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rn文章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rn文章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其他文献
近期,民进党当局加紧整军备战,在以武谋“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22年台防卫预算将增至3726亿元(新台币,下同),加之另编列的590亿元基金预算和401亿元F-16战机采购特别预算,2022年台防卫支出总和将达到破纪录的4717亿元,在其预算支出结构中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高于教育科学文化支出和经济发展支出.民进党当局在导弹研发生产、船舰更新换代、对外武器采购、实战演训操练等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动态.
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在该国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立陶宛此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在国际社会制造“一中一台”,严重违反立陶宛在中立建交公报中承诺的一个中国原则,助长民进党当局“挟洋谋独”嚣张气焰,影响十分恶劣.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立陶宛外交部,决定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并要求立方相应更改驻华外交机构称谓.中方一系列举措显示中国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强大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继承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传统文化精华,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联系两岸文脉与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纽带.10月15日至17日,以“福州文庙与闽台书院交流”为主题,以祭孔礼仪、“榕台记忆”主题展、书院文化与高等教育交流等系列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海峡两岸(福州)联合祭孔典礼暨闽台书院交流活动”在福州举行.
2021年10月28日至30日,由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在湖北宜昌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从事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研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会,围绕“新征程中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不断提出科学的战略策略作了全面总结.”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战略策略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数据和序列分析技术,从雇佣地位、单位类型、工作位置三个维度来识别和提炼转型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工作流动轨迹的特征和典型类别,并探讨不同轨迹对个体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伴随市场转型,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流动轨迹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发展出四类典型类别——业绩晋升轨迹、私营蓝领流动轨迹、国企蓝领流动轨迹以及自雇轨迹.这些轨迹对于个体获得综合社会经济地位和精英地位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本文提供了从序时性工作流动轨迹解释个体地位获得的分析视角.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鲜明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深化拓展,又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凝练升华,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
秦汉时期广义的徭役包括“更卒”徭役、外徭和戍徭,狭义的徭役主要指“更卒”徭役和外徭.“更卒”徭役指丁男在本县所服徭役,徭役性质属于法定的“恒事”或经“上请”所行徭役.外徭即董仲舒所云“一岁力役”,由朝廷征发或郡国承命兴徭,徭卒要离开本县到徭所从事转漕作等.丁男每年行徭不止一次,每次行徭的天数由徭事的性质和工期决定,全年累积践更一个月,一生累积服外徭一年.年终更换徭券时,徭卒践更的天数超出或不足法定日期,都要记录于新券“颓()计后年”.张家山汉简《史律》的“若干更”属于职役的“当值”,不能与徭役性质的“更
主要取材于春秋列国史书、约成书于战国早中期之际的《左传》《国语》中所见“昭穆”,其义即同姓男性宗族成员间之“辈分”,作为修辞手法,或使用“甲之昭”与“乙(即上边之\'昭\')之穆”上下相应之文句形式,此时之“昭”“穆”即相当于称子辈.礼书中约成于战国中期以后的篇章与汉人注释,除仍保留以上文义外,更将“昭穆”解释为每个男性宗族成员固定的表示辈分的名次或身份,隔代轮回,即所谓昭穆制,并相应地释为宗庙、墓葬的排列规则与祭祀时用尸之制.这种所谓昭穆制已与“昭穆”初义不尽合,并且在迄今所见金文及考古发掘、调
在英国哲学的影响下,德国启蒙哲学的第二阶段呈现出多元的发展形态,这一思想图景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境域.在这一阶段中,诉诸“常识理性”是德国启蒙哲学家最重要的共识,而康德正是通过对“常识理性”的批判和检讨,展开了他的批判哲学,同时也构成了德国启蒙的自我反思.厘清“常识理性”与“批判理性”的关系,既成为这一阶段德国启蒙哲学的核心议题,同时也是康德批判哲学展开的思想源动力.康德批判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在与英国和德国的经验论者(苏格兰常识学派和德国的通俗哲学家)的争执中逐步得到回答的.德国启蒙哲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