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小组的!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的存在在我看来不能把其仅看作一种教学形式的运用,而是一种班级授课制之下学生生命积极发展的“最优化组织”。之所以用“最优化组织”这个看起来是生造的词汇,是因为我确实无法准确界定和表达这个概念,不妨通俗地理解一下:班级比较笼统,个体又太小,在介于两者之间须存在一个比较合理简洁的组织,那就是小组的形态,姑且称之为“最优化组织”。以下用一个小组一天的生活学习形态为例,再谈一点随感,请批评指正。
  阿松小组的一天
  阿威过来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帅气的男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陈老师,我告诉你一件事,刚才阿豪不听阿松的指挥(阿松在辅导他们学习),一直在捣乱,我已经把他喊出了教室,他自己去玩了……”
  阿威是这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阿松是组长,阿豪是另一个成员,这个学习小组还有其他两个孩子,一共是五人,而类似的小组整个班级还有八个。这样,全班将近五十个孩子,大致地分为九个小组。
  我跟踪观察其中阿松的小组,如实记录下小组在学校的活动情况,大致可以看出小组的真实生态。
  早晨7:10孩子们陆续到校,在班级大群体之下,小组的生活是很难为外人所察觉的,除非像我一样做定点的观察。
  阿松来得比较早,他作为组长首要的品质是负责任,而他恰恰也具备这个品质,其他的组长之中有两三个可能在“负责任”这点上有些差距,毕竟都是孩子嘛。阿松来自贵州,从小随父母“游学”各地,但在学习上还是保持了较好的状态,作为这个小组的核心人物,他具备许多优点,我会在后面的叙述里面涉及到。
  阿松边和其他孩子打着招呼,边整理书包里的学习用品,等他处理完自己的事务,开始找阿豪和他的另外几个组员。他督促阿豪拿出家庭作业,他要做一个基本的评价,虽然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由于这几个孩子都比较懒散,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阿松先做第一环节的督促。果然,阿豪有一题空白,他显然在和阿松争辩,大概是说自己不会做,所以才空着。阿松让他坐下来,请他读题。阿豪拗不过他,本性上阿豪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也知道这是阿松对自己的好。而阿豪似乎确实不会做这道题,他久久停顿在那里思考。阿松垂下头去,开始和他探讨这个问题的难点在哪里,看得出两个人是在讨论。此时阿威也到了班里,他看到阿豪和阿松的讨论,也就凑过来,连书包还没有放下,三个人的热烈讨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阿豪很快低头书写,阿松又让他讲了一遍理由,这才把作业本收起来交给课代表。
  7:30班级开始早读,小组的成员都到了,阿松在之前已经把所有组员的作业都初步过了一遍,指出了两个同学的问题,让他们独立纠正好了。
  8:20数学家庭作业老师已经批阅完成,课代表在晨练结束后,到办公室取回教室,各组长开始下发作业本。阿松自己有一道计算题错误,他显得很懊恼。他立刻订正好自己的作业,在错题边上写上错误的具体原因,“第一步把除号写成了减号,实在是不应该啊!下次不再犯!!”这是他的原话,三个感叹号很醒目。而这个要求是我们普遍的作业订正要求,也就是每一次作业必须写出错误的具体原因,具体到符号、数据,不能笼统说“我算错了”。
  家庭作业的订正时间不长,阿松自己订正好之后,开始检查组员的订正情况,发现阿豪的题目中还是有错误,而且比较多,早晨讨论的仅仅是一道空白的习题,而不会核对前面的作业——这也是我们的作业要求,小组检查第一步只是初步检查,对于空白习题可以公开讨论解决,而不核查其他完成的题目,这是避免部分学生有依赖思想,甚至抄袭。
  组员里有三位是学业中等的孩子,阿松是学业优秀的,阿豪是另一个群体的代表,每个小组差不多是类似的组合,个别的可能优生多一个,或者学困生多一个。
  上午三节课,课间孩子们自由地休息、游戏,小组的成员也有意识地在一起,同时也有对一些问题的交流,包括订正或者解答一些难题。属于孩子个体的时间非常有限,似乎一直处于紧张和忙碌之中,我的观察不会介入到孩子们之中,他们保持着原有的生态演进,包括其中偶然出现的矛盾。
  第二节课的课间,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个场景。
  阿豪和阿松可能产生了一些误会,而阿威作为组员及时调节了气氛,他让阿豪自己出去玩一会,这个处理也是合适的,而阿威自己也趁这个时间到校园里走了一圈。
  中午11:30,阿松已经开始整理检查小组的家庭作业,借着中午的时间也做了一个汇总,我看到那张单子,罗列得比较详细:
  阿豪:第1题整数乘法还有问题,5×4=20,他算成50。
  第2题这题可以用乘法分配率简便,他没有简便,结果也错了。
  第5题要通分,他没有通分,直接算了,问了他,通分不熟练。
  ……
  阿威:第3题中间一个结果没有约分,数字越来越大,结果错了。
  徐袁:分数乘法的约分还有点不熟练,错了一题,也可能是粗心。
  锦建:解方程过程里等式的性质不熟练,特别是1/2x÷2/3=5/6这样的类型,他不会。
  ……
  阿松:第一步把除号写成了减号,实在是不应该啊!下次不再犯!!
