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迅速。下一步,高等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加快应用型学科建设、提高整体性科研水平、强化政策性研究能力为发展目标,通过扩展教学广度、挖掘科研深度、提升合作强度来调整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经济学科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模式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间,经济思想广泛传播,且逐渐影响到国家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并形成了一种“经济学托拉斯”的扩张现象。据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亦相机调整,不断强化经济学科的实践指导功能,以适应发展需求。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也纷纷设立经济学相关学科,这不仅是对高教资源的重新配置以焕发活力,同时亦是新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然而,纵观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现状,仍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一、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的成立初衷,本是致力于培养师资力量队伍,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国民教育事业。就我国而言,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院校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师范院校主要以传统教育类学科为主,如语、数、外、理、化、历、政等。然而,自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高等师范院校也纷纷与时俱进,积极发展非师范类学科,如计算机、建筑工程、影视传媒、管理学、法学等,其中,经济学更是广受“青睐”,成为新一轮高校扩招的“首选”。明显的例子是,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纷纷组建经济系、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等,且多成为本校招生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多的院系。究其动因,一方面是寄望突破固有学科设置,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而积极实现向综合类大学转变;另一方面,是出于招生就业的考虑,试图在市场化浪潮中积极培养更加符合实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优势分析。(1)经济学科设置便利。一是设施要求低。依循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惯例,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学科同属社会科学大类,从而有别于以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大类。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普遍认为在软硬件设施要求上低于自然科学,这可充分体现在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仪器配置等环节。据此,这便为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多数高等院校蓬勃发展经济学科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学科门类多。当前,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中的经济学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研究生专业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学科,及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学科。此外,部分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还可在教育部批准下设立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等特色专业。三是学科有传承。经济学科在我国发展历程较早,基础较为扎实。建国初期,我国便沿循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设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体的经济学科,而高等师范院校更是将其列为重要学习科目。日后,虽几经浮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引进了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但经济学基本原理相通,这也为高等院校大力发展经济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2)高等师范院校积淀深厚。一是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纵观学科发展历程,经济学日益朝用数学表达经济内容和统计定量的方向发展。数学与经济学的不断结合,使得经济学的数理特征不断明显,定量分析渐成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这充分体现于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愈发突出。数学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必修与优势专业,有助于充分发挥数理研究优势。二是外语与经济学结合。西方经济学引入我国时日尚短,目前仍处于不断吸收国外前沿性科研成果阶段。例如,制度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在国外经济学体系中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均是自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引进。这便需要以语言学为工具,不断直译国外学术著作,以提升我国经济学研究深度及广度。高等师范院校可利用自身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学上的特长,成为经济学思想在我国传播的重要阵地。(3)高等师范院校学风良好。师范设立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发展。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而高等师范院校亦以培育英才为己任,强调师品、人品、学品的塑造,注重本校大学精神和学风建设。例如,曲阜师范大学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治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明德修身、诚信纯朴”的人格特质;四川师范大学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其特色;西北师范大学形成“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哈尔滨师范大学以爱国主义精神、“行知精神”、“北大荒精神”为指导,注重“艺体”特长的人才培养;云南师范大学以“扎根边疆、艰苦奋进、奉献教育”为其精神支柱与动力等。良好的学风为高等师范院校发展各类学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2.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劣势分析。(1)办学条件仍有欠缺。经济学科属非师范专业,即不以中等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这决定了其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尴尬地位,办学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学科积淀相对不足,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往往跟不上,突出体现在师资力量上。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经济学科多“脱胎”于原有的政治、哲学专业,相应的师资基础也来自于原先院系。然而,当今主流经济学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在学科框架,还是知识内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便导致“半路出家”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知识储备上的缺陷,甚至还有部分教师被迫“临阵上马”,通过外出进修、自学等方式来应对教学现实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学专业内容,不少老教师感慨力不从心,难以跟上教学大纲调整的步伐。事实上,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已意识到非师范专业的师资不足问题,在近年也纷纷不惜财力,诚聘英才,意图尽快完善师资结构。但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科研水平的提升,取决于长期的学科氛围与不断的学术积累,非短期可速成,故各类“人才引进”的成效目前尚不明显。(2)办学力量多有不足。纵观现今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虽如火如荼,但深度与广度仍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科长远发展。一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滞后。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全面发展时日尚短,仍停留于本科办学阶段,受限于办学基础,加之教育部相关规定,研究生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主要仍集中在理论经济学范畴,应用经济学少有涉及,至于拥有博士点的高等师范院校更是寥寥无几。二是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如上所述,经济学科发展基础弱于师范类专业,导致象征学科竞争力的科研能力相对不足,体现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申请,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召开等层面上,这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前景。(3)办学思路存在局限。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多传承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理论,而在应用层面上相对不足,体现在不少院校仍以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进行建设,以及金融、保险等应用型学科建设相对不足。剖析深层次原因,可归咎于办学思路没有扩展,停留于固有理念,意图“避重就轻”,但却导致源于路径依赖的惯性损失。这不仅造成学科僵化,更会影响生源、就业等问题。 二、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目标识别
