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以往项目钻孔灌注桩施工亲身体验,结合理论知识,首先总结了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而对影响成桩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各种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实现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成桩质量控制,预防质量事故。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成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钻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对承载力的适应范围广。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病害,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危及桩基工程的安全。下面将从分析桩基病害的成因入手,介绍一些控制桩身质量病害的措施。
1、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
由于钻孔灌注桩在承受垂直荷载压力的时候,以桩顶位置所受的压力最大,下部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与实际受力状况正好相反,往往是上部混凝土的强度低,而中下段混凝土的强度高,若不严格控制,容易出现桩上段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容易出现缩颈、孔壁塌落、孔底沉淤、桩身空洞、蜂窝、夹泥等质量缺陷,造成桩基承载力的下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在工程上必须严格控制。
2、影响成桩质量的原因
2.1 影响桩身上部强度的原因分析
(1)浇灌混凝土时, 若导管插入混凝土之内过深, 浇注速度又较快, 则容易在孔体深部沉积较多的骨料, 所造成的混凝土的离析, 容易导致桩体上部强度较低的质量问题。
(2)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的淤泥,但实际上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 于是在浇灌第一斗混凝土进行封底施工时, 孔底沉积的淤泥必然混入混凝土中。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是从下往上顶升的,先灌入的混凝土顶升于孔的上面, 这样就容易出现桩上段强度较低的现象。
2.2 影响其他桩身质量的原因分析
(1)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主要表现为桩周摩阻力, 而桩周摩阻力与孔壁形状和护壁质量密切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孔壁的形状是由钻头旋转速度、钻杆下降速度和土质等因素决定的, 泥浆性能(包括容重、粘度胶体率、砂率等指标) 愈好、高程越高, 越能保护好护壁, 其桩周摩阻力愈大, 但施工难度加大, 费用也相应提高。
(2)混凝土浇注施工中, 若导管插入混凝土内过浅( <1. 5 m ), 这时, 泥浆、泥块就容易混入混凝土中, 进而影响到桩身的质量。除此之外, 若设计的桩身直径过小, 则混凝土上翻时就会受到孔壁的限制, 从而使桩体产生空洞、蜂窝缺陷。
(3)在钻孔成孔、拆除钻杆泥浆、停止循环至吊放钢筋笼、浇灌水下混凝土的全过程中, 施工环节多, 时间长, 会在孔底淤积较厚的淤泥而影响成桩质量。静置的时间越长, 淤积的淤泥越多。
3、成桩质量的控制
(1)桩上段强度的保证措施。①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注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m~1.0m。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浇。②依据桩径和桩底的浓度,正确确定出第一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1.5~2.0,也可以按桩身的设计体积的10%加以控制。③导管插入混凝土内的长度应适宜,一般为2m~6m,长桩可相应有所增加。
(2)桩身质量的保证措施。①工程施工前,应先做2个以上的试验钻孔,通过检测钻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和孔底沉淤等指标,用以核对所选设备、工艺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测时,孔壁的稳定时间应≮12h,检测数目≮2个。②在混凝土灌注前的一段时间里,须保证孔壁的稳定性,不能有缩颈或孔壁塌落现象发生。要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以免影响桩的承载力,钻孔到设计持力层以后,要对泥浆进行循环稀释来降低相对密度,以清除泥浆中悬浮的砂子、石渣。③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护壁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若护壁的泥浆胶体率低、砂率大,则不仅护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较大,势必产生沉淀速度过快的问题。一般来讲,当在黏土或亚黏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
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控制排碴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2之间;当在砂性土质或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3之间。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指标,使浇注前孔底500mm以内泥浆的相对密度≯1.25,含砂率≯8%,黏度≯28Pa·s。④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性能,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⑤吊放入孔的钢筋笼不得碰撞壁孔,不得有变形损坏。吊放后,先将钢筋笼在垂直位置上固定好,然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测孔底的淤泥厚度,符合规定后,于0.5h之内开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⑥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3)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由于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选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进工机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等方面。①完成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作业时间要紧凑,不宜过长;混凝土的浆体浓度要恰当,浇灌量不得低于设计值,不然会降低泥浆的置换率造成夹泥。②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左右的距离,旋转时要精确测量,反复校核。当球塞被压出导管并灌下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后,应将导管缓慢下降100mm~200mm,使灌注初期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以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③在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进度和时间,经常地略微提升导管,以使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m~3m之间且不得小于1m,每间隔15~20min,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沉入深度进行一次测量和校核。④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堵塞导管的现象,要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決,切不要无控制地靠提管消除堵塞。
(4)桩身质量的验收、灌注桩质量的检验内容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通常检测承载力采用桩荷试验或大应变动测法,而检验桩身质量一般是通过对钻芯样实施超声波检测进行检验,抽查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若工程需要时,还可相应增加检验数量直至逐根检查。
结语
纵然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方面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环节多,成桩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必须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重视施工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相信也只有这样钻孔灌注桩才能在工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JT J 04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S] .