  我问他这样整理的目的,他郑重地说:“我们小组总体上还算好,但还需要更努力,每个人的错误原因找到了,改进就会更快,因为我们是一个小组的!”他的改进方式就是针对组员出现的个性化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出题给他们做,而这个时间就在中午。
  11:45阿松小组已经围坐在一起,由阿松命题,在书本、练习册等资料上寻找习题开始模拟竞答,甚至还有积分制度,这一点都源于孩子的自我创造。
  12:20等他们结束活动,我拿来阿松的记录本,上面写着一些符号和名字的缩写,例如:
  杰:77-8,77-10,76-6……
  建:9-8,9-9……   袁:75-2……
  威:81-1,81-6……
  松:20-8,20-9……
  我问阿松这些符号什么意思,他说短横前是页码,短横后是题号,“这样记着方便些,我自己也要做题,时间宝贵啊!”他笑着说。
  这样的小组竞答比较活泼,整个过程也是有序的,因为是针对自己的问题,孩子做起来也都很有积极性。
  13:20午习课结束的时候,老师的课堂作业批改也已经结束,课代表将作业下放到每个小组,阿松急忙看自己的作业,这一次全对,还有一个五角星,他脸上洋溢着笑容。随即他开始查看组员的作业,阿豪照例会有较多错误,其他三位同学有一个全部正确,有两位各错1题,阿松叮嘱各错1题的同学自己订正,阿威也没有错误,他正好可以帮助那两位同学,而阿松自己可以对阿豪进行适当的辅导,这个时间大概持续了15分钟。不久,阿松把作业给数学老师批改,同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并被询问小组里的其他成员的作业,他都做了回答,“对阿豪的订正不能放松,我待会也会找他,这一点上你多帮助他。”老师提醒阿松。
  下午的第一节是音乐课,孩子们在音乐教室快乐地唱歌,阿松的音乐不太好,而阿豪却是极其喜欢唱歌,因此在音乐上完全地反过来,阿豪会教阿松唱歌。例如在某个曲调上,阿松怎么也不会,马老师示范了两次,班上其他孩子都会了,这时可以明显地看出阿松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他的眼圈有点红。
  阿豪坐在他边上,轻轻地拉拉他,让他看自己的节奏和嘴型,阿松模仿了几次,终于可以跟上来了。阿豪悄悄给了一个大拇指,阿威坐在音乐室那种彩色方凳上,在后面伸手轻轻拍拍阿松的肩膀,也表示鼓舞。下课的时候,看得出小组成员的情绪都很好,一路唱着新教的歌回了教室。
  第二节是体育课,张老师布置的核心任务是跳绳,而且是团队的长绳。阿威是个体育健将,因此阿松小组的跳绳“大任”落在阿威身上,他和阿松两人摇绳,另外三人组合跳,而徐袁作为女生,比较胖一点,跳起来不是太协调,几次都没有连上,比其他小组落后了。阿威显得很着急,情绪有些波动,这时候阿松体现出组长的气度,他说:“徐袁你先不跳,看好我们俩摇的速度,看好他们怎么跳,感觉一下节奏,待会你单独跳。”徐袁站在边上观察他们摇绳和跳进去的时机,头一点一点,慢慢地,她感觉自己有数了,就举手示意阿松自己要试一试,阿松和阿威商量,先摇得中速一点,让徐袁适应一下,他们也观察徐袁跳的节奏,再调整速度。另外两个孩子在边上也很细心地观察徐袁的节奏,希望一会可以合拍。果然,徐袁跳得很好,接下来另外两个孩子也加入,三个人跳了好多个,结束的时候,边上的同学也鼓起掌来,体育张老师也拍手表示这个小组协调得很好。
  15:15大课间的时候,孩子们依然保持运动状态,但阿松他们似乎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好。原来,是阿豪的作业还没有订正好。刚才的跳绳给了他们一个启示,一定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盲目地进入绳圈里面,往往会失败。所以在订正作业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要求阿豪太快地做,而是把这些习题做成一个个的情景片段,阿豪对于文字似乎不太理解,但对于生活却是很了解的,一些数量关系,在这些片段里面显示很充分。我记录下一个片段:
  习题:食堂运来5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3/5,还剩多少千克?
