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文会居士(1837—1911年),安徽石埭县人,近代佛教著名人物。他对近代思想界与佛教影响都很大,被称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关于他对晚清思想界的影响,梁启超曾说:“晚清思想有一大伏流曰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1]关于他对近代佛教的影响,太虚大师亦曾说到:“二三十年来能引导许多居士信佛,其源动力实有赖于居士。”[2] “精舍虽寥寥数人,与三十年来佛教,颇有不少关系。”[3]作为近代重要的佛门人物,杨文会有不少佛学著作。然而除此之外,他还以佛解儒、以佛解道,借此汇通儒释道,著作有《论语发隐》《孟子发隐》《道德经发隐》《冲虚经发隐》《南华经发隐》。关于杨文会的以佛解道,学界已有了部分研究,而关于他的以佛释儒,则少有论说。本文将以杨文会的《论语发隐》为主分析杨文会在佛学视域中对孔子的理解与评价。
杨文会认为孔子与佛相通无二致:“予以谓孔子与佛有二致乎?设有二致,则佛不得为三界尊,孔子不得为万世师矣。”[4]在他看来,孔子与佛祖一样深通大道,无有二致,所以才能为人天师表。这也就是以佛学来解读《论语》的根据所在。
杨文会对孔子的评价很高,认为孔子人格高尚,智慧高超,直接把他视作佛教的如来、菩萨。如他读到《论语》某段的时候,竟合掌高声唱“南无大空王如来”[5]。杨文会还以菩萨视孔子,如就《论语》中樊迟问孔子学稼一段,杨文会解说道:“樊迟见得世无可谓,遂欲高蹈弃世,作独善之计。然犹不敢自决,故请学稼。…孔子仍以旁机答之。樊迟心折而出矣。孔子以小人斥之者,斥其舍离兼善之心也。孔子行菩萨道,不许门人退入二乘,其慈悲行愿有如此者。”[6]杨文会的解读可谓与众不同,难怪他自称是“发隐”。杨文会认为,孔子的弟子樊迟厌世无为,欲弃世独善,如小乘佛教只讲究自了出世的声闻、缘觉二乘;而孔子行的是菩萨道,偏重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他不许门人退入二乘的自了汉,所以孔子才斥责樊迟。在这里,显然杨文会是以佛教角度解读,把孔子视作菩萨了。又,在解读《论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段时,杨说:“若会其意,则知孔子常在世间,入一切众生心中,随机化导,何有生死去何之相耶?”[7]这是佛教里常常用来描述如来、菩萨心行的,可见,杨文会是把孔子视作如来菩萨的。又,在《论语》“子击磬于卫”一段后,杨道:“闻击磬而叹有心,可谓孔子之知音矣。下文以自了汉期孔子,实未知孔子之用心也。‘斯已而已’之语,所谓要了便了,不必迟回。烦恼深流,猛厉而过虚妄浅流,轻揭而度,何不早登彼岸耶?孔子轻小果而不为,故笑而置之。”[8]杨认为,卫人以自了汉期孔子,劝孔子解脱自了,早登涅槃彼岸,殊不知孔子是行菩萨道,不屑于二乘小果位的。自古以来佛教界融合儒道者,大都把孔子视作菩萨,杨文会也不例外,他评论孔子时,把孔子的形象刻画成了大乘菩萨。
杨文会还以佛教的心性论来解释《论语》。《论语》有“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杨文会说:“此性,应指八识起妄之原也。起处甚微细,所以相近。及乎习于善恶,则千善万别,愈趋而愈远矣。”[9]他认为孔子所说的“性”,指的是八识起妄之原——阿赖耶识,此阿赖耶识是有染妄的。那么,在他眼里,孔子是否认为人的心性本是染妄的呢?不然。杨文会在解读孔子答颜渊“克己复礼”一段时,说:“己者,七识之我执也。礼者,平等性智也。仁者,性净本觉。转七识为平等性智,则天下无不平等,而归于性净本觉矣。盖仁之体,一切众生本自具足。只因七识染污意,起俱生分别我执。于无障暗中,妄见种种障暗。若破我执,自复平等之礼,便见天下人无不同仁。此所以由己而不由人也。”[10]杨把仁释为性净本觉,并且说仁之体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人的心性本来是清净觉悟的,而且此清净觉悟之性是众生本来就具足的。虽说性净本觉,但是人们由于我执而产生种种妄见,便有种种是非,造种种业。怎么回归清净本觉自性呢?他认为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而他把“己”解为第七识的我执,“礼”解为平等性智,所以在他看来,“克己复礼”就是佛教的转识成智,从而恢复显现清净本觉之自性。总而言之,杨文会用佛教的心性论解读《论语》,认为人人皆具清净本觉之性,复性方法是涂除粗垢,消散细惑,转识成智。在解读孔子与曾皙对话时,杨说:“‘浴乎沂’者,涂除粗垢也。‘风乎舞雩’者,消散细惑也。咏而归,一唱三叹,以复其性之本然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如六祖印怀让云:‘汝如是,吾尔如是’。”他认为人心性本净,只要涂除尘垢,消散细惑,就能恢复清净本觉之性。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用了佛教的八识与转识成智的理论,但他用的心性论并不是唯识宗的,因为唯识宗否认心性本净本觉。他用的心性论是属于《大乘起信论》体系的。对于杨文会,张尔田说“居士之学,发寤于起信”[11],沈增植也说“其学以马鸣[12]为理综”[13],由此可见《大乘起信论》对杨文会的佛学思想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此外,在《论语发隐》中,杨文会还有一些地方是以佛解儒。