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学生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运用读图教学,图文合一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益。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载体;比较法;地理图形;图象语言
一、高中地理图形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地理教学中,图象语言是最基本的工具。地理图象指的是现行教材中的各种地图及一些彩色照片、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自然景观图片、漫画、科教短片等。高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从看图、读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地异纷呈的地理景观和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可以叙述清楚的,因而教材中大量的图像、图表成为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通过不同渠道对知识的吸收比率是大不相同的:视觉83%、听觉11%、嗅觉3.5%、味觉1%、触觉1.5%。因而可以说,大脑中储存着的知识中,极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与视觉有关的“图象信息”占绝对高的比例。当遇到地理问题时,若能提供一定的地理图象,使之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时,就能使新旧知识处于“共振”状态,置身于地理情景之中,激活知识,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到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学习地理知识时穿插一些地图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有序化程度,合理、协调地利用图象和图景,可以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象的学习。这是因为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它们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直接成为考试的题目。
二、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在高中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养成画图的习惯,缺乏画图分析的习惯,究其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从教师方面看,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地理课本文字传授,没有强调画图在地理课的重要性,或只是简单画一下草图,使学生缺乏画图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方面看,大概有以下两类:一是学生怕画图麻烦,只注重对地理知识机械的记忆。二是有画图,但不规范,不能正确地表达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画等于没画。图画不清楚,不该画的画了,该画的却没画,从而引起对知识理解错误,久而久之就不爱画了。面对这些原因,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画图的习惯。地理图象导学是指以图象为媒介,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象,积极思维、自觉探索问题,从而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智力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说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中学生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运用读图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三、高中地理图形教学方法与途径
1.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地理图象语言教学。教学中,我设计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动态演示型课件,教学情景设计停留在营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动态地理图象上,由教师带领学生看动画演示,或一些科教影片如自然灾害中的《泥石流》、《台风》和《我国的洪涝和干旱》等,学生很兴奋,也很认真,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开始的新鲜劲过去后,学生的学习态度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我们经过反思,认识到多媒体当作辅助传统教学的工具,当作教师“教”的工具时,媒体起到的作用只是放大图象,变静态图象为动态过程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是被动学习、接受学习,学生当然积极不起来。我们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关键是优化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设计读图教学情境;围绕学生的“学”选择学习策略;围绕学生的“学”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运用比较法教学,加深学生对图像的理解。 学生通过对地理图像比较,可以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和记忆,明确图像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能准确地运用图像。地理的知识分两类即文字类基础知识和地图类基础知识,因而巩固知识时要分类对待。对于文字累基础知识采取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如填空、选择,材料阅读,改错等方式。而对于地图类知识则采用动画拼图、动画或动笔填图、动笔绘图等方式加以训练。绘图时,最初可以由教师在黑板上指导式进行,如抓住轮廓,特殊的纬线,经线等方式进行绘制(或者先一薄纸印图),在绘图后,根据内容进行填图。
3.“图文结合”法。“无文之图”是学生难解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强调地理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朴地说,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
总之,图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生命之所在,离开了图像,学生认知的知识,可以说也是空泛的,无根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插图,合理设计教学手段,以图导学,以图助学,既教会了学生读图、用图,又能在图像教学中提高学生寻找和评价地理现象或规律的能力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关键词]载体;比较法;地理图形;图象语言
一、高中地理图形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地理教学中,图象语言是最基本的工具。地理图象指的是现行教材中的各种地图及一些彩色照片、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自然景观图片、漫画、科教短片等。高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从看图、读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地异纷呈的地理景观和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可以叙述清楚的,因而教材中大量的图像、图表成为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通过不同渠道对知识的吸收比率是大不相同的:视觉83%、听觉11%、嗅觉3.5%、味觉1%、触觉1.5%。因而可以说,大脑中储存着的知识中,极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与视觉有关的“图象信息”占绝对高的比例。当遇到地理问题时,若能提供一定的地理图象,使之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时,就能使新旧知识处于“共振”状态,置身于地理情景之中,激活知识,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到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学习地理知识时穿插一些地图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有序化程度,合理、协调地利用图象和图景,可以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象的学习。这是因为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它们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直接成为考试的题目。
二、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在高中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养成画图的习惯,缺乏画图分析的习惯,究其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从教师方面看,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地理课本文字传授,没有强调画图在地理课的重要性,或只是简单画一下草图,使学生缺乏画图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方面看,大概有以下两类:一是学生怕画图麻烦,只注重对地理知识机械的记忆。二是有画图,但不规范,不能正确地表达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画等于没画。图画不清楚,不该画的画了,该画的却没画,从而引起对知识理解错误,久而久之就不爱画了。面对这些原因,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画图的习惯。地理图象导学是指以图象为媒介,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象,积极思维、自觉探索问题,从而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智力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说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中学生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运用读图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三、高中地理图形教学方法与途径
1.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地理图象语言教学。教学中,我设计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动态演示型课件,教学情景设计停留在营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动态地理图象上,由教师带领学生看动画演示,或一些科教影片如自然灾害中的《泥石流》、《台风》和《我国的洪涝和干旱》等,学生很兴奋,也很认真,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开始的新鲜劲过去后,学生的学习态度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我们经过反思,认识到多媒体当作辅助传统教学的工具,当作教师“教”的工具时,媒体起到的作用只是放大图象,变静态图象为动态过程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是被动学习、接受学习,学生当然积极不起来。我们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关键是优化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设计读图教学情境;围绕学生的“学”选择学习策略;围绕学生的“学”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运用比较法教学,加深学生对图像的理解。 学生通过对地理图像比较,可以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和记忆,明确图像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能准确地运用图像。地理的知识分两类即文字类基础知识和地图类基础知识,因而巩固知识时要分类对待。对于文字累基础知识采取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如填空、选择,材料阅读,改错等方式。而对于地图类知识则采用动画拼图、动画或动笔填图、动笔绘图等方式加以训练。绘图时,最初可以由教师在黑板上指导式进行,如抓住轮廓,特殊的纬线,经线等方式进行绘制(或者先一薄纸印图),在绘图后,根据内容进行填图。
3.“图文结合”法。“无文之图”是学生难解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强调地理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朴地说,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
总之,图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生命之所在,离开了图像,学生认知的知识,可以说也是空泛的,无根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插图,合理设计教学手段,以图导学,以图助学,既教会了学生读图、用图,又能在图像教学中提高学生寻找和评价地理现象或规律的能力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