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培养低年段小学生多种能力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游戏目前尚无确切定义,有研究者将“教育游戏”理解成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虚拟现实性等于一体的计算机游戏软件。[1]但本文所指的“游戏”更偏向儿童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形式较为随意的小游戏,并不单单指开发出来的软件。英语游戏教学法围绕着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中,游戏教学从目的、方法和形式上可分为多种,如语言训练游戏、交际训练游戏等。[2]低段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此阶段教学的任务不在于单词、语法的强记,而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对低年段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使他们对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保持高度敏感,促进他们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1. 采用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
  低段小学生顽皮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教师要组织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锻炼有意识观察。例如,在讲单词的时候,可采用的游戏是“Find Out”。教师出示两张看起来很相似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小学低段学生乐于表现自己,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参与竞争,认真细致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投入到观察中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
  2. 教会学生运用观察方法
  教师教会学生运用分类观察法。例,教师出示一幅彩色图片。首先,提示学生先观察符合约定俗成的事物。如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绿色的草地和紫色的茄子都是符合约定俗成的事物。因此,在记忆这些东西的颜色时,学生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去记忆。其次,启发学生观察新奇特异的事物。例如,橘色的卡车,这种颜色跟我们寻常看到的不一样,所以需要特殊记忆这一颜色。在看图游戏中,由于画面中的东西比较多,比较复杂,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分类法进行观察。否则,就有可能遗漏或记混记错它们的颜色。
  二、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交际活动中,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低段小学生的反应速度还不快,不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对方的问题。因此,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好途径。
  在游戏“说一说”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的单词进行分类,学生会将单词分成学具类、水果类、颜色类和动物类等。教师让每组的每个学生说出同类中的不同单词,同组内成员不能重复,说得多的一组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既学会归纳又学会应变。学生喜欢这种紧张而刺激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能迅速反应、随机应变。如果一个学生说的单词已被之前的学生说过,这个学生就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再说出其他同类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做游戏时需要不停地思考,回忆所学单词并快速分类,最终迅速地做出反应。
  又如,在学习完关于职业的单词doctor,farmer,nurse,driver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到的物品联想,说出有关联的单词。例如,看见听诊器时,学生会回答doctor;看见注射器时,学生会回答nurse;看见汽车方向盘时,学生会回答driver;看见锄头时,学生会回答farmer;看见红十字架时,学生可以回答doctor,也可以回答nurse。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思维,快速做出反应,增强应变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表现力强的人往往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其语言和行为也有较强的感染力。如何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呢?
  1. 教师示范,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低段小学生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能通过表情和动作进行教学,不仅能使教学充满极强的感染力,更能为学生的大胆表現做出示范。例如,在猜单词的游戏中,教师可用一个动作来表现yucky这个单词,通过挤眼睛、伸舌头,并说出一个极其形象的拟声词“呃”,将此词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大胆表演,学生才会有表现的欲望。
  2. 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肢体语言,提高表现力
  肢体语言是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它可以使人的表达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表现力。
  在做单词游戏时,教师叫一名学生面对其他学生,其他学生读出教师指向的单词,让那名面对全体的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单词;或者,教师让一名学生看纸条做动作,其他学生猜测他要表达的单词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头、身体和手等部位来表达这些词。例如,用晃动的身体表现windy,用手做下雨状表现rainy,用手扇风的动作表现sunny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用肢体动作代替言语,既提高其表达能力,又强化其对单词的记忆。
  当学生的表现力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时,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差异。低年段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依赖外界的反馈,尤其是源于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要充分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鼓励性评价。在游戏中,轮到一个学生通过动作表现bug一词。起初他半天没动——不难猜出这个孩子面临着一个“大挑战”。突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书本上bug一词的配图:一个小瓢虫正在照镜子梳头发。于是他巧妙地模仿了这个动作。本来我以为这不足以表达出单词的特性,不算成功的表演,但没想到其他学生一下就猜出来了。此后,学生们每做这个动作,便能联想到bug。据此可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要急于评价优劣,随意给学生“定位”。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和求异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变换思维的角度,不拘于固定的思维模式。
  1.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多维发散的状态。在英语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会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形成好的思维习惯。例如,用elephant这个单词中的字母组合成新的单词。学生可以组成ant,an,tan,tea,pant,pet,late等。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开动脑筋,尽力找出不同的答案,从而发展其发散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就是人们通过一件事情的触发而想到另一些事情上的思维。联想能够克服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意义上把它们联结起来, 由此可产生一些新颖的思想。
  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联想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联想思维,学生可以复习学过的知识,并强化新学的知识记忆。在游戏猜字谜中,教师用语言描述一个新授词的某些属性和特点,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猜出该词。例如,教师说It’’s red,学生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诸如apple,tomato,cherry,T﹣shirt等;老师补充说It’’s red and round,学生又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诸如apple,tomato,balloon,lantern等;老师继续补充说It’’s red,round and big,学生会继续回答:balloon,ball等。就这样,学生在教师不停地补充中猜出不同的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他们,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学会使用逆向思维,会使思路不那么僵化、刻板,也帮助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在单词游戏“看一看、说一说”中,学生要根据图片提示说出联想到的单词。例如,看到水,学生会说出词组wash the clothes;看见洗衣粉、洗衣机和洗衣板时,学生也会说词组wash the clothes。虽然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看到的提示是不同的,也就是从不同的问题提示出发猜出相同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低段小学生的学习有意识性和目的性不足,他们的学习往往靠兴趣,是在玩中学,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所以,游戏这一独特的教学活动既符合儿童心理,又能使他们在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类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夏云,李春晖.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2(2).
  [2]项莉,桂平.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17).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万驰 梁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