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
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
不会是从花朵。
也不会是星空。
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
它们也不会像我。
诗人简介:
蓝蓝,原名胡兰兰,祖籍河南郏县,1967年生于山东烟台。少年时代开始写诗,迄今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童话等多部,著有话剧和诗剧各一部已公演,另有英文和俄文译诗集出版。
世 宾:爱是一切存在的理由
这是一首需要凝神阅读的诗歌,这是一首无法匆匆掠过的诗歌,这诗歌仿佛凝聚了诗人所有人生经验和思想的力量,而又惜墨如金地只把最核心一句话端出来。它金灿灿的,像一颗颤抖的心,这种凝重使所有其它话都是多余的;这么少的文字写一首这么重的诗,仿佛是诗人的决绝,表达她对讨好的不屑,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阅读里尔克《果园》第一首时的经验:“今夜,我的心/使天使们歌唱、回忆……/由深深的缄默所吸引/有一个声音几乎不属于我//起身决定/一去不复返/爱和无畏/如何融为一体?”我是通过理解“爱和无畏如何融为一体”而理解“有一个声音几乎不属于我”的“声音”是什么。那“声音”就是人间爱的声音。人间爱和畏惧是紧紧融为一体的,爱和畏惧相伴相随,一爱就畏惧,因为一爱就害怕失去;而由于人的有限性,人无法挣脱这种命运。但今夜,里尔克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高处的天使处于同一维度上,他的心可以召唤天使们一起歌唱、回忆,他体验到那天使的世界缄默的美妙;人间因为爱、因为畏惧、因为争夺而充满嘈杂的声音,只有在只有爱而没有畏惧的天使行列才能抵达缄默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圣人的境界。这种诗歌我称为抵达之诗,它和途中之诗是不一样的,语言直接在那诗的核心炸开,直接敞开了那世界,而不是通过叙述一步步揭示。
蓝蓝这首《一切的理由》就是直接在爱的中心炸开的,诗的第一句: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这句诗无疑是全诗的核心,就是诗人坚信纵使历经千辛万苦,也相信在人的最初—无论是内心,还是在种种关系中,总存在着不被扭曲的爱,并最终会滋养人的生命。为什么对这句诗我是如此解读?它的逻辑和里尔克上面那首诗是相通的,我是通过对后面两行的理解而理解了前面诗句的意思。“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这句诗的意思其实就是它们是亲人,是我们这些人,这些易朽的人,在互相馈赠。不是花朵,也不是星空这些永恒性的事物在馈赠着爱的蜂蜜,而是我们这些人类。诗人知道自己也是易朽行列中的一员,她把所有易朽者都视为自己的亲人;她也相信那爱的蜂蜜必须来自这些亲人之间,只有这爱,才能使一切存在成为可能;如果这爱消失,一切必将分崩离析。但诗人没有如此认为,她深切地体验到爱的存在。
西 渡:发明了一个动人的表达
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短诗,它为爱的主题发明了一个新的、动人的表达。“一切的理由”这个标题有点大,但诗却从特别微细处入手。诗人特别善于大题小做。头两行把“一切”缩小为“一滴蜜”,和标题形成反差。“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是一个复合的隐喻。“人的关系”被比喻成蜂巢本身相当新鲜。“人的关系”具有抽象的性质,蜂巢却是一个具体有形的物,这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不在外形而在性质。也就是说,“人的关系”之于人就像蜂巢之于蜂,人居于“人的关系”就像蜂居于蜂巢。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相似還不够,她还要求更准确。