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各高校热能工程专业锅炉原理课程教学课时数普遍压缩的情况,结合中国计量学院热能工程专业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积累的一些经验,对新形势下如何组织好该课程教学以及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热能工程;锅炉原理;教学改革
锅炉原理是热能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锅炉,并能对锅炉进行设计计算,因而它对热能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分析国内各高校热能工程专业锅炉原理教学计划可以发现,该课程教学课时数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幅度缩减。据调研,目前各高校热能工程专业中,该课程理论教学课时数均在50学时左右。
如何在较短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该门课程,是新形势发展对锅炉原理课程任课教师提出的一个新挑战。本文结合我校讲授锅炉原理课程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合理调整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大纲的制定及修改应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由于课时压缩,锅炉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需做出相应调整,授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亦需有相应变化,但这种调整以及变化不应仅仅是课时上的简单缩减,而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调整,对于一些重点讲解的内容,仍需保留足够的课堂教学课时数。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选取的教材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根据教学计划,其理论教学课时为43学时。如何在较少的课时情况下,组织完成好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安排时,
此外,在每一章节内容的讲解中,对于一些随着技术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不再或很少采用的技术及设备的内容介绍,可以让学生课下看书自学,从而节省下宝贵的课堂授课时间。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对于锅炉原理课程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辅助手段。随着教学方式不断发展与改进,锅炉原理课堂教学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突破传统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锅炉原理的授课一般是在本科生的第六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刚刚学习完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虽在平日的学习或者讲座中接触过锅炉相关知识,但是对于锅炉的原理、构成及其作用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不同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例如,锅炉原理第一章内容是对电厂锅炉作用及设备构成的总体介绍,由于课时缩减,许多教师仅拿出1个课时或者1个课时多一点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讲解后,就匆匆而过,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电站锅炉的时候就印象不深甚至没有印象;而接下来进行的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锅炉机组热效率等内容的授课,因为偏概念理论及公式推导较多,从而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和热情,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此问题,我校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利用购置的300MW发电厂整体模型(比例1:20)、控制循环汽包锅炉模型(比例1:20)等教学工具,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变为模型前的互动式教学,采用老师讲解、学生提问的方式,在把学生学习锅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也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锅炉原理课堂教学内容应紧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反映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更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做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接触书本中所涉及的技术及设备的最新动态。
举例来说,一般的锅炉原理教材在论述锅炉点火设备内容时,通常仅提及大、中型锅炉常用的二级点火装置和三级点火装置,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油点火、等离子点火、小油枪点火等成熟可靠的点火技术及设备在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的将这些新的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听课兴趣,还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重要手段。由于授课学时的压缩,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课程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并及时弥补;同时利用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及重要公式的使用,逐步培养和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这一章节时,由于其内容含有大量的概念、定义以及公式、表格等,如何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用大量的时间去推导公式,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对于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公式给学生点到为止,而课后布置让学生针对不同煤质的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及其产物以及空气和烟气焓值的计算,加深学生对于该部分內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比较多的问题,在课堂作业点评时进行集中讲解,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其它建议
为了减少锅炉原理课时压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还可通过有目的性调整其它相关课程教学计划的方法。
我校在进行锅炉原理课程学习之前,组织学生到电厂、锅炉厂、汽轮机厂等实际生产单位进行认知实习,通过让学生实地接触,使其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而在系统讲授完整个课程之后,安排学生接着进行锅炉课程设计,又可使学生对其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的练习和总结;最后,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组织学生到电厂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通过现场跟班操作,从而使学生运用锅炉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并最终实现锅炉原理课程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有所保证,还能有所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3:29-31
研究来源:
中国计量学院校重点建设课程《热能动力机械装置》
【关键词】热能工程;锅炉原理;教学改革
锅炉原理是热能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锅炉,并能对锅炉进行设计计算,因而它对热能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分析国内各高校热能工程专业锅炉原理教学计划可以发现,该课程教学课时数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幅度缩减。据调研,目前各高校热能工程专业中,该课程理论教学课时数均在50学时左右。
如何在较短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该门课程,是新形势发展对锅炉原理课程任课教师提出的一个新挑战。本文结合我校讲授锅炉原理课程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合理调整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大纲的制定及修改应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由于课时压缩,锅炉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需做出相应调整,授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亦需有相应变化,但这种调整以及变化不应仅仅是课时上的简单缩减,而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调整,对于一些重点讲解的内容,仍需保留足够的课堂教学课时数。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选取的教材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根据教学计划,其理论教学课时为43学时。如何在较少的课时情况下,组织完成好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安排时,
此外,在每一章节内容的讲解中,对于一些随着技术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不再或很少采用的技术及设备的内容介绍,可以让学生课下看书自学,从而节省下宝贵的课堂授课时间。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对于锅炉原理课程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辅助手段。随着教学方式不断发展与改进,锅炉原理课堂教学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突破传统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锅炉原理的授课一般是在本科生的第六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刚刚学习完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虽在平日的学习或者讲座中接触过锅炉相关知识,但是对于锅炉的原理、构成及其作用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不同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例如,锅炉原理第一章内容是对电厂锅炉作用及设备构成的总体介绍,由于课时缩减,许多教师仅拿出1个课时或者1个课时多一点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讲解后,就匆匆而过,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电站锅炉的时候就印象不深甚至没有印象;而接下来进行的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锅炉机组热效率等内容的授课,因为偏概念理论及公式推导较多,从而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和热情,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此问题,我校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利用购置的300MW发电厂整体模型(比例1:20)、控制循环汽包锅炉模型(比例1:20)等教学工具,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变为模型前的互动式教学,采用老师讲解、学生提问的方式,在把学生学习锅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也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锅炉原理课堂教学内容应紧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反映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更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做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接触书本中所涉及的技术及设备的最新动态。
举例来说,一般的锅炉原理教材在论述锅炉点火设备内容时,通常仅提及大、中型锅炉常用的二级点火装置和三级点火装置,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油点火、等离子点火、小油枪点火等成熟可靠的点火技术及设备在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的将这些新的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听课兴趣,还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重要手段。由于授课学时的压缩,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课程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并及时弥补;同时利用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及重要公式的使用,逐步培养和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这一章节时,由于其内容含有大量的概念、定义以及公式、表格等,如何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用大量的时间去推导公式,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对于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公式给学生点到为止,而课后布置让学生针对不同煤质的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及其产物以及空气和烟气焓值的计算,加深学生对于该部分內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比较多的问题,在课堂作业点评时进行集中讲解,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其它建议
为了减少锅炉原理课时压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还可通过有目的性调整其它相关课程教学计划的方法。
我校在进行锅炉原理课程学习之前,组织学生到电厂、锅炉厂、汽轮机厂等实际生产单位进行认知实习,通过让学生实地接触,使其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而在系统讲授完整个课程之后,安排学生接着进行锅炉课程设计,又可使学生对其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的练习和总结;最后,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组织学生到电厂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通过现场跟班操作,从而使学生运用锅炉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并最终实现锅炉原理课程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有所保证,还能有所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3:29-31
研究来源:
中国计量学院校重点建设课程《热能动力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