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程为例,介绍了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也对本行业的能力要求有所了解。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关电源;应用与维护
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必修课,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技能课。主要讲解开关电源技术基础、自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他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单片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家电产品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办公设备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应用与维修以及新型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通过对这些实用技术的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开关电源应用与维修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还停留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具体的课程中,能有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体,教师只进行指导,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形式。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改变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法的实效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目标的实现,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时,培养了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中的具体做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需要精心设计和考量,应以知识目标为指导,选择具有典型性、易实施的任務,而不是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适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更不能脱离教材而随意选择内容。本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开关元件与驱动电路、变换器与软开关技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分析。现以模块4“开关电源电路分析”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该模块设计三个任务:电源电路图分析、电路中元件确定和电路析焊接并测试,其具体实施如下:
1.设计情境。小李是设计部的一名新来员工,恰巧公司正在研发新产品,由于小李没有经验,所以工作开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大家一起看看,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能不能帮助他解决?
2.引出任务。课件显示一件电源电路图,教师引出任务:小李拿到了一张电源电路图,但他怎么也不明白其工作原理。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帮小李分析?教师给一定自由思考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分析电路图,然后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正确分析电路图。
3.独立探索。第一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次引出任务,并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同学们,电路图分析完了,谁知道这张电路图都需要哪些元件,元件的参数件又都是多少?”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查阅,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其学习兴趣及参与积极性,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查完后,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对照自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教师讲解所需的元件及每个元件的参数。
4.确定任务并告知。教师告知训练任务,即电路板焊接并调试。教师讲解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问题,让学生整理电路图。
5.学生分组协作学习。5~6名学生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分组讨论完成本次任务的步骤,确定所需的设备、工具及材料等,由组长分工,合作完成焊接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学生焊接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每组完成的情况,并加以指导。
6.验收成果并评价。每组对完成的电路板自行进行测试,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终,每组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再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互相评价。教师根据巡视情况及各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秀乾(1979— ),男,辽宁辽阳人,研究生学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与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关电源;应用与维护
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必修课,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技能课。主要讲解开关电源技术基础、自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他激式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单片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家电产品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办公设备中的开关电源与维修、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应用与维修以及新型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修。通过对这些实用技术的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开关电源应用与维修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还停留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具体的课程中,能有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体,教师只进行指导,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形式。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改变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法的实效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目标的实现,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时,培养了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中的具体做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需要精心设计和考量,应以知识目标为指导,选择具有典型性、易实施的任務,而不是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适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更不能脱离教材而随意选择内容。本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开关元件与驱动电路、变换器与软开关技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分析。现以模块4“开关电源电路分析”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法在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该模块设计三个任务:电源电路图分析、电路中元件确定和电路析焊接并测试,其具体实施如下:
1.设计情境。小李是设计部的一名新来员工,恰巧公司正在研发新产品,由于小李没有经验,所以工作开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大家一起看看,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能不能帮助他解决?
2.引出任务。课件显示一件电源电路图,教师引出任务:小李拿到了一张电源电路图,但他怎么也不明白其工作原理。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帮小李分析?教师给一定自由思考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分析电路图,然后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正确分析电路图。
3.独立探索。第一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次引出任务,并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同学们,电路图分析完了,谁知道这张电路图都需要哪些元件,元件的参数件又都是多少?”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查阅,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其学习兴趣及参与积极性,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查完后,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对照自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教师讲解所需的元件及每个元件的参数。
4.确定任务并告知。教师告知训练任务,即电路板焊接并调试。教师讲解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问题,让学生整理电路图。
5.学生分组协作学习。5~6名学生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分组讨论完成本次任务的步骤,确定所需的设备、工具及材料等,由组长分工,合作完成焊接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学生焊接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每组完成的情况,并加以指导。
6.验收成果并评价。每组对完成的电路板自行进行测试,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终,每组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再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互相评价。教师根据巡视情况及各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秀乾(1979— ),男,辽宁辽阳人,研究生学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与自动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