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里看世界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01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四川卷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到写作要求较之往年都有很大变化,出乎很多师生的意料。自2009年四川实行完全自主命题以来,四川卷作文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简约、立意鲜明,且多以命题作文为主,如2009年的“熟悉”,2010年的“点、线、面”,2011年的“总有一种期待”。三次考试中,两次为命题作文,一次为材料作文。即使是材料作文,材料也比较简略,材料意旨明了,考生容易读懂,容易把握,能找准立意方向,即使退回到2006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也存在类似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命题方式已经在相当多的高三师生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形成了带有惯性的作文教学思维和训练策略。但今年一反常态的作文命题形式,将使他们的这种定式思维发生根本性转变。
  当然,从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来看,这种作文命题风格是需要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活”,引领师生从更宽的范围、更多的角度去吸纳、思考,克服教与学过程中的僵化意识和呆板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学习、考试的适应性。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看,这种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川卷作文命题将从此背离简约化、鲜明化模式,因为今年的作文命题应该只是一次变化,而不能完全代表一种走向。
  从审题、立意上看,《手握一滴水》是一首哲理性白话小诗,语言浅显,但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考生如果不能解读诗意,领悟哲理,就极容易写偏,从而与高分作文失之交臂。这首诗的解读有三个关键点:一滴水——一个世界——在不经意中丢失。也就是说:细小的事物看似平常,也必然包容着一个宏大而美好的世界,我们如果不懂得珍惜,它就可能在不经意中丢失。
  第二步是打开思路,联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看似细小、平常的事物可以放大成一个宏大而美好的世界。如果熟悉富兰克林的《哨子》和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两篇作品,我们就容易想到,正如“哨子”“草莓”并不完全代表它本身一样,“一滴水”也具有极广泛的比喻性。除了平凡、普通的特点之外,它同时还具有与我们生活、环境、需要等紧密相关,而且又容易受伤、容易失去,需要人的关爱、呵护和珍惜等其他特点。在我们生活和生命中,这样的东西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直接从“水”发散开去。比如写“滴水之恩”这样的主题。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我们也常常对此深怀感激。在这里,“受恩与感恩”都可以放大成一个宏大的世界:在“受恩”里,我们看到了和谐,看到了善良,看到了真诚,看到了期望,看到了慷慨无私,看到了回报社会的愿望……在“感恩”里,我们看到了独立,看到了坚强,看到了纯洁,看到了高尚……但现实是,“受恩和感恩”又都是脆弱的,如果不懂得理解和包容,一不小心,“从前关爱反为仇”,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失去对方……
  从诗的哲理展开联想。比如,立意为“家,温馨的港湾”,把“一滴水”看作“一个家”。“家”是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看到关爱,看到尊重,看到体谅,看到平等与自由,看到劳动或收获,看到艰苦与奋斗……家给每一个成员带来安全感、幸福感、归宿感、依赖感,家是心灵的世界,是温馨的港湾。然后考生再从现实谈开去,表达理解、关爱、尊重的主题,谈如何使家庭更稳定、社会更和谐……
  当然,要写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写好的要领是:考生必须用最熟悉的事物、最擅长的方法、最真实的情感、最丰富的想象,选准角度,用好题材,以小见大,别具匠心,尽量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四川卷作文题见本期第24页)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在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中大多数会采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即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议论,体现的是并列关系。这种论证,缺少层次感,难以让文章出色。  因为,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进行分析,甚至“抽丝剥茧”。我们不妨采用“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即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且先后顺序不可调换。它反映了
