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肿瘤病毒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双向机制

来源 :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逆转录肿瘤病毒在L615小鼠T细胞白血病增殖和凋亡中的机理.方法:615近交系小鼠20只,随机分为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感染组动物皮下接种携带小鼠逆转录病毒的L615白血病肿瘤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及DNA电泳图谱,并检测肿瘤细胞中c-myc和ras基因的表达.结果:感染组在接种肿瘤细胞株后第8天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急剧增高[(0.219 9±0.109 9)×109/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肿瘤细胞中c-myc和ra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体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细胞迁移及小管实验观察熊果酸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
鬼臼乙叉苷注射液(依托泊苷,Vp-16)和替尼泊苷注射液(威猛,Vm-26)均属于植物碱中木脂体类的抗肿瘤植物药,是鬼臼毒素人工半合成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广泛应用于体内
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均来源于人骨髓髓系和淋巴系造血干细胞.综述了脐血、成人外周血、类风湿关节炎(RA)来源的DCS迁移机制,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分化途径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Open GL在数据可视化方面体现出了明显优势,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地形图分幅方式,提出了一种绘制三维地球及漫游控制的方法。最后在VC++6.0环境下,利
我科于2000年7月收治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恶性混合性胸腺瘤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区域存在变形,人工查找这些变形区域很费时间并且容易遗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M坡度计算来预测正射影像变形区域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预测出变形区域,准确率较高。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蛋白及mRNA与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7例卵巢原发性淋巴瘤,均行手术切除和CHOP化疗,2例配合盆腔外照射治疗.结果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我们用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对两组的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程度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