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素养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其次,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和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只有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能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的精华、国际竞争的核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实践活动,让孩子都爱上科学,从而发展幼儿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等多种技能,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完整儿童。
【关键词】探究式科学活动;科学素养;实践
一、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现状及分析
(一)压制幼儿的自主意识
开学初,教师一般都随意收集材料、植物,认为探究活动只要看上去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就行。导致观察的内容似乎很多,但是杂、乱,重点不突出,指向不明确,不利于幼儿探究。
(二)扭曲探究的真正价值
探究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存在,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道风景。区角里面玲琅满目,探究活动区材料摆放整齐,记录表规整,但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们在幼儿探究学习中的教育价值。
(三)破坏幼儿的探究兴趣
每个年龄段探究活动雷同,一刀切的观察,不利于孩子的探究性学习品质培养。孩子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会问出许多的问题:“为什么他的叶子是长长的?为什么他这么香等等问题,但是通常老师都给出消极回应破坏孩子探究兴趣。
二、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舒畅的环境气氛,自觉做爱护幼儿创新萌芽、启迪幼儿创新意识,激发幼儿创新潜能,发展幼儿健康个性的有心人。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策略:
(一)以誘发性为基础,引发幼儿兴趣与探究欲望
兴趣是推动幼儿参与自然角活动的根本动力,我们的小朋友们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是感兴趣的。孩子的年龄都比较小,这就需要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去帮助孩子生成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如:开学初,和孩子们聊一聊,这个学期我们种点什么?你们最喜欢饲养什么小动物等等,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二)以探究性为根本,引导幼儿亲历探究全过程
1.主题的渗透融合
根据主题的需要,创设相适应的自然角,如主题《春天来了》,孩子们对播种感到非常的感兴趣,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于是我们开始了播种各类种子活动,在这样跟着主题中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更加利于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他们通常都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每到自主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去看一看植物,找一找变化。
2.领域的渗透融合
探索活动中涉及的领域越广,幼儿所学的知识就越多,探索的能力就越强。
自然角里含的内容和材料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有和幼儿密切相关的水果、蔬菜、粮食、家禽、小动物等等,可以和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渗透、融合。
比如:自然角里我们设立了一个“废物利用”花盆大集合,在这个区域里面,我们的孩子都非常的喜欢去,因为在里面融合了美工区域的内容,孩子们都非常的喜欢,这样也方便他们寻找自己照顾的植物,也将幼儿园的自然角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个活动里面,孩子们可以做好花盆,自己选择种子种,在数量的选择上又融进了数学点数,多纬度的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三)以科学性为灵魂,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科学概念
1.保护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幼儿探索、创造的源泉。只有孩子对观察的事物真正产生了兴趣,才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我们会提供各式样的工具提供给孩子,让孩子带着工具去挖一挖、看一看。如孩子们发现了泥土里有蚯蚓,孩子们会问许多的问题:为什么土里有蚯蚓?摸上去怎么是滑的?石头里也有蚯蚓,硬土里蚯蚓爬爬就松了等等问题
2.适宜引导,萌发幼儿主动探索欲望
幼儿的主动学习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也不是无所谓的盲目观察,自由发现,这样的形式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探究性学习”,这里还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搭建一些支架。比如:幼儿对科学的天性是与生具有的,在看一看洋葱和风信子后,我们请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猜一猜,在这样的不断推进中,让孩子们跟着问题不断的探索然后验证最后再探索中完成的,是形成一个持续环状的。
3.及时跟进,强化幼儿继续探索意愿
在观察中,我们的教师是及时跟进进度,并不是让孩子们观察完就结束了,我们将每一次的观察点,都用上展板的形式让孩子们有所留痕,将老师与孩子共同探索的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呈现。
三、结束语
幼儿是一个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好动的个体,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幼儿对身边一切都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并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这种探索的原动力何其宝贵,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去捕捉,并及时的支持、引导他们在与探究活动的互动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保护他们对探究活动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樊睿.有效的表扬——让幼儿扬起自信的风帆. 现代艺术.2013.11.
