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王安忆的《长恨歌》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寓意和研究价值。本文对《长恨歌》中传达出的城市—女性二元文化寓意作出比较深刻的阐释,着力分析《长恨歌》所描写的上海和上海女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王安忆 《长恨歌》 上海 王琦瑶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043-02
在女性作家及作品中,王安忆和她于1995年问世的作品《长恨歌》是不得不被提及的两颗璀璨明珠。当时女性文学普遍呈现作家多产,作品质量走低的态势。如较之王安忆更年轻的一些被称为“身体写作”的女作家在现代都市大众传媒的吹捧中和以身体、性、欲望等女性身份所具有的独特商业卖点的刺激下,粗制滥造出一大批没有内涵可言的文化垃圾。在女性文学面临严峻挑战之时,《长恨歌》以其鲜明的文化寓意,为当时萎靡的女性文学整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女性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长恨歌》描写了一个叫王琦瑶的女人的生命历程。按照王安忆一贯的视角,故事很平淡,一个算得上普通的女人的一生,甚至缺少惊心动魄。正是在这样的不急不缓、平心静气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看见《长恨歌》蕴含着的更深层的文化寓意——通过描写上海的女性,完成作家对上海这个大都会的文化阐释。
一
王安忆曾说过,“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①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恨歌》实则借一个女人(王琦瑶)的一生,完成了对一个城市(上海)的书写,王琦瑶的历史就是整个上海的历史。上海在《长恨歌》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空间境遇,而转换成一个“大角色”,《长恨歌》的主角与其说是王琦瑶,不如说是上海,是王安忆所力图演绎的一个存活在记忆和想象中的上海。
《长恨歌》开篇就大段大段地细绘上海的点点滴滴,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王琦瑶到了第一部的第二章才正式进入读者的视野。王安忆试图通过这种描述传达出:没有上海,没有上海的弄堂、鸽子、选美、谣言,“王琦瑶们”是不可能存在的。“上海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②而写王琦瑶的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是在写上海:尽管王琦瑶穿着素淡的旗袍,以打针度日,严师母还是看出“这女人有些来历。王琦瑶的一举一动,一衣一食,都在告诉她隐情,这隐情是繁华场上的”。③没有人能说上海是不繁华的,而这种繁华好像是专属于上海女人的,也只有上海女人能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歌是女人唱的,舞是女人跳的,旗袍店是为女人开的,公寓是为女人建的,连电影院若没有女人的捧场,生意也是做不下去的。上海真正的魅力,就在于王琦瑶们的一言一语,衣饰鞋帽,一次次舞会,乃至流水一样消逝的光影与爱情。此时,王琦瑶成了上海的背景,而前台演绎着的正是十里洋场的多姿多彩,活色生香。
二
事实上,王琦瑶的性格都是上海化的,只有上海才能养育出这样性格的女性。上海自近代以来一直作为半殖民地城市,以一种忍辱负重的姿态存在,但是,上海既没有做不光彩的退让,也没有很强硬地抵抗,而是默默地等待,暗自准备,不放过任何发展和崛起的机会。上海是这样,上海女人也是这样。王安忆曾说过:上海女人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④王琦瑶又何尝不是:等待,从不出手,最危急的时刻,也不动声色。这种性格延伸到她生命的结束,女主人公四十年的繁华梦,繁华散尽,梦醒时分,她的命运戛然而止,甚至没有象征性的反抗。王安忆甚至在安排女主人公生命的终结时,也不忘给她的性格做一个强有力的特写。她这是在重申:看,这就是上海女人的性格,这就是上海的性格。
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整个生命与婚姻无缘。在王安忆的书写中,几乎没有提及王琦瑶对婚姻的看法与渴望。这再一次印证了王安忆以女性反映城市的目的。家庭的涵容量显然不够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大展拳脚,只有城市能提供给她们一个广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王琦瑶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家庭,直接走上了社会。没有家庭的羁绊,王琦瑶的青春和美貌快速地进入流通并得到认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一个大都会连生活在其中的女性都接受不了,难以包容,那么它实在不算是合格的。在这里,作者又彻底地表现出上海的开放性。“对于一个大都市来说,‘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一种传统资源的浪费,社会化大都市的运作方式,就是要使一切都公开化地进入流通。”⑤
三
不可否认,王安忆描写上海具有巨大的优势。她并非出生在上海,在青少年时代有过长期离开上海下放的经历,后来又回到上海。这出出入入之间,使王安忆在感受上海时,兼备“旁观者”和“当局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将上海繁华背后的冷静,风光背后的平凡,世俗的把戏轨迹看得透、写得生动;又因为在性别身份上的独特,使她在书写及表现女性时,是恰到好处的。这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注定作家对城市以及女性的独特的视角与阐述,也注定了《长恨歌》在表达城市—女性二元文化寓意上的巨大成功。
[注 释]
①②④王安忆:《上海女性》,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⑤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王安忆独语[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10年6月2日
