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平面以下求生存
摊开荷兰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几条主要河流莱茵河、缪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在其境内聚集,河网纵横交错,最终流入西侧的北海海口,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北海暴潮会对三角洲直接造成冲击,是水患的易发地。而三角洲通常都是人口聚集、商务繁忙的地区,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就位于荷兰三角洲平原上。但荷兰又是一个洼地,全境没有一座山,60%的国土都低于海平面,最严重的地区低于海平面6米多,使洪水成为荷兰挥之不去的梦魇,千百年来,给土地和房屋抽水就是荷兰人的日常生活。
但是,天生弱势可以靠后天补足,正因为地理位置的恶劣,荷兰从12世纪就开始了填海造陆的工程,如今20%的荷兰国土都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因此有“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的说法。实际上,荷兰风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水从低地抽往地势较高的河道,因其造型特殊,成了荷兰的标志性建筑。而这一人口不多、资源缺乏、水灾频繁的小国能在15世纪成为海上霸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长年对付海洋和水的经验——每次洪灾都促使他们加强一次防御。
1953年,一次凶猛的北海暴潮将海水灌进内陆,淹没了荷兰5.7%的国土,4.7万座房屋被摧毁,夺走了荷兰1835条生命。大受打击的荷兰人开始策划举世闻名的三角洲工程,用系列的防潮闸门、海堤、抽水设施将荷兰的西部低地做彻底的保护。在那个年代,这种巨型工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程进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海象、潮汐及河川水文水理的知识和理论,以及现场施工技术,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马仕朗大坝,被誉为“万年防洪”的海闸,于1997年启用。它有两个艾菲尔铁塔那么大,4个艾菲尔铁塔那么重,建于入海口附近,距鹿特丹1个半小时车程,是这个城市的第一道防线,保护着这个重要的港口,同时兼顾商贸繁忙期的顺利通航。马仕朗大坝由两个巨型塔型金属臂组成,平时停靠在河口两岸,当水位达到3米时,就开始关闭水闸。水闸关闭后垂直的闸板会沉入水中,与河床相结,阻止海水涌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三角洲工程完成了,彻底解决了荷兰的水患。然而,“彻底”是有时限的,随着全球变暖,水患又来了。
把土地还给河海
几个世纪以来,荷兰的治水策略都是与河流、海洋争夺领地,用堤坝围堵,建造的海堤长达1800多千米。堤坝也确实为荷兰抵抗洪水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1995年,由于连续数天的强降雨,莱茵河泛滥,河堤出现裂缝,20多万人被迫撤离家园。从那以后,荷兰的民众看到,堤坝终归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而且由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化,世界洋面逐年上升,最近20年,荷兰外海的海平面上升了4厘米;据科学家预测,2050年,荷兰海平面将上升40厘米;2100年,上升的高度将突破65厘米。从现在开始,当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就是标榜万年防洪的马仕朗大坝都不管用了。而同时,在防洪地区,由于阻挡了水流,地下水减少,会产生地层下陷的问题。
于是,荷兰水利专家们转变思路:水,我们不拦了!干脆把土地还给河海,变“与水对抗”为“与水共存”。
在这一思路下,诞生了“河流空间”项目,防洪区的许多土地被释放,回归成河岸自然生态系统。荷兰工程师设计出特殊的湖泊、公园、车库和广场,平时是人们休闲的场所,一旦洪水涌来,就成为了巨大的水库。比如,在一个低于海平面6米以上、几乎是接近荷兰地势最低点、占地约8.9万平方米的地区,就被改造成一个水上运动场,2016年的世界皮划艇锦标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而当雨季来临、莱茵河泛滥时,这里又可以蓄洪,可谓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一些防波堤被移走或重置,一些洪水分流通道被加深,洪水流经途中的人造障碍物被拆除,增加洪水旁路,等等。这些措施都会使洪水快速得到安全处理,同时改善流域的自然环境,如地面沉降状况得到缓解。自2006年以来,荷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数十个类似的方案,彻底颠覆了荷兰乃至世界的治水传统。
立体而多元的治水策略
