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遗著《小学识字教本》的命运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博览群书》第2期上徐雁平先生大作《〈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与晚年陈独秀》,以为甚好。不过,徐先生似不知陈独秀著《小学识字教本》已在台湾海峡两岸先后出版。
  三年前台北出版的《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堪称珍稀。陈独秀是书法大家,此书是真迹影印,所披露的新史料也为内地许多陈独秀研究者未知未见。笔者数日朝夕面对此书,一者欣赏陈氏书法,再者辨认揣摩,感慨不少。这些感慨说之无益也就不说了。最触目的是陈独秀凄凉的晚境:老病,乡居,困顿,皓首穷经,“气尽途绝”(这是章士钊早年评论陈独秀之语)。
  陈独秀是政治人物,他晚年对世界大势,抗日战局,政治理论(包括重估布尔什维克理论及其领袖之价值)和发展资本主义等问题有许多论述,但投入精力最多的是撰写《小学识字教本》。1939年底至1942年他死去之前写给台静农的一百余封书信,百分之七十都是关于他正撰写的这部著作。或增补字条删修书稿,或忧虑寄出的书稿是否已抄正及校改,更担心手稿和抄正书稿遗失或毁于战火,催问何日能出版及如何出版等等。1940年6月15日他在致台静农信中写道:“此次续写之稿,约为期月余,甚勉强,致于左边耳轰之外,又加以右边脑子时作阵痛,写信较长,都不能耐,势必休息若干时日也。”在上文两竖行中间尚有一行小字:“日写五六小时,仲纯在此必干涉也。”仲纯即邓仲纯已知独秀病将不起,必阻止他不要老命写作。邓家与陈独秀家是世交,邓仲纯与其弟邓以蛰青年时与陈独秀一起留学日本,多年在东京同住一个宿屋(餐宿同供的次等旅舍),情同手足。陈独秀流寓江津后,曾住在邓仲纯开设的延年医院楼上,与邓家同吃一锅饭。直到陈独秀死,那几年邓仲纯一直是陈独秀的义务保健医和义务通信员。邓仲纯虽学医,由于家学渊源,对古文古史亦颇有造诣。陈独秀书赠他的篆联是:“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略可见之。
  陈独秀病骨支离,在窘迫恶劣的环境中写这部书,又忧心书稿遗失或不能出版,这种焦虑的心情在1940年6月19日致台静农信中表现得最典型。全信如下:
   静农兄:
   昨日火房回带来十七日手示并×(此字认不 确——靳注)稿一册,均妥收,校改处另纸奉上。前 接十二日信,十四日即回一信交邮寄上,十七日又 奉上一明信片,不知均收到未?有人谓雕板太慢 (因有美国牵掣,日本或不敢即取香港),倘商务能 加速排印,寄港亦可,唯寄书来川仍不便,只有寄 纸版来渝浇印一部分之法;弟意川中如能刻篆字, 终以川中雕刻为宜也。巴黎近郊英法军如不能打 一胜战,恐难免与德言和,德、俄、意、日势益盛,世 界将有更黑暗一时期也。
    此祝
  健康!
