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首届黑马创交会上,不下十位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就创业的趋势、机遇、策略,以及心态等问题作了精彩演讲,堪称2014年度含金量最高的思想盛宴。我们把这些大佬的精华思想按“展望”、“情怀”、“策略”三个维度加以整理,希望让创业路上的你知晓: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我该怎样抓住机会,绕开陷阱?同时,我们也希望你不要忘记创业的初心,以及你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编者按】在首届黑马创交会上,易凯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语出惊人:“一家公司融了3000万美元,新闻报出来就是8000万美元,融了1亿美元报出来可能是3亿美元,既然你这么做了,我们投资人直接做除法就行了。”王冉此番言论立刻在网上引发了“公布真实融资额”的大讨论。此外,他还告诫创业者未来有三个创业的风口,观点同样精彩。

创业者要找风口、等风来,超越新常态。
如果看过去的20年,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就是全球的风口。当年,李彦宏这样从海外学成回国的创业者,与那些没有回国的创业者相比,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像马化腾、马云这样留在国内的创业者,与他们那些选择出国留学的创业者相比,可能也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现在,我们进入所谓的“新常态”。“新常态”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速会从10%多降到8%、7%,甚至6%。仔细想想,这件事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假如资本仍然要求回报率是20%、30%的话,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比同行做得至少快3~4倍,才有机会获得资本的支持。
所以,只有站在风口上,你才更容易获得高增长的机会。五年前、十年前,你几乎可以闭着眼选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出一件事情来,而今天“新常态”环境下,选择行业、选择风口就更加重要。
放眼望去,什么样的地方是风口?现在来看,浪潮型的机会,可能会密集出现在三个方向上:
第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构,或者叫O2O。其实O2O这个词纯粹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我两个朋友分别在Uber和Airbnb工作,这两家是彻底O2O的公司,但他们完全不知道O2O是什么概念。
2014年之前,中国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基本上是靠吃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到了2014年,当移动互联网人口达到一个关键的数量级之后,突然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大商业格局的变化——你看准任何一个万亿、千亿级的传统行业,用互联网的方式一刀切下去,就立即进入了一个万亿、千亿级的市场。比如房多多、滴滴、快的,以及很多做美容美甲、家政、洗衣、上门服务业务的传统行业的颠覆者。
“用互联网方式重构传统行业”这个主题,不会是一两年的主题,它是未来至少3~5年的主题。而且,由于我们的传统行业存在很多效率低下的地方,重构本身具有很多的增值效果。所以,“用互联网方式重构传统行业”是个非常大的方向。
第二,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小到钮扣、别针,大到汽车、载人飞行器,所有的智能硬件天上都有一片云,后面都有大数据彼此相连,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智能硬件方面,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特别多成型的机会,但是在未来3~5年会诞生很多非常有意思、非常成功的公司,同时也将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司。
第三,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是未来最有机会的产业之一。几个月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说我们这一代有机会获得“永生”。虽然“永生”这件事情是夸张了一点,但人类寿命的延长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并且在这件事情上,人类会不惜代价地投入。
如果你已经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的商业模式来看怎么与现在的新趋势结合。如果你今天出来创业,看到这些大的浪潮型机会的时候,显然会站在风口,成功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编者按】2014年,中国影视行业继续高速增长,同时与其他行业加速融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洞察了这一趋势,并在黑马创交会上发表了对于影视行业未来趋势的演讲。他坦言:“主办方让我畅想一下娱乐业未来的五年,但我没有办法看到五年那么远,整个行业现在正以半年为周期进行剧烈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都包括什么?

目前,中国影视产业GDP是1000亿元,带给整体GDP的贡献是2700亿元。我预计到2017年,中国的电影票房会超过美国,达到100多亿美元。
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推算,票房在整个电影行业的占比降到30%以下。那电影行业的总收入就会超过2000亿元,这里面还没有算相关产业的收入。
那么,哪些与影视相关的产业会受到影响?
