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09-11
提问方:
——徐健锐,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处主任,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预测与评价、软件工程、教育信息化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回答方:
——梁林梅,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译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与国际比较、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变革等。
——刘永贵,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信息化与学习科学,关注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学习环境、网络课程、MOOCs等教育信息化实践领域。在CS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现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十多项。参加过一些高校、高职、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设计与撰写,及一些企业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设计。
一、为何各级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杠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是政府部门、政治家,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或正在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学校教与学的巨大作用,并且将信息技术融入了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系统和课程规划。”
近年来,中国政府更是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教育信息化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做出417字重要批示,他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信息化将成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系统整体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强大杠杆。
刘:我国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对是否有效一直存疑,教育信息化曾一度处于低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出台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国家信息战略的高度,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之所以被如此高度重视,我认为原因如下:第一,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技术以及淘宝、微博、微信等强调用户体验与个性的技术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正如乔布斯所说:信息技术改变了一切,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信息技术让教育更美好的愿景,再次让世人期待。第二,成长于数字技术环境中的“数字土著”成为教育的对象,他们能快速接收信息,喜欢并行处理信息和多通道工作,喜欢看图像学习,喜欢以超文本方式随机获取信息,喜欢与网络相连的学习工作状态。面对“数字土著”,我们不是证明信息技术是否对教育有效,而是思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让教育更美好。因为我们不能将数字土著的数字世界让位给游戏、娱乐。第三,学习科学的兴起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以信息技术提升学习绩效的可能性。第四,如可汗学院、edX、Coursera等国外MOOCs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在线教育,让中国的教育部门、学校感受到了危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从体系结构上包含哪些层面?每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三个层面。
为了能够有效指导国家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1)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2)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3)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4)信息技术和产业:是国家信息化立足于自主发展的支柱;(5)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上述6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刘:从不同维度对教育信息化体系结构有不同划分。从教育形态来看,应包含基础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继续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其主要任务都做出了规定,我们不再分析。
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来看,规划做出了说明,包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五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全国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为教育提供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校校通”就在其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两平台之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以平台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让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也是“两平台之一”;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点,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班班通”在此之中;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以教育信息化标准制定、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从建设主体来看,政府与学校这两个建设主体各有分工。校校通、人人通、两平台(人人通包含于两平台之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培训、研究、体制等除了“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其他四个方面建设都是政府主导。学校主导以“班班通”为代表的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不过个人认为在具体信息化项目推进中,政府与学校的信息化权责关系还没有厘清,此外中职、高职在此五方面的建设也有很大不同。
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两者如何协调发展?
梁: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全球化、信息化、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地区)的教育领域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股大规模、系统化、深层次的变革浪潮。在这一轮新的全球性教育改革中,各个国家(地区)尽管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多重差异,但又呈现出以下几方面共同的典型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技术的支持与推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等。
可以说,与过去的教育改革相比,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而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必将深刻影响教育理念、模式、方法的走向。所以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也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前者是方法和手段,后者是目标和结果,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正如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所总结的:“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教育信息化绝不是游离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外的孤立行为,教育信息化要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战略服务,为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关键和疑难问题做出贡献。另外,教育信息化绝不单纯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如杜占元副部长所指出的:“我们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
刘: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断、认知差异较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与核心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是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关系的战略定位。很多教育研究者也持此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的使命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中创造信息时代新教育,南国农先生将其称为“信息化教育”,近年来接受此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环境、保障措施。此类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同桌椅板凳、房屋校舍,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或保障措施”,但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人、体制、政策、经费,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并没有决定性作用。
我个人比较赞同前一种观点,规划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就很好回答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组织中信息的组成、分类、流动机制、组织及组织中人信息活动的分析与优化过程,“信息技术”通过影响“教育中的信息形态与信息活动”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例如数字化教育资源改变了教师的“信源”角色,改变了教师“信息掌控者”的地位,教学必然要从重视信息传递转向关注促进学生将信息内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从重视“传递”转向重视“交互”。教育信息化就是将“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创造一种信息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教育问题、如何让教育更好”,而非技术的先进性。与此同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不能再在传统的非信息技术环境下去思考教育该如何发展,而应考虑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让原本效率不高的教育活动变得高效,让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受益更多。
四、近几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推进举措?有哪些新进展?
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同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专门用了一章(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篇幅,来突出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另外,在第五章中还专门制定了“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2012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专门针对“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三个率先”的实施原则:一是教师率先使用。重点是推动中小学与中职教师教研空间建设,让教师先用会用。二是职业教育率先部署。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打造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三是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江苏作为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理应在职业院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方面率先示范,起到引领作用。同样在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提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学校创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并指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需要突破的七个关键环节: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电子政务应用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和加大信息化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力度。 2014年,是影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国务院的《决定》中,“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要“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将“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列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12项重点任务之一,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强调要“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了大赛引领的信息化发展制度,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带动职业院校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179所职业院校试点单位。
刘:我国主要在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以政策、资金、项目等方式推动职教信息化发展。相对基教、高教,职教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弱,全面推进还是在2010年之后。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将“数字校园”列为示范校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拉开了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要“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职业资源的共享”。并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202号文件、教职成司函〔2013〕 197号文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推动了职教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职教信息化做出了顶层设计,并在职业院校中选择500所作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已有不少成功探索。2014年教育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则对我国职教信息化做出了全面规划:推进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职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因为职教的区域性很强,我国职教信息化在区域层面的推进力度也很大,广东、江苏、安徽等省份甚至不少地市都针对职业教育各自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整体而言,近两年在国家与各省市推动下,以示范校、信息化试点建设为契机,我们在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管理平台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虚拟仿真实训、以信息技术促进职教教学与企业一线生产无缝对接等方面做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
五、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资源建设的效能,避免重复建设和半拉子工程?