于是,“蜂巢深处”被用来比喻“早年的”“人的关系”,由此这个比喻变得更准确、可感,而关于爱的一种新的性质也由此得到揭示:早年的“人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诗人说它在这一关系中“被喂到一滴蜜”,它决定了后来的一切,成为“一切的理由”。第二节的两行从否定的角度继续推进我们关于“人的关系”的特殊“认知”。诗人说,这“一滴蜜”不是来自花朵,也不是来自星空。花朵是我们就近的、亲切的自然,星空则是遥远的、肃穆的自然。它们对于人都非常重要。但诗人说,它们都没有“人的关系”重要。“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这里的它们当是指花朵和星空。通过比较亲人与花朵、星空,诗人再次强调来自亲人的爱的重要。花朵、星空只有在它们与亲人发生关系,与亲人相似的情形下,它们才会成为人间之爱的一部分,成为“我”成长的另一滴蜜。
吴投文:“一切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这是一首写得相当别致的爱情诗,“一切的理由”都不过是爱和如何爱的理由。在诗的标题与正文之间,似乎缺少表层的意义联络,却隐含着深微的情感对应。“一切的理由”都是因为渴望爱,为爱的归宿而寻找那个“像我”和“像我的亲人”的人。爱是人间最值得珍重的信物,是相爱的人之间最珍贵的馈赠,因此,“一切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诗的第一节语出不凡,“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句式,表意却是明确的,可以简化为“我的唇最终被喂到一滴蜜”。当然,这个复杂句式表达的情感是相当隐微曲折的,似乎有一种梦幻般的晃荡感,其中包含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关系、爱的选择等意义指向性。大致而言,对爱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益成熟,禁不住在岁月小心翼翼的酝酿中,最终承受至美的那一滴蜜。诗的第二节带有转折的意味,这一滴蜜不会是从花朵而来,也不会是从星空而来,而是只能从“早年的蜂巢深处”而来。这就是爱的理由,也是爱的执着。一个少女在心中成长的爱都有最初的来源,哪怕只是一种爱的幻觉,亦散发出生命的馨香。诗的第三节是一个假设句,“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没有说出更多的理由,却是最关键的理由—爱情是心灵的相契。在一切的理由中,爱一个人实际上是说不出理由的,只有心有灵犀一点通最靠得住。
此诗在写法上化繁为简,把爱情中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却又是高度简洁的,像一个少女在爱情中的沉默,她的心扉只敞开唯一的一个词。一切的理由,终究只是唯一的一个理由,是看不见的,也是说不完的。 敬文东:从倦怠中救出诗
在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看来,文学的职责,是揭示在一个生气洋溢的时刻中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类总是在种种旧关系的罗网里挣扎,所以“时代”本身往往落后于文字拆解出的时刻。尽管杰出的诗人通常具有超前的意识,但他们朝向未来的双眼望见的却是历史的镜像或幻影。诗人蓝蓝无疑准确洞悉这一时代暗语,在短短六行诗句中,轻柔且坚定地传递出“一切的理由”:干裂的唇渴求着蜂巢深处的一滴蜜,如同垂危的诗歌渴求一剂词语的良药,空无的时代渴求一个真实的答案。它们不是易凋零的花朵,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星空,而是人与人蜂巢般稳固有序且紧密相连的关系中,汩汩流淌着的黏稠的蜜,它由辛勤协作得来,不掺杂一丝虚假。然而,在倦怠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已从早年间的蜂巢变成了一座座孤岛,每一个个体都是单子式的,互不相连,疏离且陌生。单子式的个人从蜂巢般的关系网中分裂出来,孤立地面对历史的粗砺与现实的暴力,形单影只,怅然若失,渐渐丧失了自己的声音。正如曼德尔施塔姆笔下“无法表述的悲哀”—“整个房间充满了/倦怠—甜蜜药品!/如此狭小的王国/吞噬如此众多的梦”。韩炳哲认为,“这种倦怠感耗尽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心灵”。因而倦怠成为一种暴力,摧毁一切共同体、集体和亲密关系,甚至摧毁语言本身。当来自历史与时代暴力摧毁了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自身,人们惊喜地发现,蓝蓝正努力地以友善的口吻,从倦怠的暴力中救出一些词语,救出这首直面时代的诗。