第一,电视频道。以美国最赚钱的电视频道为例,他们的版权收入占到整体营收的40%,而中国最赚钱的电视频道只占到整体营收的百分之几,还有很大发掘空间。
第二,主题公园。迪斯尼第六个主题公园落地在中国,环球第五个主题公园也落地在中国。目前,中国还没有特别好的主题公园,但接下来会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游戏。美国的娱乐品牌和游戏之间的互动做得很好,中国的单机游戏就不行,但我们的互联网游戏很厉害,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成功案例。
第四,动画。我非常看好动画行业未来的发展,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动画行业总量也会大幅度提高,非常值得关注。
第五,互联网视频。美国的HBO制作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现在又成为了互联网的新玩家。所以,未来视频领域的驱动力也是来自于影视。 第六,电子商务。电商平台介入电影行业已经成为潮流,今后会有更多电商网站进入电影票营销领域。它们不是通过电影票赚钱,而是通过电影票拉用户赚别的钱。
第七,社区产品。现在许多电影已经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卖电影票,业绩增长也非常好,甚至陌陌也会进入电影票销售市场,因为电影是个很好的社交工具。
第八,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出现了专业的电影众筹网站,未来互联网金融会从电影开始普及到电视剧,以及戏剧等其他细分领域。
第九,艺人经纪。现在艺人参加活动,或者演电视剧、做代言,看重的条件在于能不能参与演电影。比如,我们最近搞了一个颁奖礼,其中一个嘉宾是演员,我们接下来要与他合作两部电影,他是冲着电影才来参加活动。
第十,音乐行业。音乐处在一个低迷时期,但王菲演唱的《匆匆那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部电影的整体票房。
另外,我预测中国电影的整体票房规模到2017年应该至少再翻一倍。票房的大幅增长既会带动影院的建设,相关的零售商品销售和周边的餐饮服务等行业也都会被辐射。
再看电视剧,现在在广电总局注册的有7000家电视剧制作公司,未来这些公司大部分都会跟电影有关,成为电影、电视剧一体化的公司。
影视这个市场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局限,它会与所有人、所有产业都有关。影视行业最重要的是内容,希望大家从内容角度切入,看一看我能创造什么内容,以及现在创造的内容与自己能产生怎样的关系,因为这将决定中国娱乐业的未来,也将决定很多公司未来的方向。
【编者按】作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的创始人,刘强东有一套自己独到的创业方法论。经历了数轮融资的洗礼之后,他在股权问题上也积累了许多心得。在黑马学院的成立仪式上,刘强东出场的第一课就给创业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股权控制方面的好建议。对于导师的干货分享,现场的4000名创业者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作为回报。
经常会有人一遍又一遍和你讲与创业股权相关的事情。许多创业者想尽了一切办法,找尽了天下所有投资人,也是希望拥有高估值。

拥有高估值本来是件好事情,但是也有致命缺点。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创业企业在上市之前至少要经过三轮融资,有的甚至四轮、五轮融资。如果你其中一轮估值太高的话,其实会给后面的融资带来非常致命的麻烦。
如果你估值太高了,当业绩涨了两倍,需要再融资时,一旦市场不好,新投资人不接受,老投资人也很难跟进,反而让你后续融资出现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在融资过程中,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设置股权比例上。
就拿国内所有的成功互联网企业来讲,大部分公司上市的时候,创始人的股权比例都低于20%。但是,我想说,占股不多并不会影响今天在座的黑马创业者在三五年之后成为中国的首富,哪怕你只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股权也足够了。
比如BAT这样的大公司,创始人在公司上市的时候差不多有超过20%的股权,但经过后面稀释,现在还不到20%。马云创业的时候有十八罗汉,有很多股东,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首富。腾讯也是一样。所以,股权比例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是控制权,你要学会控制你的企业。另外,你要把你的企业做成一个超大、伟大的企业,这样即便你只有很少的比例,也不影响你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首富。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年,见证了三拨资本市场起起伏伏的成长变化,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创业者,如果有投资人愿意给你投钱,尽快把钱拿到手。今天有很多创业者在收入只有几千万的时候, 市值就达到了5亿美金。
现在傻钱非常多,你更要多拿钱,因为傻钱很快就会消失了。有人说不对啊,虽然说傻钱投得很疯狂,寒冬过了之后也可能挣大钱的。但那只是少数,2011年那两年时间,光是拿到融资的电商企业就有46家,但到今天成功的没有几家,90%的电商基本上都死掉了。
后来,大家对电商投资就开始谨慎,连续几年“谈电商色变”。随着京东、阿里2014年上市,大家又重新焕发了热情,掀起电商投资热潮。当然,成功的企业是一定会出现的,但成功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建议大家能拿钱赶快拿钱。
最后,我送给黑马学院和所有黑马创业者一句话: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整个互联网产业其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国家、社会需要更多的创业者,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赚取财富,这样社会才会更好。
【编者按】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曾数次给黑马授课,几乎每次都会谈到做产品的策略。从最早的微创新,到如何找到商业模式,他每个时期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在黑马大赛上,他最常问的就是:“你的产品解决了什么痛点?”这次,他告诫创业者,做产品一开始不要太张扬,要让好产品自己来说话。
