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也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成果,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0104
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一国的文化如果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那么,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就自然会得到增强。正如布热津斯基根据当今人类社会实践而作出的断言:“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契合性
在文化软实力理论中,从社会功能性角度来理解的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具有某种内在契合性的。通俗地讲,即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狭义的文化概念是与物质领域相对的精神领域的东西,专指精神生产能力与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说,狭义文化主要包括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基于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视角来看,文化概念的解释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
狭义的文化核心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也是立足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即文化的意识形态职能而言的。首先,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也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从经济、政治和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以及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层面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具体内容上具有某种契合性;其次,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文化与意识形态作为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二者在此向度上内容有契合的地方;再次,从阶级角度看,意识形态总是社会上在经济结构中占统治的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主导文化也是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体现,可以说,主导文化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有提高社会凝聚力与形成社会共同意识的功能,也即它们都有把观念、价值观内化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意识,从而发挥统一控制的功能”[1]。
通过从社会功能性角度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契合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其一,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或是对社会生活反映的结果。其二,从把握文化作用与认识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看,二者都具有凝聚作用。其三,意识形态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的承载与滋润,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意识形态的引导与评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
“软实力”(Soft Power),又称之为软权力,其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他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中进一步对其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3]。而在所有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文化最能体现其非强制吸引力的特性。因为文化本质上不是一种强制性力量,它的力量发挥源于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文化的这种特点,使它作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获得了基础性地位。”[4]作为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文化软实力”,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始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主张。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呢?
许多学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不同理解。著名理论家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他国的行为。”[5]在他看来,文化就等于软实力。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构成一国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鹏程研究员指出,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吸引力、文化亲和力和文化规制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孙麾强调,要在霸权战略框架下审视文化软实力。他指出,文化不仅是国家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向全球进行文化渗透,维护本国安全的重要工具,所谓文化软实力,正是服务于获得霸权战略和领导权战略的重要工具骆郁廷、李鹏程、孙麾三者有关文化软实力的观点,都摘自《“2009 文化哲学论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载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 文化软实力理论从基本的出发点来看,其实讨论的是作为意识形态性文化的社会作用问题,也就是文化的控制机制和控制行为问题,这样,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范畴也就等同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倾向。从文化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来看,马克思也曾经论述过,各种意识形态总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体现特定的阶级地位与阶级利益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6]。正因为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可以说如果想要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地位、获得主动,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势在必行。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本质上都是对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肯定、确认与追求,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我们创造先进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创造并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价值观问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目标、共同的是非观念、共同的文明准则等等,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都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文化软实力的蓄养、文化软实力的环境。当前,我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理念和主张,就是中华民族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的文化软实力再创造的结果,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一个社会只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合力和道德规范。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7]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先导和动力,是铸就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首先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它具有伟大的向心力、强大的凝聚力、广泛的感召力、巨大的动员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软实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了永恒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因而,文化软实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的精神纽带,是民族间的“心灵之桥”和“精神家园”。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支撑和追求。信仰一旦失去,社会将失去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信仰,它是人们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检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的主导性信仰,也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坚守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石,是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思想中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进一步盛行;三是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一些人在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认识模糊,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立党立国中的指导地位。针对上述情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正确的道路前进。
四、以科学路径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工作。首先,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也有其他非主流文化,如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残余。与此相对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既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前进方向,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是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与信心。再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它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此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同样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最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一个社会只能有一种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两者都是由国家和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8]。在经济上占主体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必然占统治地位,而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的思想只能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路径。首先,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建立在虚无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经过批判的传统上,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渊源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其次,必须使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去寻找和吸纳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有用的成分,使之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相契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扬光大。最后,努力做到“推陈出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去借鉴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勤于研究、善于思考,创建并发展融“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为一体的创新文化。
坚持“和谐”核心价值观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步骤。首先,和谐在中国古老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儒、道、佛三家都把和谐看作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最完美的结果。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不同事物能够相互容纳、相容共处、相互配合而达到均衡。和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和谐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在追求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产生一连串的柔和、礼让、谦逊,以理服人、以柔克刚。这正是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所倡导的一种文化特质。其次,“和谐世界”理念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符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体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西方学者提出了“中国威胁论”。对此,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主张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平等开放、相互借鉴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最后,“和而不同”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社会,不同思想文化的存在都是正常的。文化的发展,总是要在不同思想之间的争鸣、相成相济中向前迈进的。今天,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处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引发政治冲突,将关系到人类的命运。面对这一切,我们应重温“和而不同”的思想,积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掘并弘扬其中的普世价值观,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93.
[2] NYE J. 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153(7):21.
[3]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4]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5]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6.
[6] 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0.