[2] 田哲远, 张 捷.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J] . 山西建筑, 2005, 31( 18) : 13- 14.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成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钻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对承载力的适应范围广。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病害,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危及桩基工程的安全。下面将从分析桩基病害的成因入手,介绍一些控制桩身质量病害的措施。
1、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
由于钻孔灌注桩在承受垂直荷载压力的时候,以桩顶位置所受的压力最大,下部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与实际受力状况正好相反,往往是上部混凝土的强度低,而中下段混凝土的强度高,若不严格控制,容易出现桩上段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容易出现缩颈、孔壁塌落、孔底沉淤、桩身空洞、蜂窝、夹泥等质量缺陷,造成桩基承载力的下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在工程上必须严格控制。
2、影响成桩质量的原因
2.1 影响桩身上部强度的原因分析
(1)浇灌混凝土时, 若导管插入混凝土之内过深, 浇注速度又较快, 则容易在孔体深部沉积较多的骨料, 所造成的混凝土的离析, 容易导致桩体上部强度较低的质量问题。
(2)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的淤泥,但实际上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 于是在浇灌第一斗混凝土进行封底施工时, 孔底沉积的淤泥必然混入混凝土中。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是从下往上顶升的,先灌入的混凝土顶升于孔的上面, 这样就容易出现桩上段强度较低的现象。
2.2 影响其他桩身质量的原因分析
(1)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主要表现为桩周摩阻力, 而桩周摩阻力与孔壁形状和护壁质量密切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孔壁的形状是由钻头旋转速度、钻杆下降速度和土质等因素决定的, 泥浆性能(包括容重、粘度胶体率、砂率等指标) 愈好、高程越高, 越能保护好护壁, 其桩周摩阻力愈大, 但施工难度加大, 费用也相应提高。
(2)混凝土浇注施工中, 若导管插入混凝土内过浅( <1. 5 m ), 这时, 泥浆、泥块就容易混入混凝土中, 进而影响到桩身的质量。除此之外, 若设计的桩身直径过小, 则混凝土上翻时就会受到孔壁的限制, 从而使桩体产生空洞、蜂窝缺陷。
(3)在钻孔成孔、拆除钻杆泥浆、停止循环至吊放钢筋笼、浇灌水下混凝土的全过程中, 施工环节多, 时间长, 会在孔底淤积较厚的淤泥而影响成桩质量。静置的时间越长, 淤积的淤泥越多。
3、成桩质量的控制
(1)桩上段强度的保证措施。①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注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m~1.0m。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浇。②依据桩径和桩底的浓度,正确确定出第一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1.5~2.0,也可以按桩身的设计体积的10%加以控制。③导管插入混凝土内的长度应适宜,一般为2m~6m,长桩可相应有所增加。
(2)桩身质量的保证措施。①工程施工前,应先做2个以上的试验钻孔,通过检测钻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和孔底沉淤等指标,用以核对所选设备、工艺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测时,孔壁的稳定时间应≮12h,检测数目≮2个。②在混凝土灌注前的一段时间里,须保证孔壁的稳定性,不能有缩颈或孔壁塌落现象发生。要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以免影响桩的承载力,钻孔到设计持力层以后,要对泥浆进行循环稀释来降低相对密度,以清除泥浆中悬浮的砂子、石渣。③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护壁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若护壁的泥浆胶体率低、砂率大,则不仅护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较大,势必产生沉淀速度过快的问题。一般来讲,当在黏土或亚黏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
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控制排碴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2之间;当在砂性土质或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在1.1~1.3之间。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指标,使浇注前孔底500mm以内泥浆的相对密度≯1.25,含砂率≯8%,黏度≯28Pa·s。④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性能,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⑤吊放入孔的钢筋笼不得碰撞壁孔,不得有变形损坏。吊放后,先将钢筋笼在垂直位置上固定好,然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测孔底的淤泥厚度,符合规定后,于0.5h之内开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⑥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3)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由于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选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进工机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等方面。①完成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作业时间要紧凑,不宜过长;混凝土的浆体浓度要恰当,浇灌量不得低于设计值,不然会降低泥浆的置换率造成夹泥。②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左右的距离,旋转时要精确测量,反复校核。当球塞被压出导管并灌下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后,应将导管缓慢下降100mm~200mm,使灌注初期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以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③在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进度和时间,经常地略微提升导管,以使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m~3m之间且不得小于1m,每间隔15~20min,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沉入深度进行一次测量和校核。④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堵塞导管的现象,要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決,切不要无控制地靠提管消除堵塞。
(4)桩身质量的验收、灌注桩质量的检验内容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通常检测承载力采用桩荷试验或大应变动测法,而检验桩身质量一般是通过对钻芯样实施超声波检测进行检验,抽查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若工程需要时,还可相应增加检验数量直至逐根检查。
结语
纵然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方面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环节多,成桩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必须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重视施工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相信也只有这样钻孔灌注桩才能在工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JT J 04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S] .
[2] 田哲远, 张 捷.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J] . 山西建筑, 2005, 31( 18) :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