赵思运:“属人”的写作
1996年蓝蓝获“刘丽安诗歌奖”的理由是:“以近乎自发的民间方式沉吟低唱或欢歌赞叹,其敏感动情于生命、自然、爱和生活淳朴之美的篇章,让人回想起诗歌来到人间的最初理由。”这个评语用于《一切的理由》是很恰当的。
蓝蓝的诗有气象,有境界。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她弃绝了一般性别意义上的柔美与娇媚,彻底脱尽了脂粉气,从而真正进入了“属人”的写作。《一切的理由》写爱,但不是尘世之爱,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人类之爱,让我们联想到《圣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称迦南地为“流奶与蜜之地”,代表着肥沃富足的幸福之地,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间乐园。“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挚爱,这是人子最原初意义上的人性之自然流露。蓝蓝的很多诗篇充斥着尖锐而不妥协的痛感,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大爱,才是她灵魂的皈依。她似乎唯心地认为,只有人类才是宇宙的起源,而大自然不是。这一滴蜜“不会是从花朵。也不会是星空。”只有当大自然具有属人的性质时,才是有意义的。这一滴蜜,赋予了宇宙的意义;这一滴蜜,成为存在的出发点;这一滴蜜,也成为写作的一切理由。
向卫国:什么是“一切”
诗题为“一切的理由”,什么是“一切”呢?一切就是人,以及人所拥有的一切;在诗歌中叫做“我”。“一切”从何处开始?“人的关系”。具体一点,人的关系分泌的“一滴蜜”。这是诗歌给的回答。“最终”其实是“最初”,诗歌隐含着一个倒溯式的追问,即那个著名的关于人的终极之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但人的终极不是宇宙的终极,“凯撒的归凯撒”,人归人,自然归自然,所以“一切”的理由“不会是花朵/也不会是从星空”。人的问题从人开始,最后要回到人以及“人的关系”—而诗歌认为人与人唯一的关系是“亲人”关系,因为他们无一不“像我”。诗歌似乎也就反对了某些传统的哲学,比如中国的道家哲学把一切归回自然(即所谓“花朵”“星空”云者),从而消解了人的“问题”。诗歌显然暗示我们,人的问题只能回到人这里来。那么,这首诗不再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写作,而是在写“主体间性”或者说以“主体间性”为主题的写作?人就是“主体间”的存在。
周瑟瑟:元文本的电流
在人们的认识里有一个固定的蓝蓝,经典化了的蓝蓝,这要归功于那些喜欢下定义的人。她是那样的诗人,但又不是那样的诗人。我们脑子里蹦出的关于蓝蓝的经典化的印象,到底是否可靠?是不是她的全部?我看只是她某些侧面,容易被人接受的某些侧面,祼露在外的一部分,比如《野葵花》那样温暖中传递疼痛的朴素的写作,那是属于她上世纪90年代的写作,而整体的立体的蓝蓝到底是怎样的呢?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
蓝蓝的诗歌写作史如一股电流,从1992年的《野葵花》到2003年的《一切的理由》,蓝蓝的语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从朴素的抒情腔调转化为更接近诗歌元文本的语言,《一切的理由》依然在她写作史的那股电流里流动,冒出的依然是她精神的火光,滋滋燃烧的依然是她心灵的能量。但不同的是她的语言转向了,转向个体内心更为广阔的疆域,她的诗要解决的不再只是传统、情感、哲学、文化等问题,而是要解决困境、文明、认识、终极思考等问题。她不仅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一时期她的作品以箴言式的短小的形制为主,但含金量更高,甚至能听到她诗歌的金属质地的回响。