要与水共存,荷兰不光靠基础水利建设,他们的规划立体而多元,还包括危机管理、儿童教育、在线应用和空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例如,国家开发了一个GPS导航APP,国民随时都能知道地面与海平面的相对高度;儿童使用公共泳池可以不受限制,但必须首先获得着装游泳的证书,就是穿着便装和鞋,包括穿着冬衣下水游泳。这种技能就像中国人从小学会骑自行车一样平常。
全民的水患意识也非常重要,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水灾发生之前,建议民众每人预备一个简易充气艇,以备可能的水患,想必一般居民只会当笑话听。但是在荷兰的鹿特丹,这个最易受灾的港口城市,如果市长说以后雨量会增大,大家应该备置一艘船,市民们会毫不犹疑地做好准备。还有,当强暴风雨来袭时,政府会要求居民掀开花园走道上的水泥板,让土壤吸收雨水,以减少溢水,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灾难面前,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叠加起来,会明显缓解灾情。
荷兰建筑界的水患意识也与时俱进,建筑师肯恩·欧道斯首先发明了漂浮屋,水患发生时,水涨船高,无需逃离,真正做到与水共存。欧道斯还与政府合作,实施“新水域计划”,将水引入阿姆斯特丹与海牙之间的干涸土地上。当大雨来临,附近河流的水被引导至此,控制了洪水对其他地方的危害,而这片新的水域将被打造成一个漂浮屋社区。
成为全球水利之师
气候变化对全人类是威胁,然而,精通水利的荷兰人将之看作是一个商机。全球各地的河川三角洲都是人口聚集、商贸发达的地区,如果荷兰能解决自己的三角洲水患,同样可以将技术输出给其他国家。
全球前十大水利顾问公司,就有四家荷兰公司,而其中两家公司包办了全球四成的疏浚工程生意。从美洲的巴拿马运河、美国乔治亚州海岸侵蚀整治到亚洲的印尼雅加达洪水整治、迪拜的棕榈岛,都是荷兰人包下的工程。迪拜棕榈岛的建设可以说是一炮打响,響彻世界。就是美国,在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势下,在治水方面也积极奉荷兰为师。
荷兰还成立了一个跨国组织“三角洲联盟”,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将荷兰经验输出到世界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当然,这一组织背后自然也包含其商业用心。
实施三角洲工程时,荷兰曾经投入了庞大的经费,开展水利基础研究,成立了数个至今仍举世闻名的研究单位及学校。中国每年都有百来名水利官员去荷兰进修培训,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水利相关专业,荷兰也是最重要的候选留学国之一。
摊开荷兰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几条主要河流莱茵河、缪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在其境内聚集,河网纵横交错,最终流入西侧的北海海口,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北海暴潮会对三角洲直接造成冲击,是水患的易发地。而三角洲通常都是人口聚集、商务繁忙的地区,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就位于荷兰三角洲平原上。但荷兰又是一个洼地,全境没有一座山,60%的国土都低于海平面,最严重的地区低于海平面6米多,使洪水成为荷兰挥之不去的梦魇,千百年来,给土地和房屋抽水就是荷兰人的日常生活。
但是,天生弱势可以靠后天补足,正因为地理位置的恶劣,荷兰从12世纪就开始了填海造陆的工程,如今20%的荷兰国土都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因此有“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的说法。实际上,荷兰风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水从低地抽往地势较高的河道,因其造型特殊,成了荷兰的标志性建筑。而这一人口不多、资源缺乏、水灾频繁的小国能在15世纪成为海上霸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长年对付海洋和水的经验——每次洪灾都促使他们加强一次防御。
1953年,一次凶猛的北海暴潮将海水灌进内陆,淹没了荷兰5.7%的国土,4.7万座房屋被摧毁,夺走了荷兰1835条生命。大受打击的荷兰人开始策划举世闻名的三角洲工程,用系列的防潮闸门、海堤、抽水设施将荷兰的西部低地做彻底的保护。在那个年代,这种巨型工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程进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海象、潮汐及河川水文水理的知识和理论,以及现场施工技术,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马仕朗大坝,被誉为“万年防洪”的海闸,于1997年启用。它有两个艾菲尔铁塔那么大,4个艾菲尔铁塔那么重,建于入海口附近,距鹿特丹1个半小时车程,是这个城市的第一道防线,保护着这个重要的港口,同时兼顾商贸繁忙期的顺利通航。马仕朗大坝由两个巨型塔型金属臂组成,平时停靠在河口两岸,当水位达到3米时,就开始关闭水闸。水闸关闭后垂直的闸板会沉入水中,与河床相结,阻止海水涌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三角洲工程完成了,彻底解决了荷兰的水患。然而,“彻底”是有时限的,随着全球变暖,水患又来了。