按照目前国家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属“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即除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的各类公立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事实上,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地方高教主力军,尤其是在地级市层面。以河南省为例,除省会郑州外,校址地处其余17地级市的高等院校多属师范院校,如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且多是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此类高校虽隶属省教育厅管辖,但实际上与地方联系更加紧密,并成为地方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据此,在各地纷纷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目标,不仅关乎高等教育事业活力,也关系地方经济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加快应用型学科建设。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进入关键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据此,“学以致用”更加成为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准则。就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而言,要迅速转变观念,积极扩展空间,加快应用型学科建设。具体而言,一方面乘当前教育部学科设置调整之机,积极申报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偏向于财政、金融、保险、投资、贸易等专业建设,尤其是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修正原有学科教学大纲,添增实务性教学科目,实现存量与增量的双向转变。此外,学校管理层也应审时度势,加大包括经济学科在内的非师范类专业的政策倾斜,提高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就业等各环节的资源投入。同时,还要通过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优秀校友等多种渠道来积极加强与实践领域的联系,引导学生提高素质,鼓励教学走出课堂,提倡实习深入基层,强调就业开拓市场。(2)提高整体性科研水平。高等师范院校自身要正视学术定位,明确科研重任,致力于成为经济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基地。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院校评价标准不再停留于教学层面,而是更加关注科研水平。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经济学科恰处于积淀与成长时期,愈发要重视科研工作,从而为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同时,高等师范院校也要摒弃长期存在的非师范专业从属地位的定性思维,提高发展经济学科的信心。事实上,很多师范院校在经济学科上取得了瞩目的科研成就。例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国农村政治为主要特色,并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国内高校唯一的全国性农村问题综合研究机构。高等师范院校在经济学科研过程中,可沿循“由点到面”的研究路径,辨析研究方向,廓清研究方法,构筑研究平台,渐进性提高整体科研水平。(3)强化政策性研究能力。新时期,国家不断强调高等院校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力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要树立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而经济学科首当其冲。换言之,高等师范院校要勇于承担当地政府智囊团的重任,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平台,聚焦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政策性研究,如产业规划、项目评审、政策起草等,从而积极发挥科研前沿阵地作用。具体而言,要加强与政策研究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技发展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踊跃参与各级政府发展规划设计,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三、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模式调整
(1)扩展教学广度。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培养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随着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而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严重的“封闭色彩”。下一步,应以扩展教学广度为主线来进行相机调整。一是完善教学大纲。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重创新”的培养原则,提高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应用型教学科目的比例,注重学科交流交叉,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加强师资力量。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来者不挑”的误区,这既有主观上人才急需的原因,又有客观上人才难来的无奈。今后要兼重数量与质量,更多地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优化师资的年龄、性别、学科结构。三是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前沿性、实用性、基础性的结合,积极尝试利用视频观摩、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开放式办学。(2)挖掘科研深度。客观而言,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相对弱于专业性财经院校,科研基础也同比落后于师范类专业,这决定了其科研事业不能追求“大而全”,而应理性地定位于“小而精”。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高等师范院校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与师资力量,瞄准研究方向,形成科研特色。具体而言,一是锁定地方经济。校方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供教师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本地经济发展做研究,这不仅是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最大程度体现研究优势的表现。二是找准研究切入点。梳理研究空白点,形成固定的研究兴趣与专长,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逐渐培养良好的科研氛围,实现科研积累。三是形成研究团队。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研究力量相对分散,为弥补科研力量的不足,除找准研究切入点外,还要整合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效率,以形成合力。这要求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依托团队力量进行专题、专项研究,培养中青年教师,凝练科研特色。(3)提升合作强度。高等师范院校要正视自身基础薄弱的事实,大力提升合作强度,勇于与外界交流,积极了解前沿理论。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地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外关于当地经济发展学术会议。另一方面,要制订高水平留学人员来校进行合作科研的优惠政策,继续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探索发挥他们对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科研协作,共同完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陈武元,洪真裁.关于中国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7(2):56~59
[2]张建斌.论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8(7):17~18