韩庆成:前两句为啥要这样写
这首诗前两句让我恍然回到新诗的“从前”。在新诗草创时期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用白话语言表现现代日常生活的技巧还不成熟,很多诗人遣词造句存在生硬、拗口的现象。本想找几个例子来说明,最后发现还真找不出像蓝蓝这两句这么拗口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其中还借鉴了现代翻译体的生硬成分吧。不知道作者为啥要这样写。
好在后四句恢复了正常。短句子里,浓缩了很长的人生感悟。花朵的亲近与短暂,星空的渺远与恒久,都试图与“一滴蜜”发生辩证关系。最后两句看似生物学常识,实则隐含作者私有的秘密。
徐敬亚:五个疑问
核心词在诗中常见,但包裹三层前缀的核心意象却罕见。“一滴蜜”的复杂句式证明了诗人的精致用心,却也留下了逻辑的跳荡,还有诗意指向的迷离。
疑问一,为什么用“最终”?对于三个前缀,不妨倒着来看:“蜂巢深处”,应是人的生源之地,即人性之初。“早年的”,應指人生之初。“人的关系”这层前缀有点虚,是一个人全部人际空间。这滴“蜜”,即原始爱源!可能是血缘的、亲缘的,也可能是最初的、起始的,或许扩展到青梅竹马—可是,使用了“最终”,就与“最始”之间产生了反斥。这种反斥表明了什么?是无意疏忽,还是有意深藏—是对生命结局的坚信,是对爱的向往,还是对宿命的期许?不清楚。 疑问二,为什么说“被喂到”这种被动句式?蜂巢的隐喻,使人想到蜂群的分工。而女诗人的身份似乎定指般以暗示着“被喂到”王浆的蜂王。这个带有女王般享受意味的词语,表明了诗人的女权意识,自我怜惜意识,还是为性别中暗藏的被动宿命而叹息?也不清楚。
疑问三,第二节语感大变!但仍沿袭着“从……深处”的介词结构句式。“从花朵”可以。“从星空”?就有些不对等。是解释不清的疏忽?还是有意的反修辞扩展?另外,第三节的“它们”是谁?前两节全是关于“蜜”的叙事,并没有任何主体或对象出现。因此可以说诗在这里有些逻辑断裂。
疑问四,诗的题目《一切的理由》,用词有点空大,但在应答上与二、三节还有微弱的联系。这个大型题目可能泄露了一个小小的写作秘密:这首诗是关于“理由”的解释,是关于爱的、内心的辨别之作或辩白之作。
疑问五,仔细体味诗的语感,感到锉断:第一节的语感是层层陈叙,第二节变为决绝否定,第三节突然出现冰冷判断。捋一捋全诗的逻辑线索,发现这首诗的三节之间明显缺少了一些逻辑因素与情感因素。
这首诗的写作过程值得猜测。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历冒然推测:这6行短诗,可能是一首挺长的诗稿删缩后的结果。
诗是一条允许无限次修改的河。删改后可能出现断裂,但瀑布反而可能令人感到神秘。
谁说诗一定要有逻辑。
霍俊明:一首诗越短写作难度就越大
几乎可以认定,一首诗越短其写作难度系数就越大。这涉及有限的词语与“物”达成共振并进而维持诗歌的效力和完成度。蓝蓝的这首《一切的理由》从题目来看是一首“大诗”,而诗人却运用了极其精粹和简省的话语方式。整首诗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第二部分是第二节和第三节,二者形成了深度映照关系。第二部分带有“解说”的成分,同时也从“一切”中排除了与个体主体性无关的部分,进而诗歌从“大主题”上剥离出来,而呈现出生命和精神生活的视界。从话语方式来看,第二部分的用语是极其简省的,语气是极其肯定的,这是对个体命运感的毫不犹豫地维护。第一节的话语方式与第二节、第三节截然相反,采取了密度极大的类似于“散文化”话语方式,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在耳感上都充满了不调和性。这一句的获得是不轻松的,正如“一滴蜜”的获得如此来之不易一样,“一滴蜜”的限定成分越多诗人所要“解惑”的难度就越大。“我”和“一滴蜜”的关系从第一節的繁复到第二、第三节的精简正代表了精神对位的过程。没有多余、夸饰的成分,我和世界的关系重新从“一切”回复到了“个体”和“一个人”。