把土地还给河海
几个世纪以来,荷兰的治水策略都是与河流、海洋争夺领地,用堤坝围堵,建造的海堤长达1800多千米。堤坝也确实为荷兰抵抗洪水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1995年,由于连续数天的强降雨,莱茵河泛滥,河堤出现裂缝,20多万人被迫撤离家园。从那以后,荷兰的民众看到,堤坝终归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而且由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化,世界洋面逐年上升,最近20年,荷兰外海的海平面上升了4厘米;据科学家预测,2050年,荷兰海平面将上升40厘米;2100年,上升的高度将突破65厘米。从现在开始,当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就是标榜万年防洪的马仕朗大坝都不管用了。而同时,在防洪地区,由于阻挡了水流,地下水减少,会产生地层下陷的问题。
于是,荷兰水利专家们转变思路:水,我们不拦了!干脆把土地还给河海,变“与水对抗”为“与水共存”。
在这一思路下,诞生了“河流空间”项目,防洪区的许多土地被释放,回归成河岸自然生态系统。荷兰工程师设计出特殊的湖泊、公园、车库和广场,平时是人们休闲的场所,一旦洪水涌来,就成为了巨大的水库。比如,在一个低于海平面6米以上、几乎是接近荷兰地势最低点、占地约8.9万平方米的地区,就被改造成一个水上运动场,2016年的世界皮划艇锦标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而当雨季来临、莱茵河泛滥时,这里又可以蓄洪,可谓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一些防波堤被移走或重置,一些洪水分流通道被加深,洪水流经途中的人造障碍物被拆除,增加洪水旁路,等等。这些措施都会使洪水快速得到安全处理,同时改善流域的自然环境,如地面沉降状况得到缓解。自2006年以来,荷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数十个类似的方案,彻底颠覆了荷兰乃至世界的治水传统。
立体而多元的治水策略
要与水共存,荷兰不光靠基础水利建设,他们的规划立体而多元,还包括危机管理、儿童教育、在线应用和空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例如,国家开发了一个GPS导航APP,国民随时都能知道地面与海平面的相对高度;儿童使用公共泳池可以不受限制,但必须首先获得着装游泳的证书,就是穿着便装和鞋,包括穿着冬衣下水游泳。这种技能就像中国人从小学会骑自行车一样平常。
全民的水患意识也非常重要,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水灾发生之前,建议民众每人预备一个简易充气艇,以备可能的水患,想必一般居民只会当笑话听。但是在荷兰的鹿特丹,这个最易受灾的港口城市,如果市长说以后雨量会增大,大家应该备置一艘船,市民们会毫不犹疑地做好准备。还有,当强暴风雨来袭时,政府会要求居民掀开花园走道上的水泥板,让土壤吸收雨水,以减少溢水,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灾难面前,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叠加起来,会明显缓解灾情。
荷兰建筑界的水患意识也与时俱进,建筑师肯恩·欧道斯首先发明了漂浮屋,水患发生时,水涨船高,无需逃离,真正做到与水共存。欧道斯还与政府合作,实施“新水域计划”,将水引入阿姆斯特丹与海牙之间的干涸土地上。当大雨来临,附近河流的水被引导至此,控制了洪水对其他地方的危害,而这片新的水域将被打造成一个漂浮屋社区。
成为全球水利之师
气候变化对全人类是威胁,然而,精通水利的荷兰人将之看作是一个商机。全球各地的河川三角洲都是人口聚集、商贸发达的地区,如果荷兰能解决自己的三角洲水患,同样可以将技术输出给其他国家。
全球前十大水利顾问公司,就有四家荷兰公司,而其中两家公司包办了全球四成的疏浚工程生意。从美洲的巴拿马运河、美国乔治亚州海岸侵蚀整治到亚洲的印尼雅加达洪水整治、迪拜的棕榈岛,都是荷兰人包下的工程。迪拜棕榈岛的建设可以说是一炮打响,響彻世界。就是美国,在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势下,在治水方面也积极奉荷兰为师。
荷兰还成立了一个跨国组织“三角洲联盟”,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将荷兰经验输出到世界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当然,这一组织背后自然也包含其商业用心。
实施三角洲工程时,荷兰曾经投入了庞大的经费,开展水利基础研究,成立了数个至今仍举世闻名的研究单位及学校。中国每年都有百来名水利官员去荷兰进修培训,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水利相关专业,荷兰也是最重要的候选留学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