梁: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初期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建设”走向“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阶段:“过去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是建设,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目前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建设转向推动应用,转向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条件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不在应用上下功夫,就会造成投入设施的浪费,发挥不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革命性的影响。”
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资源经过第一阶段的建设,基本上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存在着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在资源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标准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一些已经建成的资源与教学实践的需求和应用相脱节,无法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甚至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死资源”;另外,由于缺乏区域和学科统筹,也存在低层次重复开发、建设的现象,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低效能。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之外,丰富的、优质的、不断创新并持续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确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有意愿成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教育部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两项改革重要举措:一是改革和探索资源建设的新机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靠政府以项目方式开发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统方式是建不成真正的优质资源、满足不了资源建设要求的。”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的新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从资源开发建设转变成组织引导资源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提供公益性、基础性资源,并引导、鼓励企业、教师和相关组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另一方面,教育部正在探索资源征集与后补助的机制:“优质资源主要是在应用中形成的,大家都是资源建设的主体。除企业外,广大的退休教师、科技人员甚至包括一些领导、管理者,都是潜在的资源创造者。要利用资源征集与后补助机制充分调动大家建设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源认证体系,根据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标准,面向行业、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征集、评选和推广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除了探索资源建设和征集的新机制之外,为了避免重复开发,集中力量建设优质资源,就需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要把推进资源开发和共享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刘: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出现重复建设、半拉子工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职教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就是尝试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避免学校、区域之间重复建设的举措之一。第二,在顶层设计下加强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间的协同与沟通。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主因不再是学校敝帚自珍不愿共享,而是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的协同问题,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与职教主管部门的协同问题。如就教育资源平台而言,有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乃至市级平台,相互间有重复。另外一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内嵌于“示范校、学科资源库、教学改革”等项目中,而由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发起的“专项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因为多种原因,基层无法完全知晓这些信息,这势必导致重复建设。第三,所共享资源的共性与资源在教学中使用个性的平衡。职业教育有很强的区域特征、校本特征。一些地区、学校认为国家共享的教育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与契合本省市、本校教学需求,所以为追求“特色办学”,就会投资开发契合自己需求的职教资源。这两者之间,走向任何一端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但两者如何平衡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第四,优质教育资源评价体制的改革。政府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评估使得很多资源是为评而建,而非为用而建。为评而建导致连建设单位自身都不将资源用到教学中,拿到荣誉后,这个资源很大可能成为死寂资源。所以应改变评价过程与评价体系,政府搭建一个网速与稳定性有保障的教育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每位教师在上面都可以自由分享教育资源,让教师、学生在使用中评价,从中孕育和筛选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优质资源。
六、如何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何入手,从何抓起?
梁:“教育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有本质不同,最终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无论我们建设了多么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拥有了多少信息化资源,如果老师和学生不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部明确提出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应用驱动”,核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来看,无论是深度融合还是应用创新,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而师生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是基础。关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与过去相比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如果解决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方式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当前中青年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比过去提高很多,证明这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来部分得到提升的。但教师能否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能否积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却不是培训能够解决的。教师态度、行为和实践的改变涉及一系列的复杂因素,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和政策的支持,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于教师而言,仅仅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有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热情和动机,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能力。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可供广大教师们参考。“TPACK”模型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马修·科勒(Matthew J. Koehler)博士和普雅·米什拉(Punya Mishra)博士基于李·舒尔曼(Lee S. Shulman)关于“学科教学知识(PCK)”框架的基础,经过为期五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实践和研究,在2005年提出来的。“TPACK”框架适应了网络和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已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和认可,大家一致认为“TPACK”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TPACK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关键能力。
TPACK 框架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四个复合要素和一个情境(境脉)要素。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这三个知识基础形成了TPACK框架的核心;而四个复合要素分别是: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由于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知识存在于真实世界的课堂中,因此在TPACK的整体框架中还包括了“情境(境脉)”要素,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可见“境脉”涉及生理、心理、认知、语言、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关于TPACK的整体框架及构成要素见图1。
