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世界上最悲剧的事情,就是费尽心机终于搞到了一张泰坦尼克号首航的船票……
一些不幸的人葬身冰海,却依然影响着世界;另一些人活下来,命运由此改变。
选择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直到今天,镇静地走向死神的那些绅士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美国费城富豪本杰明·古根海姆当得知自己没有获救机会后, 47岁的他返回船舱换上晚礼服。据说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已经穿上最好的衣服,准备像一个绅士一样下沉。如果这真的发生了,告诉我的妻子,我已经竭尽所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最后,他在船上喝着白兰地抽着雪茄,和泰坦尼克号同归于尽。古根海姆是和法国情妇奥芭夫人一同搭乘泰坦尼克号的,而奥芭夫人及其女仆都搭乘救生船活了下来。
另一个47岁的美国人巴特少校是当时美国总统塔夫特的军事顾问,也曾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得力干将。1912年春天,巴特少校身体欠佳,就去欧洲度假,顺便搭泰坦尼克号回国。出事当晚,他正在一等舱吸烟室打牌。当得知即将沉没时,他没有慌张逃跑,而是像个旁观者般静静等待自己的归宿。
当时的美国首富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也在船上。48岁的阿斯特四世也是哈佛毕业,带着19岁的二婚娇妻玛德琳在欧洲和中东度蜜月(自1911年9月结婚以来一直在到处游历),希望美国本土对“老牛吃嫩草”的风言风语能够尽快过去。当他们终于登上泰坦尼克号准备回国时,玛德琳已有4个月的身孕。出事当晚,阿斯特四世询问负责救生船的船员,他可否陪同怀孕的妻子一起,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他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在他的上衣兜里有200多英镑现金和2500美元现金兑现支票,而当时船上一个水手的月薪不到20 美元,阿斯特四世没有用这些钱去贿赂求生。
少来夫妻老来伴,梅西百货的创始人之一、德裔美国人伊斯多·斯特劳斯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时,63岁的艾达·斯特劳斯拒绝抛下67岁的丈夫独自逃生。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救生船的位置给了一个年轻女佣,还把自己的毛皮大衣留给了对方。当有人向斯特劳斯先生提出,“我保险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救生船”,斯特劳斯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去。”这对老夫妇最后的时刻是一起坐在甲板上,面对巨浪将他们吞没。
泰坦尼克号上的8人乐队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在指挥华莱士·哈特利的带领下为乘客们演奏音乐直到沉船为止,以平复大家的心情。据说,他们最后演奏的曲目是《秋日之歌》。
值得记住的见证者
53岁的美国作家格雷西上校的最大贡献是在泰坦尼克号出事后立刻写了本书,成为研究这场灾难的重要史料。他是一等舱乘客,喜欢历史和健身。出事当晚,格雷西上校积极协助二副莱托勒疏散妇女和儿童。沉船时,他跳海游向救生船得以保命。但由于体温过低和外伤,格雷西上校的身体每况愈下,在1912年12月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在那个年代,女性处于弱小被保护的地位,而美国丹佛女富翁玛格丽特·布朗在沉船后的英勇表现让她一下子从暴发户跻身社会名流。玛格丽特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18岁时从密苏里州搬到了科罗拉多州,并嫁给了年长自己13岁的爱尔兰裔美国矿主詹姆斯·约瑟夫·布朗。玛格丽特始终不被上流社会真正接受。1909年,她和丈夫分居,每月领取700美元津贴(相当于今天的1.8万美元)。1912年,45岁的玛格丽特从法国瑟堡登上泰坦尼克号。出事后,她先帮助其他人疏散,自己最后登上了6号救生船。因为学过一些外语,她安抚了同船的其他不会讲英语的欧洲妇女。当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她坚持让救生船划回出事海域,以搜救更多的落水乘客。她还在船上发起募捐活动。此后20年里,玛格丽特一直担任“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委员会”的主席。在1932年去世时,她是一名演员。20年后,以她为原型的音乐剧《淹不死的莫莉·布朗》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靡一时。