很多创业者染上了一种坏毛病,什么事儿也没做就觉得特别牛,好像我们就要成功了。
360公司有个经验叫发布会定律,这点分享给创业者:凡是需要开发布会,才能够让大家知道的产品,一定不是好产品。好的产品不用开发布会,也不用在行业里站起来振臂一呼,创业者要多跟用户说话,多去了解用户的想法,然后让用户形成口碑。
我们以后少讲点儿大话、空话。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找用户去验证,就宣布要革谁的命,谁会相信呢?我们应该悄悄地进村,枪声都不要,然后等到巨头们发现的时候,我们产品几乎已经上亿了,BAT想抄已经来不及了。
我原来特别喜欢在大会上讲话,讲完了之后,我自己还没来得及干,发现都被巨头们干了。现在很多创业者融了很多钱,建议创业者不要做那么多演讲,除了你的竞争对手会认真研读你对行业的分析,用户永远会问一堆问题:“大哥,我为什么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给我创造什么价值?我怎么用?我在哪儿能找到?” 所以,任何伟大的公司,我们不要看它们今天多牛X,你们不能跟它们学,因为我们作为创业者刚刚起步,我们应该像它们当年一样,埋头扎在用户中,更多地去关注产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能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花在内部产品的管理、经营和打磨上。
无线互联网马上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有人谈工业4.0,有人谈IOT,我更喜欢IOT这个概念。很多人把IOT庸俗化叫成物联网。其实,IOT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加一点传感器。它最重要的是把产品互联网化,把商业模式互联网化。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你如何通过IOT的技术,做出一个产品,把这个产品和你的用户、企业连接起来。其实所谓的工业4.0、所谓的IOT,就是讲这个概念。

这里面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有些企业成功之后往往会做个总结,说某某时代已经结束了,市场上第一、第二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大家再进入了。
错了!我觉得,中国手机未来15亿部也就到头了,想想所有能看到的东西,从汽车到房子,从电灯到开关,从眼镜到手表,甚至工业化里的车床、集装箱、运输设备,如果都变成智能化,中国未来5年会有200亿至500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它们7×24小时产生的数据那才叫大数据。所以真正的无线互联网刚刚开始,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
所以,当今天大家觉得手机、互联网就这样了,我恰恰觉得很多东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把一个传统的商业模式、硬件,用互联网来改造,这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编者按】在黑马导师群体里,阿里巴巴原人力副总裁邓康明不是知名度最高的,但却是好评最多的导师之一。他曾亲身见证了阿里巴巴早期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在2014年12月21日召开的“千人万企招聘大集”上,他再次为上千名求职者做了分享,令许多人觉得不虚此行。
公司就是一出戏,组织就是一出戏,这个戏要好,就必须要有几个角儿。公司创业初期阶段,必须有一个老大。这个老大得说了算,得带着这个团队坚定地往前走,所谓民主、所谓协商,在创业期是不存在的。
你用互联网的技术享受了所谓的互联网创业这样一个民主的氛围,你就必须用独裁的手段去做,才有机会把民主的红利变成实际的利益。独裁是什么?独裁是一种拍板的力量、做决策的力量、不受干扰的力量,在痛苦的黑暗、孤独之下,还能说let’s go,不放弃,团队需要这样的力量。

创业者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需要孤独感背后强大的力量,不要试图把自己这种孤独痛苦分担给你的团队,你必须承担起这种孤独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民主,如果你不是这个料,请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找出敢于傻乎乎做决定的人。不是科学的决定有多好,而是决定的速度和执行的力度,让一家公司与另外的公司产生重大的区别。
所谓的民主,必须要在生存下来以后,才有机会去建立。没有这个起步的阶段,你就没有这个机会。老祖宗有很多智慧,“仓廪实而知礼节”。所有创业者在组织建设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问自己能不能承担起做决策的责任,如果没有人能够帮你分担后果,你能不能往前走?
今天,需要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才能成就一出好戏。这里面体现着互联网的精神:分享、透明。你能分享的有两个东西:一是你自己的股权,你能不能真的去分享;二是你能不能把账本摊开来,分享给你的核心团队,把你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团队。分享、透明,打开来,你才有机会把要做成这件事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
组织变大以后,很多人问我文化怎么做?文化是在早期干出来的。比如今天所有人用邮件沟通,早期的时候办公室内部,三五十个人喊一嗓子,推开门踢他一脚是最理想的沟通方式。等公司变大的时候,才适合用邮件等技术手段去沟通。
早期的时候,公司文化的形成需要信任和默契。信任、默契的前提是团队知悉互相的秉性德行,你必须要到一线去工作,人贴人互搏地工作,这样你才知道谁是你的兄弟,谁可能在背后捅你刀子。坦白、透明地分享,这是前期组织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
【编者按】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演讲云淡风轻,不煽情而妙趣横生。这次,他以黑马学院名誉院长的身份发表了一番精彩言论。他认为,黑马学院除了要传授商业技能,更要教创业者为人做事的道理,树立中国崭新的核心商业价值观。为了激励大家勇往直前,徐老师还一展歌喉,唱起了一首著名的“红歌”——《血染的风采》,一下子让现场的气氛热到顶点。

作为黑马学院名誉院长,我今天讲点严肃的课题:什么叫商业文明?