  
  陈独秀手启 六月十九日
  此信天头尚写有:“即在川刻印,亦宜加工速成(加工速成四字旁边均划双圈——靳注),时局变化,今日不知明日之事也。又及”
  陈独秀酝酿并着手撰述此书是在国民党南京老虎桥监狱中,但这部书却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他38岁时,蔡元培刚一发布他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任命,教师中的守旧派反对说:“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式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长文科了。”蔡元培马上站出来反驳说:“仲甫先生精通训诂音韵,过去连太炎先生也把他视为畏友,怎么能说没有真才实学。”可见陈独秀精通训诂音韵早在国学大师中闻名。他二十几岁被誉为“皖城名士”,绝不是仅因为他20岁时刻印了一篇文章《扬子江形势论略》,而是因为他深厚的学养和独立的见识。守旧派说他只会写时文,陈公博说他“文笔可算犀利无比”,李达说他“只是文笔好”,抛开成见也只是皮相之论。邓以蛰说“独秀是个质胜文的人”,才是确见。陈独秀对自己这部著作是颇自信的,认为必能传世。他1940年12月30日信中写道:“仍望由馆(指教育部所属中央编译馆——靳注)中油印二三百份,分散各省,以免川乱将原稿散失。拙稿虽未臻完善,而弟颇自矜贵也。”这部书当时未能出版,原因固然多种,主要是因为教育部长陈立夫作梗。结果只油印五十份分送学者和文化机关,陈独秀本人连油印稿也未看到就死了。
  陈独秀将这部书稿卖给编译馆,是因为台静农在编译馆,修改书稿,借参考书,与馆方接洽等能方便些。台静农后来是台湾人文学界重镇,但他并不是陈独秀亲炙的学生,他1922年报名在北大中文系旁听时,陈独秀已离开北大三年多了。台静农以自己晚到北京,未能做陈独秀的学生为憾。1938年他们在江津第一次晤见后,交往亲切,台静农执弟子礼。陈独秀也敬重台静农,称之为兄,称其父为丈,其实台静农的父亲还小陈独秀三岁。陈独秀晚年的这部书稿之修改、誊正、油印,台静农出力最多。再一位是魏建功,如陈独秀1940年11月23日信中说:“拙稿经建功兄校正,有所修改或加注,为益实多。”为油印稿刻蜡纸者姓何,陈独秀信中说“何君既能读此书,弟必匀出一部赠他”。
  陈独秀心血结晶之一的这部未能最后完成的遗著,后来的命运果如他自己所料。梁实秋带去台湾一本油印稿,70年代初即在台湾影印出版。笔者在上海友人家见过此书,书名改为《文字新诠》,没有著作人,删掉陈独秀的《自叙》代以梁实秋一序。当时台湾尚未解严,未开放党禁报禁,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梁实秋促成此书最先正式出版,功不可没。
  陈独秀挚友王星拱自然能得到《小学识字教本》油印稿,一直珍藏着,1946年他任中山大学校长时,曾借给在该校中文系教训诂学的严学一阅。严先生“击节讽诵,爱不忍释”,当即将二十万字书抄存一份。刘志成最先见到的就是严先生的手抄稿。后来在内地又发现几本油印稿,也有出版社想出版此书,七波八折未能实现,“据说是学术、经济以外的理由”。1985年经严先生努力,“目光远大的巴蜀书社”决定出版此书。刘志成对书稿的整理校订极为精审。此书不能铅字排版和微机排版,由成都知名书法家张勉之工楷誊正,清丽遒劲,一笔不苟,历时两年完成。1995年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精装十六开本,三百多页,定价仅38元。笔者虽然不懂文字学,随手翻翻,这精美的印刷,漂亮的书法,也颇赏心悦目。
  这部书的学术价值,笔者无从置喙,引几段专家的评论也就够了。台静农认为陈独秀的研究方法“是极科学的方法,使两千年来的文化遗产,由芜杂而有体系可寻”。严学认为“仲甫先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学家”,“一代学人,深藏若虚,著述以终,能无悼敬乎”!刘志成认为“以历史唯物主义全面辨析汉字字根,研究汉语同源词,那应当首推风云学者陈独秀。这也是前代任何研究汉语同源词的学者不可能做到的”。可见,陈独秀此书在中国语言学领域乃至古文古史领域将被长久谈论下去,是那些纵然煊赫一时终属浮光掠影的著作不能比拟的。历史的筛选最严酷无情。
  在中共八十年历史诸领导人物中,也有三几位堪称大儒,陈独秀是其中巨擘。
其他文献
平时我们看惯了科普书封面上外国人的名字,由中国作者写的高质量的科普书还不多。《无心的机器》出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乍看书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这是一本写“机器”的书。但看一下封面就会发现,这个机器正在读写和“思考”!原来这本书所写的对象,并不是像纺织机、推土机那样的机器,而是计算机、机器人这样处理信息的机器。书中内容涉及视觉思维、智力游戏、语言理解、逻辑、言说、诗词、艺术、佛学、禅、神经网络
期刊
自古以来,法律总意味着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既是法律的本质特征,也是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法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就是尽可能把这种理想对象化。对法律的这种信仰是法学家们努力的内在动力,也是公民遵守法律的根本理由。但美国著名法律社会学家唐纳德·布莱克在他那篇幅不大、影响却不小的《法律的运作行为》一书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现实中的法律和理想状态的法律有很大的距离