泰坦尼克号海难中,最大的英雄是卡帕西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伦。卡帕西亚号所属卡纳德公司,是泰坦尼克号所属白星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卡帕西亚号定期往返于纽约和阜姆港(南斯拉夫港市里耶卡的旧称)。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收到泰坦尼克号的求救信号,罗斯特伦船长立刻下令前去营救。由于距离出事地点58海里(约93公里),海面上冰块众多,卡帕西亚号用了3个半小时才赶到,是当时最先赶到的船只。那时泰坦尼克号已经沉入海底。早晨4点,卡帕西亚号的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船。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半,卡帕西亚号共救起了710名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毛毯、食物和饮料,以及基本的医疗救治。卡帕西亚号把这些幸存者送到了纽约。
一本书与一座图书馆
泰坦尼克号下沉时,乘客们纷纷逃向甲板,哈里·威德纳在人群中逆向而行返回船舱,只是为了抢救一本弗朗西斯·培根1598年版的散文集。当看到母亲爱莉诺坐入救生船后,27岁的哈里说:“母亲,我已把小培根放在口袋里,它陪着我。” 一言既出,母子心里都明白他们随时人鬼殊途。
哈里是美国费城电车世家威德纳家族的少爷,祖父彼得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哈里在1907年读完哈佛后就立志藏书,并要兴建一所伟大的图书馆,让自己的名字在绵延书香中流芳百世。1912年3月,哈里陪父母到英国游历,不但在苏富比古籍部门买进几本稀世好书,又在几家旧书店找到几本绝代奇货。一家三口决定从法国瑟堡搭泰坦尼克首航赶回纽约参加一位已故藏书家的拍卖会,哈利交代伦敦书商海运八部古籍回美国,而那部稀世的小十二开古雅版本培根散文集由他随身带走。
在泰坦尼克上失去丈夫和爱子的威德纳女士,斥资200万美元在哈佛大学建立了“哈里·埃尔金斯·威德纳纪念图书馆”。传言威德纳女士捐助时的条件之一是所有哈佛毕业生必须通过游泳考试,因为哈里就不会游泳,其实泰坦尼克号出事时的海水接近冰点,即便会游泳也无济于事。后人考证说,威德纳女士并没有提出游泳的要求,只是希望学校在图书馆保留一个房间给死去的哈里,每天都要更换鲜花。
那些被鄙视淹没的人
白星公司老板伊斯梅成为舆论炮轰的对象。灾难发生后,他等最后一艘救生艇即将离开时跳了上去,让余下1500多人自生自灭。对美国人而言,伊斯梅是英国古老的等级制度下衰老无能的产物。他是通过世袭获得百姓公司的老板位子,而不是靠个人能力。在英国,大家觉得伊斯梅是替罪羊。伊斯梅的社会上层同伴也没有同情他,他们不再邀请他去他们的聚会,在街上看见了也不再那么热情地打招呼了。灾难之后不到一年,伊斯梅辞去了白星公司的职务,去爱尔兰隐居,死于1937年。
另外一个备受争议的人是苏格兰人科斯莫·戈登爵士。当时他与妻子一起上了救生船,为此给了船员每人5英镑。戈登解释说,他只是想要感谢船员的工作。但媒体都认为他的行为是行贿,为了阻止救生船搭载更多的人。1916年戈登和妻子分居,余生都背负“懦夫”的骂名。他隐居起来,直到1931年去世。
一些不幸的人葬身冰海,却依然影响着世界;另一些人活下来,命运由此改变。
选择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直到今天,镇静地走向死神的那些绅士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美国费城富豪本杰明·古根海姆当得知自己没有获救机会后, 47岁的他返回船舱换上晚礼服。据说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已经穿上最好的衣服,准备像一个绅士一样下沉。如果这真的发生了,告诉我的妻子,我已经竭尽所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最后,他在船上喝着白兰地抽着雪茄,和泰坦尼克号同归于尽。古根海姆是和法国情妇奥芭夫人一同搭乘泰坦尼克号的,而奥芭夫人及其女仆都搭乘救生船活了下来。
另一个47岁的美国人巴特少校是当时美国总统塔夫特的军事顾问,也曾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得力干将。1912年春天,巴特少校身体欠佳,就去欧洲度假,顺便搭泰坦尼克号回国。出事当晚,他正在一等舱吸烟室打牌。当得知即将沉没时,他没有慌张逃跑,而是像个旁观者般静静等待自己的归宿。
当时的美国首富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也在船上。48岁的阿斯特四世也是哈佛毕业,带着19岁的二婚娇妻玛德琳在欧洲和中东度蜜月(自1911年9月结婚以来一直在到处游历),希望美国本土对“老牛吃嫩草”的风言风语能够尽快过去。当他们终于登上泰坦尼克号准备回国时,玛德琳已有4个月的身孕。出事当晚,阿斯特四世询问负责救生船的船员,他可否陪同怀孕的妻子一起,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他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在他的上衣兜里有200多英镑现金和2500美元现金兑现支票,而当时船上一个水手的月薪不到20 美元,阿斯特四世没有用这些钱去贿赂求生。
少来夫妻老来伴,梅西百货的创始人之一、德裔美国人伊斯多·斯特劳斯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时,63岁的艾达·斯特劳斯拒绝抛下67岁的丈夫独自逃生。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救生船的位置给了一个年轻女佣,还把自己的毛皮大衣留给了对方。当有人向斯特劳斯先生提出,“我保险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救生船”,斯特劳斯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去。”这对老夫妇最后的时刻是一起坐在甲板上,面对巨浪将他们吞没。