这个话题看似很大,实际上就是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怎么展现自己,怎么把所做的事情与社会价值、社会期待结合起来。不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还能创造一点思想、精神、情感和价值观。
有句话说:如果有个点子大家都觉得好,那就已经失败了。正是别人看不懂的领域,有人大胆地前行,才有了中国经济、互联网的繁荣,所以这就是新的商业文明。
当然,这些公司很有可能会成为创业旗帜上“血染的风采”。但是,它们在前赴后继,它们在勇敢尝试,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嘲笑,依然在勇敢地前行。这样伟大的尝试可能失败,但正是这样的尝试,我们才有了新经济,才有了改变我们生活的种种创新公司。
所以,创业即成功。这就是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新的观念意识:拥抱失败,敢于创新。 我讲几个简单的故事。2014年有一两家非常好的企业,一开始做得非常棒,但做到一定阶段,大家看到了实际利益时,创业的兄弟之间就打起来了,不惜与一起奋斗的兄弟合伙人分手。人生何其漫长,事业何其浩大,但什么都没做成就打起来,导致事业受挫、名誉受损、业务受伤,这是何其愚蠢。
这时候该想一想什么叫团队精神:宽容、忍让、彼此欣赏。作为今天的创业者,这是一个必须要有的素质,就是所谓的人格,而不是只为了利益,为了自我。当然,为了公司的利益,你可以吵、可以拍桌子,但是要找到宽容、忍让、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懂得程序。
另外一个小伙子,他三四流的大学毕业,却做出了超一流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得到了BAT公司的1200万美元的融资。这个事情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但小伙子却因为夸大融资数额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误解。
真实、诚信、信用、说话靠谱……对创业者来说,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素质。这些不仅仅针对创业,还会创造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你成功了,会影响到很多人。所以,你若成为了创业者,就要承担一种社会责任,承担好了,对创业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商业文明或者价值观是很复杂的东西。我举这几个事例,不是要说明我们价值观有缺失。有些事情发生后,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什么叫好呢?扶持青年人创业、鼓励大家成功,这就是好。因此,我觉得,黑马学院除了要教授商业技能,还要教为人做事的道理,最终树立崭新的商业文明。
当有一天,你的名字出现在失败名单里,不要伤心,你积累了经验,引发了关注,知道哪些是坑、哪些是坎儿。要继续怀揣激情,时刻卷土重来,最终实现梦想,不负于这个时代!
【编者按】“我是李亚鹏,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创业者。”当李亚鹏出现在黑马创交会的舞台上,会场立刻骚动起来,大家都好奇,这位明星创业者会发表怎样的感慨?没想到,李亚鹏用真诚平实的语句讲述自己的创业感悟,感动得台下很多正在创业路上人的鼻子酸酸,李亚鹏自己也一度眼眶红润。他坦言,创业是人生的终极旅程,途中会遇到很多干扰,但无论善意恶意,这都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大概在2000年拍完《笑傲江湖》之后,我想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每年只拍三个月戏,剩下的时间去创业。
在这10年当中,我做了大概七八家企业,涉及影视传媒、杂志、咨询、旅游等等。当然,在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创办了嫣然天使基金、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在2012年,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在我39岁的时候,我要做关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事情。
2014年8月,我带着医疗队去西藏阿里为当地孩子做手术,去了四天以后想去转神山。高原反应导致我发烧,在打了6个小时的点滴之后,我决定还是要去完成我的计划。我拖着疲惫至极的身体,乘车来到了神山脚下。海拔5千多米,高原反应很严重,我甚至不敢说话,因为我要保持自己每一丝的力气,因为我要完成两天的转山之旅。这段旅程像极了我们在创业路途当中最艰难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感受,是值得记忆和玩味的。
在这样一个极致旅程当中,要想到达目标和终点,必须要学会保持体力,要寻找自己的人生节奏和步伐。因为在你的两旁,有无数的同行者,大家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前行,而只有我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终点。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外界的干扰,比如说同行转山的人会打个招呼、吃点儿东西甚至合影留念,但你会发现每次被打断再次起程的时候,必须重新寻找你的步伐和节奏,你必须苛刻地要求自己,拒绝一切干扰,哪怕这种干扰在你的创业或人生之路上是善意的,因为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有些时候,这种干扰会来自于我们自己,看着前后左右同行的路人,我们想去超越他,我们要加快自己的节奏。也许一瞬间,我们曾经超越了别人,但是你慢慢又会发现,在超越之后,你又要重新调整你的呼吸和节奏,需要更多时间休息,而这样一个过程中,你可能再次被别人超越,而你重新回到了自己原来应有的位置上。
也许人生中根本就没有超越,也许人生中根本就无须去超越。我们每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慢慢到达自己的终点。
第一次转山、爬山,也有好朋友叮嘱我要带两个登山杖。在我极度疲惫的时候,我去使用它,似乎找到了运用它的方法,单臂向前的时候无须使力,顺便把登山杖带到前方,顺势利用推力它会帮助你向前。我慢慢找到了那个节奏,它成了我转山旅途中的一件工具。
