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2组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降鈣素(CT)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肿胀)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疗效显著,提高骨代谢水平、缓解膝关节疼痛及肿胀,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常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代谢水平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3-0061-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受凉受寒等原因所造成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通常选择常规治疗,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中以洛索洛芬钠较为常见,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但停药后常常复发,导致关节功能减退,骨代谢水平不稳定[2]。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3]。目前有关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尚不完善,因此,笔者探讨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52.12±3.32)岁;病程 3~10 a,平均(5.04±0.23)a;单侧:24例,双侧16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53.05±2.11)岁;病程 3~11 a,平均(5.12±1.23)a;单侧:27例,双侧13例。2组患者最终纳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1近1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示关节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3)年龄≥50岁。(4)晨僵时间≤30 min。(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满足诊断标准1+(2、3、4、5条中的任意2条)可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 (1)患者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报告,判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最近 3 个月未进行针灸治疗。(3)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正常。
1.4 排除标准 (1)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疾病患者。(3)有关节结核、肿瘤等影响关节功能。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常规治疗。洛索洛芬钠(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769 60 mg×20 s)成人1次口服洛索洛芬钠(以无水物计)60 mg(1片),一日3次。出现症状时可1次口服60~120 mg(1~2片)。 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空腹时不宜服药。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于膝关节下置一薄垫,常规使用1.5寸一次性针灸(诚信康医疗器械公司 3260[100支]紫铜(0.25×13 mm)半寸)针刺入犊鼻穴、内膝眼穴、血海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各穴位均已消毒),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留针同时将艾条(2cm 长)插于针柄点燃,施灸,每穴2 炷,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温针灸1日1次,1 周5次,2 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降钙素(CT))及膝关节功能。
1.7 疗效标准
1.7.1 临床疗效 显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WOMAC 分值下降≥66%;有效: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消失,WOMAC 分值下降≥3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1.7.2 骨代谢指标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出院前1 d清晨空腹静脉血3mL,5000r/min离心后分离血清,置-8℃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BGP、OPG、CT)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7.3 膝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关节功能)[3] 步行能力(30分)、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40分)、肿胀(30分)共3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高膝关节功能越好。
1.8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s)表示,组间差异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述,组间差异行χ2检验,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BGP、OPG、CT)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肿胀)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较为常见骨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均产生不良影响[5]。目前认为,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骨性疼痛,且只对轻中度骨关节炎疼痛有效,患者易产生耐受性对于提高患者关节的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有局限性。为此探求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預后至关重要。
洛索洛芬钠作为新型胃黏膜刺激作用较弱的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前列腺素活性抑制轻微,具有起效快、抗炎作用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不仅能针刺疏通经络,还可使温热感通过针传至穴位,温经散寒。其中针灸犊鼻穴可以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有利于关节止痛。针灸内膝眼穴能活血通络,疏利关节,配足三里穴可缓解膝关节酸痛;针灸血海穴能够化气为血,而阳陵泉穴活血通络,行气止痛[6]。诸穴配伍针灸,共奏疏风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效。
本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表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温针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应灸法的同用,加强了针刺的治疗作用,由针身传入机体,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散寒,艾灸的热力通过针体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代谢[7]。
BGP、OPG、CT可有效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治疗后,2组患者(BGP、OPG、CT)均有所上升,其中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代谢水平。究其原因:温针灸通过针刺直入病变处相关穴位,局部消除软组织痉挛,抑制大脑皮层疼痛中枢,阻断神经递质受体的传导,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抑制或消除局部炎性物质的产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骨代谢水平[8]。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步行能力;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肿胀)均有所上升,其中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究其原因:温针灸通过针体把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温热能量带入关节腔深处。通过针刺使膝关节周围肌肉松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使膝关节炎症和水肿得以减轻,缓解了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在总有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可提高患者骨代谢水平,减轻患者膝关节的疼痛与肿胀,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丹萍,宋玉娟,王雪冰.“双固一通”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4):378-381.
[2]李淋,姚开荣.温针灸结合经筋刺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03-104.
[3]孙博,侯颖周,李科伟.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245-246.
[4]杨永光.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152-153.
[5]沈林兴,王菊艳,钱丰.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303-306.
[6]翟静静.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192-193.
[7]杨传俊,邓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40.