  徐袁在沙坑里装作运来一堆沙子作为总量的大米,徐袁问阿豪这是多少千克,阿豪想了一想说:“500千克。”阿松把这堆沙子平均分成了5份,问阿豪:“怎么表示吃了的份数?”阿豪不假思索地把其中三堆扫除了,嘴里说“这些都是吃掉了的,没了!”大家边躲边笑,阿松制止他乱扬沙,继续问:“那你知道你刚才扫除了多少千克么?”阿豪停在那边,“三堆啊。”“不对,阿松问你是多少千克?”阿威有点着急,他是个急脾气。“就是怎么列式计算?”徐袁补充了一下,阿豪看看眼前的沙堆,“500÷5×3,等于300千克。”
  “对了。那么剩下多少千克呢?”
  “500÷5×2!”他用手指向剩下的两个沙堆,充满了自信,“等于200千克,一堆100千克!”
  他理解了这个道理,阿松又把他这个算式和“500×(1-3/5)”联系起来,因为有了眼前的这个模型,阿豪表示也理解2/5的含义了。
  第三课电脑课,因为阿豪的妈妈来访,未曾进行课堂跟踪。在办公室坐下后,她告诉我假期里也曾带孩子去大的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并没有智力上的问题,但存在一些“记忆的障碍”,通俗地讲就是不能长久地记东西,“医生已经建议吃药,这种药很贵……”说这些的时候,她略微显得有点局促。我和她分享了刚才在音乐课上以及大课间的所见,孩子或许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是绝对的难题,有时候,我们单独地看一个孩子太久,就会发现他的许多不良的东西,但是如果放在一个小组里面,或者更大的团队里面,他也有自己的长处,互相也会弥补。先不要忙着下结论,生命的成长过于复杂,简单的仪器测量不会是终结的判决,慢慢来。临走的时候,我给她推荐了几本书。至于是否吃药,还要看医生做出的专业判断和家长的决策,这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
  16:20准时放学,阿松小组里的每个孩子带着一天的收获,一天的快乐,当然也会有一天当中的微小遗憾回到温暖的家里。阿松和阿威同路步行回家,其他三个是由家长来接,在班级长长的队伍里,这五个孩子并不起眼。
  明天又会开始新的一天。
  对阿松小组的一些随感
  对阿松小组一天生活学习的描述仅仅是这个班级若干小组里极其普通的一个例子。我之所以不惜笔墨地写下这个小组一天里的诸多细节,是想透过这些细节看到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于“小组合作”的理解,不仅仅限于课堂技术层面,更在于生命价值的层面。
  在经典的教育理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质”“异质”等等名词来对小组结构做一些描述,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但有一点也需要指出,教育学本质上是一种探索生命发展的理论,“同质”“异质”显然不可能量化到精确的程度,生命本相“同”,生命又各有“异”,那就不妨模糊一些,就是“最优化组织”吧!   在具体阐述之前,有必要再澄清一个误区,这里的小组不是简单地按照座位排列,“左边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也不是前后位置或者同桌两人一个小组类似简单的区域划分,而是一种基于学生自组织基础上的按照性别、智力结构、性格、表达能力等等因素组合起来的非正式合作学习结构。人数的构成依然没有确定的标准,因地制宜,因班而定。阿松小组是五人,男女性别比例是4:1,综合能力(通常理解为学业上的分数排序)按照高中低排列的比是1:3:1。
  在横向比较阿松小组和阿卿小组(该小组综合能力按照高中低排列的比是2:2:0),就会发现阿松小组在活跃度上和合作形态上远远高于阿卿小组。限于篇幅,阿卿小组的形态不在此文详述,因为阿卿小组两个高分学生表现都不错,也有共同语言,两位中等生之间同样更为亲近一点,但两个层级之间的交流显然没有阿松小组这么有效——无论是作业检查环节,还是类似大课间给阿豪演绎习题的情景都没有出现过。但这并不意味着阿卿小组不如阿松小组优化,九个小组就会有九种不同的差异呈现,而差异的存在恰恰是小组吸引我目光的原因之一。
  阿松小组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孩子之间的互补性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阿松是一个学业优生,但在音乐艺术上不如阿豪,因此之前那个比例实际上也比较片面,就音乐而言,这个小组的高中低之比或许依然是1:3:1,但显然阿松和阿豪要互换一个位置,阿豪在音乐上的天赋使他在小组里面保持了一份自尊,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东西,例如阿威在体育上的特长、徐袁在情景表演上的优势都会使他们自己感到自豪。小组的生态不局限于我们目见的课堂或者学科,而应该从生命觉悟的角度审视,总有花开灿烂的一面向着阳光。
  如果我们更细微地聚焦于阿松小组在大课间小组讨论阿豪的一道错题的场景,可以看到这样的小组讨论对于个体的学业促进是何等的有益。