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人、事、物的帮助,它们都是我们创业的工具。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要么你学会使用它,要么你要学会放弃它,每一件工具都是为我们所用的,它不能成为阻碍我们通往终点的障碍。有时我们要放弃,因为人生之旅、创业之旅,注定不是一场风花雪月。
经过很多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对人生旅途而言,那一刻的成功不是最炫目的,因为你必须要学会如何从那个高点再安全地走完后半程,回到山脚下的起点,这才算是完成了一个真正的转山之旅,像是一段人生之旅。
对于创业者而言,没有终点。对于创业者而言,我们从来不会在意阶段性的成功,我们总是希望给自己梳理新的方向、新的目标,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最后,祝愿大家在各自的创业之路、人生之路上,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步伐、节奏,坚定地朝着你们的目标走去。
王冉:创业的三个风口
【编者按】在首届黑马创交会上,易凯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语出惊人:“一家公司融了3000万美元,新闻报出来就是8000万美元,融了1亿美元报出来可能是3亿美元,既然你这么做了,我们投资人直接做除法就行了。”王冉此番言论立刻在网上引发了“公布真实融资额”的大讨论。此外,他还告诫创业者未来有三个创业的风口,观点同样精彩。

创业者要找风口、等风来,超越新常态。
如果看过去的20年,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就是全球的风口。当年,李彦宏这样从海外学成回国的创业者,与那些没有回国的创业者相比,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像马化腾、马云这样留在国内的创业者,与他们那些选择出国留学的创业者相比,可能也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现在,我们进入所谓的“新常态”。“新常态”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速会从10%多降到8%、7%,甚至6%。仔细想想,这件事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假如资本仍然要求回报率是20%、30%的话,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比同行做得至少快3~4倍,才有机会获得资本的支持。
所以,只有站在风口上,你才更容易获得高增长的机会。五年前、十年前,你几乎可以闭着眼选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出一件事情来,而今天“新常态”环境下,选择行业、选择风口就更加重要。
放眼望去,什么样的地方是风口?现在来看,浪潮型的机会,可能会密集出现在三个方向上:
第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构,或者叫O2O。其实O2O这个词纯粹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我两个朋友分别在Uber和Airbnb工作,这两家是彻底O2O的公司,但他们完全不知道O2O是什么概念。
2014年之前,中国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基本上是靠吃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到了2014年,当移动互联网人口达到一个关键的数量级之后,突然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大商业格局的变化——你看准任何一个万亿、千亿级的传统行业,用互联网的方式一刀切下去,就立即进入了一个万亿、千亿级的市场。比如房多多、滴滴、快的,以及很多做美容美甲、家政、洗衣、上门服务业务的传统行业的颠覆者。
“用互联网方式重构传统行业”这个主题,不会是一两年的主题,它是未来至少3~5年的主题。而且,由于我们的传统行业存在很多效率低下的地方,重构本身具有很多的增值效果。所以,“用互联网方式重构传统行业”是个非常大的方向。
第二,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小到钮扣、别针,大到汽车、载人飞行器,所有的智能硬件天上都有一片云,后面都有大数据彼此相连,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智能硬件方面,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特别多成型的机会,但是在未来3~5年会诞生很多非常有意思、非常成功的公司,同时也将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司。
第三,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是未来最有机会的产业之一。几个月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说我们这一代有机会获得“永生”。虽然“永生”这件事情是夸张了一点,但人类寿命的延长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并且在这件事情上,人类会不惜代价地投入。
如果你已经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的商业模式来看怎么与现在的新趋势结合。如果你今天出来创业,看到这些大的浪潮型机会的时候,显然会站在风口,成功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王长田:影视会与所有产业发生关系
【编者按】2014年,中国影视行业继续高速增长,同时与其他行业加速融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洞察了这一趋势,并在黑马创交会上发表了对于影视行业未来趋势的演讲。他坦言:“主办方让我畅想一下娱乐业未来的五年,但我没有办法看到五年那么远,整个行业现在正以半年为周期进行剧烈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都包括什么?

目前,中国影视产业GDP是1000亿元,带给整体GDP的贡献是2700亿元。我预计到2017年,中国的电影票房会超过美国,达到100多亿美元。
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推算,票房在整个电影行业的占比降到30%以下。那电影行业的总收入就会超过2000亿元,这里面还没有算相关产业的收入。
那么,哪些与影视相关的产业会受到影响?