TPACK除了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高校(尤其在美国)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者都以TPACK为框架,对已有的教师培训课程进行了修订和调整;美国的路易斯大学和圣地亚哥联合校区均开展了TPACK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项目,另一些大学还将TPACK手册作为教师培训的必读教材。
刘:“信息素养”自1974年提出至今已有40年了。《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提出,所谓信息素养,是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订成功的检索方案,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如何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第一,以“信息技术类”课程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中的“技术能力”。基教、高教已普遍开设此类课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职教专业。第二,以“信息检索类”课程提高师生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图书馆专业开设,职教领域可借鉴。第三,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探究性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际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创造性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对职教而言,此方面能力必然要在专业教学中实现。《规划》提出要提高学生职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素养,或许就是出于这种思考。 个人认为,信息素养是图书馆领域提出的一个通用概念,事实上师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已不断深化和演变。国家提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都是在师生信息素养基础上,衍生出的更能体现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活动的新能力。
七、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猛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尤其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出现,会对职业院校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梁:关于MOOCs的发展现状,互联网、新闻媒体及相关报刊上已经探讨了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MOOCs只是互联网上众多开放教育资源(OER)的一种形式,是当前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热潮,是一种开放的网络课程。除了MOOCs之外,互联网上还有形式众多的开放教育资源,例如可汗学院、TED视频及网上各类开源教育软件等等。
开放教育资源(包括MOOCs)的快速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1)开放教育资源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日益普及,将使职业教育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在互联网这一开放的信息化环境中,职业院校的师生及管理者身在校园的围墙里,却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前沿、开放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2)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如果能够将职业院校的师生带入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源的新时空里,或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校园的围墙,融入传统的课堂,将会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推动课程的国际化。(3)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提供者和服务者队伍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资源(包括MOOCs)被翻译成中文,解决了许多中国学生面临的语言障碍问题。另外,互联网上的中文资源日益增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可选择性。学生可以借助于各种开放教育资源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筛选一些资源进入传统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甚至还可以引入一些优质的网络课程,开展在线教育。(4)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普及,给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推广提供了机会。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模式下,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举步维艰,教师的教学习惯及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借助于MOOCs的机遇,可以探索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方法、新模式。(5)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普及,给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在全球众多的MOOCs学习者中,教师群体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许多教师主动利用MOOCs的学习机遇,或者拓展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者体验学习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或者借鉴同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或者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开展教学研讨。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时空,节约了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成本,为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开放教育资源在给职业院校带来上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职业教育面临着下述一系列严峻的挑战:(1)任何开放都有其两面性,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迅猛发展将迫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走向开放,在共享其他国家、其他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同时,必然面临着自身系统(包括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的变革问题。随着MOOCs的冲击,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引入外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引入?如何处理引入课程与已有课程教学资源的关系?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UCC)的本土化探索表明,MOOCs的发展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即使它的初衷并非在此,利益重组也是必定要发生的事情。在上海市的探索中,只要学生选修了平台上的课程并通过考试,学分就会被30所高校认同,这意味着其他学校的同类课程就有可能被淘汰。(2)在院校共享外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同时,将会给本校的教师带来怎样的冲击?是否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教师变为失去课程主导权的‘华丽助教’?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大学将会利用MOOCs取代面对面课堂教学”?尤其是当MOOCs开始进入大学的正规课程系统之后,将会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及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当学生借助于开放教育资源了解和体验到了国内外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对自己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产生变革的期望,这将迫使学校和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总而言之,MOOCs的发展将给中国的职业院校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其他影响因素一起共同迫使中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变革,甚至是结构性的变革。
刘:以开放教学实践为特征的MOOCs再次掀起了在线教育热潮,在线教育将会冲击甚至替代学校教育的危机呼声四起。不过这种呼声更多针对普通高校,职教、基教并未感受到太大危机。但个人认为,职业院校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要引起重视。
第一,MOOCs不可能替代那些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MOOCs改变的是知识传递、知识学习的方式,虽然虚拟仿真技术不断发展,但如数控、焊接、模具等需要实际动手的职教专业,是不可能被在线教育冲击的。第二,MOOCs可能会对职业院校中强知识、弱实践的专业带来很大冲击,尤其当我们的教学只注重知识记忆,不重视知识迁移与应用,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时候。随着社会对在线教育质量认同度的提高,这些专业势必遭受很大冲击,事实上职业院校的这些专业目前已面临很大的生存困境。第三,MOOCs有助于推动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MOOCs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帮助其选择更好的教师、更好的课程。对职业院校而言,一些无法开设的课程,或师资力量不足的课程,可借助开放教育资源丰富校内课程体系。与此同时,也可以探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学生学习中心”建设的职校课堂教学改革。
八、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将会发生哪些可能的变化?