[2]吴维屏.如何对儿童进行有效的表扬.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3]史英.黄瓜慢慢长大.上海幼托.2018年第22期.
【关键词】探究式科学活动;科学素养;实践
一、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现状及分析
(一)压制幼儿的自主意识
开学初,教师一般都随意收集材料、植物,认为探究活动只要看上去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就行。导致观察的内容似乎很多,但是杂、乱,重点不突出,指向不明确,不利于幼儿探究。
(二)扭曲探究的真正价值
探究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存在,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道风景。区角里面玲琅满目,探究活动区材料摆放整齐,记录表规整,但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们在幼儿探究学习中的教育价值。
(三)破坏幼儿的探究兴趣
每个年龄段探究活动雷同,一刀切的观察,不利于孩子的探究性学习品质培养。孩子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会问出许多的问题:“为什么他的叶子是长长的?为什么他这么香等等问题,但是通常老师都给出消极回应破坏孩子探究兴趣。
二、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舒畅的环境气氛,自觉做爱护幼儿创新萌芽、启迪幼儿创新意识,激发幼儿创新潜能,发展幼儿健康个性的有心人。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策略:
(一)以誘发性为基础,引发幼儿兴趣与探究欲望
兴趣是推动幼儿参与自然角活动的根本动力,我们的小朋友们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是感兴趣的。孩子的年龄都比较小,这就需要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去帮助孩子生成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如:开学初,和孩子们聊一聊,这个学期我们种点什么?你们最喜欢饲养什么小动物等等,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二)以探究性为根本,引导幼儿亲历探究全过程
1.主题的渗透融合
根据主题的需要,创设相适应的自然角,如主题《春天来了》,孩子们对播种感到非常的感兴趣,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于是我们开始了播种各类种子活动,在这样跟着主题中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更加利于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他们通常都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每到自主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去看一看植物,找一找变化。
2.领域的渗透融合
探索活动中涉及的领域越广,幼儿所学的知识就越多,探索的能力就越强。
自然角里含的内容和材料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有和幼儿密切相关的水果、蔬菜、粮食、家禽、小动物等等,可以和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渗透、融合。
比如:自然角里我们设立了一个“废物利用”花盆大集合,在这个区域里面,我们的孩子都非常的喜欢去,因为在里面融合了美工区域的内容,孩子们都非常的喜欢,这样也方便他们寻找自己照顾的植物,也将幼儿园的自然角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个活动里面,孩子们可以做好花盆,自己选择种子种,在数量的选择上又融进了数学点数,多纬度的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三)以科学性为灵魂,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科学概念
1.保护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幼儿探索、创造的源泉。只有孩子对观察的事物真正产生了兴趣,才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我们会提供各式样的工具提供给孩子,让孩子带着工具去挖一挖、看一看。如孩子们发现了泥土里有蚯蚓,孩子们会问许多的问题:为什么土里有蚯蚓?摸上去怎么是滑的?石头里也有蚯蚓,硬土里蚯蚓爬爬就松了等等问题
2.适宜引导,萌发幼儿主动探索欲望
幼儿的主动学习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也不是无所谓的盲目观察,自由发现,这样的形式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探究性学习”,这里还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搭建一些支架。比如:幼儿对科学的天性是与生具有的,在看一看洋葱和风信子后,我们请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猜一猜,在这样的不断推进中,让孩子们跟着问题不断的探索然后验证最后再探索中完成的,是形成一个持续环状的。
3.及时跟进,强化幼儿继续探索意愿
在观察中,我们的教师是及时跟进进度,并不是让孩子们观察完就结束了,我们将每一次的观察点,都用上展板的形式让孩子们有所留痕,将老师与孩子共同探索的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呈现。
三、结束语
幼儿是一个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好动的个体,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幼儿对身边一切都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并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这种探索的原动力何其宝贵,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去捕捉,并及时的支持、引导他们在与探究活动的互动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保护他们对探究活动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樊睿.有效的表扬——让幼儿扬起自信的风帆. 现代艺术.2013.11.
[2]吴维屏.如何对儿童进行有效的表扬.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3]史英.黄瓜慢慢长大.上海幼托.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