期刊
轴心时期    然而,大约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叶,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全世界出现了一些非凡人物,各自从他们的社会中凸现出来,并宣称重要的新洞见。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 ɑ蛘摺兜赖戮返哪涿髡郀┖湍印T谟《扔星谴鹉捶鹜印㈥饶墙檀词既舜笮?《奥义书》以及后来《薄伽梵歌》的作者)。在波斯有琐罗亚斯德。在巴勒斯坦有希伯来先知,如阿摩司、何西阿、耶利米、以赛亚 ü灿腥鲆匀菭┖
期刊
近日,侨居在布鲁塞尔的布隆迪人玛丽-路易丝·希巴朱莉牗Marie-Louise Sibazuri牘收到一封家乡朋友寄来的信,得知在外界的强烈抗议下,布隆迪一家法院以强奸罪把一名在办公室里施暴的公司经理关进了监狱。   于是,这位39岁的布隆迪胡图族人牗Hutu牘给她的广播系列剧《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家园》构思了一出新情节。该剧目前正以基隆迪语每周在布隆迪播出3次,每集都取材于真人真事,深受听众的欢迎
期刊
母亲,这是一个十分神圣的称谓,由此衍生的母爱则是普天之下人皆享有之情。按说,母爱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天性,只要作了母亲就自然产生舔犊之情,无须外界教化。然而,严酷的现实随时在提醒人们,如何作一个称职的母亲,如何施放温馨的母爱,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民族能否兴旺发达的社会问题。母爱适当,儿女幸甚,家庭幸甚,民族国家也因之幸甚。母爱无意错位,则后患无穷。徐力弑母便是典型的事例。在全国
期刊
近读林鹏先生新著《蒙斋读书记》,收文30余篇,皆反封建专制之作也,今对有关篇章有感而发,偶成数则。    读“比干不通”感    《吕氏春秋·过理》曰:“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诸家皆注:其指纣,窍指心窍。而林老独释“其”指比干,何也?我们顺着林老的思路走下去便清晰起来,原来古代王不是至高无尚的,如对宗亲(王族庶孳)大臣屡谏不纳,大臣就可以用“
期刊
最近,斯里兰卡一位佛教界朋友送给我一套《佛本生经传》,令我大喜过望,爱不释手。因为这部经典巨著虽诞生了2000多年,在佛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至今未有完整的中文译本,要想全文阅读这部经典,领略其中的精华,真是非常困难。      《佛本生经传》又称《佛本生故事》,由于佛教僧人讲经时经常引用,以警示人们行善去恶,流传十分广泛。它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第四次佛教结集之时,开始以文字形式传布于世,并传播
期刊
我读了秋石著《萧红与萧军》后,深感此书的特色十分明显而突出。这特色就是作者在“代后记”和贾植芳在“序言”中都强调的一段话:“作为人,在评判先人尤其是在评判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和建树的人物时,首要的一条是要尊重史实,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  面对当前不断涌现的所谓“传记文学”作品,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是否敢于和能够直面现实,尊重历史,是治史者和传记文学作者唯心还是唯物的重要分界;是否
期刊
在苏联时期,一位颇有名气的科普作者伊利英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过这样几句话:“我们最需要什么?我们最需要机器。但是,为了造出机器,需要金属。而为了机器能开动,需要动力。”  这几句话道出了从20年代末起到整个30年代中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核心。或者,套用当年常用的一个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的政治口号来说,那就是这几句话点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和精髓。自从斯大林中止执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改行自己的“新
期刊
近读《温故戊戌年》,不是1997年张建伟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那个版本,而是他在看到台湾戊戌变法史专家黄彰健的《戊戌变法史研究》之后写就的、列居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张建伟历史报告·晚清篇》之首的那个版本。同一书名下两个不同版本的写法,我不知道在中国著作史上有没有第二。  夜读新版,心惊肉跳,决不亚于史蒂芬·金的小说所制造出的恐怖。手边没有旧版,无法对证新版与旧版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也就是说看不出张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