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I-SSI)的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治疗的连续2 38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 421例,女性964例,平均年龄(59±13)岁。针对可能与I-SSI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SSI的预后因素。
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I-SSI的发生率为3.23%(77/2 38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087,95%CI:1.023~1.155,P=0.007)、手术时间(OR=1.007,95%CI:1.002~1.012,P=0.006)、术前放化疗(OR=2.434,95%CI:1.099~5.393,P=0.028)及联合器官切除(OR=2.596,95%CI:1.060~6.357,P=0.037)是结直肠癌术后I-SSI的独立预后因素,腹腔镜手术是独立保护性预后因素(OR=0.386,95%CI:0.170~0.877,P=0.023)。
结论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前放化疗及联合器官切除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I-SSI的独立预后因素,对具有上述预后因素的高危患者应该加强围手术期的个体化干预;而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I-SSI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