  聚焦一:小组成员的自身优势可以成为一种学习资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又都可以转化为学习的资源。这样的资源展示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或许更为充分一些。徐袁想到用沙堆表示大米,阿松动手分这些大米,并且实时提问,把文字化成生活场景,沟通了生活世界与文字世界,这样的互通显然在小组里面更为生动,尤其对于阿豪来说更是如此。他可以更为直观地理解习题,同时这个过程对于旁观的锦建、阿威等小组成员来说,都是一次提升,他们从中学会观察,并且学会分享彼此的资源。
  聚焦二:在阿松小组演绎场景辅助阿豪学习的场景里,不仅仅有认知成果的肯定,更有小组成员在情感上的认同,这一点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我们过去以为帮助了阿豪解题(或者类似的一些功利结果)是一个小组存在的目标,这是十分狭隘的。事实上,在阿松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得到彼此的帮助,阿豪固然在认知上是有确定的进步的,那么阿松呢,他是否在主导整个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如何协调一件事,如何表达一个意见?徐袁的收获是亲手做了一个“500千克大米”的模型沙堆,而锦建、阿威也在尝试倾听、表达、追问,这些都是他们个体学习所无法得到的收获。
  聚焦三:阿豪在这个场景里的学习进展是比较明显的,他的小组成员都在尽可能地展示各自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阿豪并没有感到过多的压力,他自己的一些参与性的举动,例如扫除“吃掉的3/5”,例如表达对问题的理解,都是基于小组比较平和的氛围,因为阿豪也有自己的亮点,那就是优美的歌声,以及在跳绳过程中彼此合作建立的默契。
  尽管我在阿松小组的一日回顾里面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优点,可以这样下结论:类似阿松这样的学习小组是班级授课制之下最具活力、与孩子的生活联接最为紧密和安全的一个组织,每个生命都可以自由地舒展,找到恰当的合作路径。但毋庸讳言,小组的生活形态远不止这些,从阿豪在上午第二课间从教室的“出走”中,我们也大致可以看出小组内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而横向比较另外一些小组,学困生在小组里面遭到“冷遇”并不个别,其中蕴含的小组伦理都是应该值得重视的。这些都可以继续探讨,可以使之更为优化。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南兴小学)
其他文献
这是三年级的学生在劳动。劳动的任务是拔草。  植物园里,砖缝里,随着春天的到来,长出了绿绿的野草,需要把它们清除掉。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三年级的学生。  根据情况,班主任把学生分成两组,任务也分成两块,一组拔植物园,一组拔砖缝里。然后每个组再把劳动任务细化,具体分配到每个学生头上。  这样一布置,看起来是很好。每个学生都有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了:谁干啥?谁干得咋样?都能清楚明了。班主任的任务只是监督落实。
期刊
活动对象  小学中年级  活动背景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学习技能,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保证。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更多,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现代课堂中,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只会瞪大眼睛听你高谈阔论的学生,而是藏着满腹疑问、随时准备插话,或是把手偷偷放在抽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在低年级时若没有及时纠偏,就会导致学生不
期刊
1984年,追随着启蒙班主任柔柔的目光,女孩陈雪晴立志走上教育之路,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也是在这一年,男生伍建从李镇西老师首届未来班毕了业,此后,他当过工人,成了班主任,做了总经理,历经人生起伏,唯有“正直、勤奋、善良”的六字班规始终铭刻在心里;  这一年,新中国第一次表彰了全国优秀班主任,2914名敬业、奉献、有爱心的班主任受到了嘉奖。  也是在这一年,带着改革年代特有的锐气和使命,《班主任之
期刊