[3]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7
项目基金: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模式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间,经济思想广泛传播,且逐渐影响到国家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并形成了一种“经济学托拉斯”的扩张现象。据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亦相机调整,不断强化经济学科的实践指导功能,以适应发展需求。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也纷纷设立经济学相关学科,这不仅是对高教资源的重新配置以焕发活力,同时亦是新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然而,纵观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现状,仍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一、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的成立初衷,本是致力于培养师资力量队伍,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国民教育事业。就我国而言,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院校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师范院校主要以传统教育类学科为主,如语、数、外、理、化、历、政等。然而,自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高等师范院校也纷纷与时俱进,积极发展非师范类学科,如计算机、建筑工程、影视传媒、管理学、法学等,其中,经济学更是广受“青睐”,成为新一轮高校扩招的“首选”。明显的例子是,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纷纷组建经济系、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等,且多成为本校招生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多的院系。究其动因,一方面是寄望突破固有学科设置,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而积极实现向综合类大学转变;另一方面,是出于招生就业的考虑,试图在市场化浪潮中积极培养更加符合实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优势分析。(1)经济学科设置便利。一是设施要求低。依循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惯例,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学科同属社会科学大类,从而有别于以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大类。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普遍认为在软硬件设施要求上低于自然科学,这可充分体现在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仪器配置等环节。据此,这便为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多数高等院校蓬勃发展经济学科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学科门类多。当前,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中的经济学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研究生专业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学科,及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学科。此外,部分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还可在教育部批准下设立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等特色专业。三是学科有传承。经济学科在我国发展历程较早,基础较为扎实。建国初期,我国便沿循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设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体的经济学科,而高等师范院校更是将其列为重要学习科目。日后,虽几经浮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引进了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但经济学基本原理相通,这也为高等院校大力发展经济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2)高等师范院校积淀深厚。一是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纵观学科发展历程,经济学日益朝用数学表达经济内容和统计定量的方向发展。数学与经济学的不断结合,使得经济学的数理特征不断明显,定量分析渐成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这充分体现于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愈发突出。数学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必修与优势专业,有助于充分发挥数理研究优势。二是外语与经济学结合。西方经济学引入我国时日尚短,目前仍处于不断吸收国外前沿性科研成果阶段。例如,制度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在国外经济学体系中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均是自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引进。这便需要以语言学为工具,不断直译国外学术著作,以提升我国经济学研究深度及广度。高等师范院校可利用自身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学上的特长,成为经济学思想在我国传播的重要阵地。(3)高等师范院校学风良好。师范设立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发展。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而高等师范院校亦以培育英才为己任,强调师品、人品、学品的塑造,注重本校大学精神和学风建设。例如,曲阜师范大学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治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明德修身、诚信纯朴”的人格特质;四川师范大学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其特色;西北师范大学形成“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哈尔滨师范大学以爱国主义精神、“行知精神”、“北大荒精神”为指导,注重“艺体”特长的人才培养;云南师范大学以“扎根边疆、艰苦奋进、奉献教育”为其精神支柱与动力等。良好的学风为高等师范院校发展各类学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2.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劣势分析。(1)办学条件仍有欠缺。经济学科属非师范专业,即不以中等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这决定了其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尴尬地位,办学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学科积淀相对不足,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往往跟不上,突出体现在师资力量上。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经济学科多“脱胎”于原有的政治、哲学专业,相应的师资基础也来自于原先院系。然而,当今主流经济学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在学科框架,还是知识内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便导致“半路出家”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知识储备上的缺陷,甚至还有部分教师被迫“临阵上马”,通过外出进修、自学等方式来应对教学现实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学专业内容,不少老教师感慨力不从心,难以跟上教学大纲调整的步伐。事实上,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已意识到非师范专业的师资不足问题,在近年也纷纷不惜财力,诚聘英才,意图尽快完善师资结构。但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科研水平的提升,取决于长期的学科氛围与不断的学术积累,非短期可速成,故各类“人才引进”的成效目前尚不明显。(2)办学力量多有不足。纵观现今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虽如火如荼,但深度与广度仍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科长远发展。一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滞后。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全面发展时日尚短,仍停留于本科办学阶段,受限于办学基础,加之教育部相关规定,研究生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主要仍集中在理论经济学范畴,应用经济学少有涉及,至于拥有博士点的高等师范院校更是寥寥无几。二是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如上所述,经济学科发展基础弱于师范类专业,导致象征学科竞争力的科研能力相对不足,体现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申请,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召开等层面上,这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前景。(3)办学思路存在局限。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多传承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理论,而在应用层面上相对不足,体现在不少院校仍以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进行建设,以及金融、保险等应用型学科建设相对不足。剖析深层次原因,可归咎于办学思路没有扩展,停留于固有理念,意图“避重就轻”,但却导致源于路径依赖的惯性损失。这不仅造成学科僵化,更会影响生源、就业等问题。 二、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目标识别
