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调查蚕儿低温表现情况、发病症状,分析了细菌性败血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蚕病暴发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春季大蚕;低温危害;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4.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35-01
镇巴县属于高山地貌,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1 250.5 mm,无霜期236 d,平均海拔1 234 m,全县10个养蚕镇,其中最高海拔为大池镇茶园村(1 280 m),最低海拔为巴庙镇马头岭村(420 m)。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是山区显著特点,不同海拔小气候环境变化大,养蚕时常有蚕病危害,造成蚕茧产量减少,从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挫伤了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此,对全县10个养蚕镇展开了为期10 d走访350户受低温危害的调查研究,以供蚕农参考。
1 调查概况
1.1 低温发生情况
2013年5月28—30日,连续3 d全县出现历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其中最高海拔的大池镇茶园河村出现中午室内温度13 ℃、夜间11 ℃,而最低海拔的巴庙镇马头岭村中午室内温度14.5 ℃、夜间13.5 ℃,其他各镇气温大致相同,相差2.5 ℃左右。
1.2 蚕儿反应情况
连续的下雨低温,蚕儿不爱运动或静伏不动,吃桑不旺,1昼夜仅添食1次,夜间蚕儿基本停止进食桑叶,龄期延长了1~2 d,特别是地蚕育表现更为明显,影响了蚕的代谢作用和生理机能,致使蚕儿体质减弱,降低了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1.3 发病症状
因受低温影响,上簇时出现停止食桑,体躯延伸,运动呆滞或静伏于蚕座,胸部膨大,腹部各环节收缩,在胸部背面或腹部1~3环节出现墨绿色,死后变为黑色,全身腐烂,流出黑褐色的脓液[1]。据统计,2013年春季有95%的养蚕户不同程度发生此蚕病,从没养过蚕的新养户也不例外,发生了细菌性败血病。
2 发病原因分析
高温多湿不僵就脓,而低温多湿恰好是细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在较低温度(20 ℃)下经1 d左右出现急性发作现象,加之采用省力化地蚕条桑育技术造成创伤传染几率多,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
2.1 温、湿度的影响
山区小气候环境调控高温多湿不常发生,而低温多湿常发生于春蚕和晚秋蚕,温度低,降雨过多,降雨时间长,环境恶劣,削弱了蚕儿的体质,使蚕儿的新陈代谢机能下降、生理机能失调,降低了抑制和杀死病原菌的能力[2]。加之山区农村消毒不彻底,养蚕环境差,消毒药品缺乏或单一,更容易造成交错感染,发生蚕病。
2.2 雨水桑叶的影响
长时间下雨易导致蚕儿食取水分太多,胃液浓度降低,碱度下降,降低了胃液杀菌能力[2]。加之因为下雨大量湿叶贮藏而贮藏室空间有限,堆放过多很容易造成桑叶发酵,导致叶面发腻,造成细菌在叶面滋生,使蚕发病,出现吐液现象。
2.3 饲养操作粗放
伤口传染是细菌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不同的养蚕形式在饲养过程中给桑如果不仔细,易造成蚕体创伤,除沙时手捉蚕或抖除沙网倒蚕都容易增加创伤蚕体的机率,促进接触病菌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在除沙的同时又给桑叶,特别添食湿桑叶,不注意洗手卫生细节,导致细菌传染。
2.4 病蚕及蚕沙处理不当
养蚕人员结构的差异,对科学养蚕认识不够,没做到将病蚕投入消毒缸内,而是随处乱丢、蚕沙乱倒,甚至用来喂鸡、鸭等家禽,造成细菌大量扩散。加之消毒不彻底,影响了下次养蚕,出现一季比一季严重。据调查,全县85%的养蚕户有随处乱丢病死蚕和乱倒蚕沙的不良习惯,有80%的蚕期结束后不进行回山消毒,而是把蚕簇放入楼上或檐下、晒楼上,堆放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下次使用。
2.5 不淘汰弱小蚕
怕影响产茧量,珍惜每个蚕儿的生命,造成养蚕户不淘汰弱小蚕、迟眠蚕,不分批提青,混合饲养。调查得出,分批提青饲养的发病率占1.5%,而混合饲养的发病率占3%。
3 夺取高产、稳产的建议
3.1 强化消毒防病