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
不会是从花朵。
也不会是星空。
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
它们也不会像我。
诗人简介:
蓝蓝,原名胡兰兰,祖籍河南郏县,1967年生于山东烟台。少年时代开始写诗,迄今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童话等多部,著有话剧和诗剧各一部已公演,另有英文和俄文译诗集出版。
世 宾:爱是一切存在的理由
这是一首需要凝神阅读的诗歌,这是一首无法匆匆掠过的诗歌,这诗歌仿佛凝聚了诗人所有人生经验和思想的力量,而又惜墨如金地只把最核心一句话端出来。它金灿灿的,像一颗颤抖的心,这种凝重使所有其它话都是多余的;这么少的文字写一首这么重的诗,仿佛是诗人的决绝,表达她对讨好的不屑,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阅读里尔克《果园》第一首时的经验:“今夜,我的心/使天使们歌唱、回忆……/由深深的缄默所吸引/有一个声音几乎不属于我//起身决定/一去不复返/爱和无畏/如何融为一体?”我是通过理解“爱和无畏如何融为一体”而理解“有一个声音几乎不属于我”的“声音”是什么。那“声音”就是人间爱的声音。人间爱和畏惧是紧紧融为一体的,爱和畏惧相伴相随,一爱就畏惧,因为一爱就害怕失去;而由于人的有限性,人无法挣脱这种命运。但今夜,里尔克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高处的天使处于同一维度上,他的心可以召唤天使们一起歌唱、回忆,他体验到那天使的世界缄默的美妙;人间因为爱、因为畏惧、因为争夺而充满嘈杂的声音,只有在只有爱而没有畏惧的天使行列才能抵达缄默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圣人的境界。这种诗歌我称为抵达之诗,它和途中之诗是不一样的,语言直接在那诗的核心炸开,直接敞开了那世界,而不是通过叙述一步步揭示。
蓝蓝这首《一切的理由》就是直接在爱的中心炸开的,诗的第一句: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这句诗无疑是全诗的核心,就是诗人坚信纵使历经千辛万苦,也相信在人的最初—无论是内心,还是在种种关系中,总存在着不被扭曲的爱,并最终会滋养人的生命。为什么对这句诗我是如此解读?它的逻辑和里尔克上面那首诗是相通的,我是通过对后面两行的理解而理解了前面诗句的意思。“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这句诗的意思其实就是它们是亲人,是我们这些人,这些易朽的人,在互相馈赠。不是花朵,也不是星空这些永恒性的事物在馈赠着爱的蜂蜜,而是我们这些人类。诗人知道自己也是易朽行列中的一员,她把所有易朽者都视为自己的亲人;她也相信那爱的蜂蜜必须来自这些亲人之间,只有这爱,才能使一切存在成为可能;如果这爱消失,一切必将分崩离析。但诗人没有如此认为,她深切地体验到爱的存在。
西 渡:发明了一个动人的表达
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短诗,它为爱的主题发明了一个新的、动人的表达。“一切的理由”这个标题有点大,但诗却从特别微细处入手。诗人特别善于大题小做。头两行把“一切”缩小为“一滴蜜”,和标题形成反差。“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是一个复合的隐喻。“人的关系”被比喻成蜂巢本身相当新鲜。“人的关系”具有抽象的性质,蜂巢却是一个具体有形的物,这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不在外形而在性质。也就是说,“人的关系”之于人就像蜂巢之于蜂,人居于“人的关系”就像蜂居于蜂巢。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相似還不够,她还要求更准确。