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世界思维、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告诉读者,在2000年的时候,以数字形式存储的信息只占到全球数据总量的25%。到了2007年,数字存储的比例达到了93%,而作者对2013年数字存储比例的预测为98%。目前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则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9倍。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维克托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和条件,在非常多的领域和非常深入的层次获得和使用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深入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大数据标志着人类在寻求量化和认识世界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过去不可计量、存储和共享的很多东西都被数据化了。 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初步探索在发达国家业已开始:奥巴马政府早在2009年就制定了“迈向巅峰计划”,创建各州的学业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改进教学,同时向所有利益相关人公布数据,从而有助于制定政策和提高教学质量;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要借鉴“电子医疗记录”档案的做法,为学生建立终身的“电子学习记录”档案,积累学习和成长的证据。教育系统确保在对隐私和产权进行保护的同时,能够收集和共享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促进教育系统的持续改进,提高教育系统的生产力;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2012年10月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增进教与学》的报告,报告对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理念、应用领域、面临挑战及应用建议等事宜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该报告对于在教育领域有效应用和实施大数据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这种能够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新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行为,其成功运用将重塑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使教育教学能够真正开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及过程性评价变得更加容易,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成为可能。
刘:教育大数据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不过还停留在热议阶段,未来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很多影响。我认为大数据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可能会带来以下变化:
第一,国家与社会对职业院校评价方式的变化。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政府能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地掌握职业院校发展的过程性数据。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方式也会逐步从面向结果的终结性评估转向面向发展的过程性评估。第二,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评估从模糊定性评估向基于数据的科学定量评估转变。随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及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技术在学校的应用,职业院校所获取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的过程性、动态性数据越来越多,为职业院校开始基于数据的教育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职业院校逐步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教育评估与发展体系。有了内部教育数据,职业院校可以尝试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教育评估体系。如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学生提供基于学习分析的学习发展服务;如面向学校教学改革决策者、管理者,为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改革、招生、学生就业力提升等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
九、基层院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梁:在教育部的顶层设计层面,从中长期目标来看,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开发优质资源和关键应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教育管理信息化重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价值追求;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以应用驱动为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以“三通两平台”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对于基层院校而言,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所在地区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改革文件,深入了解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施、推进的战略重点和顶层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够与国家及区域的信息化改革相一致。第二,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绝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游离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常规工作之外。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要和所在院校的发展战略及核心业务相融合,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密切结合。第三,要做好学校整体的信息化规划。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写规划文本的问题。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分析和调研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过程,是一个深入了解师生和业务部门信息化需求的过程,是一个让各个业务部门了解信息化工作、配合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过程。因此,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和学校的基础条件、长远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及教师发展密切结合,为整个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第四,基层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一把手校长的意识和对信息化的重视,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绝不仅仅是信息中心(或教育技术部门)的事情,信息化发展事关学校全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一定要有很强的领导力和协调能力。最后,信息化应用的关键落脚点在广大教师,要在环境、资源、政策、制度、培训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刘:笔者认为,基层院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理顺政府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权责关系。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平台、系统、资源基本是国家统筹推进,学校的重点在于应用创新。但具体推进中,应用主体与建设主体的不一致,就有可能导致所建资源、平台与学校的应用创新需求不相符,学校应用创新所需的教育技术却没有人提供。不理顺政府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权责关系,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效果可能会受影响。第二,理顺学校教育信息化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当前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要与上级部门的教育信息系统、与所在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相对接,避免学校自身成为社会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第三,理顺信息化推进中的校企研关系。国家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但如何融合没有明确答案,所以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企业、教育信息化研究部门三方合作共同探索。这就要求学校改变以往购买“成熟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模式,尝试三方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第四,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等都应围绕如何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中提升学生学习绩效来建设。所以从学校的教育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 十、201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二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对于基层院校而言,该如何实施?如何建设?
梁:“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两平台指的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确定了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国家、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目标,是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2013、2014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三个系列的数据通过应用系统完整地建立国家数据库,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为地方应用提供服务。各个学校需要遵循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结合所在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需求,制订符合学校发展实情的实施方案。
刘:首先做一个补充,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规定,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的是“二级建设,三级应用”的模式,非高等学校采用“二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所以高职一般是“三级应用”,中职是“五级应用”。所谓二级建设,是指所有的系统物理部署与数据中心是在国家与省级层面建设,三级应用是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五级应用是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相应教育组织使用。
国家方案明确指出所有系统的运营物理部署与数据中心都在国家与省级,其他层级是应用为主。但就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方案并没有非常清晰地说明不同层级的权责分工。在具体推进中,给地市、县、学校造成不少困惑,我想这也是提出此问题的根源。个人认为这一问题单靠基层院校是不可能解决的,但可以尝试从自己本身出发,做出努力。
第一,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中的权责。方案提出高等学校(高职)可根据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中职学校则主要是将两级系统应用和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可见职业院校在自主建设与创造性应用上有一定的自主权,高职有相对较大的自主建设权。所以一方面学校不能因此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被动地等着政府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在拟自建系统时,要与上级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建设。自建系统时,应遵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便于日后与上级系统整合。
第二,学校要主动与政府协调与沟通。两级系统不可能考虑地市、县及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必然导致一些系统到基层时并不好用。方案提出在地市、县、高等学校三级建设管理门户、公共信息服务门户,整合两级系统,希望能提供符合地域、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但据笔者了解,作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学校在两级系统即地区、县公共服务门户的设计与开发中并没有任何话语权。按方案精神,两级系统与数据中心是为基层教育组织提供教育管理服务的,然而三级或五级应用的主体是上下级关系,各级间的沟通不畅,势必导致系统建设的脱节,让本应信息畅通的系统变成了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这导致两级系统到了学校层面,要么学校将这些系统当成向上级部门填写数据报表的工具,校内教育管理工作根本未实现信息化;要么就自建系统,两套系统各自运行,耗时耗力,完全与国家的初衷南辕北辙。笔者认为,校长、信息主管要勇于将学校在执行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时的困难、问题、学校的需求向上反映,而不是被动等待。因为这不仅是为学校负责,也是为国家整个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负责。
提问方:
——徐健锐,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处主任,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预测与评价、软件工程、教育信息化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回答方:
——梁林梅,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译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与国际比较、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变革等。
——刘永贵,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信息化与学习科学,关注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学习环境、网络课程、MOOCs等教育信息化实践领域。在CS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现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十多项。参加过一些高校、高职、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设计与撰写,及一些企业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设计。
