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光刻和精密微电铸技术为基础,采用正负胶相结合的方法,在金属基底上制作同轴结构的微射频T形功分器。采用单层分次曝光方法制作了微电铸用AZ50XT厚正性光刻胶胶模,改善了单
【机 构】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77,51475245),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团队项目(DUT16TD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光刻和精密微电铸技术为基础,采用正负胶相结合的方法,在金属基底上制作同轴结构的微射频T形功分器。采用单层分次曝光方法制作了微电铸用AZ50XT厚正性光刻胶胶模,改善了单层单次曝光时胶模侧壁陡直性差的情况;使用粘附强度高的金属作为种子层以增强支撑体与内导体之间的结合力,解决了后处理时内导体易从支撑体脱落的问题;通过增加铸后光刻步骤,解决了铸层高度测量困难的问题。最终,制作出外形尺寸为7700μm×3900μm×210μm、最小尺寸为40μm的微射频T形功分器,为微型功分器的制作提供了一
其他文献
在电化学放电加工中,电极浸没在溶液中的部分均会发生放电,其中侧壁区域的放电会对微槽加工产生不利影响,破坏加工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刚石涂层侧壁绝缘电极,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设置4个硫肥浓度(0 mg.kg-1、160 mg.kg-1、640 mg.kg-1和2 560mg.kg-1),研究了不同种类硫肥(元素硫、硫酸铵和硫酸钾)对油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微电铸已成为制作金属微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微电铸层中过大的残余应力会给微器件的尺寸精度与使用寿命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一款悬臂型后座保险锁微器件在电铸阶段出现
在微细电解加工中采用常规的对刀方法进行对刀时,亚微米尺度工具电极尖端会产生塑性变形、融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脉宽电源电流幅值剧增进行对刀的
为探究花生在不同硫素水平下的生理特性、产量、品质特点,选用606为试验材料,设4个硫水平,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荚果产量与籽仁品质。结果表
在利用半导体材料实现光催化和光电转化等过程的探索中发现,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是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以解决这两个瓶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