于是,“蜂巢深处”被用来比喻“早年的”“人的关系”,由此这个比喻变得更准确、可感,而关于爱的一种新的性质也由此得到揭示:早年的“人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诗人说它在这一关系中“被喂到一滴蜜”,它决定了后来的一切,成为“一切的理由”。第二节的两行从否定的角度继续推进我们关于“人的关系”的特殊“认知”。诗人说,这“一滴蜜”不是来自花朵,也不是来自星空。花朵是我们就近的、亲切的自然,星空则是遥远的、肃穆的自然。它们对于人都非常重要。但诗人说,它们都没有“人的关系”重要。“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这里的它们当是指花朵和星空。通过比较亲人与花朵、星空,诗人再次强调来自亲人的爱的重要。花朵、星空只有在它们与亲人发生关系,与亲人相似的情形下,它们才会成为人间之爱的一部分,成为“我”成长的另一滴蜜。
吴投文:“一切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这是一首写得相当别致的爱情诗,“一切的理由”都不过是爱和如何爱的理由。在诗的标题与正文之间,似乎缺少表层的意义联络,却隐含着深微的情感对应。“一切的理由”都是因为渴望爱,为爱的归宿而寻找那个“像我”和“像我的亲人”的人。爱是人间最值得珍重的信物,是相爱的人之间最珍贵的馈赠,因此,“一切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诗的第一节语出不凡,“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句式,表意却是明确的,可以简化为“我的唇最终被喂到一滴蜜”。当然,这个复杂句式表达的情感是相当隐微曲折的,似乎有一种梦幻般的晃荡感,其中包含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关系、爱的选择等意义指向性。大致而言,对爱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益成熟,禁不住在岁月小心翼翼的酝酿中,最终承受至美的那一滴蜜。诗的第二节带有转折的意味,这一滴蜜不会是从花朵而来,也不会是从星空而来,而是只能从“早年的蜂巢深处”而来。这就是爱的理由,也是爱的执着。一个少女在心中成长的爱都有最初的来源,哪怕只是一种爱的幻觉,亦散发出生命的馨香。诗的第三节是一个假设句,“假如它们不像我的亲人/它们也不会像我”,没有说出更多的理由,却是最关键的理由—爱情是心灵的相契。在一切的理由中,爱一个人实际上是说不出理由的,只有心有灵犀一点通最靠得住。
此诗在写法上化繁为简,把爱情中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却又是高度简洁的,像一个少女在爱情中的沉默,她的心扉只敞开唯一的一个词。一切的理由,终究只是唯一的一个理由,是看不见的,也是说不完的。 敬文东:从倦怠中救出诗
在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看来,文学的职责,是揭示在一个生气洋溢的时刻中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类总是在种种旧关系的罗网里挣扎,所以“时代”本身往往落后于文字拆解出的时刻。尽管杰出的诗人通常具有超前的意识,但他们朝向未来的双眼望见的却是历史的镜像或幻影。诗人蓝蓝无疑准确洞悉这一时代暗语,在短短六行诗句中,轻柔且坚定地传递出“一切的理由”:干裂的唇渴求着蜂巢深处的一滴蜜,如同垂危的诗歌渴求一剂词语的良药,空无的时代渴求一个真实的答案。它们不是易凋零的花朵,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星空,而是人与人蜂巢般稳固有序且紧密相连的关系中,汩汩流淌着的黏稠的蜜,它由辛勤协作得来,不掺杂一丝虚假。然而,在倦怠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已从早年间的蜂巢变成了一座座孤岛,每一个个体都是单子式的,互不相连,疏离且陌生。单子式的个人从蜂巢般的关系网中分裂出来,孤立地面对历史的粗砺与现实的暴力,形单影只,怅然若失,渐渐丧失了自己的声音。正如曼德尔施塔姆笔下“无法表述的悲哀”—“整个房间充满了/倦怠—甜蜜药品!/如此狭小的王国/吞噬如此众多的梦”。韩炳哲认为,“这种倦怠感耗尽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心灵”。因而倦怠成为一种暴力,摧毁一切共同体、集体和亲密关系,甚至摧毁语言本身。当来自历史与时代暴力摧毁了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自身,人们惊喜地发现,蓝蓝正努力地以友善的口吻,从倦怠的暴力中救出一些词语,救出这首直面时代的诗。