《论语》里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杨文会认为子贡的“一以知二”如《维摩诘经》与《坛经》的以对法显不二法门,颜回的“一以知十”如华严宗的即一具十的圆融法门。又,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杨说:“四者之中,以我为根,我病若除,前三尽绝矣。”[14]这种解释实际上也是本着佛教的立场,因为在佛教看来,我执是妄见的根本。而他把孔子的“毋我”的“我”视为佛教的我执,所以才认为除去了我执之病根,那么其他三种毛病就会除得彻底。关于“曾子有疾”一段,他说:“菩萨现身人道,欲护持在家律仪,毫无违犯,难之又难也。曾子冰渊自懔,到临终时,方知得免。若据此章,便谓儒家修行已局一生,死后无事,亦浅之乎测纯儒矣。”[15]在杨文会看来,纯儒修身并非只讲此生并不讲来世,而且他还把曾子看作菩萨现身人道。
关于杨仁山的以佛解道,有学者说:“杨仁山当日不自去作书,而要采取注疏方式,借道书以说佛理,大概也自有考量。……实际上,利用读者本来已经对经典已经具有的信心或敬意,入室操戈,盗梁换柱,夺胎易骨,也许效果更好。”[16]笔者认为,杨文会以佛解儒,其动机大概也是借以宣传佛教。杨文会有感于中西形势,力图借复兴佛教来振兴中国,他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与祗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立足促进佛教的振兴。除此之外,他还著书立说。杨文会的以佛解儒,无非是想以佛摄入,以此说明佛学的优越性,借此宣扬佛教。所以,杨文会的《论语发隐》实际上是他为复兴佛教所从事的理论工作的一部分。
注释: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20页。
[2]太虚:《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太虚大师全书》第19卷第41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3]《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31卷第181页。
[4] 《论语发隐》,《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5]《论语发隐》第157页。
[6]《论语发隐》第159页。
[7]《论语发隐》第160页。
[8]《论语发隐》第160页。
[9]《论语发隐》第160页。
[10]《论语发隐》,第158页。
[11] 杨文会著,周继旨点校:《杨仁山全集》,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574页。
[12]《大乘起信论》题为马鸣所著,此处以马鸣代指《大乘起信论》。
[13]《杨仁山全集》第572页。
[14]《论语发隐》第157页。
[15]《论语发隐》第156页。
[16]龚鹏程:《杨仁山笺释道书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郑建辉(1985.9.1—),男,32岁,汉族,籍贯福建莆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杨文会认为孔子与佛相通无二致:“予以谓孔子与佛有二致乎?设有二致,则佛不得为三界尊,孔子不得为万世师矣。”[4]在他看来,孔子与佛祖一样深通大道,无有二致,所以才能为人天师表。这也就是以佛学来解读《论语》的根据所在。
杨文会对孔子的评价很高,认为孔子人格高尚,智慧高超,直接把他视作佛教的如来、菩萨。如他读到《论语》某段的时候,竟合掌高声唱“南无大空王如来”[5]。杨文会还以菩萨视孔子,如就《论语》中樊迟问孔子学稼一段,杨文会解说道:“樊迟见得世无可谓,遂欲高蹈弃世,作独善之计。然犹不敢自决,故请学稼。…孔子仍以旁机答之。樊迟心折而出矣。孔子以小人斥之者,斥其舍离兼善之心也。孔子行菩萨道,不许门人退入二乘,其慈悲行愿有如此者。”[6]杨文会的解读可谓与众不同,难怪他自称是“发隐”。杨文会认为,孔子的弟子樊迟厌世无为,欲弃世独善,如小乘佛教只讲究自了出世的声闻、缘觉二乘;而孔子行的是菩萨道,偏重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他不许门人退入二乘的自了汉,所以孔子才斥责樊迟。在这里,显然杨文会是以佛教角度解读,把孔子视作菩萨了。又,在解读《论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段时,杨说:“若会其意,则知孔子常在世间,入一切众生心中,随机化导,何有生死去何之相耶?”[7]这是佛教里常常用来描述如来、菩萨心行的,可见,杨文会是把孔子视作如来菩萨的。又,在《论语》“子击磬于卫”一段后,杨道:“闻击磬而叹有心,可谓孔子之知音矣。下文以自了汉期孔子,实未知孔子之用心也。‘斯已而已’之语,所谓要了便了,不必迟回。烦恼深流,猛厉而过虚妄浅流,轻揭而度,何不早登彼岸耶?孔子轻小果而不为,故笑而置之。”[8]杨认为,卫人以自了汉期孔子,劝孔子解脱自了,早登涅槃彼岸,殊不知孔子是行菩萨道,不屑于二乘小果位的。自古以来佛教界融合儒道者,大都把孔子视作菩萨,杨文会也不例外,他评论孔子时,把孔子的形象刻画成了大乘菩萨。