利用再就业和农民工技能培训项目,由县、镇、村组织多次专项技术培训,提升养蚕技能,强化消毒防病意识。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做好蚕病的防御工作,把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方能夺取蚕茧优质高产。
3.2 小蚕共育规范化
坚决取缔技术差、责任意识不强的共育专业户,保证养蚕户领到体质健康、发育齐一、食桑活泼的放心蚁蚕,将蚕病从蚁蚕得到控制、防御。
3.3 注意温湿度调节
3、4龄对温、湿度虽没有1、2龄要求高,但易感染蚕病,抵抗力差,一定要注意温、湿度的调节,选择适熟叶,达到蚕儿生长发育的目的温、湿度,保证空气新鲜。
3.4 饲养细心,严格淘汰弱小蚕
在整个养蚕过程中,无论如何小心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但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细心”,二是操作“轻”,三是严格分批提青,淘汰弱小蚕,这样就会保证95%以上蚕儿健康,确保稳产。
3.5 贮桑严格化
在农村贮桑工作虽不起眼,但稍微不注意就会病从口入,因此桑叶贮藏地面要保持干净卫生,不能堆积太厚,一定做到:不食发烧发酵叶,不食雨水桑叶,不食萎蔫叶,给桑前先翻松桑叶后再添食。
4 结语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儿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单一的防治措施达不到防病的目的,实践证明,应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全面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升养蚕技术,注重蚕期每个环节,方可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的[3-4]。
5 参考文献
[1] 浙江农业大学.蚕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52-56.
[2] 程秋菊,张劲松,洪恩众,等.呼伦贝尔市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北方蚕业,2011,32(3):43-44.
[3] 孙黎峰,韩益飞,杨佩华,等.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J].中国蚕业,2009(2):47-53.
[4] 陆冰梅,覃庆福.加强养蚕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蚕病防治效果[J].广西蚕业,2010(3):34-36,39.
关键词 春季大蚕;低温危害;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4.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35-01
镇巴县属于高山地貌,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1 250.5 mm,无霜期236 d,平均海拔1 234 m,全县10个养蚕镇,其中最高海拔为大池镇茶园村(1 280 m),最低海拔为巴庙镇马头岭村(420 m)。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是山区显著特点,不同海拔小气候环境变化大,养蚕时常有蚕病危害,造成蚕茧产量减少,从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挫伤了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此,对全县10个养蚕镇展开了为期10 d走访350户受低温危害的调查研究,以供蚕农参考。
1 调查概况
1.1 低温发生情况
2013年5月28—30日,连续3 d全县出现历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其中最高海拔的大池镇茶园河村出现中午室内温度13 ℃、夜间11 ℃,而最低海拔的巴庙镇马头岭村中午室内温度14.5 ℃、夜间13.5 ℃,其他各镇气温大致相同,相差2.5 ℃左右。
1.2 蚕儿反应情况
连续的下雨低温,蚕儿不爱运动或静伏不动,吃桑不旺,1昼夜仅添食1次,夜间蚕儿基本停止进食桑叶,龄期延长了1~2 d,特别是地蚕育表现更为明显,影响了蚕的代谢作用和生理机能,致使蚕儿体质减弱,降低了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1.3 发病症状
因受低温影响,上簇时出现停止食桑,体躯延伸,运动呆滞或静伏于蚕座,胸部膨大,腹部各环节收缩,在胸部背面或腹部1~3环节出现墨绿色,死后变为黑色,全身腐烂,流出黑褐色的脓液[1]。据统计,2013年春季有95%的养蚕户不同程度发生此蚕病,从没养过蚕的新养户也不例外,发生了细菌性败血病。
2 发病原因分析