泰坦尼克号上的8人乐队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在指挥华莱士·哈特利的带领下为乘客们演奏音乐直到沉船为止,以平复大家的心情。据说,他们最后演奏的曲目是《秋日之歌》。
值得记住的见证者
53岁的美国作家格雷西上校的最大贡献是在泰坦尼克号出事后立刻写了本书,成为研究这场灾难的重要史料。他是一等舱乘客,喜欢历史和健身。出事当晚,格雷西上校积极协助二副莱托勒疏散妇女和儿童。沉船时,他跳海游向救生船得以保命。但由于体温过低和外伤,格雷西上校的身体每况愈下,在1912年12月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在那个年代,女性处于弱小被保护的地位,而美国丹佛女富翁玛格丽特·布朗在沉船后的英勇表现让她一下子从暴发户跻身社会名流。玛格丽特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18岁时从密苏里州搬到了科罗拉多州,并嫁给了年长自己13岁的爱尔兰裔美国矿主詹姆斯·约瑟夫·布朗。玛格丽特始终不被上流社会真正接受。1909年,她和丈夫分居,每月领取700美元津贴(相当于今天的1.8万美元)。1912年,45岁的玛格丽特从法国瑟堡登上泰坦尼克号。出事后,她先帮助其他人疏散,自己最后登上了6号救生船。因为学过一些外语,她安抚了同船的其他不会讲英语的欧洲妇女。当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她坚持让救生船划回出事海域,以搜救更多的落水乘客。她还在船上发起募捐活动。此后20年里,玛格丽特一直担任“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委员会”的主席。在1932年去世时,她是一名演员。20年后,以她为原型的音乐剧《淹不死的莫莉·布朗》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靡一时。
泰坦尼克号海难中,最大的英雄是卡帕西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伦。卡帕西亚号所属卡纳德公司,是泰坦尼克号所属白星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卡帕西亚号定期往返于纽约和阜姆港(南斯拉夫港市里耶卡的旧称)。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收到泰坦尼克号的求救信号,罗斯特伦船长立刻下令前去营救。由于距离出事地点58海里(约93公里),海面上冰块众多,卡帕西亚号用了3个半小时才赶到,是当时最先赶到的船只。那时泰坦尼克号已经沉入海底。早晨4点,卡帕西亚号的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船。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半,卡帕西亚号共救起了710名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毛毯、食物和饮料,以及基本的医疗救治。卡帕西亚号把这些幸存者送到了纽约。
一本书与一座图书馆
泰坦尼克号下沉时,乘客们纷纷逃向甲板,哈里·威德纳在人群中逆向而行返回船舱,只是为了抢救一本弗朗西斯·培根1598年版的散文集。当看到母亲爱莉诺坐入救生船后,27岁的哈里说:“母亲,我已把小培根放在口袋里,它陪着我。” 一言既出,母子心里都明白他们随时人鬼殊途。
哈里是美国费城电车世家威德纳家族的少爷,祖父彼得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哈里在1907年读完哈佛后就立志藏书,并要兴建一所伟大的图书馆,让自己的名字在绵延书香中流芳百世。1912年3月,哈里陪父母到英国游历,不但在苏富比古籍部门买进几本稀世好书,又在几家旧书店找到几本绝代奇货。一家三口决定从法国瑟堡搭泰坦尼克首航赶回纽约参加一位已故藏书家的拍卖会,哈利交代伦敦书商海运八部古籍回美国,而那部稀世的小十二开古雅版本培根散文集由他随身带走。
在泰坦尼克上失去丈夫和爱子的威德纳女士,斥资200万美元在哈佛大学建立了“哈里·埃尔金斯·威德纳纪念图书馆”。传言威德纳女士捐助时的条件之一是所有哈佛毕业生必须通过游泳考试,因为哈里就不会游泳,其实泰坦尼克号出事时的海水接近冰点,即便会游泳也无济于事。后人考证说,威德纳女士并没有提出游泳的要求,只是希望学校在图书馆保留一个房间给死去的哈里,每天都要更换鲜花。
那些被鄙视淹没的人
白星公司老板伊斯梅成为舆论炮轰的对象。灾难发生后,他等最后一艘救生艇即将离开时跳了上去,让余下1500多人自生自灭。对美国人而言,伊斯梅是英国古老的等级制度下衰老无能的产物。他是通过世袭获得百姓公司的老板位子,而不是靠个人能力。在英国,大家觉得伊斯梅是替罪羊。伊斯梅的社会上层同伴也没有同情他,他们不再邀请他去他们的聚会,在街上看见了也不再那么热情地打招呼了。灾难之后不到一年,伊斯梅辞去了白星公司的职务,去爱尔兰隐居,死于1937年。
另外一个备受争议的人是苏格兰人科斯莫·戈登爵士。当时他与妻子一起上了救生船,为此给了船员每人5英镑。戈登解释说,他只是想要感谢船员的工作。但媒体都认为他的行为是行贿,为了阻止救生船搭载更多的人。1916年戈登和妻子分居,余生都背负“懦夫”的骂名。他隐居起来,直到1931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