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毛笔的问题,自古以来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于一个接触国画专业时间尚短的我来说,这个问题亦不时困扰着我。下文我将就如何使用毛笔,发表一下属于自己的见解,如有诸多不当之处,望大家谅解。我之所以用“使用毛笔”而不用“执笔”,是因为“使用”二字包含着一种对毛笔的感觉,下文我的一切论述,也将围绕“使用”这两个字加以展开。
毛笔作为一个工具,首先必然有属于它自己的特性。任何一个工具,只要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那就是别的工具不可替代的属性。因此,当我们在使用毛笔时,必须充分发挥出它特有的属性——弹性。毛笔是由动物的毛发制作而成,众所周知,动物的毛发是及其柔软的,那么如何让如此柔软的毛发发挥出它特有的弹性,便成为首先需要克服的问题。使用蛮力,肯定是行不通的。好比一个举重冠军,往往他并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击剑者或足球运动员。因此,要想发挥出毛笔的弹性,就要去感知到它的弹性。那么,如何感知到毛笔的弹性呢?近期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有了一点独特体会。接下来我将手执毛笔的力称作横向力,将毛笔上下产生的力称为纵向力。要想感知到毛笔的弹性,我认为最恰当的力是:横向力略小于纵向力,此时的力是最能发挥毛笔性能的力。横向力大于纵向力,手则感知不到毛笔的弹性,此种情况属于手的控制性过大。要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讲究物我合一的,手的控制性若过 大,便无法完全发挥出毛笔的弹性,物我合一更无从谈起。当然,横向力也不能小于纵向力过多,过多则会出现脱笔的现象。因此,最恰当且最能在同等限度内发挥出毛笔最大性能的力,便是横向力略小于纵向力。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一根由粗至细的柳条,用手去感知它的弹性,先从细的一端的固定一点,双手多次用不同的力反复去感知它的弹性,那么,在这一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中,必定存在一个最恰当的作用力,且这个最恰当的作用力,是最能发挥出柳条上这固定一点的最大弹性,即反作用力。大于这个力,则柳条就会被折断,小于这个力则不足以发挥出柳条上这一点的最大弹性。同理,用同样的方法,由柳条上细的一端至粗的一端,用几组不同的力,反复去感知柳条的弹性,在每一组中都存在一个最恰当作用力,每个最恰当的作用力对应在柳条上一个在固定一点的最大弹性。把柳条的效应对应到毛笔上,那么,每一根粗细不同的线条都对应一个最大的纵向力,即一个最恰当的横向力。因此,在使用毛笔时,要随着粗细不同的线条随时改变横向力,以便于随时发挥出毛笔的最大弹性。
那么,如何随时发挥出毛笔的最大作用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感知,把毛笔当作是自己的神经末梢,用心去体会笔尖与宣纸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当执笔的时候必须及其放松。特别是对执笔力度有长期误解的人,更加应该夸大对执笔力度的放松。在刚开始尝试时,执笔力度的大小控制在仅可以将毛笔提起来,宁可出现脱笔的现象,也不可因执笔太死而导致无法感知毛笔的弹性。此种做法虽过于偏于一端,但我认为,这却是纠正长期执笔有误的最有效途径。
关于执笔力度的典故自古就有不少,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执笔力度要紧,比如王献之正在练习书法,王羲之从背后拔笔的故事。第一次王羲之很容易就将毛笔拔了出来,第二次拔了几次却始终都没拔出来,两次拔笔,王献之都受到了王羲之的批评。握笔,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偏居一隅,都是错误的方法。这个典故说明握笔时必须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和我我上文列举的横向力与纵向力之间的比例大小如出一辙。因此,对待典故,我们要理性去分析,不以自己固有的理论知识去认同或去否认,我们应该多加实践,用实践去体会其中真谛。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当我们观看别人写字或者作画时,有的人会出现手抖动的现象,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者身上。对于此种现象,很多人肯定会以为这是手用力过大的缘故,于是很多人争相模仿,最后只落个适得其反,结果越练,路走的越偏。并不是说写字或作画时手抖动不好,相反,這是有相当功力的人才能做到。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出现手抖动现象的大多是一些老者,即使不是老者,也是年龄稍大的人,于是多数人就认为,手抖动是年龄大的缘故。有些人之所以越练越偏,因为他们没有明白其中的原理。我认为,手抖动是力的抗衡作用,当横向力与纵向力几乎相等时,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手抖动的现象。要知道,要想出现横向力与纵向力几乎相等,不相上下,在横向力与纵向力的你追我赶中去使用毛笔,是何其不易。手必须有及其强大的感知作用,这种感知是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手与毛笔日积月累地磨合,这样或许方可做到。