一、为何各级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杠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是政府部门、政治家,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或正在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学校教与学的巨大作用,并且将信息技术融入了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系统和课程规划。”
近年来,中国政府更是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教育信息化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做出417字重要批示,他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信息化将成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系统整体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强大杠杆。
刘:我国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对是否有效一直存疑,教育信息化曾一度处于低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出台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国家信息战略的高度,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之所以被如此高度重视,我认为原因如下:第一,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技术以及淘宝、微博、微信等强调用户体验与个性的技术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正如乔布斯所说:信息技术改变了一切,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信息技术让教育更美好的愿景,再次让世人期待。第二,成长于数字技术环境中的“数字土著”成为教育的对象,他们能快速接收信息,喜欢并行处理信息和多通道工作,喜欢看图像学习,喜欢以超文本方式随机获取信息,喜欢与网络相连的学习工作状态。面对“数字土著”,我们不是证明信息技术是否对教育有效,而是思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让教育更美好。因为我们不能将数字土著的数字世界让位给游戏、娱乐。第三,学习科学的兴起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以信息技术提升学习绩效的可能性。第四,如可汗学院、edX、Coursera等国外MOOCs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在线教育,让中国的教育部门、学校感受到了危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从体系结构上包含哪些层面?每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三个层面。
为了能够有效指导国家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1)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2)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3)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4)信息技术和产业:是国家信息化立足于自主发展的支柱;(5)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上述6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刘:从不同维度对教育信息化体系结构有不同划分。从教育形态来看,应包含基础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继续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其主要任务都做出了规定,我们不再分析。
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来看,规划做出了说明,包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五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全国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为教育提供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校校通”就在其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两平台之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以平台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让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也是“两平台之一”;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点,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班班通”在此之中;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以教育信息化标准制定、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从建设主体来看,政府与学校这两个建设主体各有分工。校校通、人人通、两平台(人人通包含于两平台之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培训、研究、体制等除了“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其他四个方面建设都是政府主导。学校主导以“班班通”为代表的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不过个人认为在具体信息化项目推进中,政府与学校的信息化权责关系还没有厘清,此外中职、高职在此五方面的建设也有很大不同。
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两者如何协调发展?
梁: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全球化、信息化、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地区)的教育领域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股大规模、系统化、深层次的变革浪潮。在这一轮新的全球性教育改革中,各个国家(地区)尽管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多重差异,但又呈现出以下几方面共同的典型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技术的支持与推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等。
可以说,与过去的教育改革相比,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而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必将深刻影响教育理念、模式、方法的走向。所以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也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前者是方法和手段,后者是目标和结果,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正如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所总结的:“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教育信息化绝不是游离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外的孤立行为,教育信息化要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战略服务,为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关键和疑难问题做出贡献。另外,教育信息化绝不单纯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如杜占元副部长所指出的:“我们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
刘: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断、认知差异较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与核心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是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关系的战略定位。很多教育研究者也持此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的使命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中创造信息时代新教育,南国农先生将其称为“信息化教育”,近年来接受此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环境、保障措施。此类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同桌椅板凳、房屋校舍,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或保障措施”,但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人、体制、政策、经费,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并没有决定性作用。
我个人比较赞同前一种观点,规划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就很好回答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组织中信息的组成、分类、流动机制、组织及组织中人信息活动的分析与优化过程,“信息技术”通过影响“教育中的信息形态与信息活动”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例如数字化教育资源改变了教师的“信源”角色,改变了教师“信息掌控者”的地位,教学必然要从重视信息传递转向关注促进学生将信息内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从重视“传递”转向重视“交互”。教育信息化就是将“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创造一种信息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教育问题、如何让教育更好”,而非技术的先进性。与此同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不能再在传统的非信息技术环境下去思考教育该如何发展,而应考虑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让原本效率不高的教育活动变得高效,让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受益更多。
四、近几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推进举措?有哪些新进展?
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同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专门用了一章(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篇幅,来突出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另外,在第五章中还专门制定了“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2012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专门针对“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三个率先”的实施原则:一是教师率先使用。重点是推动中小学与中职教师教研空间建设,让教师先用会用。二是职业教育率先部署。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打造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三是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江苏作为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理应在职业院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方面率先示范,起到引领作用。同样在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提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学校创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并指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需要突破的七个关键环节: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电子政务应用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和加大信息化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力度。 2014年,是影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国务院的《决定》中,“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要“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将“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列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12项重点任务之一,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强调要“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了大赛引领的信息化发展制度,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带动职业院校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179所职业院校试点单位。
刘:我国主要在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以政策、资金、项目等方式推动职教信息化发展。相对基教、高教,职教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弱,全面推进还是在2010年之后。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将“数字校园”列为示范校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拉开了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要“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职业资源的共享”。并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202号文件、教职成司函〔2013〕 197号文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推动了职教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职教信息化做出了顶层设计,并在职业院校中选择500所作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已有不少成功探索。2014年教育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则对我国职教信息化做出了全面规划:推进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职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因为职教的区域性很强,我国职教信息化在区域层面的推进力度也很大,广东、江苏、安徽等省份甚至不少地市都针对职业教育各自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整体而言,近两年在国家与各省市推动下,以示范校、信息化试点建设为契机,我们在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管理平台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虚拟仿真实训、以信息技术促进职教教学与企业一线生产无缝对接等方面做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
五、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资源建设的效能,避免重复建设和半拉子工程?