[8] 伍志燕.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0104
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一国的文化如果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那么,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就自然会得到增强。正如布热津斯基根据当今人类社会实践而作出的断言:“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契合性
在文化软实力理论中,从社会功能性角度来理解的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具有某种内在契合性的。通俗地讲,即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狭义的文化概念是与物质领域相对的精神领域的东西,专指精神生产能力与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说,狭义文化主要包括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基于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视角来看,文化概念的解释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
狭义的文化核心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也是立足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即文化的意识形态职能而言的。首先,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也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从经济、政治和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以及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层面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具体内容上具有某种契合性;其次,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文化与意识形态作为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二者在此向度上内容有契合的地方;再次,从阶级角度看,意识形态总是社会上在经济结构中占统治的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主导文化也是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体现,可以说,主导文化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有提高社会凝聚力与形成社会共同意识的功能,也即它们都有把观念、价值观内化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意识,从而发挥统一控制的功能”[1]。
通过从社会功能性角度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契合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其一,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或是对社会生活反映的结果。其二,从把握文化作用与认识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看,二者都具有凝聚作用。其三,意识形态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的承载与滋润,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意识形态的引导与评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
“软实力”(Soft Power),又称之为软权力,其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他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中进一步对其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3]。而在所有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文化最能体现其非强制吸引力的特性。因为文化本质上不是一种强制性力量,它的力量发挥源于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文化的这种特点,使它作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获得了基础性地位。”[4]作为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文化软实力”,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始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主张。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呢?
许多学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不同理解。著名理论家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他国的行为。”[5]在他看来,文化就等于软实力。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构成一国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鹏程研究员指出,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吸引力、文化亲和力和文化规制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孙麾强调,要在霸权战略框架下审视文化软实力。他指出,文化不仅是国家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向全球进行文化渗透,维护本国安全的重要工具,所谓文化软实力,正是服务于获得霸权战略和领导权战略的重要工具骆郁廷、李鹏程、孙麾三者有关文化软实力的观点,都摘自《“2009 文化哲学论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载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 文化软实力理论从基本的出发点来看,其实讨论的是作为意识形态性文化的社会作用问题,也就是文化的控制机制和控制行为问题,这样,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范畴也就等同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倾向。从文化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来看,马克思也曾经论述过,各种意识形态总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体现特定的阶级地位与阶级利益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6]。正因为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可以说如果想要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地位、获得主动,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势在必行。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本质上都是对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肯定、确认与追求,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我们创造先进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创造并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价值观问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目标、共同的是非观念、共同的文明准则等等,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都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文化软实力的蓄养、文化软实力的环境。当前,我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理念和主张,就是中华民族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的文化软实力再创造的结果,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一个社会只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合力和道德规范。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7]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先导和动力,是铸就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首先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它具有伟大的向心力、强大的凝聚力、广泛的感召力、巨大的动员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软实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了永恒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因而,文化软实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的精神纽带,是民族间的“心灵之桥”和“精神家园”。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支撑和追求。信仰一旦失去,社会将失去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信仰,它是人们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检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的主导性信仰,也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坚守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石,是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思想中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进一步盛行;三是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一些人在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认识模糊,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立党立国中的指导地位。针对上述情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正确的道路前进。
四、以科学路径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工作。首先,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也有其他非主流文化,如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残余。与此相对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既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前进方向,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是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与信心。再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它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此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同样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最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一个社会只能有一种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两者都是由国家和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8]。在经济上占主体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必然占统治地位,而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的思想只能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路径。首先,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建立在虚无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经过批判的传统上,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渊源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其次,必须使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去寻找和吸纳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有用的成分,使之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相契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扬光大。最后,努力做到“推陈出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去借鉴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勤于研究、善于思考,创建并发展融“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为一体的创新文化。
坚持“和谐”核心价值观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步骤。首先,和谐在中国古老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儒、道、佛三家都把和谐看作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最完美的结果。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不同事物能够相互容纳、相容共处、相互配合而达到均衡。和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和谐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在追求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产生一连串的柔和、礼让、谦逊,以理服人、以柔克刚。这正是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所倡导的一种文化特质。其次,“和谐世界”理念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符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体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西方学者提出了“中国威胁论”。对此,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主张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平等开放、相互借鉴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最后,“和而不同”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社会,不同思想文化的存在都是正常的。文化的发展,总是要在不同思想之间的争鸣、相成相济中向前迈进的。今天,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处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引发政治冲突,将关系到人类的命运。面对这一切,我们应重温“和而不同”的思想,积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掘并弘扬其中的普世价值观,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93.
[2] NYE J. 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153(7):21.
[3]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4]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5]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6.
[6] 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0.
[8] 伍志燕.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