我认为当下普遍执笔力度有误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文化语境的缺失,加上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功利化在人的思维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当下一些补习班的普及,其中大部分的补习班可以说是完全不合格的。办补习班的人想的是利润,家长想的是如何让孩子学会更多的技能,而孩子想的则是如何应对老师和父母的任务。试想,此等环境,如何能让一个孩子在刚接触毛笔时不走上歪路。要想正确的使用毛笔,前提就是要有一个非功利化的心态。
执笔力度大小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相反,很简单。只要明其原理,就不会对自己造成困扰。执笔,无非两个要素,第一:拿的住笔,第二:感知笔的弹性。拿的住笔是基础,这里不需要任何技巧,只要提的起来就可以,方便为感知笔的弹性做准备。感知笔的弹性,看似简单,却需要用一生去实践。对于横向力与纵向力感知的越微妙,那么就越能在同等范围内(即各种要素完全一致,比如,同一支笔写出的同一根粗细相等的线条)发挥出最好的性能(即线条的生动性、质感、力量等)。
以上是我近期对于握笔力度的粗浅看法,其正确与否,有待接下来继续实践加以验证,其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正。对于我的以上观点,读者如若认为不尽合理,尽管当作是一场笑话,如若认为还有只言片语合理之处,也要多加思考,多加实践。不管以上观点正确与否,我认为凡是涉及到到学术问题,都应该大胆加以表述,因为任何问题都是在反复纠错中而一步一步接近真理的。
作者简介:杜明亮,男,汉族,籍贯:江苏宿迁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绘画,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研究。
毛笔作为一个工具,首先必然有属于它自己的特性。任何一个工具,只要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那就是别的工具不可替代的属性。因此,当我们在使用毛笔时,必须充分发挥出它特有的属性——弹性。毛笔是由动物的毛发制作而成,众所周知,动物的毛发是及其柔软的,那么如何让如此柔软的毛发发挥出它特有的弹性,便成为首先需要克服的问题。使用蛮力,肯定是行不通的。好比一个举重冠军,往往他并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击剑者或足球运动员。因此,要想发挥出毛笔的弹性,就要去感知到它的弹性。那么,如何感知到毛笔的弹性呢?近期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有了一点独特体会。接下来我将手执毛笔的力称作横向力,将毛笔上下产生的力称为纵向力。要想感知到毛笔的弹性,我认为最恰当的力是:横向力略小于纵向力,此时的力是最能发挥毛笔性能的力。横向力大于纵向力,手则感知不到毛笔的弹性,此种情况属于手的控制性过大。要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讲究物我合一的,手的控制性若过 大,便无法完全发挥出毛笔的弹性,物我合一更无从谈起。当然,横向力也不能小于纵向力过多,过多则会出现脱笔的现象。因此,最恰当且最能在同等限度内发挥出毛笔最大性能的力,便是横向力略小于纵向力。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一根由粗至细的柳条,用手去感知它的弹性,先从细的一端的固定一点,双手多次用不同的力反复去感知它的弹性,那么,在这一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中,必定存在一个最恰当的作用力,且这个最恰当的作用力,是最能发挥出柳条上这固定一点的最大弹性,即反作用力。大于这个力,则柳条就会被折断,小于这个力则不足以发挥出柳条上这一点的最大弹性。同理,用同样的方法,由柳条上细的一端至粗的一端,用几组不同的力,反复去感知柳条的弹性,在每一组中都存在一个最恰当作用力,每个最恰当的作用力对应在柳条上一个在固定一点的最大弹性。把柳条的效应对应到毛笔上,那么,每一根粗细不同的线条都对应一个最大的纵向力,即一个最恰当的横向力。因此,在使用毛笔时,要随着粗细不同的线条随时改变横向力,以便于随时发挥出毛笔的最大弹性。
