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培育孩子责任心的引路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曾在《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报告中说到,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责任”,同时建议家长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众所周知,责任心缺乏是当前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成为当今家长必须行动起来去反思去研究去解决的问题。那么,家长如何成为培育孩子责任心的引路人呢?
  一、分析问题
  问题的产生除受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影响外,家庭教育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父母过度的溺爱和包办代替。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过分地溺爱孩子,给予其过度的保护。他们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处理好,不让其做任何事情,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替孩子收拾玩具、整理书包、替孩子削铅笔,这样的家长大有人在。正是在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下,孩子自身无任何责任可言,久而久之,其责任意识就被逐渐抹杀或淡化了。
  父母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其自我独立判断能力较差,他们常常是以权威人物,主要是教师、家长等的行为作为其判断的主要依据,并且通过模仿而习得相应的行为方式,因此,父母自身的责任心水平在儿童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负有责任心,做事认真负责,关心他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注重自己对他人承诺的父母,为其子女树立了积极、良好的正面榜样;而一个缺乏责任心,做事拖拉,自私自利的父母,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子女的责任心水平也可想而知。
  因此,每一个家长,不仅要会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自己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去影响孩子,成为生活中培养孩子责任感的不可缺少的榜样和引路人。
  二、培育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会上,要求学生做到“每天四问”,即问健康、问学问、问工作、问道德,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同样,我们家长也可对孩子进行“四问”,成为培养孩子自我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第一,从小学会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并协助孩子获得成功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希望的那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学会为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负责。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会感冒,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小,抵抗能力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人照顾太多,孩子缺乏照顾自己的意识,认为这些都是大人们的事,即使生了病,现在的儿童药味道也都挺好,甜甜的、酸酸的,孩子们爱吃,没什么太大的痛苦,有的孩子甚至喜欢生病,这样大人就会围着他们转,对他们千依百顺,享受皇帝般的待遇。我们该怎样让孩子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呢?首先,一定要让孩子体验生病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并让孩子说出来,然后告诉孩子生病对我们身体的危害,以及药物对我们身体的负面影响,以此触动孩子的心灵,明白健康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人一旦失去了健康,即使拥有最多的财富,都等于零,让孩子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最后,告诉孩子身体是你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只有从小养成照顾自己的好习惯,你的身体才能棒棒的,将来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报答父母,报答社会。
  教孩子方法,如盖被子,睡下来用身体先压住一边,躺稳后用手抓住被子边沿紧靠脖子,而且,每天的体育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玩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而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21天要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第二,從小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协助孩子获得成功
  现在的兴趣班非常多,在学龄班有比较多的空余时间,孩子会说:妈妈我也想学。有爱好,是好事,于是家长就让他学,学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会不想学了,如果连续报了几个班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话,说明孩子的学习有了问题。
  家长必须要了解原因,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始有终的人。告诉孩子有梦想是好事,但如果说不付出努力的话,梦想就成空想,不可能成为现实,而你也将一事无成。
  第三,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协助孩子获得成功
  一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关系到自身所生活的那个圈,从而关系到整个社会。因此,要让孩子懂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才能对社会负责。
  其一,首先与孩子沟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其二,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三,明白父母早上不但要给自己穿衣、洗脸,还要忙着做早餐,非常辛苦。其四,告诉孩子早上早点起床,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能从从容容地去上班、上学,早上开车也不用赶得太急,会很安全。最后,告诉孩子将要承担的后果,如果你赶不上妈妈上班的车,请你自己步行去幼儿园。
  第四,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并协助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在马路上边走边喝着饮料,喝完了,习惯性地随手一扔,继续走自己的路,全当没事一样,可见,在他的心里从小就没有树立道德规范准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告诉过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不能在整个社会变得文明后自己再有所改变,而应当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一分子,把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按道德标准做好。前提是父母一定要带头,切记,在我们身边,始终有一双时刻细心观察你们行为的眼睛。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并要求孩子在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三、结语
  总之,孩子自我责任感的形成是今后家庭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形成的基础,我们家长要围绕孩子身边的事,因材施教,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适时引导他们,协助他们成功,培养他们初步具有正确的认识、分析、辨别、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因此,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最要核心理念——动态与生成,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把课堂教学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和与智慧的和谐构建过程。   “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师与学生都应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
在游戏中,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特别喜欢去探索周围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幼儿的这些探索行为通常都是短暂的、没有目的的。那么,如何合理利用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能力呢?  一、合理选择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也就是说,兴趣是所有活动的动力源泉,
本文讨论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包括土壤圈,农业生产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引起CO2浓度上升、气温增高和水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持续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体验了成功。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通过种植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简单劳作,更让孩子们看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了与人合作种植的快乐,发现在种植中我们需要互帮互助,团结互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播种、浇水、施肥,忙得不亦说乎,给幼儿园增添了新绿,更带来一片生机,让人如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