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举办了“塑民风爱原州”暨第六届农民文艺汇演,各乡镇农民文艺队携作品登台展演。
“下面的节目是快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表演者:中河乡朱彩霞。”听到主持人报幕,朱彩霞整了整衣领,抖了抖快板,精神抖擞地上台了。快板鏗锵,字正腔圆,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表演完自编自演的节目后,朱彩霞静静地等待着丈夫梁云上台表演小品《村支书嫁女》。这个小品意在教育大家不要再搞高价彩礼、大摆筵席。
在中场休息时段,四乡八里的熟人聚集在朱彩霞的身旁,听她讲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经历。“总书记和我握手时,微笑着,可亲切了。”那一刻的幸福感至今还萦绕在朱彩霞的心头。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梁云、朱彩霞家庭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殊荣。朱彩霞作为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汇演结束后,梁云、朱彩霞回到家里。冬日里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榆树树枝,斑斑点点地洒进小院。
小院已非平常农家小院,如今被命名为“梁云文化大院”。
梁云文化大院里的农耕博物馆是梁云的得意之作。
“你看,这些规格不一的推刨,是我当木匠时的工具,它们帮我勤劳致富,我对它们很有感情。这双绣花鞋,是我姐姐出嫁时穿的。当年朱彩霞就是踩着这双马镫,骑马嫁给我的。这个暖锅炉是我爷爷从陕西老家带来的。”梁云一件件地展示着物品。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农具已派不上用场。梁云舍不得丢弃曾经朝夕相伴的农具,便把它们放在库房里。
有一次,住在城里的孙儿回乡,看见马镫,问:“这是个什么玩具?”梁云心里有些许失落:“该把这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老物件摆出来了。让孩子们都能认得这些物件,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于是,梁云决定建一个农耕博物馆。
他投入了40多万元钱,钱不够,就向儿女求援。儿女们的支持,坚定了梁云的信心。为了寻觅展品,梁云几乎把固原市及周边地区都跑了个遍。亲朋好友只要发现他想要的东西,都马上打电话给他。不管多远,梁云都会上门求购。
如今,梁云的农耕博物馆已收藏400多件老物件。
梁云文化大院里的文化演艺室是朱彩霞的最爱。
演艺室里有一个能容纳近百人的大厅和一个小舞台。他们夫妻俩创办了庙湾村文化自乐班,演艺室是他们展示才艺的天地。“不论冬夏,只要村里人想听戏看节目,我们都会组织演出。”。
朱彩霞还是一个笔杆子。她自编自演了《宣传党的十八大》《好婆媳》《生态移民政策好》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剧目。“我的作品语言就是咱农民平常说的话,故事就是发生在村里的故事。”
朱彩霞擅长皮影制作、剪纸、绘画,并乐意把这些技艺传授给好学之人。每年都在文化大院开展数期剪纸、绘画培训班。她多次参加各类剪纸创意大赛活动,还获得了宁夏非遗“铜剪刀奖”。演艺室墙壁上挂着的剪纸、农民画、刺绣、皮影等作品,都是她和徒弟们创作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梁云文化大院荣获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几个孩子在城里上学时,老梁忙着务工挣钱,我在家里喂羊,忙得顾不上照顾孩子们,就给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放学后,他们就自己做饭吃,熟一顿生一顿。周末,孩子们回家后,老梁和我就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老实做人。”
在梁云、朱彩霞夫妻的带动下,梁云兄弟姐妹七个大家庭近百人连续3年都举办了家族春节晚会。“有唱戏的,有跳舞的,有说快板的……家里人在玩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懂得了团结,懂得了积极向上。”。
梁云、朱彩霞均已年过花甲,但他们还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建成戏台、农家乐,吸引游客来我家看大戏、吃暖锅。”
(摘自宁夏文明网)
“下面的节目是快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表演者:中河乡朱彩霞。”听到主持人报幕,朱彩霞整了整衣领,抖了抖快板,精神抖擞地上台了。快板鏗锵,字正腔圆,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表演完自编自演的节目后,朱彩霞静静地等待着丈夫梁云上台表演小品《村支书嫁女》。这个小品意在教育大家不要再搞高价彩礼、大摆筵席。
在中场休息时段,四乡八里的熟人聚集在朱彩霞的身旁,听她讲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经历。“总书记和我握手时,微笑着,可亲切了。”那一刻的幸福感至今还萦绕在朱彩霞的心头。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梁云、朱彩霞家庭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殊荣。朱彩霞作为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汇演结束后,梁云、朱彩霞回到家里。冬日里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榆树树枝,斑斑点点地洒进小院。
小院已非平常农家小院,如今被命名为“梁云文化大院”。
梁云文化大院里的农耕博物馆是梁云的得意之作。
“你看,这些规格不一的推刨,是我当木匠时的工具,它们帮我勤劳致富,我对它们很有感情。这双绣花鞋,是我姐姐出嫁时穿的。当年朱彩霞就是踩着这双马镫,骑马嫁给我的。这个暖锅炉是我爷爷从陕西老家带来的。”梁云一件件地展示着物品。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农具已派不上用场。梁云舍不得丢弃曾经朝夕相伴的农具,便把它们放在库房里。
有一次,住在城里的孙儿回乡,看见马镫,问:“这是个什么玩具?”梁云心里有些许失落:“该把这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老物件摆出来了。让孩子们都能认得这些物件,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于是,梁云决定建一个农耕博物馆。
他投入了40多万元钱,钱不够,就向儿女求援。儿女们的支持,坚定了梁云的信心。为了寻觅展品,梁云几乎把固原市及周边地区都跑了个遍。亲朋好友只要发现他想要的东西,都马上打电话给他。不管多远,梁云都会上门求购。
如今,梁云的农耕博物馆已收藏400多件老物件。
梁云文化大院里的文化演艺室是朱彩霞的最爱。
演艺室里有一个能容纳近百人的大厅和一个小舞台。他们夫妻俩创办了庙湾村文化自乐班,演艺室是他们展示才艺的天地。“不论冬夏,只要村里人想听戏看节目,我们都会组织演出。”。
朱彩霞还是一个笔杆子。她自编自演了《宣传党的十八大》《好婆媳》《生态移民政策好》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剧目。“我的作品语言就是咱农民平常说的话,故事就是发生在村里的故事。”
朱彩霞擅长皮影制作、剪纸、绘画,并乐意把这些技艺传授给好学之人。每年都在文化大院开展数期剪纸、绘画培训班。她多次参加各类剪纸创意大赛活动,还获得了宁夏非遗“铜剪刀奖”。演艺室墙壁上挂着的剪纸、农民画、刺绣、皮影等作品,都是她和徒弟们创作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梁云文化大院荣获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几个孩子在城里上学时,老梁忙着务工挣钱,我在家里喂羊,忙得顾不上照顾孩子们,就给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放学后,他们就自己做饭吃,熟一顿生一顿。周末,孩子们回家后,老梁和我就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老实做人。”
在梁云、朱彩霞夫妻的带动下,梁云兄弟姐妹七个大家庭近百人连续3年都举办了家族春节晚会。“有唱戏的,有跳舞的,有说快板的……家里人在玩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懂得了团结,懂得了积极向上。”。
梁云、朱彩霞均已年过花甲,但他们还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建成戏台、农家乐,吸引游客来我家看大戏、吃暖锅。”
(摘自宁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