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60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厄洛替尼组,每组30例。单纯放射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0岁,年龄范围为68~75岁。厄洛替尼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71岁,年龄范围为66~78岁。单纯放射治疗组患者仅接受放射治疗,厄洛替尼组接受放射治疗及厄洛替尼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

结果

厄洛替尼组患者的有效率[76.7%(23/30)]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21例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周后出现皮疹。14例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周左右出现腹泻,所有患者对症治疗后对正常生活无影响,可继续用药。单纯放射治疗组卡氏生活状态评分(KPS)增加11例,KPS稳定19例,体质量增加8例,体质量稳定22例,无KPS及体质量降低者;厄洛替尼组KPS增加21例,KPS稳定9例,体质量增加23例,体质量稳定7例,无KPS及体质量降低者,厄洛替尼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患者的1年生存期[46.7%(14/30)]、2年生存期[26.7%(8/30)]及中位生存期(13.1个月)均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30.0%(9/30)、13.3%(4/30)、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的进展,适合老年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75岁高龄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肿瘤病区收治的年龄≥75岁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替吉奥联合组与卡培他滨联合组,每组35例。替吉奥联合组男31例,女4例,年龄(80.4±3.2)岁,年龄范围为75~86岁。卡培他滨联合组男29例,女6例,年龄(80.3±2.9)岁,
目的 探索介入治疗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时,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指引定位导丝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1例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穿刺双侧桡动脉,一侧送入6F Guiding和相应器材行介入治疗,另一侧送入5F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对侧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侧支循环所致的远端血管显影来指引定位导丝前进方向、判断定位导
目的:研究益气复明颗粒治疗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