高温多湿不僵就脓,而低温多湿恰好是细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在较低温度(20 ℃)下经1 d左右出现急性发作现象,加之采用省力化地蚕条桑育技术造成创伤传染几率多,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
2.1 温、湿度的影响
山区小气候环境调控高温多湿不常发生,而低温多湿常发生于春蚕和晚秋蚕,温度低,降雨过多,降雨时间长,环境恶劣,削弱了蚕儿的体质,使蚕儿的新陈代谢机能下降、生理机能失调,降低了抑制和杀死病原菌的能力[2]。加之山区农村消毒不彻底,养蚕环境差,消毒药品缺乏或单一,更容易造成交错感染,发生蚕病。
2.2 雨水桑叶的影响
长时间下雨易导致蚕儿食取水分太多,胃液浓度降低,碱度下降,降低了胃液杀菌能力[2]。加之因为下雨大量湿叶贮藏而贮藏室空间有限,堆放过多很容易造成桑叶发酵,导致叶面发腻,造成细菌在叶面滋生,使蚕发病,出现吐液现象。
2.3 饲养操作粗放
伤口传染是细菌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不同的养蚕形式在饲养过程中给桑如果不仔细,易造成蚕体创伤,除沙时手捉蚕或抖除沙网倒蚕都容易增加创伤蚕体的机率,促进接触病菌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在除沙的同时又给桑叶,特别添食湿桑叶,不注意洗手卫生细节,导致细菌传染。
2.4 病蚕及蚕沙处理不当
养蚕人员结构的差异,对科学养蚕认识不够,没做到将病蚕投入消毒缸内,而是随处乱丢、蚕沙乱倒,甚至用来喂鸡、鸭等家禽,造成细菌大量扩散。加之消毒不彻底,影响了下次养蚕,出现一季比一季严重。据调查,全县85%的养蚕户有随处乱丢病死蚕和乱倒蚕沙的不良习惯,有80%的蚕期结束后不进行回山消毒,而是把蚕簇放入楼上或檐下、晒楼上,堆放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下次使用。
2.5 不淘汰弱小蚕
怕影响产茧量,珍惜每个蚕儿的生命,造成养蚕户不淘汰弱小蚕、迟眠蚕,不分批提青,混合饲养。调查得出,分批提青饲养的发病率占1.5%,而混合饲养的发病率占3%。
3 夺取高产、稳产的建议
3.1 强化消毒防病
利用再就业和农民工技能培训项目,由县、镇、村组织多次专项技术培训,提升养蚕技能,强化消毒防病意识。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做好蚕病的防御工作,把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方能夺取蚕茧优质高产。
3.2 小蚕共育规范化
坚决取缔技术差、责任意识不强的共育专业户,保证养蚕户领到体质健康、发育齐一、食桑活泼的放心蚁蚕,将蚕病从蚁蚕得到控制、防御。
3.3 注意温湿度调节
3、4龄对温、湿度虽没有1、2龄要求高,但易感染蚕病,抵抗力差,一定要注意温、湿度的调节,选择适熟叶,达到蚕儿生长发育的目的温、湿度,保证空气新鲜。
3.4 饲养细心,严格淘汰弱小蚕
在整个养蚕过程中,无论如何小心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但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细心”,二是操作“轻”,三是严格分批提青,淘汰弱小蚕,这样就会保证95%以上蚕儿健康,确保稳产。
3.5 贮桑严格化
在农村贮桑工作虽不起眼,但稍微不注意就会病从口入,因此桑叶贮藏地面要保持干净卫生,不能堆积太厚,一定做到:不食发烧发酵叶,不食雨水桑叶,不食萎蔫叶,给桑前先翻松桑叶后再添食。
4 结语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儿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单一的防治措施达不到防病的目的,实践证明,应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全面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升养蚕技术,注重蚕期每个环节,方可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的[3-4]。
5 参考文献
[1] 浙江农业大学.蚕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52-56.
[2] 程秋菊,张劲松,洪恩众,等.呼伦贝尔市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北方蚕业,2011,32(3):43-44.
[3] 孙黎峰,韩益飞,杨佩华,等.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J].中国蚕业,2009(2):47-53.
[4] 陆冰梅,覃庆福.加强养蚕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蚕病防治效果[J].广西蚕业,2010(3):3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