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增长,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学生个性的把握和时代进步的把握,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生活化、课程概念延伸化、个性需求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小型化和网络化的趋势。通过新时期的在课程改革,为大学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特征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课程体系着眼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现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响应高校课程改革,倡导“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健身需要、健美需要、娱乐需要和终身体育需要。同时社会发展带来需求层次化、多元化,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特征
(一)大学体育课程趋向生活化
不同的历史阶段,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同,大学阶段体育学习与中、小学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体育生活化的直接反映,衍生出职业体育、时尚体育、生存体育等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它表现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真实内涵。大学阶段是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磨练学生坚毅的性格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在新时期形势下,社会就业、生活压力等日益增大,通过大学体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呈现贴近生活的趋势,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1]。
(二)大学体育课程概念的延伸
传统的体育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让人通过体育活动享受乐趣,获得情感体验,满足人的身心需要。但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日渐进入人心,体育教学成为将社会需要和学生主体需要结合了起来的纽带。同时新时代的生活环境的压力,在体育需求上也有了更高的发展。
首先大学课程安排中每周两节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运动;其次在场地上,以前田径场、篮球场等常规的运动场地已经上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经常采用战术演练和电子模拟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能力,新颖化的体育训练模式成为当代大学生体育发展的改革方向之一;再次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上,传统的按照大纲教材、固定的教学班和固定的正规课程,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盼望能够走去校园,参加社会、加入俱乐部、走进自然等多种方式去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因而,为了满足大学生在体育上的拓展需求,体育课程必须在时间上、场地上、课程的组织形式上重新设计,延伸大学体育课程概念。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需求
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项目,同时优化教学条件,开设新体育项目,以满足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同时要改变传统的竞技性体育教学,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形成运动技术多样化的格局。首先,打破惯性思维,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爱好,接受新型的体育形态和体育项目,例如街舞、拳击操等;其次是根据“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健全学生体魄的目的,减少竞技成分,根据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和条件对正规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它成为了适和大学生运动的项目,例如游戏化的篮和足球运动等;再次针对目前学生生活能力差的现象,加大以锻炼大学生生存能力和坚毅的精神为目的的体育项目开发,如攀岩等,增强学生适应生存环境能力,以应对社会上种种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的不同的体育项目,使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的发展趋势[2]。
(四)大学体育课程的小型化、课题化趋势
大学生通过体育项目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这些不同的需求成为开设不同体育课程的依据。针对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开设的体育课程,一方面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同时又不必开设时间过长,小型化的体育课程应运而生。选择学生特定需求的特定体育项目,以较短的期限开设小型化的体育课程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游泳课开设的小型化课程可以分为潜水作业、救生游泳、竞技游泳等[3]。
(五)体育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处理问题,达到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为大势所趋。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设置、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选课都离不开网络。在大学体育教程中添加信息化教学、运用网络等远程教学和辅导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满足日益最求自有自配的学生体育习惯。同时随着校园网络的健全,实现网上网上选课、网络教学和网上评课,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二、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增长,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学生个性的把握和时代进步的把握,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生活化、课程概念延伸化、个性需求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小型化和网络化的趋势。通过新时期的在课程改革,为大学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勇.用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思考[J]. 四川体育科学, 2001(4):42-44.
[2]彭贻海, 王 莉, 严精华, 等. 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6).
[3]陈小蓉, 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特征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课程体系着眼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现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响应高校课程改革,倡导“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健身需要、健美需要、娱乐需要和终身体育需要。同时社会发展带来需求层次化、多元化,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特征
(一)大学体育课程趋向生活化
不同的历史阶段,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同,大学阶段体育学习与中、小学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体育生活化的直接反映,衍生出职业体育、时尚体育、生存体育等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它表现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真实内涵。大学阶段是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磨练学生坚毅的性格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在新时期形势下,社会就业、生活压力等日益增大,通过大学体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呈现贴近生活的趋势,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1]。
(二)大学体育课程概念的延伸
传统的体育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让人通过体育活动享受乐趣,获得情感体验,满足人的身心需要。但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日渐进入人心,体育教学成为将社会需要和学生主体需要结合了起来的纽带。同时新时代的生活环境的压力,在体育需求上也有了更高的发展。
首先大学课程安排中每周两节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运动;其次在场地上,以前田径场、篮球场等常规的运动场地已经上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经常采用战术演练和电子模拟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能力,新颖化的体育训练模式成为当代大学生体育发展的改革方向之一;再次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上,传统的按照大纲教材、固定的教学班和固定的正规课程,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盼望能够走去校园,参加社会、加入俱乐部、走进自然等多种方式去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因而,为了满足大学生在体育上的拓展需求,体育课程必须在时间上、场地上、课程的组织形式上重新设计,延伸大学体育课程概念。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需求
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项目,同时优化教学条件,开设新体育项目,以满足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同时要改变传统的竞技性体育教学,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形成运动技术多样化的格局。首先,打破惯性思维,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爱好,接受新型的体育形态和体育项目,例如街舞、拳击操等;其次是根据“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健全学生体魄的目的,减少竞技成分,根据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和条件对正规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它成为了适和大学生运动的项目,例如游戏化的篮和足球运动等;再次针对目前学生生活能力差的现象,加大以锻炼大学生生存能力和坚毅的精神为目的的体育项目开发,如攀岩等,增强学生适应生存环境能力,以应对社会上种种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的不同的体育项目,使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的发展趋势[2]。
(四)大学体育课程的小型化、课题化趋势
大学生通过体育项目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这些不同的需求成为开设不同体育课程的依据。针对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开设的体育课程,一方面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同时又不必开设时间过长,小型化的体育课程应运而生。选择学生特定需求的特定体育项目,以较短的期限开设小型化的体育课程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游泳课开设的小型化课程可以分为潜水作业、救生游泳、竞技游泳等[3]。
(五)体育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处理问题,达到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为大势所趋。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设置、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选课都离不开网络。在大学体育教程中添加信息化教学、运用网络等远程教学和辅导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满足日益最求自有自配的学生体育习惯。同时随着校园网络的健全,实现网上网上选课、网络教学和网上评课,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二、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增长,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学生个性的把握和时代进步的把握,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生活化、课程概念延伸化、个性需求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小型化和网络化的趋势。通过新时期的在课程改革,为大学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勇.用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思考[J]. 四川体育科学, 2001(4):42-44.
[2]彭贻海, 王 莉, 严精华, 等. 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6).
[3]陈小蓉, 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