在《劳动中的公平》一文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均等分任务的劳动是不是公平的?按照一般逻辑,个体化分工,每人完成自己分内的劳动任务,这是公平的。教师所纠结的是学校组织的劳动,是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还是把这次劳动视为社会化劳动的一次预演,教育学生要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  这个思考触及的是劳动的价值实现问题。通常意义上说,学校组织的劳动,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价值实现:其一,要引导每一个劳动者,重视个体劳
期刊
《班主任之友》创刊三十年,这三十年恰是我国的班主任工作发展最迅速的三十年。我也在阅读、撰写和实践中慢慢感悟到,这三十年里,班主任群体在理念和价值标准方面的层层递进和逐渐变迁。  爱心·奉献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
期刊
谁能成为优秀教师?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埃里克·汉努史克提议说,这么多年以来,大家一直讨论资金投入、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最后大家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要改变美国在世界上学生学业水平落后的现状,只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把全美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排名,然后把最后6-10%的教师开除,顶替的教师水平无需太高,中等水平即可。  如果这么做的话,一个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
期刊
李惠千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她出生在2000年12月,当时称千禧之年;她爸爸妈妈又希望她很聪慧,就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李惠千。她的小名叫柳柳,柳树的柳,因为她妈妈姓刘,刘柳同音,而柳树是那么清秀飘逸。李惠千就是在这样的期望里渐渐长大的,2009年9月,在她九岁时,进了我当时所带的五(5)班,成了我的学生。  这是一个乖巧到叫人心疼的小姑娘,长得和名字一样清秀,细长的眼睛,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她从来都
期刊
小良,因上课自由随便、学习基础差,在年级中小有名气,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特殊生”,也是学生眼中的“反面人物”。我是他的数学老师,上课时我讲一句,他就会讲两句(当然是与学习无关),要么突然会从他那发出很大的怪叫,或者一不留神他已经不在教室的座位上了。每天,我要与小良“斗智”,才能使他在课上保持片刻安宁;还要与他“斗勇”,希望他不打扰其他学生正常听课。尽管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成效甚微。小良在课上还
期刊
我与管老师有“半面之缘”。之所以说是“半面”,是因为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听过他的一节作文课,见过这个作文教学独树一帜的语文老师,而管老师一定对茫茫人海中的我没什么印象。寒假的时候,我的师傅王林波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我带着初见管老师的那“半面之缘”,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之所以读得这么快,是因为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普通”,书里面没有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全都是我
期刊
班里有七八个孩子坚持写日记,两年多,从未间断。我看了一下,都是些流水账之类的叙述,但这种坚持的精神依然让我感动。每个坚持写日记的孩子,都得到了我大把大把的表扬,还有一本封面精美的笔记本。  发完奖品之后,我给大家讲了许多“坚持”带来改变和成功的故事,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要数那个“甩手十下”的故事。  “成功这么简单啊?我也能做到。”  “甩手,谁不会啊?”  “从今天开始,我也甩十下。”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