第一,电视频道。以美国最赚钱的电视频道为例,他们的版权收入占到整体营收的40%,而中国最赚钱的电视频道只占到整体营收的百分之几,还有很大发掘空间。
第二,主题公园。迪斯尼第六个主题公园落地在中国,环球第五个主题公园也落地在中国。目前,中国还没有特别好的主题公园,但接下来会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游戏。美国的娱乐品牌和游戏之间的互动做得很好,中国的单机游戏就不行,但我们的互联网游戏很厉害,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成功案例。
第四,动画。我非常看好动画行业未来的发展,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动画行业总量也会大幅度提高,非常值得关注。
第五,互联网视频。美国的HBO制作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现在又成为了互联网的新玩家。所以,未来视频领域的驱动力也是来自于影视。 第六,电子商务。电商平台介入电影行业已经成为潮流,今后会有更多电商网站进入电影票营销领域。它们不是通过电影票赚钱,而是通过电影票拉用户赚别的钱。
第七,社区产品。现在许多电影已经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卖电影票,业绩增长也非常好,甚至陌陌也会进入电影票销售市场,因为电影是个很好的社交工具。
第八,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出现了专业的电影众筹网站,未来互联网金融会从电影开始普及到电视剧,以及戏剧等其他细分领域。
第九,艺人经纪。现在艺人参加活动,或者演电视剧、做代言,看重的条件在于能不能参与演电影。比如,我们最近搞了一个颁奖礼,其中一个嘉宾是演员,我们接下来要与他合作两部电影,他是冲着电影才来参加活动。
第十,音乐行业。音乐处在一个低迷时期,但王菲演唱的《匆匆那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部电影的整体票房。
另外,我预测中国电影的整体票房规模到2017年应该至少再翻一倍。票房的大幅增长既会带动影院的建设,相关的零售商品销售和周边的餐饮服务等行业也都会被辐射。
再看电视剧,现在在广电总局注册的有7000家电视剧制作公司,未来这些公司大部分都会跟电影有关,成为电影、电视剧一体化的公司。
影视这个市场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局限,它会与所有人、所有产业都有关。影视行业最重要的是内容,希望大家从内容角度切入,看一看我能创造什么内容,以及现在创造的内容与自己能产生怎样的关系,因为这将决定中国娱乐业的未来,也将决定很多公司未来的方向。
刘强东: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企业
【编者按】作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的创始人,刘强东有一套自己独到的创业方法论。经历了数轮融资的洗礼之后,他在股权问题上也积累了许多心得。在黑马学院的成立仪式上,刘强东出场的第一课就给创业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股权控制方面的好建议。对于导师的干货分享,现场的4000名创业者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作为回报。
经常会有人一遍又一遍和你讲与创业股权相关的事情。许多创业者想尽了一切办法,找尽了天下所有投资人,也是希望拥有高估值。

拥有高估值本来是件好事情,但是也有致命缺点。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创业企业在上市之前至少要经过三轮融资,有的甚至四轮、五轮融资。如果你其中一轮估值太高的话,其实会给后面的融资带来非常致命的麻烦。
如果你估值太高了,当业绩涨了两倍,需要再融资时,一旦市场不好,新投资人不接受,老投资人也很难跟进,反而让你后续融资出现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在融资过程中,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设置股权比例上。
就拿国内所有的成功互联网企业来讲,大部分公司上市的时候,创始人的股权比例都低于20%。但是,我想说,占股不多并不会影响今天在座的黑马创业者在三五年之后成为中国的首富,哪怕你只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股权也足够了。
比如BAT这样的大公司,创始人在公司上市的时候差不多有超过20%的股权,但经过后面稀释,现在还不到20%。马云创业的时候有十八罗汉,有很多股东,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首富。腾讯也是一样。所以,股权比例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是控制权,你要学会控制你的企业。另外,你要把你的企业做成一个超大、伟大的企业,这样即便你只有很少的比例,也不影响你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首富。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年,见证了三拨资本市场起起伏伏的成长变化,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创业者,如果有投资人愿意给你投钱,尽快把钱拿到手。今天有很多创业者在收入只有几千万的时候, 市值就达到了5亿美金。
现在傻钱非常多,你更要多拿钱,因为傻钱很快就会消失了。有人说不对啊,虽然说傻钱投得很疯狂,寒冬过了之后也可能挣大钱的。但那只是少数,2011年那两年时间,光是拿到融资的电商企业就有46家,但到今天成功的没有几家,90%的电商基本上都死掉了。
后来,大家对电商投资就开始谨慎,连续几年“谈电商色变”。随着京东、阿里2014年上市,大家又重新焕发了热情,掀起电商投资热潮。当然,成功的企业是一定会出现的,但成功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建议大家能拿钱赶快拿钱。
最后,我送给黑马学院和所有黑马创业者一句话: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整个互联网产业其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国家、社会需要更多的创业者,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赚取财富,这样社会才会更好。
周鸿祎:做产品要悄悄地进村
【编者按】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曾数次给黑马授课,几乎每次都会谈到做产品的策略。从最早的微创新,到如何找到商业模式,他每个时期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在黑马大赛上,他最常问的就是:“你的产品解决了什么痛点?”这次,他告诫创业者,做产品一开始不要太张扬,要让好产品自己来说话。
