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的杰出典范,“《西厢》之为梦也,皆生于情。”王实甫践行“曲贵传情”的审美原则,构建出宏伟严密的抒情结构,在情景交融的抒情环境中,运用生动的抒情语言创造性格独特的抒情主体,唱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之至真至情名句。
关键词:文本视角;西厢记;抒情;戏曲
作者简介:刘元坤(1996.3-),男,汉族,吉林省松原市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一、基于社会真实的抒情真实
中国戏曲艺术与文学艺术一脉相承,延续了文人墨客“言志”、“载道”、“兴观群怨”的传统,大量戏曲是以生活现实为基础的艺术变形,广泛而艺术地反映了社会真实与人类精神世界。这一创作原则也内化在《西厢记》这部作品中。传统社会中的青年男女受封建礼教与秩序的羁绊、束缚,难以追求由心而生的自然情感,无法主宰爱情与婚姻,更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对婚姻的包办与决定,人的个性与情感被禁锢。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与严格的礼教秩序下,一部分人把对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的渴望寄托于艺术之中。艺术真实源自社会真实,王实甫版《西厢记》叙述的是青年男女崔莺莺与张生,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继而克服重重阻碍,最后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一感人至深而又普遍深刻的社会愿景。这一爱情欢歌正是基于社会与人生现实,再现了历史社会背景,塑造了典型冲突矛盾,抒发了真实情感追求,使得其拥有赖以焕发活力的基础和源泉。
二、宏伟严密的抒情结构
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诗人元稹早在唐代就著传奇《莺莺传》。金代戏曲作家董解元以前人版本为基础,进行了大幅修改,著述了别称为“董西厢”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在前人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为崔张故事艺术性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与“董西厢”相比,“王西厢”题材更加集中。王实甫对曲文唱词也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宾白,极大提高了崔张故事的艺术性,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扣人心弦。
在形式与规模上,王实甫借鉴其他演出形式,使《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般以四折表现一个完整故事的通例,有五本二十折之多。形式与规模的改进,为更加合理控制故事节奏、集中安排矛盾冲突、丰富人物性格创造了有利条件,情感的抒发也得以在宏伟严密、曲折变化的结构中更富艺术性。
《西厢记》的矛盾冲突设计别具一格。在王实甫的操笔下,崔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关于婚姻、爱情的斗争成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表现青年男女崔莺莺、张生为追求爱情勇敢与封建礼教斗智斗勇;崔莺莺、张生、红娘间的感情线索作为另一支矛盾,与主要矛盾交织推动剧情发展。剧中主角的感情在相互勾连的观念矛盾与性格冲突中产生、显现、发泄。
三、情景交融的抒情环境
情与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学核心问题之一。自然之景因投射到作者的精神世界而有情有灵,转笔便成文中之景、文中之情。《西厢记》对情景交融的拿捏堪称传统戏曲的标杆,其中长亭送别最具代表性。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寥寥几笔,长亭送别的动人情境便浮现在眼前。作者即便没有直接铺陈人物的感情世界,但其描绘的物景已经沁染了一层离愁别绪,情景浑然一体。“西风紧”、“雁南飞”,更将这种怅然的情绪催化得更加强烈,可谓“一切景语即情语”。“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二句直将自然物景迅速点化在人物情感之中,四散传播,将自然景物附上了人性之灵,情景交相辉映,渲染出悲伤色彩。
四、优美传神的抒情话语
王实甫是元杂剧文采派享有盛誉的大家,他在《西厢记》中也展现出高超的语言艺术功力。《西厢记》的抒情唱词不但纯熟运用修辞手法,化用诗词名句,使剧作更富文采性;而且还用动作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使剧作能够入乐歌唱与表演相结合以适应舞台演出,形成一套文辞精美流畅,文笔细腻传神的抒情话语系统。如: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人情牵。
这折唱词以秀美流畅的艺术语言道出张生对望眼欲穿般的相思之情,一折一本所提“临去秋波那一转”更是婉转动人,成为整部剧作的“关窍”。
再如:
[二煞]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
[尾]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地想。
作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后的心理和动作细节,“捣枕槌床”“手抵着牙儿慢慢地想”的表述更是尤为传神。将张生对莺莺的喜爱之情、思念之情和内心的悸动抒发的淋漓尽致。
