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整理,从而制作出思维产品的能力。它是构成数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反映着人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脑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让学生在猜数活动中体会多位数的大小,学会比较其大小,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兴味盎然,思维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放手让学生尝试
  
  当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紧密时,教师要多用尝试教学法,放手让学生先试做尝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困惑,提出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就会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小数”时,教师在出示例题“计算25×4.5”后,可让学生先尝试练习。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我们只会整数乘法,一个因数是小数的乘法怎样算”,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像这样放手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操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操作活动,并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有机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将课本的例题“一题多变”,让学生多分几次圆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这样,说和做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质疑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有一个学生质疑:“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什么?”笔者立即表扬了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有水平,并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质疑机会,并树立“质疑善思的标兵”,形成积极质疑的学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新昌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其他文献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与前几年试卷相比,出题形式和问题的设问更灵活,更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是一套较高质量的试题.rn一、试卷分析rn1.出题形式更灵活,考查
中学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音乐教育全面开启的一个重要标志。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首先,它能培养学生们的团体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歌唱活动,以集体的音乐来表达歌唱的内容,每一个合唱队的成员都要为这个目的共同努力,其次合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表达和审美能力,如何搞好合唱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