梁: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初期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建设”走向“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阶段:“过去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是建设,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目前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建设转向推动应用,转向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条件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不在应用上下功夫,就会造成投入设施的浪费,发挥不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革命性的影响。”
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资源经过第一阶段的建设,基本上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存在着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在资源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标准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一些已经建成的资源与教学实践的需求和应用相脱节,无法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甚至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死资源”;另外,由于缺乏区域和学科统筹,也存在低层次重复开发、建设的现象,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低效能。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之外,丰富的、优质的、不断创新并持续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确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有意愿成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教育部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两项改革重要举措:一是改革和探索资源建设的新机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靠政府以项目方式开发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统方式是建不成真正的优质资源、满足不了资源建设要求的。”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的新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从资源开发建设转变成组织引导资源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提供公益性、基础性资源,并引导、鼓励企业、教师和相关组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另一方面,教育部正在探索资源征集与后补助的机制:“优质资源主要是在应用中形成的,大家都是资源建设的主体。除企业外,广大的退休教师、科技人员甚至包括一些领导、管理者,都是潜在的资源创造者。要利用资源征集与后补助机制充分调动大家建设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源认证体系,根据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标准,面向行业、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征集、评选和推广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除了探索资源建设和征集的新机制之外,为了避免重复开发,集中力量建设优质资源,就需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要把推进资源开发和共享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刘: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出现重复建设、半拉子工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遇到过类似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职教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就是尝试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避免学校、区域之间重复建设的举措之一。第二,在顶层设计下加强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间的协同与沟通。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主因不再是学校敝帚自珍不愿共享,而是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的协同问题,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与职教主管部门的协同问题。如就教育资源平台而言,有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乃至市级平台,相互间有重复。另外一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内嵌于“示范校、学科资源库、教学改革”等项目中,而由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发起的“专项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因为多种原因,基层无法完全知晓这些信息,这势必导致重复建设。第三,所共享资源的共性与资源在教学中使用个性的平衡。职业教育有很强的区域特征、校本特征。一些地区、学校认为国家共享的教育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与契合本省市、本校教学需求,所以为追求“特色办学”,就会投资开发契合自己需求的职教资源。这两者之间,走向任何一端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但两者如何平衡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第四,优质教育资源评价体制的改革。政府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评估使得很多资源是为评而建,而非为用而建。为评而建导致连建设单位自身都不将资源用到教学中,拿到荣誉后,这个资源很大可能成为死寂资源。所以应改变评价过程与评价体系,政府搭建一个网速与稳定性有保障的教育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每位教师在上面都可以自由分享教育资源,让教师、学生在使用中评价,从中孕育和筛选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优质资源。
六、如何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何入手,从何抓起?
梁:“教育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有本质不同,最终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无论我们建设了多么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拥有了多少信息化资源,如果老师和学生不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部明确提出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应用驱动”,核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来看,无论是深度融合还是应用创新,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而师生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是基础。关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与过去相比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如果解决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方式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当前中青年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比过去提高很多,证明这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来部分得到提升的。但教师能否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能否积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却不是培训能够解决的。教师态度、行为和实践的改变涉及一系列的复杂因素,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和政策的支持,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于教师而言,仅仅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有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热情和动机,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能力。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可供广大教师们参考。“TPACK”模型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马修·科勒(Matthew J. Koehler)博士和普雅·米什拉(Punya Mishra)博士基于李·舒尔曼(Lee S. Shulman)关于“学科教学知识(PCK)”框架的基础,经过为期五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实践和研究,在2005年提出来的。“TPACK”框架适应了网络和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已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和认可,大家一致认为“TPACK”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TPACK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关键能力。
TPACK 框架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四个复合要素和一个情境(境脉)要素。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这三个知识基础形成了TPACK框架的核心;而四个复合要素分别是: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由于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知识存在于真实世界的课堂中,因此在TPACK的整体框架中还包括了“情境(境脉)”要素,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可见“境脉”涉及生理、心理、认知、语言、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关于TPACK的整体框架及构成要素见图1。
