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课堂开始。新形势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小组合作形式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他们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公认的一种有实效的、并且具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体系。在我国,合作学习、生本教育正在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所接受。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与要求之间的差距
1.新课标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新课标的设计思路至少在两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要求: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必须寻找相应的先进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2.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从纵的方面看,历史教学延续了几十年,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历史教学的看法不免受到诸多影响。历史就是讲过去的事情,讲些陈旧的东西,甚至有学生赤裸裸地说:“我不喜欢历史,因为历史都是讲过去的事情。”尽管这种说法片面,极端,幼稚,但是流露出了部分学生以及部分家长对历史教学的错误认识。
从横的方面讲,社会上很多人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就是多背背,很简单。真的是这样吗?大错特错。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中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哲理,社会的巨变。其实,历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科教先进的国家都把历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泱泱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却如此看待历史这门学科。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1.为什么要加强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伴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由此可见,历史不是单纯的背诵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科,从大处说,学习历史关系着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发扬;从小处说,关系着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因此,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另辟蹊径。
2.如何进行历史教学改革
仅仅以新课标为指导,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要考虑如何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又如何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张扬其特长。这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淄博市教研室几年来一直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重大进步:一是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改革不但是能够接受的理念,而且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二是学生的观念彻底改变,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而是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为动。
三、中学历史课堂的改革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简单的跟着教师走的局限。《新课程标准》规定,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倡导学生动手实践、感知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它能带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人人都有收获,特别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2.小组合作的实施
首先要从学生整体水平的角度把握,把全班学生分解成若干可控的适当组合,把原来的一个整体分解成许多小的单元。按照郭教授的精神是每个小組4~6人为宜,便于学生参与。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大量的工作,从思想到方法等各方面逐步培养,没有一劳永逸,只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其次是课堂组织学生。如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必须有一个过程:设计、改进、完善,能够使全体学生认可、运用,甚至提出改进建议。模式粗定之后,就要坚持运用,边用边改,探索出一种具有个性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小组合作,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在预习的前提下,学生设计问题后小组内相互问答,每人提出1~2个问题,通过抢答或定人回答掌握知识点。二是小组之间的问答,这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作用很明显,这个环节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第三是适当的讨论和点拨。每课设计一个讨论主题,如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这样几部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和同为一家”。针对这几部分内容分别设置了这样几个讨论主题:人才强国、用人之得失、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民族间平等交往的意义。围绕着设计的这些主题进行讨论,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忆知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深化了,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合作,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理论,逐步变狭义的合作教学为广义的合作教学,由浅层的合作变为深层的合作。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与要求之间的差距
1.新课标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新课标的设计思路至少在两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要求: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必须寻找相应的先进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2.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从纵的方面看,历史教学延续了几十年,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历史教学的看法不免受到诸多影响。历史就是讲过去的事情,讲些陈旧的东西,甚至有学生赤裸裸地说:“我不喜欢历史,因为历史都是讲过去的事情。”尽管这种说法片面,极端,幼稚,但是流露出了部分学生以及部分家长对历史教学的错误认识。
从横的方面讲,社会上很多人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就是多背背,很简单。真的是这样吗?大错特错。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中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哲理,社会的巨变。其实,历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科教先进的国家都把历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泱泱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却如此看待历史这门学科。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1.为什么要加强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伴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由此可见,历史不是单纯的背诵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科,从大处说,学习历史关系着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发扬;从小处说,关系着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因此,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另辟蹊径。
2.如何进行历史教学改革
仅仅以新课标为指导,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要考虑如何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又如何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张扬其特长。这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淄博市教研室几年来一直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重大进步:一是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改革不但是能够接受的理念,而且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二是学生的观念彻底改变,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而是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为动。
三、中学历史课堂的改革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简单的跟着教师走的局限。《新课程标准》规定,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倡导学生动手实践、感知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它能带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人人都有收获,特别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2.小组合作的实施
首先要从学生整体水平的角度把握,把全班学生分解成若干可控的适当组合,把原来的一个整体分解成许多小的单元。按照郭教授的精神是每个小組4~6人为宜,便于学生参与。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大量的工作,从思想到方法等各方面逐步培养,没有一劳永逸,只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其次是课堂组织学生。如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必须有一个过程:设计、改进、完善,能够使全体学生认可、运用,甚至提出改进建议。模式粗定之后,就要坚持运用,边用边改,探索出一种具有个性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小组合作,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在预习的前提下,学生设计问题后小组内相互问答,每人提出1~2个问题,通过抢答或定人回答掌握知识点。二是小组之间的问答,这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作用很明显,这个环节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第三是适当的讨论和点拨。每课设计一个讨论主题,如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这样几部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和同为一家”。针对这几部分内容分别设置了这样几个讨论主题:人才强国、用人之得失、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民族间平等交往的意义。围绕着设计的这些主题进行讨论,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忆知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深化了,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合作,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理论,逐步变狭义的合作教学为广义的合作教学,由浅层的合作变为深层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