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乙肝“悄悄”变肝癌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尹有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曾任感染科副主任、肝炎免疫室副主任、肝病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员、特需预约专家。
  生活实例
  54岁的章先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数十年,因无任何症状而一直未就医,最近因右上腹胀痛伴尿黄而查出晚期肝癌。检查发现,章先生为乙肝大三阳, HBV DNA(乙肝病毒DNA)为3.56*107拷贝/毫升,肝功能异常,AFP(甲胎蛋白) 936微克/升,B超和CT都显示肝脏有多发性占位。外科医生认为他已无手术指征,经多科会诊后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及外科对症治疗,4个月后该患者不幸离世。在就医过程中,章先生和家人才知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必须每年定期数次到医院检查随访。
  38岁的李先生曾经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从25岁开始就坚持定期检查随访,在达到抗病毒适应证后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28岁时,李先生虽然HBV DNA转阴、已转为小三阳,但肝脏B超检查发现一个1.5厘米*1.5厘米大小的肿块,进一步检查证实是肝癌。顺利手术切除后,他继续进行干扰素治疗,2年后表面抗原转阴,并产生表面抗体,达到了慢性乙肝临床治愈。至今他仍坚持定期检查,肝癌一直未复发,健康、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着。
  医生感言
  章先生乙肝标志阳性数十年,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乙肝知识了解太少,不知慢性乙肝可以无任何感觉或仅有轻度不适,从来没有检查随访,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任其反复发病,就进入“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恶性循环,待发现肝癌时为时已晚,教训惨痛。而李先生平时认真检查随访,及时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并认真治疗,虽然抗病毒疗效较好,但仍坚持每年定期随访检查数次,早期发现了肝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随访十余年一直未复发,他的生命是医生拯救的,更是他自己珍惜而来的。
  乙肝病毒感染是中国人肝细胞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由慢性乙型肝炎逐步发展成肝硬化,到最后发生癌变,是最常见的“乙肝三部曲”发病模式。当然,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对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来说,“三部曲”已成为往事,但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每年不做定期数次检查随访和抗病毒治疗,肝细胞肝癌仍会不知不觉地来临。
  有研究显示:乙肝大三阳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大大高于小三阳患者,乙肝小三阳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比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HBeAg(乙肝病毒e抗原)全阴性的患者要高;HBV DNA持续>107拷贝/毫升的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是19.8%,而HBV DNA持续<104拷贝/毫升的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仅为0.9%,如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下降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明显下降;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相比,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降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不积极抗病毒治疗,大约有40%会进展到肝硬化,一般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中每年肝癌发生率为1%~2%,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每年肝癌发生率为5%。如果40岁时患肝硬化,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话,到60岁时平均有40%的患者会发生肝癌。
  原发性肝癌具有“癌中之王”之称,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病死率高等特点,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癌晚期的治疗难度相对更大。为了阻止 “癌中之王”的发生,乙肝病毒感染者必须每年定期数次随访检查HBV DNA和肝功能,抓住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慢性乙肝患者,应至少每年检查2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以早期发现肝癌。而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男性、嗜酒、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或已有AFP增高者)尤其需重视,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上述检查,必要时做CT或磁共振,以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一天早上,小王一脸愁容地来到医院,对医生说:“上星期我喉咙痛,医生检查说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让我服用抗生素,可服用这么多天了 ,症状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仔细翻阅了他的病历,发现医生处方的是治疗扁桃体炎效果很好的阿奇霉素。医生进一步询问小王:“还服了其他药物吗?”小王说:“我这周要出差,想快点好,家里正好有上次牙痛时剩下的牛黄解毒丸,就一起用了。医生说:
绣球菌为担子菌纲绣球菌科真菌,形似巨大绣球而得名(又名绣球菇、花椰菜菇、花瓣茸),洁白细嫩,香味怡人,口感鲜美,嚼味无穷,而且富含多糖等营养成分,被国内外美食家公认为“菌中山珍”。因绣球菌野生资源十分稀少,在日本有“梦幻之菇”之称。近年来,人们对绣球菌的研究逐渐升温,尤以日本为甚。    四大营养成分为你健康加油  多糖绣球菌中含有多糖,即β-葡聚糖。大量实验表明,β-葡聚糖能活化巨噬细胞、中性白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男性会逐渐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前列腺疾病症状,而在就医的过程中被建议做一项叫做PSA的检查。很多患者被这项检查的结果吓得坐立不安。那么,PSA到底是什么?PSA升高是不是就等于前列腺癌?检查PSA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PSA检查已经成功地在临床上使用了几十年了,只要应用得当,这项检查的确可以成为男性前列腺健康的风向标。”         健康前列腺,血
临床上治疗干眼症,一般是采用人工泪液点眼,口服维生素A胶丸等。我们发现加用蜂蜜滴眼液(每天6次点眼,疗程1个月),效果更好。  蜂蜜滴眼液的制作方法如下:取纯净的新鲜蜂蜜100毫升,加入无菌蒸馏水300毫升,配成1∶3的蜂蜜稀释液,装入无菌盐水瓶内,放入高压无菌锅内消毒3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装入8ml氯霉素眼药瓶内,备用。  蜂蜜是一种胶质状高渗性溶液,滴入眼后能迅速在眼角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缓控释制剂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临床应用广泛的新型制剂,包括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相比传统的普通药物剂型,如普通片剂、溶液剂,缓控释制剂具有多种治疗优势。遗憾的是,在临床上,仍然有许多患者对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注意事项还比较生疏,因此,误用现象仍比较普遍。  误区一用药次数过多或过少  生活实例一 王先生因为低钾血症曾服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治疗。复诊时,医生给王先生处方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
糖尿病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尿路感染就是其中最常见却往往被轻视的一种。糖尿病与感染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为何易致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易继发神经原性膀胱(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尿潴留,使细菌容易在膀胱内繁殖,特别是使用导尿管后更易发生逆行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时,尿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某些
今年73岁的徐小云住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外科、皮肤科医生,虽已退休十多年,但每周还到医院坐诊2次,每次半天,接诊人数少则40人、多则70人。退休后,除了到医院上班,老先生还热心社区健康事业,定期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讲授医学保健知识,接受居民的医疗咨询。记者原本以为,这样一位热情的老中医自身一定也有很多养生保健方法,没想到老先生的养生心得只有简单的8个字——生活规律
误区1:生癌就是等死  典型案例:孙女士是某企业的会计,刚到50岁,已连续3年在体检中发现左侧乳房有异常肿块,并且逐年增大。医生建议她赶紧去医院确诊,可她就是不去。人事部数次动员催促之后,她说出了心里话:查出癌来也就是等死,还不如不查。最后由企业领导出面,连同其家人一起强拉着她去医院做了乳腺钼靶摄影检查,果然被确诊为乳腺癌,且已进展为中期。知道检查结果以后,她更是抱着生癌就是等死的想法,拒绝一切治
诊室见闻:5个大夫给出5种治疗方案  小余是一个25岁的男性青年。在进行婚前例行检查时,意外地发现精液内居然没有精子。尽管睾丸发育很好,生殖激素检查结果也不错,遗传检查未见异常,但是无精子的严酷现实还是给他和女友以及双方家长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在随后的求医之路中,患者看过许多男科专家,但是获得的治疗方案都不尽相同。第一位医生是西医大夫,他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治疗方案是打针(HCG、HMG);第
古方  方名:菊睛丸 (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  组成:菊花120克 巴戟天30克 肉苁蓉(焙)60克 杞子90克  制法:研末,炼蜜为丸。  服法:每日3次,每次9克,温酒或淡盐水送服。  功能:养肝益肾。  主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多有冷泪。  改良制法  自制丸药有所不便,故可改为膏滋方。有两种做法:  其一,把以上4味药共研细末。锅内加水煮沸,依次调入药末,不断搅匀,待水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