母亲中风后,曾转到康复医院治疗。不小心,腿在轮椅上被碰伤了,又恰好是瘫痪的那条腿。糖尿病人的伤口不好恢复,几家医院都不肯接
期刊
准确一点说,我们家实质上的年味是从爹赶第一个年集才开始弥散的。  这一天,家里的那个龙花大公鸡才刚刚叫过第三遍,我就听到了爹和娘的对话声。爹问娘:“都买点啥?”娘一个一个地铺摆开来:“够一个盘子的猪肝,一盘猪大肠,够两个盘子的猪头肉。等把肉割回来了,煮好,再配备一盘小素肉,四个荤菜就齐了。至于几个青菜盘子,等到赶下一个集再说吧。”  从大姐结了婚以后,大年初二要招待新女婿,而在这之前,家里过年是从
期刊
一个清秋的早晨,我们驱车下乡去钓鱼,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有两只小狗穿行马路,由于车速较快,司机来不及刹车,径直撞了上去,一条小狗当场毙命。由此,我目睹了至今都让人伤怀的一幕:另一只小狗趴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不停地拍打着,汪汪地叫唤着,似乎在竭力唤醒同伴。也许,刚才它们还结伴而行,开心地追逐嬉闹着,可转瞬之间,同伴竟然就此离去,幸存的小狗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下车,试图接近它,可小狗龇牙咧嘴
期刊
知了的名字有很多,也非常有趣。它学名叫蝉,在我们家乡叫“知了”,在其他地方还有诸如“叫嘹子”、“街溜儿”等叫法,大都和它的鸣叫、动作和形体有关。  夏日来临,雨水丰沛,它们的幼虫,也叫作知了猴,在黄昏或夜间,纷纷从松软的泥土里钻了出来,慢慢爬到树上、草上,静静等待生命中又一次重要的蜕变。一个晚上的时间,它们将会由难看的、张牙舞爪的“丑八怪”蜕变为美丽的、让人惊艳的蝉:方阔的额头,两边镶嵌着两粒黑宝
期刊
突然想起曾在乡下家家户户每年必做、春节也必吃的红薯粉,那种用腊肉汤再加些黄花木耳烩成的红薯粉格外好吃,想到这,喉间便觉一股滑溜爽口的感觉飘然而至,同时,有口水要从嘴里流出来。  以前的农村冬季,却是快乐而忙碌的。到了年关,大人们都忙着准备过年物资,忙着做各种各样过春节要吃的小吃。村里家家户户便开始杀猪,手工做红薯粉,有些勤劳的,还同时熬红薯糖,做草米糕,等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能拿出些可口诱人的小吃。
期刊
儿时,父亲总不在家,母亲成了我孩童时代唯一的依靠。  那时候,家庭拮据,母亲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庭,生活的艰辛让她清纯的容颜刻上了很多沧桑的痕迹。少不更事的我,在那个时候,并不明白母亲背后的辛酸。十二岁那年,母亲将我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出工作,那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念想的黑暗岁月。习惯了一座房子有两个人的存在的我,自母亲离开之后,总是害怕面对黑夜。每当暮色降临,我总是将家里的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然后用被子蒙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