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财政支农政策演进逻辑与趋势

来源 :地方财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农业的发展。财政支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持之以恒的支援农业发展的重要决策。建党一百年来,财政支农政策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减租减息”、支援合作经济与价格“剪刀差”汲取并存、“予多取少”多样化财政投入、取消农业税与农业补贴加强以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五个时期。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任务也经历了“救农、助农、兴农、富农、强农”的历史转变。财政支农政策的内容体系逐渐由单一向全面转变,财政支农机制日益健全完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未来财政支农政
其他文献
传统视角更多注重经济制度的形式层面,但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其相关认知难免因落入一元化、单层次、机械化而裹足不前。结合全球疫情暴发的背景,本文试将广泛根植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历史学等的经济人类学之互惠理论引入到经济学制度分析框架中,以多元、多维地解构经济制度,为发展中经济体应对外部冲击并突破后发劣势寻求有效路径。通过对经济制度派生的形式互惠行为和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实在互惠行为的解析,本文提出经济制度“共存结构”的新理念,认为可通过这种多元、多维、包容性的新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制度应对外部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扩散严重扰乱了世界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冲击,构建未来经济发展的确定性,美、英、日、印等国家相继出台大规模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既着力于恢复当前疫情影响之下的经济秩序,更着眼于未来,强化对市场主体、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动力。这些国家的做法富有启示性,结合我国现状,也要把应对短期危机与提升长远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整合财政资源,加强薄弱环节投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运用OLS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子女性别即家有男孩(18岁及以下)对已婚流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家有男孩对父代的劳动供给有激励效应.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下,OLS回归结果显示,家有男孩的父代周工作时长平均多出0.68~1.0小时,根据Tobit回归结果计算的边际效应显示平均多出0.76~1.14小时.异质性分析发现,家有男孩对乡-城流动人口的父代劳动供给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而对城-城流动人口的父代劳动供给影响不显著;家有男孩对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更好地配合高质量发展需求,近年结合对《广东省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工作推行,湾区内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各类黑臭水体河道的综合治理。为此,本文以大湾区内城镇某河道的“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手段展开探讨。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营养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财政足迹可以发现,一部党史也是一部党领导财政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红色奋斗史.根据不同时期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财政改革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期刊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从救中国到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继而也致力于为全人类进步的宏伟蓝图而奋斗。党领导的财政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历经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改革开放后的分权型财政的演变,又进而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创新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在理论层面可总结的“四论”:基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中心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济—财政系统论”;基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宇宙观的"财政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最近经常回忆起一部多年前观看过的老电影《楚门的世界》 这部影片1998年在美国上映,由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主演.楚门是影视公司收养的一名婴儿,自幼即被安置在一个被建成小城的巨大的摄影棚里,三十多年里,楚门是影视公司拍摄的一场“真人秀”栏目的主角而不自知.实际上,他的父母、妻子、朋友以及小镇上的居民都是为楚门而设的演员.甚至,空中的蓝天、白云都是假的.rn影片的最后,楚门站在摄影棚里人造海的尽头,最后面向观众说了一句台词,即推门走出摄影棚,去寻找他摄影棚之外的真实生活.
期刊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局进行财税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红色型”财税,支援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构建国家型财税,推进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酝酿调控型财税,驱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现代型财税,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元领导的统筹之向、良法之下的规范善治和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是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基本经验。正是如此,党才得以披荆斩棘,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当前我国财税治理需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
税收不仅是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亦是协调利益分配、联结国家社会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税收都发挥了特定作用,由此形成的税收思想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启示意义.从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经历了革命税收观、利税并行观和经济税收观的变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一种全方位税收观初见端倪,它要求税收在发挥固有职能的同时,强化其调谐社会的功能,从而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个体、社会各阶层间的有机联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