很多创业者染上了一种坏毛病,什么事儿也没做就觉得特别牛,好像我们就要成功了。
360公司有个经验叫发布会定律,这点分享给创业者:凡是需要开发布会,才能够让大家知道的产品,一定不是好产品。好的产品不用开发布会,也不用在行业里站起来振臂一呼,创业者要多跟用户说话,多去了解用户的想法,然后让用户形成口碑。
我们以后少讲点儿大话、空话。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找用户去验证,就宣布要革谁的命,谁会相信呢?我们应该悄悄地进村,枪声都不要,然后等到巨头们发现的时候,我们产品几乎已经上亿了,BAT想抄已经来不及了。
我原来特别喜欢在大会上讲话,讲完了之后,我自己还没来得及干,发现都被巨头们干了。现在很多创业者融了很多钱,建议创业者不要做那么多演讲,除了你的竞争对手会认真研读你对行业的分析,用户永远会问一堆问题:“大哥,我为什么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给我创造什么价值?我怎么用?我在哪儿能找到?” 所以,任何伟大的公司,我们不要看它们今天多牛X,你们不能跟它们学,因为我们作为创业者刚刚起步,我们应该像它们当年一样,埋头扎在用户中,更多地去关注产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能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花在内部产品的管理、经营和打磨上。
无线互联网马上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有人谈工业4.0,有人谈IOT,我更喜欢IOT这个概念。很多人把IOT庸俗化叫成物联网。其实,IOT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加一点传感器。它最重要的是把产品互联网化,把商业模式互联网化。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你如何通过IOT的技术,做出一个产品,把这个产品和你的用户、企业连接起来。其实所谓的工业4.0、所谓的IOT,就是讲这个概念。

这里面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有些企业成功之后往往会做个总结,说某某时代已经结束了,市场上第一、第二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大家再进入了。
错了!我觉得,中国手机未来15亿部也就到头了,想想所有能看到的东西,从汽车到房子,从电灯到开关,从眼镜到手表,甚至工业化里的车床、集装箱、运输设备,如果都变成智能化,中国未来5年会有200亿至500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它们7×24小时产生的数据那才叫大数据。所以真正的无线互联网刚刚开始,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
所以,当今天大家觉得手机、互联网就这样了,我恰恰觉得很多东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把一个传统的商业模式、硬件,用互联网来改造,这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邓康明:创业早期必须“独裁”
【编者按】在黑马导师群体里,阿里巴巴原人力副总裁邓康明不是知名度最高的,但却是好评最多的导师之一。他曾亲身见证了阿里巴巴早期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在2014年12月21日召开的“千人万企招聘大集”上,他再次为上千名求职者做了分享,令许多人觉得不虚此行。
公司就是一出戏,组织就是一出戏,这个戏要好,就必须要有几个角儿。公司创业初期阶段,必须有一个老大。这个老大得说了算,得带着这个团队坚定地往前走,所谓民主、所谓协商,在创业期是不存在的。
你用互联网的技术享受了所谓的互联网创业这样一个民主的氛围,你就必须用独裁的手段去做,才有机会把民主的红利变成实际的利益。独裁是什么?独裁是一种拍板的力量、做决策的力量、不受干扰的力量,在痛苦的黑暗、孤独之下,还能说let’s go,不放弃,团队需要这样的力量。

创业者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需要孤独感背后强大的力量,不要试图把自己这种孤独痛苦分担给你的团队,你必须承担起这种孤独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民主,如果你不是这个料,请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找出敢于傻乎乎做决定的人。不是科学的决定有多好,而是决定的速度和执行的力度,让一家公司与另外的公司产生重大的区别。
所谓的民主,必须要在生存下来以后,才有机会去建立。没有这个起步的阶段,你就没有这个机会。老祖宗有很多智慧,“仓廪实而知礼节”。所有创业者在组织建设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问自己能不能承担起做决策的责任,如果没有人能够帮你分担后果,你能不能往前走?
今天,需要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才能成就一出好戏。这里面体现着互联网的精神:分享、透明。你能分享的有两个东西:一是你自己的股权,你能不能真的去分享;二是你能不能把账本摊开来,分享给你的核心团队,把你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团队。分享、透明,打开来,你才有机会把要做成这件事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
组织变大以后,很多人问我文化怎么做?文化是在早期干出来的。比如今天所有人用邮件沟通,早期的时候办公室内部,三五十个人喊一嗓子,推开门踢他一脚是最理想的沟通方式。等公司变大的时候,才适合用邮件等技术手段去沟通。
早期的时候,公司文化的形成需要信任和默契。信任、默契的前提是团队知悉互相的秉性德行,你必须要到一线去工作,人贴人互搏地工作,这样你才知道谁是你的兄弟,谁可能在背后捅你刀子。坦白、透明地分享,这是前期组织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
徐小平: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商业教育和商业文明?
【编者按】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演讲云淡风轻,不煽情而妙趣横生。这次,他以黑马学院名誉院长的身份发表了一番精彩言论。他认为,黑马学院除了要传授商业技能,更要教创业者为人做事的道理,树立中国崭新的核心商业价值观。为了激励大家勇往直前,徐老师还一展歌喉,唱起了一首著名的“红歌”——《血染的风采》,一下子让现场的气氛热到顶点。

作为黑马学院名誉院长,我今天讲点严肃的课题:什么叫商业文明?