五、性格独特的抒情主体
《西厢记》里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具有感染力,通过对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和勇敢追求的描述,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加纯洁、真挚,有温度。以崔莺莺为例,她是一个敢于遵从内心真实情感,敢于违背纲常礼教的女子。她在普救寺与张生四目相投,一见钟情,彼此互相吸引,别前对张生“回顾——觑末”。她热切希望和张生接近,对张生处处留情。四本一折的唱词叙道:
[旦唱][四边静]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煞]此一節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如此种种,一个热忱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她对张生的爱热切真挚,对追求爱情有着纯洁的动力。崔莺莺便是如此一个抒发感情、追求感情的主体。
不过崔莺莺的性格并非只有勇敢追求爱情这一面,社会现实的压力与封建礼教的熏陶塑造了她热情而又冷静的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加丰富立体。在崔莺莺性格急急切切、忐忐忑忑之间,二人感情的发展增加了困扰,情节也愈为忐忑曲折,更使得红娘甚至读者为他们感到焦急。不过情节的曲折婉转,也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变得更加畅爽。
六、结语
王实甫所撰《西厢记》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称赞其“天下夺魁”,读起来使人意趣盎然,正所谓“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不仅《西厢记》的文本历久弥新、广为流传,《西厢记》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是影响甚广,是京、昆、川等传统剧种中的重要曲目。难以否认《西厢记》高超的抒情艺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王实甫对社会真实的深刻把握、对抒情结构的精巧构思、对抒情环境的艺术描写,对抒情话语的纯熟运用,都造就了《西厢记》杰出的抒情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实甫. 西厢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苏舒.《仲夏夜之梦》与《西厢记》戏剧情感表达手段之比较.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3]王海波.《西厢记》作为抒情性叙事文学的蓝本及其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2001.
[4]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关键词:文本视角;西厢记;抒情;戏曲
作者简介:刘元坤(1996.3-),男,汉族,吉林省松原市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一、基于社会真实的抒情真实
中国戏曲艺术与文学艺术一脉相承,延续了文人墨客“言志”、“载道”、“兴观群怨”的传统,大量戏曲是以生活现实为基础的艺术变形,广泛而艺术地反映了社会真实与人类精神世界。这一创作原则也内化在《西厢记》这部作品中。传统社会中的青年男女受封建礼教与秩序的羁绊、束缚,难以追求由心而生的自然情感,无法主宰爱情与婚姻,更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对婚姻的包办与决定,人的个性与情感被禁锢。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与严格的礼教秩序下,一部分人把对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的渴望寄托于艺术之中。艺术真实源自社会真实,王实甫版《西厢记》叙述的是青年男女崔莺莺与张生,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继而克服重重阻碍,最后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一感人至深而又普遍深刻的社会愿景。这一爱情欢歌正是基于社会与人生现实,再现了历史社会背景,塑造了典型冲突矛盾,抒发了真实情感追求,使得其拥有赖以焕发活力的基础和源泉。
二、宏伟严密的抒情结构
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诗人元稹早在唐代就著传奇《莺莺传》。金代戏曲作家董解元以前人版本为基础,进行了大幅修改,著述了别称为“董西厢”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在前人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为崔张故事艺术性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与“董西厢”相比,“王西厢”题材更加集中。王实甫对曲文唱词也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宾白,极大提高了崔张故事的艺术性,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扣人心弦。
在形式与规模上,王实甫借鉴其他演出形式,使《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般以四折表现一个完整故事的通例,有五本二十折之多。形式与规模的改进,为更加合理控制故事节奏、集中安排矛盾冲突、丰富人物性格创造了有利条件,情感的抒发也得以在宏伟严密、曲折变化的结构中更富艺术性。