那么,如何随时发挥出毛笔的最大作用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感知,把毛笔当作是自己的神经末梢,用心去体会笔尖与宣纸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当执笔的时候必须及其放松。特别是对执笔力度有长期误解的人,更加应该夸大对执笔力度的放松。在刚开始尝试时,执笔力度的大小控制在仅可以将毛笔提起来,宁可出现脱笔的现象,也不可因执笔太死而导致无法感知毛笔的弹性。此种做法虽过于偏于一端,但我认为,这却是纠正长期执笔有误的最有效途径。
关于执笔力度的典故自古就有不少,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执笔力度要紧,比如王献之正在练习书法,王羲之从背后拔笔的故事。第一次王羲之很容易就将毛笔拔了出来,第二次拔了几次却始终都没拔出来,两次拔笔,王献之都受到了王羲之的批评。握笔,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偏居一隅,都是错误的方法。这个典故说明握笔时必须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和我我上文列举的横向力与纵向力之间的比例大小如出一辙。因此,对待典故,我们要理性去分析,不以自己固有的理论知识去认同或去否认,我们应该多加实践,用实践去体会其中真谛。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当我们观看别人写字或者作画时,有的人会出现手抖动的现象,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者身上。对于此种现象,很多人肯定会以为这是手用力过大的缘故,于是很多人争相模仿,最后只落个适得其反,结果越练,路走的越偏。并不是说写字或作画时手抖动不好,相反,這是有相当功力的人才能做到。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出现手抖动现象的大多是一些老者,即使不是老者,也是年龄稍大的人,于是多数人就认为,手抖动是年龄大的缘故。有些人之所以越练越偏,因为他们没有明白其中的原理。我认为,手抖动是力的抗衡作用,当横向力与纵向力几乎相等时,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手抖动的现象。要知道,要想出现横向力与纵向力几乎相等,不相上下,在横向力与纵向力的你追我赶中去使用毛笔,是何其不易。手必须有及其强大的感知作用,这种感知是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手与毛笔日积月累地磨合,这样或许方可做到。
我认为当下普遍执笔力度有误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文化语境的缺失,加上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功利化在人的思维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当下一些补习班的普及,其中大部分的补习班可以说是完全不合格的。办补习班的人想的是利润,家长想的是如何让孩子学会更多的技能,而孩子想的则是如何应对老师和父母的任务。试想,此等环境,如何能让一个孩子在刚接触毛笔时不走上歪路。要想正确的使用毛笔,前提就是要有一个非功利化的心态。
执笔力度大小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相反,很简单。只要明其原理,就不会对自己造成困扰。执笔,无非两个要素,第一:拿的住笔,第二:感知笔的弹性。拿的住笔是基础,这里不需要任何技巧,只要提的起来就可以,方便为感知笔的弹性做准备。感知笔的弹性,看似简单,却需要用一生去实践。对于横向力与纵向力感知的越微妙,那么就越能在同等范围内(即各种要素完全一致,比如,同一支笔写出的同一根粗细相等的线条)发挥出最好的性能(即线条的生动性、质感、力量等)。
以上是我近期对于握笔力度的粗浅看法,其正确与否,有待接下来继续实践加以验证,其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正。对于我的以上观点,读者如若认为不尽合理,尽管当作是一场笑话,如若认为还有只言片语合理之处,也要多加思考,多加实践。不管以上观点正确与否,我认为凡是涉及到到学术问题,都应该大胆加以表述,因为任何问题都是在反复纠错中而一步一步接近真理的。
作者简介:杜明亮,男,汉族,籍贯:江苏宿迁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绘画,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