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秋天,上市公司通过定增补充资本金风生水起。这意味着,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松绑在今年三季度开始进入井喷期。
留心两市上市公司公告的投资者可能已经发现,进入7月份以来,两市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公告突然增多。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534家公司推出关于定增、发债的计划,从涉及的总金额来看,534家公司推出的再融资计划涉及金额约1.8万亿元,与2012年同期的1186.9亿元相比增加77.9%。
534家扎堆发债、定增
今年资本市场上,与A股IPO“冰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再融资市场持续活跃。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137家上市公司推出定增预案,397家公司推出发债计划。而从这些公司发布预案的时间来看,137家推出定增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100家公司预案发布是在今年7月1日以后,占总数的73%;397家推出发债计划的公司里,有94家公司预案的公告日是在今年7月1日以后,占总数的24%。
推出发债计划的公司里,中石油1000亿元的信用债是上述397家推出发债计划公司中金额最高的,公司预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等。
除中石油之外,发债数量超过100亿元的还有34家公司,其中兴业银行、云天化和深圳能源3家公司定增融资金额都超过100亿元,另有69家公司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有5家公司计划募资金额不足1亿元。
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以每股12.36元的价格向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正阳国际经贸有限公司等机构非公开发行19.2亿股,累计募集资金236.71亿元,在上半年已经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规模居首位。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坦言:“随着监管层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资本充足率红线逐步提高,补充资本金已是各家银行的重中之重,兴业银行本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资本。”
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股份制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曹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银监会8号文影响,银行成为最先受影响的机构。因此,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
同时,同样与资本规模高度相关的证券行业,在净资本压力下也纷纷于上半年宣布再融资方案。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西南证券、国海证券两家券商发布再融资预案,分别预计融资43.6亿元和49.3亿元。其中,西南证券拟以8.72元/股的价格向重庆城投、江北嘴集团、重庆高速和重庆水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3.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西南证券此次定增的四家股东,均为重庆国资委旗下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重庆国资委包揽了西南证券此次增发的全部股份。
实际上,券商股的资本金压力也源于IPO市场低迷。今年5月份,兴业证券以每股9.88元的价格向福建投资开发集团、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机构非公开发行4亿股,累计募集资金39.52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2013年上半年125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分布于1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共有31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累计融得资金228.1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比24.8%和10.8%;此外,能源及矿业、IT业、医疗健康和公共事业紧随其后,分别有16家、15家、11家和10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其余几大行业均不足10家。从融资规模看,能源及矿业以355.8亿元的融资额位居第一,而凭借兴业银行大规模融资拉动,金融行业以302亿元位列第二。
融资﹑拿地并进
在这些发布再融资计划的公司中,房地产企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在数量上来看,房地产并不是两市推出再融资计划最多的行业,但是由于被市场认为是房企再融资开闸的前兆而备受瞩目。
“即使是房地产再融资开闸,难道企业就不缺钱了吗?开闸之后更缺钱。土地成本增长很快,开发商要维持规模以及扩张,都需要补充资金,现在行业里,大量的企业需要扩张。”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会长、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长张民耕告诉媒体记者。
自2010年以来,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已经停滞三年多时间。8月2日,新湖中宝披露了55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后,多家房企纷纷公布了各自的增发计划。9月期间,共有12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发预案,预计融资306.7亿元。据统计,已发再融资预案、停牌房企已达三十余家,可统计的融资额超过600亿元。募投方向全面开花,保障房开发、棚户区改造、改善性住宅项目,旅游地产等都有项目涉及。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表示,这应属于房企再融资“结构性开闸”,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只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融资方案采取有条件的开放,包括旧城改造、保障房以及商业地产等非直接涉及住宅类的融资方案。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当前,房企再融资还没有办法大张旗鼓开放,现在基本上以‘棚户区改造’、刚需自住项目有条件开闸。目前官方没有正式承认,所有房企都是拟再融资,都还没有成功。”
虽然“再融资”还没最终落地,但全国范围内的“拿地热”正在火热上演。上市公司中招商地产、华夏幸福、莱茵置业、北京城建等分别发布拿地公告。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已开始担忧这些房企的未来。事实上,不少房企仍面临资金缺口。虽然房企的中报业绩华丽,但其拿地的成本也在上涨。国土资源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第二季度,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居住地价的总体水平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799元,较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702元增长2.1% ,环比增幅高于第一季度的1.8%。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居住地价上涨6.1%,同比增幅高于第一季度的4.1%。
房企的现金流并不容乐观。万科2013年中报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413.9亿元,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22.3%,其货币资金则从2012年末的522.9亿元大幅下降至376.0亿元。万科称,报告期内公司适度补充了一批项目资源,同时新开工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年初有所下降。