TPACK除了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高校(尤其在美国)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者都以TPACK为框架,对已有的教师培训课程进行了修订和调整;美国的路易斯大学和圣地亚哥联合校区均开展了TPACK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项目,另一些大学还将TPACK手册作为教师培训的必读教材。
刘:“信息素养”自1974年提出至今已有40年了。《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提出,所谓信息素养,是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订成功的检索方案,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如何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第一,以“信息技术类”课程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中的“技术能力”。基教、高教已普遍开设此类课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职教专业。第二,以“信息检索类”课程提高师生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图书馆专业开设,职教领域可借鉴。第三,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探究性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际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创造性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对职教而言,此方面能力必然要在专业教学中实现。《规划》提出要提高学生职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素养,或许就是出于这种思考。 个人认为,信息素养是图书馆领域提出的一个通用概念,事实上师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已不断深化和演变。国家提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都是在师生信息素养基础上,衍生出的更能体现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活动的新能力。
七、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猛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尤其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出现,会对职业院校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梁:关于MOOCs的发展现状,互联网、新闻媒体及相关报刊上已经探讨了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MOOCs只是互联网上众多开放教育资源(OER)的一种形式,是当前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热潮,是一种开放的网络课程。除了MOOCs之外,互联网上还有形式众多的开放教育资源,例如可汗学院、TED视频及网上各类开源教育软件等等。
开放教育资源(包括MOOCs)的快速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1)开放教育资源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日益普及,将使职业教育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在互联网这一开放的信息化环境中,职业院校的师生及管理者身在校园的围墙里,却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前沿、开放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2)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如果能够将职业院校的师生带入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源的新时空里,或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校园的围墙,融入传统的课堂,将会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推动课程的国际化。(3)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提供者和服务者队伍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资源(包括MOOCs)被翻译成中文,解决了许多中国学生面临的语言障碍问题。另外,互联网上的中文资源日益增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可选择性。学生可以借助于各种开放教育资源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筛选一些资源进入传统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甚至还可以引入一些优质的网络课程,开展在线教育。(4)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普及,给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推广提供了机会。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模式下,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举步维艰,教师的教学习惯及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借助于MOOCs的机遇,可以探索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方法、新模式。(5)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普及,给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在全球众多的MOOCs学习者中,教师群体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许多教师主动利用MOOCs的学习机遇,或者拓展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者体验学习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或者借鉴同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或者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开展教学研讨。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时空,节约了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成本,为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开放教育资源在给职业院校带来上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职业教育面临着下述一系列严峻的挑战:(1)任何开放都有其两面性,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迅猛发展将迫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走向开放,在共享其他国家、其他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同时,必然面临着自身系统(包括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的变革问题。随着MOOCs的冲击,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引入外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引入?如何处理引入课程与已有课程教学资源的关系?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UCC)的本土化探索表明,MOOCs的发展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即使它的初衷并非在此,利益重组也是必定要发生的事情。在上海市的探索中,只要学生选修了平台上的课程并通过考试,学分就会被30所高校认同,这意味着其他学校的同类课程就有可能被淘汰。(2)在院校共享外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同时,将会给本校的教师带来怎样的冲击?是否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教师变为失去课程主导权的‘华丽助教’?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大学将会利用MOOCs取代面对面课堂教学”?尤其是当MOOCs开始进入大学的正规课程系统之后,将会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及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当学生借助于开放教育资源了解和体验到了国内外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对自己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产生变革的期望,这将迫使学校和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总而言之,MOOCs的发展将给中国的职业院校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其他影响因素一起共同迫使中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变革,甚至是结构性的变革。
刘:以开放教学实践为特征的MOOCs再次掀起了在线教育热潮,在线教育将会冲击甚至替代学校教育的危机呼声四起。不过这种呼声更多针对普通高校,职教、基教并未感受到太大危机。但个人认为,职业院校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要引起重视。
第一,MOOCs不可能替代那些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MOOCs改变的是知识传递、知识学习的方式,虽然虚拟仿真技术不断发展,但如数控、焊接、模具等需要实际动手的职教专业,是不可能被在线教育冲击的。第二,MOOCs可能会对职业院校中强知识、弱实践的专业带来很大冲击,尤其当我们的教学只注重知识记忆,不重视知识迁移与应用,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时候。随着社会对在线教育质量认同度的提高,这些专业势必遭受很大冲击,事实上职业院校的这些专业目前已面临很大的生存困境。第三,MOOCs有助于推动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MOOCs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帮助其选择更好的教师、更好的课程。对职业院校而言,一些无法开设的课程,或师资力量不足的课程,可借助开放教育资源丰富校内课程体系。与此同时,也可以探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学生学习中心”建设的职校课堂教学改革。
八、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将会发生哪些可能的变化?