期刊
和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使用袁隆平的一句话类似,今年这道作文题目是冯骥才的富含诗意与哲理的话语,仍属于新材料作文,用一句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感悟深刻的生命价值、人生哲理。它体现了福建省高考作文正在引领一种新的由华美辞藻堆砌的抒情作文向朴实而深刻的思索的议论文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现实的赛跑与人生的赛跑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一种对比,涉及的是人类的永恒命题——对生命和时间的思索,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生
期刊
今年浙江省的作文题目是材料型话题作文,不重在立意的曲折上,而重在考查学生平时的思想修养与文学底蕴的涵养。这样的命题导向似乎在告诉一线的老师们: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猜题押宝上,而要重在平时教学的扎实,重在学生内心的涵养,重在民族素养的培养,重在思辨哲学的修养,重在直面自我的学养。  今年浙江卷作文题有以下特点——  高举人文大旗  何谓人文者?人性文化之谓也。人类永久不变的就是“人性”,再由这“人性
期刊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设置秉承了2011年风格。  在文体要求上,继续限制文体,并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只能写议论文。这种命题要求的多年延续反映出江西对作文文体规范的引导和严格要求。另外,材料内容指向明确,不设置审题障碍,写作内容、方向清晰,从“拥有与没有”的辩证关系的几个方面要求考生进行思辨,不在立意上为难考生。所给材料包含的鲜明的思辨性生活哲学意蕴,凸显了生活的对立性、两面性,进而指向了考
期刊
高考作文的评判有特殊性,掌握一些“潜规则”对于考生获取高分很有帮助。  结构完整是高分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阅卷速度比较快,结构清晰的作文就容易获取高分。为此,适当运用小标题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今年大纲卷有一考生的作文题是《成功三部曲》,文章由三个小标题划分的三部分组成:成功要有理想、成功要抛顾虑、成功要能坚持。文章结构清晰,自然也“方便”评卷老师打出比较理想的分数。  高考作文不仅要符合题意,而
期刊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公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在这些人眼中,哪些题出得好,哪些题出得偏?  叶永烈(作家):今年上海卷的“曾被舍弃的微光”,是一篇散文的好题目;北京卷的“火车巡逻员”好写些,着重于“默默的奉献”与“人民的尊敬”,写起来不难,写得好却不容易;安徽卷“梯子不用时横着放”,题目出人意料,又富有哲理,这样的题目很难“预测”,这就很能测试出考生现场
期刊
每一届高三作文复习,素材积累都是重中之重,但素材积累不等同于背诵故事梗概和已经写好的各类颁奖词。就好像你有很多漂亮的布匹,直接穿身上肯定不行,多少也要剪出几个窟窿,伸出脑袋和四肢,这样看上去才能有个基本的人的形象。这就涉及对素材的裁剪,要能够自如地按照不同的题目和立意来剪裁素材。裁剪素材的前提是尽可能深入地掌握素材。  就拿“感动中国”人物来说吧,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在道德层面上都可以说是一致的,以
期刊
北京卷的作文材料内容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铁路工作者一人在大山深处认真工作的事迹。题目已给出一定的解读角度,那就是材料中的三个重要场景。考生在行文前需要完成的就是从这三个场景中解读出丰富的含义并形成自己的文章主旨。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场景,如果仔细咀嚼,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很丰富的含义。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这个场景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地点和老计巡视的状态。首先,他的工作地点不普通,是大山
期刊
记得语文考试当天考生们出来的时候,他们似乎对考试充满了信心,感觉题目不难,尤其是作文,大多数考生感觉良好。我甚感欣慰。后来看到了作文题,心中有点犯嘀咕,这题目看着容易,其实并不太好写。  看上去这个材料的包容性很强,但由于是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对于学生开掘内涵和拓展素材具有天然的限制作用,也就是说,想要写好文章,就必须能够对材料有足够清晰和深刻的把握,否则就必定会写得似是而非,鹿马难辨,其结果拿学生
期刊
浙江对套话作文恨之入骨,历年都是举重拳以狠击之。请看今年的一篇考场作文:  一路掌声相伴  伴着掌声,将最深刻的脚印留在最泥泞的道路上!  ——题记  有人说,生活应当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多给人一些掌声,自己看着便好。  有人说,生活应当忙碌。忙碌的生活才会充满快乐。人就应该这样踏踏实实地过一辈子!  我说,生活应当拒绝平庸!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便是一路泥泞,一路坑洼,不必害怕,勇往直前,自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