留心两市上市公司公告的投资者可能已经发现,进入7月份以来,两市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公告突然增多。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534家公司推出关于定增、发债的计划,从涉及的总金额来看,534家公司推出的再融资计划涉及金额约1.8万亿元,与2012年同期的1186.9亿元相比增加77.9%。
534家扎堆发债、定增
今年资本市场上,与A股IPO“冰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再融资市场持续活跃。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137家上市公司推出定增预案,397家公司推出发债计划。而从这些公司发布预案的时间来看,137家推出定增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100家公司预案发布是在今年7月1日以后,占总数的73%;397家推出发债计划的公司里,有94家公司预案的公告日是在今年7月1日以后,占总数的24%。
推出发债计划的公司里,中石油1000亿元的信用债是上述397家推出发债计划公司中金额最高的,公司预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等。
除中石油之外,发债数量超过100亿元的还有34家公司,其中兴业银行、云天化和深圳能源3家公司定增融资金额都超过100亿元,另有69家公司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有5家公司计划募资金额不足1亿元。
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以每股12.36元的价格向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正阳国际经贸有限公司等机构非公开发行19.2亿股,累计募集资金236.71亿元,在上半年已经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规模居首位。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坦言:“随着监管层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资本充足率红线逐步提高,补充资本金已是各家银行的重中之重,兴业银行本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资本。”
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股份制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曹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银监会8号文影响,银行成为最先受影响的机构。因此,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
同时,同样与资本规模高度相关的证券行业,在净资本压力下也纷纷于上半年宣布再融资方案。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西南证券、国海证券两家券商发布再融资预案,分别预计融资43.6亿元和49.3亿元。其中,西南证券拟以8.72元/股的价格向重庆城投、江北嘴集团、重庆高速和重庆水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3.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西南证券此次定增的四家股东,均为重庆国资委旗下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重庆国资委包揽了西南证券此次增发的全部股份。
实际上,券商股的资本金压力也源于IPO市场低迷。今年5月份,兴业证券以每股9.88元的价格向福建投资开发集团、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机构非公开发行4亿股,累计募集资金39.52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2013年上半年125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分布于1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共有31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累计融得资金228.1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比24.8%和10.8%;此外,能源及矿业、IT业、医疗健康和公共事业紧随其后,分别有16家、15家、11家和10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其余几大行业均不足10家。从融资规模看,能源及矿业以355.8亿元的融资额位居第一,而凭借兴业银行大规模融资拉动,金融行业以302亿元位列第二。
融资﹑拿地并进
在这些发布再融资计划的公司中,房地产企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在数量上来看,房地产并不是两市推出再融资计划最多的行业,但是由于被市场认为是房企再融资开闸的前兆而备受瞩目。
“即使是房地产再融资开闸,难道企业就不缺钱了吗?开闸之后更缺钱。土地成本增长很快,开发商要维持规模以及扩张,都需要补充资金,现在行业里,大量的企业需要扩张。”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会长、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长张民耕告诉媒体记者。
自2010年以来,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已经停滞三年多时间。8月2日,新湖中宝披露了55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后,多家房企纷纷公布了各自的增发计划。9月期间,共有12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发预案,预计融资306.7亿元。据统计,已发再融资预案、停牌房企已达三十余家,可统计的融资额超过600亿元。募投方向全面开花,保障房开发、棚户区改造、改善性住宅项目,旅游地产等都有项目涉及。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表示,这应属于房企再融资“结构性开闸”,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只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融资方案采取有条件的开放,包括旧城改造、保障房以及商业地产等非直接涉及住宅类的融资方案。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当前,房企再融资还没有办法大张旗鼓开放,现在基本上以‘棚户区改造’、刚需自住项目有条件开闸。目前官方没有正式承认,所有房企都是拟再融资,都还没有成功。”
虽然“再融资”还没最终落地,但全国范围内的“拿地热”正在火热上演。上市公司中招商地产、华夏幸福、莱茵置业、北京城建等分别发布拿地公告。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已开始担忧这些房企的未来。事实上,不少房企仍面临资金缺口。虽然房企的中报业绩华丽,但其拿地的成本也在上涨。国土资源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第二季度,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居住地价的总体水平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799元,较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702元增长2.1% ,环比增幅高于第一季度的1.8%。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居住地价上涨6.1%,同比增幅高于第一季度的4.1%。
房企的现金流并不容乐观。万科2013年中报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413.9亿元,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22.3%,其货币资金则从2012年末的522.9亿元大幅下降至376.0亿元。万科称,报告期内公司适度补充了一批项目资源,同时新开工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年初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