赵思运:“属人”的写作
1996年蓝蓝获“刘丽安诗歌奖”的理由是:“以近乎自发的民间方式沉吟低唱或欢歌赞叹,其敏感动情于生命、自然、爱和生活淳朴之美的篇章,让人回想起诗歌来到人间的最初理由。”这个评语用于《一切的理由》是很恰当的。
蓝蓝的诗有气象,有境界。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她弃绝了一般性别意义上的柔美与娇媚,彻底脱尽了脂粉气,从而真正进入了“属人”的写作。《一切的理由》写爱,但不是尘世之爱,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人类之爱,让我们联想到《圣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称迦南地为“流奶与蜜之地”,代表着肥沃富足的幸福之地,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间乐园。“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挚爱,这是人子最原初意义上的人性之自然流露。蓝蓝的很多诗篇充斥着尖锐而不妥协的痛感,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大爱,才是她灵魂的皈依。她似乎唯心地认为,只有人类才是宇宙的起源,而大自然不是。这一滴蜜“不会是从花朵。也不会是星空。”只有当大自然具有属人的性质时,才是有意义的。这一滴蜜,赋予了宇宙的意义;这一滴蜜,成为存在的出发点;这一滴蜜,也成为写作的一切理由。
向卫国:什么是“一切”
诗题为“一切的理由”,什么是“一切”呢?一切就是人,以及人所拥有的一切;在诗歌中叫做“我”。“一切”从何处开始?“人的关系”。具体一点,人的关系分泌的“一滴蜜”。这是诗歌给的回答。“最终”其实是“最初”,诗歌隐含着一个倒溯式的追问,即那个著名的关于人的终极之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但人的终极不是宇宙的终极,“凯撒的归凯撒”,人归人,自然归自然,所以“一切”的理由“不会是花朵/也不会是从星空”。人的问题从人开始,最后要回到人以及“人的关系”—而诗歌认为人与人唯一的关系是“亲人”关系,因为他们无一不“像我”。诗歌似乎也就反对了某些传统的哲学,比如中国的道家哲学把一切归回自然(即所谓“花朵”“星空”云者),从而消解了人的“问题”。诗歌显然暗示我们,人的问题只能回到人这里来。那么,这首诗不再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写作,而是在写“主体间性”或者说以“主体间性”为主题的写作?人就是“主体间”的存在。
周瑟瑟:元文本的电流
在人们的认识里有一个固定的蓝蓝,经典化了的蓝蓝,这要归功于那些喜欢下定义的人。她是那样的诗人,但又不是那样的诗人。我们脑子里蹦出的关于蓝蓝的经典化的印象,到底是否可靠?是不是她的全部?我看只是她某些侧面,容易被人接受的某些侧面,祼露在外的一部分,比如《野葵花》那样温暖中传递疼痛的朴素的写作,那是属于她上世纪90年代的写作,而整体的立体的蓝蓝到底是怎样的呢?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
蓝蓝的诗歌写作史如一股电流,从1992年的《野葵花》到2003年的《一切的理由》,蓝蓝的语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从朴素的抒情腔调转化为更接近诗歌元文本的语言,《一切的理由》依然在她写作史的那股电流里流动,冒出的依然是她精神的火光,滋滋燃烧的依然是她心灵的能量。但不同的是她的语言转向了,转向个体内心更为广阔的疆域,她的诗要解决的不再只是传统、情感、哲学、文化等问题,而是要解决困境、文明、认识、终极思考等问题。她不仅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一时期她的作品以箴言式的短小的形制为主,但含金量更高,甚至能听到她诗歌的金属质地的回响。