[8]柴巍巍.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2):1494-1495.
(收稿日期:2020-09-08)
关键词:温针灸;常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代谢水平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3-0061-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受凉受寒等原因所造成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通常选择常规治疗,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中以洛索洛芬钠较为常见,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但停药后常常复发,导致关节功能减退,骨代谢水平不稳定[2]。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3]。目前有关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尚不完善,因此,笔者探讨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52.12±3.32)岁;病程 3~10 a,平均(5.04±0.23)a;单侧:24例,双侧16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53.05±2.11)岁;病程 3~11 a,平均(5.12±1.23)a;单侧:27例,双侧13例。2组患者最终纳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1近1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示关节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3)年龄≥50岁。(4)晨僵时间≤30 min。(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满足诊断标准1+(2、3、4、5条中的任意2条)可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 (1)患者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报告,判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最近 3 个月未进行针灸治疗。(3)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正常。
1.4 排除标准 (1)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疾病患者。(3)有关节结核、肿瘤等影响关节功能。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常规治疗。洛索洛芬钠(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769 60 mg×20 s)成人1次口服洛索洛芬钠(以无水物计)60 mg(1片),一日3次。出现症状时可1次口服60~120 mg(1~2片)。 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空腹时不宜服药。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于膝关节下置一薄垫,常规使用1.5寸一次性针灸(诚信康医疗器械公司 3260[100支]紫铜(0.25×13 mm)半寸)针刺入犊鼻穴、内膝眼穴、血海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各穴位均已消毒),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留针同时将艾条(2cm 长)插于针柄点燃,施灸,每穴2 炷,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温针灸1日1次,1 周5次,2 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降钙素(CT))及膝关节功能。
1.7 疗效标准
1.7.1 临床疗效 显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WOMAC 分值下降≥66%;有效: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消失,WOMAC 分值下降≥3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1.7.2 骨代谢指标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出院前1 d清晨空腹静脉血3mL,5000r/min离心后分离血清,置-8℃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BGP、OPG、CT)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7.3 膝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关节功能)[3] 步行能力(30分)、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40分)、肿胀(30分)共3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高膝关节功能越好。
1.8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s)表示,组间差异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述,组间差异行χ2检验,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BGP、OPG、CT)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肿胀)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较为常见骨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均产生不良影响[5]。目前认为,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骨性疼痛,且只对轻中度骨关节炎疼痛有效,患者易产生耐受性对于提高患者关节的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有局限性。为此探求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預后至关重要。
洛索洛芬钠作为新型胃黏膜刺激作用较弱的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前列腺素活性抑制轻微,具有起效快、抗炎作用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不仅能针刺疏通经络,还可使温热感通过针传至穴位,温经散寒。其中针灸犊鼻穴可以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有利于关节止痛。针灸内膝眼穴能活血通络,疏利关节,配足三里穴可缓解膝关节酸痛;针灸血海穴能够化气为血,而阳陵泉穴活血通络,行气止痛[6]。诸穴配伍针灸,共奏疏风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效。
本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表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温针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应灸法的同用,加强了针刺的治疗作用,由针身传入机体,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散寒,艾灸的热力通过针体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代谢[7]。
BGP、OPG、CT可有效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治疗后,2组患者(BGP、OPG、CT)均有所上升,其中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代谢水平。究其原因:温针灸通过针刺直入病变处相关穴位,局部消除软组织痉挛,抑制大脑皮层疼痛中枢,阻断神经递质受体的传导,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抑制或消除局部炎性物质的产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骨代谢水平[8]。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步行能力;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肿胀)均有所上升,其中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究其原因:温针灸通过针体把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温热能量带入关节腔深处。通过针刺使膝关节周围肌肉松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使膝关节炎症和水肿得以减轻,缓解了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在总有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可提高患者骨代谢水平,减轻患者膝关节的疼痛与肿胀,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丹萍,宋玉娟,王雪冰.“双固一通”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4):378-381.
[2]李淋,姚开荣.温针灸结合经筋刺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03-104.
[3]孙博,侯颖周,李科伟.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245-246.
[4]杨永光.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152-153.
[5]沈林兴,王菊艳,钱丰.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303-306.
[6]翟静静.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192-193.
[7]杨传俊,邓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40.
[8]柴巍巍.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2):1494-1495.
(收稿日期: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