[作者简介]朱贤安: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
[关键词]王安忆 《长恨歌》 上海 王琦瑶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043-02
在女性作家及作品中,王安忆和她于1995年问世的作品《长恨歌》是不得不被提及的两颗璀璨明珠。当时女性文学普遍呈现作家多产,作品质量走低的态势。如较之王安忆更年轻的一些被称为“身体写作”的女作家在现代都市大众传媒的吹捧中和以身体、性、欲望等女性身份所具有的独特商业卖点的刺激下,粗制滥造出一大批没有内涵可言的文化垃圾。在女性文学面临严峻挑战之时,《长恨歌》以其鲜明的文化寓意,为当时萎靡的女性文学整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女性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长恨歌》描写了一个叫王琦瑶的女人的生命历程。按照王安忆一贯的视角,故事很平淡,一个算得上普通的女人的一生,甚至缺少惊心动魄。正是在这样的不急不缓、平心静气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看见《长恨歌》蕴含着的更深层的文化寓意——通过描写上海的女性,完成作家对上海这个大都会的文化阐释。
一
王安忆曾说过,“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①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恨歌》实则借一个女人(王琦瑶)的一生,完成了对一个城市(上海)的书写,王琦瑶的历史就是整个上海的历史。上海在《长恨歌》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空间境遇,而转换成一个“大角色”,《长恨歌》的主角与其说是王琦瑶,不如说是上海,是王安忆所力图演绎的一个存活在记忆和想象中的上海。
《长恨歌》开篇就大段大段地细绘上海的点点滴滴,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王琦瑶到了第一部的第二章才正式进入读者的视野。王安忆试图通过这种描述传达出:没有上海,没有上海的弄堂、鸽子、选美、谣言,“王琦瑶们”是不可能存在的。“上海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②而写王琦瑶的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是在写上海:尽管王琦瑶穿着素淡的旗袍,以打针度日,严师母还是看出“这女人有些来历。王琦瑶的一举一动,一衣一食,都在告诉她隐情,这隐情是繁华场上的”。③没有人能说上海是不繁华的,而这种繁华好像是专属于上海女人的,也只有上海女人能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歌是女人唱的,舞是女人跳的,旗袍店是为女人开的,公寓是为女人建的,连电影院若没有女人的捧场,生意也是做不下去的。上海真正的魅力,就在于王琦瑶们的一言一语,衣饰鞋帽,一次次舞会,乃至流水一样消逝的光影与爱情。此时,王琦瑶成了上海的背景,而前台演绎着的正是十里洋场的多姿多彩,活色生香。
二
事实上,王琦瑶的性格都是上海化的,只有上海才能养育出这样性格的女性。上海自近代以来一直作为半殖民地城市,以一种忍辱负重的姿态存在,但是,上海既没有做不光彩的退让,也没有很强硬地抵抗,而是默默地等待,暗自准备,不放过任何发展和崛起的机会。上海是这样,上海女人也是这样。王安忆曾说过:上海女人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④王琦瑶又何尝不是:等待,从不出手,最危急的时刻,也不动声色。这种性格延伸到她生命的结束,女主人公四十年的繁华梦,繁华散尽,梦醒时分,她的命运戛然而止,甚至没有象征性的反抗。王安忆甚至在安排女主人公生命的终结时,也不忘给她的性格做一个强有力的特写。她这是在重申:看,这就是上海女人的性格,这就是上海的性格。
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整个生命与婚姻无缘。在王安忆的书写中,几乎没有提及王琦瑶对婚姻的看法与渴望。这再一次印证了王安忆以女性反映城市的目的。家庭的涵容量显然不够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大展拳脚,只有城市能提供给她们一个广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王琦瑶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家庭,直接走上了社会。没有家庭的羁绊,王琦瑶的青春和美貌快速地进入流通并得到认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一个大都会连生活在其中的女性都接受不了,难以包容,那么它实在不算是合格的。在这里,作者又彻底地表现出上海的开放性。“对于一个大都市来说,‘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一种传统资源的浪费,社会化大都市的运作方式,就是要使一切都公开化地进入流通。”⑤
三
不可否认,王安忆描写上海具有巨大的优势。她并非出生在上海,在青少年时代有过长期离开上海下放的经历,后来又回到上海。这出出入入之间,使王安忆在感受上海时,兼备“旁观者”和“当局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将上海繁华背后的冷静,风光背后的平凡,世俗的把戏轨迹看得透、写得生动;又因为在性别身份上的独特,使她在书写及表现女性时,是恰到好处的。这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注定作家对城市以及女性的独特的视角与阐述,也注定了《长恨歌》在表达城市—女性二元文化寓意上的巨大成功。
[注 释]
①②④王安忆:《上海女性》,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⑤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王安忆独语[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10年6月2日
[作者简介]朱贤安: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