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世界思维、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告诉读者,在2000年的时候,以数字形式存储的信息只占到全球数据总量的25%。到了2007年,数字存储的比例达到了93%,而作者对2013年数字存储比例的预测为98%。目前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则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9倍。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维克托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和条件,在非常多的领域和非常深入的层次获得和使用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深入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大数据标志着人类在寻求量化和认识世界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过去不可计量、存储和共享的很多东西都被数据化了。 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初步探索在发达国家业已开始:奥巴马政府早在2009年就制定了“迈向巅峰计划”,创建各州的学业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改进教学,同时向所有利益相关人公布数据,从而有助于制定政策和提高教学质量;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要借鉴“电子医疗记录”档案的做法,为学生建立终身的“电子学习记录”档案,积累学习和成长的证据。教育系统确保在对隐私和产权进行保护的同时,能够收集和共享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促进教育系统的持续改进,提高教育系统的生产力;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2012年10月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增进教与学》的报告,报告对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理念、应用领域、面临挑战及应用建议等事宜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该报告对于在教育领域有效应用和实施大数据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这种能够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新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行为,其成功运用将重塑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使教育教学能够真正开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及过程性评价变得更加容易,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成为可能。
刘:教育大数据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不过还停留在热议阶段,未来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很多影响。我认为大数据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可能会带来以下变化:
第一,国家与社会对职业院校评价方式的变化。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政府能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地掌握职业院校发展的过程性数据。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方式也会逐步从面向结果的终结性评估转向面向发展的过程性评估。第二,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评估从模糊定性评估向基于数据的科学定量评估转变。随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及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技术在学校的应用,职业院校所获取的教育管理与教学的过程性、动态性数据越来越多,为职业院校开始基于数据的教育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职业院校逐步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教育评估与发展体系。有了内部教育数据,职业院校可以尝试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教育评估体系。如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学生提供基于学习分析的学习发展服务;如面向学校教学改革决策者、管理者,为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改革、招生、学生就业力提升等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
九、基层院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梁:在教育部的顶层设计层面,从中长期目标来看,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开发优质资源和关键应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教育管理信息化重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价值追求;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以应用驱动为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以“三通两平台”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对于基层院校而言,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所在地区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改革文件,深入了解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施、推进的战略重点和顶层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够与国家及区域的信息化改革相一致。第二,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绝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游离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常规工作之外。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要和所在院校的发展战略及核心业务相融合,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密切结合。第三,要做好学校整体的信息化规划。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写规划文本的问题。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分析和调研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过程,是一个深入了解师生和业务部门信息化需求的过程,是一个让各个业务部门了解信息化工作、配合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过程。因此,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和学校的基础条件、长远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及教师发展密切结合,为整个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第四,基层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一把手校长的意识和对信息化的重视,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绝不仅仅是信息中心(或教育技术部门)的事情,信息化发展事关学校全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一定要有很强的领导力和协调能力。最后,信息化应用的关键落脚点在广大教师,要在环境、资源、政策、制度、培训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刘:笔者认为,基层院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理顺政府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权责关系。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平台、系统、资源基本是国家统筹推进,学校的重点在于应用创新。但具体推进中,应用主体与建设主体的不一致,就有可能导致所建资源、平台与学校的应用创新需求不相符,学校应用创新所需的教育技术却没有人提供。不理顺政府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权责关系,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效果可能会受影响。第二,理顺学校教育信息化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当前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要与上级部门的教育信息系统、与所在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相对接,避免学校自身成为社会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第三,理顺信息化推进中的校企研关系。国家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但如何融合没有明确答案,所以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企业、教育信息化研究部门三方合作共同探索。这就要求学校改变以往购买“成熟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模式,尝试三方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第四,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等都应围绕如何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中提升学生学习绩效来建设。所以从学校的教育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 十、201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二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对于基层院校而言,该如何实施?如何建设?
梁:“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两平台指的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确定了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国家、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目标,是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2013、2014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三个系列的数据通过应用系统完整地建立国家数据库,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为地方应用提供服务。各个学校需要遵循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结合所在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需求,制订符合学校发展实情的实施方案。
刘:首先做一个补充,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规定,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的是“二级建设,三级应用”的模式,非高等学校采用“二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所以高职一般是“三级应用”,中职是“五级应用”。所谓二级建设,是指所有的系统物理部署与数据中心是在国家与省级层面建设,三级应用是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五级应用是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相应教育组织使用。
国家方案明确指出所有系统的运营物理部署与数据中心都在国家与省级,其他层级是应用为主。但就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方案并没有非常清晰地说明不同层级的权责分工。在具体推进中,给地市、县、学校造成不少困惑,我想这也是提出此问题的根源。个人认为这一问题单靠基层院校是不可能解决的,但可以尝试从自己本身出发,做出努力。
第一,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中的权责。方案提出高等学校(高职)可根据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中职学校则主要是将两级系统应用和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可见职业院校在自主建设与创造性应用上有一定的自主权,高职有相对较大的自主建设权。所以一方面学校不能因此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被动地等着政府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在拟自建系统时,要与上级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建设。自建系统时,应遵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便于日后与上级系统整合。
第二,学校要主动与政府协调与沟通。两级系统不可能考虑地市、县及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必然导致一些系统到基层时并不好用。方案提出在地市、县、高等学校三级建设管理门户、公共信息服务门户,整合两级系统,希望能提供符合地域、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但据笔者了解,作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学校在两级系统即地区、县公共服务门户的设计与开发中并没有任何话语权。按方案精神,两级系统与数据中心是为基层教育组织提供教育管理服务的,然而三级或五级应用的主体是上下级关系,各级间的沟通不畅,势必导致系统建设的脱节,让本应信息畅通的系统变成了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这导致两级系统到了学校层面,要么学校将这些系统当成向上级部门填写数据报表的工具,校内教育管理工作根本未实现信息化;要么就自建系统,两套系统各自运行,耗时耗力,完全与国家的初衷南辕北辙。笔者认为,校长、信息主管要勇于将学校在执行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时的困难、问题、学校的需求向上反映,而不是被动等待。因为这不仅是为学校负责,也是为国家整个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