按照目前国家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属“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即除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的各类公立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事实上,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地方高教主力军,尤其是在地级市层面。以河南省为例,除省会郑州外,校址地处其余17地级市的高等院校多属师范院校,如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且多是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此类高校虽隶属省教育厅管辖,但实际上与地方联系更加紧密,并成为地方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据此,在各地纷纷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目标,不仅关乎高等教育事业活力,也关系地方经济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加快应用型学科建设。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进入关键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据此,“学以致用”更加成为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准则。就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而言,要迅速转变观念,积极扩展空间,加快应用型学科建设。具体而言,一方面乘当前教育部学科设置调整之机,积极申报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偏向于财政、金融、保险、投资、贸易等专业建设,尤其是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修正原有学科教学大纲,添增实务性教学科目,实现存量与增量的双向转变。此外,学校管理层也应审时度势,加大包括经济学科在内的非师范类专业的政策倾斜,提高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就业等各环节的资源投入。同时,还要通过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优秀校友等多种渠道来积极加强与实践领域的联系,引导学生提高素质,鼓励教学走出课堂,提倡实习深入基层,强调就业开拓市场。(2)提高整体性科研水平。高等师范院校自身要正视学术定位,明确科研重任,致力于成为经济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基地。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院校评价标准不再停留于教学层面,而是更加关注科研水平。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经济学科恰处于积淀与成长时期,愈发要重视科研工作,从而为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同时,高等师范院校也要摒弃长期存在的非师范专业从属地位的定性思维,提高发展经济学科的信心。事实上,很多师范院校在经济学科上取得了瞩目的科研成就。例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国农村政治为主要特色,并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国内高校唯一的全国性农村问题综合研究机构。高等师范院校在经济学科研过程中,可沿循“由点到面”的研究路径,辨析研究方向,廓清研究方法,构筑研究平台,渐进性提高整体科研水平。(3)强化政策性研究能力。新时期,国家不断强调高等院校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力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要树立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而经济学科首当其冲。换言之,高等师范院校要勇于承担当地政府智囊团的重任,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平台,聚焦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政策性研究,如产业规划、项目评审、政策起草等,从而积极发挥科研前沿阵地作用。具体而言,要加强与政策研究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技发展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踊跃参与各级政府发展规划设计,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三、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模式调整
(1)扩展教学广度。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培养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随着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而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严重的“封闭色彩”。下一步,应以扩展教学广度为主线来进行相机调整。一是完善教学大纲。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重创新”的培养原则,提高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应用型教学科目的比例,注重学科交流交叉,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加强师资力量。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来者不挑”的误区,这既有主观上人才急需的原因,又有客观上人才难来的无奈。今后要兼重数量与质量,更多地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优化师资的年龄、性别、学科结构。三是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前沿性、实用性、基础性的结合,积极尝试利用视频观摩、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开放式办学。(2)挖掘科研深度。客观而言,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相对弱于专业性财经院校,科研基础也同比落后于师范类专业,这决定了其科研事业不能追求“大而全”,而应理性地定位于“小而精”。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高等师范院校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与师资力量,瞄准研究方向,形成科研特色。具体而言,一是锁定地方经济。校方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供教师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本地经济发展做研究,这不仅是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最大程度体现研究优势的表现。二是找准研究切入点。梳理研究空白点,形成固定的研究兴趣与专长,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逐渐培养良好的科研氛围,实现科研积累。三是形成研究团队。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科研究力量相对分散,为弥补科研力量的不足,除找准研究切入点外,还要整合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效率,以形成合力。这要求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依托团队力量进行专题、专项研究,培养中青年教师,凝练科研特色。(3)提升合作强度。高等师范院校要正视自身基础薄弱的事实,大力提升合作强度,勇于与外界交流,积极了解前沿理论。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地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外关于当地经济发展学术会议。另一方面,要制订高水平留学人员来校进行合作科研的优惠政策,继续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探索发挥他们对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科研协作,共同完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陈武元,洪真裁.关于中国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7(2):56~59
[2]张建斌.论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8(7):17~18
[3]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7
项目基金: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