杨文会还以佛教的心性论来解释《论语》。《论语》有“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杨文会说:“此性,应指八识起妄之原也。起处甚微细,所以相近。及乎习于善恶,则千善万别,愈趋而愈远矣。”[9]他认为孔子所说的“性”,指的是八识起妄之原——阿赖耶识,此阿赖耶识是有染妄的。那么,在他眼里,孔子是否认为人的心性本是染妄的呢?不然。杨文会在解读孔子答颜渊“克己复礼”一段时,说:“己者,七识之我执也。礼者,平等性智也。仁者,性净本觉。转七识为平等性智,则天下无不平等,而归于性净本觉矣。盖仁之体,一切众生本自具足。只因七识染污意,起俱生分别我执。于无障暗中,妄见种种障暗。若破我执,自复平等之礼,便见天下人无不同仁。此所以由己而不由人也。”[10]杨把仁释为性净本觉,并且说仁之体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人的心性本来是清净觉悟的,而且此清净觉悟之性是众生本来就具足的。虽说性净本觉,但是人们由于我执而产生种种妄见,便有种种是非,造种种业。怎么回归清净本觉自性呢?他认为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而他把“己”解为第七识的我执,“礼”解为平等性智,所以在他看来,“克己复礼”就是佛教的转识成智,从而恢复显现清净本觉之自性。总而言之,杨文会用佛教的心性论解读《论语》,认为人人皆具清净本觉之性,复性方法是涂除粗垢,消散细惑,转识成智。在解读孔子与曾皙对话时,杨说:“‘浴乎沂’者,涂除粗垢也。‘风乎舞雩’者,消散细惑也。咏而归,一唱三叹,以复其性之本然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如六祖印怀让云:‘汝如是,吾尔如是’。”他认为人心性本净,只要涂除尘垢,消散细惑,就能恢复清净本觉之性。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用了佛教的八识与转识成智的理论,但他用的心性论并不是唯识宗的,因为唯识宗否认心性本净本觉。他用的心性论是属于《大乘起信论》体系的。对于杨文会,张尔田说“居士之学,发寤于起信”[11],沈增植也说“其学以马鸣[12]为理综”[13],由此可见《大乘起信论》对杨文会的佛学思想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此外,在《论语发隐》中,杨文会还有一些地方是以佛解儒。《论语》里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杨文会认为子贡的“一以知二”如《维摩诘经》与《坛经》的以对法显不二法门,颜回的“一以知十”如华严宗的即一具十的圆融法门。又,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杨说:“四者之中,以我为根,我病若除,前三尽绝矣。”[14]这种解释实际上也是本着佛教的立场,因为在佛教看来,我执是妄见的根本。而他把孔子的“毋我”的“我”视为佛教的我执,所以才认为除去了我执之病根,那么其他三种毛病就会除得彻底。关于“曾子有疾”一段,他说:“菩萨现身人道,欲护持在家律仪,毫无违犯,难之又难也。曾子冰渊自懔,到临终时,方知得免。若据此章,便谓儒家修行已局一生,死后无事,亦浅之乎测纯儒矣。”[15]在杨文会看来,纯儒修身并非只讲此生并不讲来世,而且他还把曾子看作菩萨现身人道。
关于杨仁山的以佛解道,有学者说:“杨仁山当日不自去作书,而要采取注疏方式,借道书以说佛理,大概也自有考量。……实际上,利用读者本来已经对经典已经具有的信心或敬意,入室操戈,盗梁换柱,夺胎易骨,也许效果更好。”[16]笔者认为,杨文会以佛解儒,其动机大概也是借以宣传佛教。杨文会有感于中西形势,力图借复兴佛教来振兴中国,他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与祗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立足促进佛教的振兴。除此之外,他还著书立说。杨文会的以佛解儒,无非是想以佛摄入,以此说明佛学的优越性,借此宣扬佛教。所以,杨文会的《论语发隐》实际上是他为复兴佛教所从事的理论工作的一部分。
注释: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20页。
[2]太虚:《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太虚大师全书》第19卷第41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3]《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31卷第181页。
[4] 《论语发隐》,《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5]《论语发隐》第157页。
[6]《论语发隐》第159页。
[7]《论语发隐》第160页。
[8]《论语发隐》第160页。
[9]《论语发隐》第160页。
[10]《论语发隐》,第158页。
[11] 杨文会著,周继旨点校:《杨仁山全集》,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574页。
[12]《大乘起信论》题为马鸣所著,此处以马鸣代指《大乘起信论》。
[13]《杨仁山全集》第572页。
[14]《论语发隐》第157页。
[15]《论语发隐》第156页。
[16]龚鹏程:《杨仁山笺释道书考》,《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郑建辉(1985.9.1—),男,32岁,汉族,籍贯福建莆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