这个话题看似很大,实际上就是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怎么展现自己,怎么把所做的事情与社会价值、社会期待结合起来。不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还能创造一点思想、精神、情感和价值观。
有句话说:如果有个点子大家都觉得好,那就已经失败了。正是别人看不懂的领域,有人大胆地前行,才有了中国经济、互联网的繁荣,所以这就是新的商业文明。
当然,这些公司很有可能会成为创业旗帜上“血染的风采”。但是,它们在前赴后继,它们在勇敢尝试,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嘲笑,依然在勇敢地前行。这样伟大的尝试可能失败,但正是这样的尝试,我们才有了新经济,才有了改变我们生活的种种创新公司。
所以,创业即成功。这就是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新的观念意识:拥抱失败,敢于创新。 我讲几个简单的故事。2014年有一两家非常好的企业,一开始做得非常棒,但做到一定阶段,大家看到了实际利益时,创业的兄弟之间就打起来了,不惜与一起奋斗的兄弟合伙人分手。人生何其漫长,事业何其浩大,但什么都没做成就打起来,导致事业受挫、名誉受损、业务受伤,这是何其愚蠢。
这时候该想一想什么叫团队精神:宽容、忍让、彼此欣赏。作为今天的创业者,这是一个必须要有的素质,就是所谓的人格,而不是只为了利益,为了自我。当然,为了公司的利益,你可以吵、可以拍桌子,但是要找到宽容、忍让、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懂得程序。
另外一个小伙子,他三四流的大学毕业,却做出了超一流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得到了BAT公司的1200万美元的融资。这个事情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但小伙子却因为夸大融资数额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误解。
真实、诚信、信用、说话靠谱……对创业者来说,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素质。这些不仅仅针对创业,还会创造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你成功了,会影响到很多人。所以,你若成为了创业者,就要承担一种社会责任,承担好了,对创业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商业文明或者价值观是很复杂的东西。我举这几个事例,不是要说明我们价值观有缺失。有些事情发生后,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什么叫好呢?扶持青年人创业、鼓励大家成功,这就是好。因此,我觉得,黑马学院除了要教授商业技能,还要教为人做事的道理,最终树立崭新的商业文明。
当有一天,你的名字出现在失败名单里,不要伤心,你积累了经验,引发了关注,知道哪些是坑、哪些是坎儿。要继续怀揣激情,时刻卷土重来,最终实现梦想,不负于这个时代!
李亚鹏:创业是人生的终极旅程
【编者按】“我是李亚鹏,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创业者。”当李亚鹏出现在黑马创交会的舞台上,会场立刻骚动起来,大家都好奇,这位明星创业者会发表怎样的感慨?没想到,李亚鹏用真诚平实的语句讲述自己的创业感悟,感动得台下很多正在创业路上人的鼻子酸酸,李亚鹏自己也一度眼眶红润。他坦言,创业是人生的终极旅程,途中会遇到很多干扰,但无论善意恶意,这都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大概在2000年拍完《笑傲江湖》之后,我想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每年只拍三个月戏,剩下的时间去创业。
在这10年当中,我做了大概七八家企业,涉及影视传媒、杂志、咨询、旅游等等。当然,在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创办了嫣然天使基金、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在2012年,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在我39岁的时候,我要做关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事情。
2014年8月,我带着医疗队去西藏阿里为当地孩子做手术,去了四天以后想去转神山。高原反应导致我发烧,在打了6个小时的点滴之后,我决定还是要去完成我的计划。我拖着疲惫至极的身体,乘车来到了神山脚下。海拔5千多米,高原反应很严重,我甚至不敢说话,因为我要保持自己每一丝的力气,因为我要完成两天的转山之旅。这段旅程像极了我们在创业路途当中最艰难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感受,是值得记忆和玩味的。
在这样一个极致旅程当中,要想到达目标和终点,必须要学会保持体力,要寻找自己的人生节奏和步伐。因为在你的两旁,有无数的同行者,大家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前行,而只有我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终点。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外界的干扰,比如说同行转山的人会打个招呼、吃点儿东西甚至合影留念,但你会发现每次被打断再次起程的时候,必须重新寻找你的步伐和节奏,你必须苛刻地要求自己,拒绝一切干扰,哪怕这种干扰在你的创业或人生之路上是善意的,因为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有些时候,这种干扰会来自于我们自己,看着前后左右同行的路人,我们想去超越他,我们要加快自己的节奏。也许一瞬间,我们曾经超越了别人,但是你慢慢又会发现,在超越之后,你又要重新调整你的呼吸和节奏,需要更多时间休息,而这样一个过程中,你可能再次被别人超越,而你重新回到了自己原来应有的位置上。
也许人生中根本就没有超越,也许人生中根本就无须去超越。我们每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慢慢到达自己的终点。
第一次转山、爬山,也有好朋友叮嘱我要带两个登山杖。在我极度疲惫的时候,我去使用它,似乎找到了运用它的方法,单臂向前的时候无须使力,顺便把登山杖带到前方,顺势利用推力它会帮助你向前。我慢慢找到了那个节奏,它成了我转山旅途中的一件工具。
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人、事、物的帮助,它们都是我们创业的工具。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要么你学会使用它,要么你要学会放弃它,每一件工具都是为我们所用的,它不能成为阻碍我们通往终点的障碍。有时我们要放弃,因为人生之旅、创业之旅,注定不是一场风花雪月。
经过很多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对人生旅途而言,那一刻的成功不是最炫目的,因为你必须要学会如何从那个高点再安全地走完后半程,回到山脚下的起点,这才算是完成了一个真正的转山之旅,像是一段人生之旅。
对于创业者而言,没有终点。对于创业者而言,我们从来不会在意阶段性的成功,我们总是希望给自己梳理新的方向、新的目标,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最后,祝愿大家在各自的创业之路、人生之路上,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步伐、节奏,坚定地朝着你们的目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