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质疑解难训练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 下面谈谈我的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
  1围绕课题,引疑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
  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扣住难点,质疑释难
  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3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的容量大,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习此句时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
  这个问题很大,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老班长的具体言行。他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做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而自己却忍饥挨饿,还不许告诉别人,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三个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让学生透过老班长外表的描述,体会他舍己救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把对老班长的认识从表面深化到实质。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地理学习并不受重视,学生自然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变得有效果、讲效率和出效益,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让学生一下子转变学习态度是不可能的,只有从每节课的变化开始,改变地理信息的呈现方式,吸引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让地理学习变成一种既有趣又高效的事。让每节地理课都
期刊
1教学技能的主要作用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知识的领会和传授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振奋其精神。学习化学,首先是从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师按照认识论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非常必要。通常,人在各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下方能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从信息传递来看,视觉效率最高,听觉效率次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技能的全面有利于传授信息,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1
期刊
【摘要】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发散思维 问题情境 启发 诱发 完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普通本科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过程中存在着“第一学历”现象,即要求应聘者高等教育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且普通本科院校为重点大学。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现象主要受教育筛选理论、供求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高校招聘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内部、应聘者自身等方面着手,共同为高校选拔出优秀的辅导员做出努力。  【关键词】辅导员招聘;第一学历;经济学分析
期刊
【摘要】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放眼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
期刊
【摘要】“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持趣”之法维持学生的兴趣;“增趣”之法掀起教学小高潮  【关键词】引趣 持趣 增趣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而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1课堂始“引趣”  古诗
期刊
【摘要】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为主体,从三个维度帮扶学困生,提高教师针对差异帮扶的能力,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学困生学习、体会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得以加强,成绩得以提升。  【关键词】三主体 学困生  基础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基本意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障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让每一个适龄儿童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科研方法从弧线助跑的速度、助跑的节奏、弧线助跑的曲率等几个方面探讨弧线助跑技术对中职生背越式跳高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弧线助跑,中职生,背越式跳高 1前言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先进的跳高技术,其最大的优越性是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来提高起跳效果。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技术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有必要精益求精。弧线助跑技术的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教学内容丰富,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性强,灵活性大,比其他学科更需要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最能显示教师机智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wf师的教学创新充分体现在听、说、读等各个环节,而主要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结构,教学语文等诸因素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创新能力。  1教学结构的布局创新  对教学活动进行具有逻辑性和艺术性的组合的能力称之为教师的布局创新。它
期刊
【摘要】诡辩论貌似辩证法,但辩证法绝不等于诡辩论,辩证法与诡辩论有着严格的区别。  【关键词】辩证法 诡辩论 概念 转化 个别与一般  近年来,随着辩论热、演讲热在校园的悄然兴起,哲学常识课倍受同学们的欢迎。然而,不少同学分不清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诡辩论貌似辩证法,但辩证法绝不等于诡辩论,辩证法与诡辩论有着严格的区别。  首先,在概念灵活性问题上,是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还是主观地运用概念的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