韩庆成:前两句为啥要这样写
这首诗前两句让我恍然回到新诗的“从前”。在新诗草创时期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用白话语言表现现代日常生活的技巧还不成熟,很多诗人遣词造句存在生硬、拗口的现象。本想找几个例子来说明,最后发现还真找不出像蓝蓝这两句这么拗口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其中还借鉴了现代翻译体的生硬成分吧。不知道作者为啥要这样写。
好在后四句恢复了正常。短句子里,浓缩了很长的人生感悟。花朵的亲近与短暂,星空的渺远与恒久,都试图与“一滴蜜”发生辩证关系。最后两句看似生物学常识,实则隐含作者私有的秘密。
徐敬亚:五个疑问
核心词在诗中常见,但包裹三层前缀的核心意象却罕见。“一滴蜜”的复杂句式证明了诗人的精致用心,却也留下了逻辑的跳荡,还有诗意指向的迷离。
疑问一,为什么用“最终”?对于三个前缀,不妨倒着来看:“蜂巢深处”,应是人的生源之地,即人性之初。“早年的”,應指人生之初。“人的关系”这层前缀有点虚,是一个人全部人际空间。这滴“蜜”,即原始爱源!可能是血缘的、亲缘的,也可能是最初的、起始的,或许扩展到青梅竹马—可是,使用了“最终”,就与“最始”之间产生了反斥。这种反斥表明了什么?是无意疏忽,还是有意深藏—是对生命结局的坚信,是对爱的向往,还是对宿命的期许?不清楚。 疑问二,为什么说“被喂到”这种被动句式?蜂巢的隐喻,使人想到蜂群的分工。而女诗人的身份似乎定指般以暗示着“被喂到”王浆的蜂王。这个带有女王般享受意味的词语,表明了诗人的女权意识,自我怜惜意识,还是为性别中暗藏的被动宿命而叹息?也不清楚。
疑问三,第二节语感大变!但仍沿袭着“从……深处”的介词结构句式。“从花朵”可以。“从星空”?就有些不对等。是解释不清的疏忽?还是有意的反修辞扩展?另外,第三节的“它们”是谁?前两节全是关于“蜜”的叙事,并没有任何主体或对象出现。因此可以说诗在这里有些逻辑断裂。
疑问四,诗的题目《一切的理由》,用词有点空大,但在应答上与二、三节还有微弱的联系。这个大型题目可能泄露了一个小小的写作秘密:这首诗是关于“理由”的解释,是关于爱的、内心的辨别之作或辩白之作。
疑问五,仔细体味诗的语感,感到锉断:第一节的语感是层层陈叙,第二节变为决绝否定,第三节突然出现冰冷判断。捋一捋全诗的逻辑线索,发现这首诗的三节之间明显缺少了一些逻辑因素与情感因素。
这首诗的写作过程值得猜测。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历冒然推测:这6行短诗,可能是一首挺长的诗稿删缩后的结果。
诗是一条允许无限次修改的河。删改后可能出现断裂,但瀑布反而可能令人感到神秘。
谁说诗一定要有逻辑。
霍俊明:一首诗越短写作难度就越大
几乎可以认定,一首诗越短其写作难度系数就越大。这涉及有限的词语与“物”达成共振并进而维持诗歌的效力和完成度。蓝蓝的这首《一切的理由》从题目来看是一首“大诗”,而诗人却运用了极其精粹和简省的话语方式。整首诗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第二部分是第二节和第三节,二者形成了深度映照关系。第二部分带有“解说”的成分,同时也从“一切”中排除了与个体主体性无关的部分,进而诗歌从“大主题”上剥离出来,而呈现出生命和精神生活的视界。从话语方式来看,第二部分的用语是极其简省的,语气是极其肯定的,这是对个体命运感的毫不犹豫地维护。第一节的话语方式与第二节、第三节截然相反,采取了密度极大的类似于“散文化”话语方式,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在耳感上都充满了不调和性。这一句的获得是不轻松的,正如“一滴蜜”的获得如此来之不易一样,“一滴蜜”的限定成分越多诗人所要“解惑”的难度就越大。“我”和“一滴蜜”的关系从第一節的繁复到第二、第三节的精简正代表了精神对位的过程。没有多余、夸饰的成分,我和世界的关系重新从“一切”回复到了“个体”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