《西厢记》的矛盾冲突设计别具一格。在王实甫的操笔下,崔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关于婚姻、爱情的斗争成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表现青年男女崔莺莺、张生为追求爱情勇敢与封建礼教斗智斗勇;崔莺莺、张生、红娘间的感情线索作为另一支矛盾,与主要矛盾交织推动剧情发展。剧中主角的感情在相互勾连的观念矛盾与性格冲突中产生、显现、发泄。
三、情景交融的抒情环境
情与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学核心问题之一。自然之景因投射到作者的精神世界而有情有灵,转笔便成文中之景、文中之情。《西厢记》对情景交融的拿捏堪称传统戏曲的标杆,其中长亭送别最具代表性。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寥寥几笔,长亭送别的动人情境便浮现在眼前。作者即便没有直接铺陈人物的感情世界,但其描绘的物景已经沁染了一层离愁别绪,情景浑然一体。“西风紧”、“雁南飞”,更将这种怅然的情绪催化得更加强烈,可谓“一切景语即情语”。“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二句直将自然物景迅速点化在人物情感之中,四散传播,将自然景物附上了人性之灵,情景交相辉映,渲染出悲伤色彩。
四、优美传神的抒情话语
王实甫是元杂剧文采派享有盛誉的大家,他在《西厢记》中也展现出高超的语言艺术功力。《西厢记》的抒情唱词不但纯熟运用修辞手法,化用诗词名句,使剧作更富文采性;而且还用动作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使剧作能够入乐歌唱与表演相结合以适应舞台演出,形成一套文辞精美流畅,文笔细腻传神的抒情话语系统。如: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人情牵。
这折唱词以秀美流畅的艺术语言道出张生对望眼欲穿般的相思之情,一折一本所提“临去秋波那一转”更是婉转动人,成为整部剧作的“关窍”。
再如:
[二煞]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
[尾]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地想。
作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后的心理和动作细节,“捣枕槌床”“手抵着牙儿慢慢地想”的表述更是尤为传神。将张生对莺莺的喜爱之情、思念之情和内心的悸动抒发的淋漓尽致。
五、性格独特的抒情主体
《西厢记》里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具有感染力,通过对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和勇敢追求的描述,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加纯洁、真挚,有温度。以崔莺莺为例,她是一个敢于遵从内心真实情感,敢于违背纲常礼教的女子。她在普救寺与张生四目相投,一见钟情,彼此互相吸引,别前对张生“回顾——觑末”。她热切希望和张生接近,对张生处处留情。四本一折的唱词叙道:
[旦唱][四边静]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煞]此一節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如此种种,一个热忱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她对张生的爱热切真挚,对追求爱情有着纯洁的动力。崔莺莺便是如此一个抒发感情、追求感情的主体。
不过崔莺莺的性格并非只有勇敢追求爱情这一面,社会现实的压力与封建礼教的熏陶塑造了她热情而又冷静的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加丰富立体。在崔莺莺性格急急切切、忐忐忑忑之间,二人感情的发展增加了困扰,情节也愈为忐忑曲折,更使得红娘甚至读者为他们感到焦急。不过情节的曲折婉转,也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变得更加畅爽。
六、结语
王实甫所撰《西厢记》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称赞其“天下夺魁”,读起来使人意趣盎然,正所谓“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不仅《西厢记》的文本历久弥新、广为流传,《西厢记》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是影响甚广,是京、昆、川等传统剧种中的重要曲目。难以否认《西厢记》高超的抒情艺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王实甫对社会真实的深刻把握、对抒情结构的精巧构思、对抒情环境的艺术描写,对抒情话语的纯熟运用,都造就了《西厢记》杰出的抒情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实甫. 西厢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苏舒.《仲夏夜之梦》与《西厢记》戏剧情感表达手段之比较.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3]王海波.《西厢记》作为抒情性叙事文学的蓝本及其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2001.
[4]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