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工业的十大核心技术之一,是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诞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测井技术发展的语言载体都是以外文为主。因此,作为国内测井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石油院校和一些非石油院校都有这样的共识,并开设了相应的测井双语教学的课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能源行业越来越国际化,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必然要国际化。这就使得学校的培养就必须站在国际化大行业这个全球的视角内考虑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如何选定测井的双语教材,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双语的授课,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直接决定着双语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败,笔者根据自身的双语教学的经验,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石油测井 双语教学 双语教材 国际化 人才培养
一、引言
测井技术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有Marcel Schlumberger和 Conrad Schlumberger 兄弟率先进行了地下电阻率的测量,标志着测井技术的诞生[1],随后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测井技术起步于60年代初期。因此,可以说测井技术无论从硬件还是处理解释软件都是以外文为载体,包括英语、法语和俄语,当然英语文献占绝对多数。
在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发展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各个领域,特别是测井技术,逐步开始与国际油气服务公司接触。斯伦贝谢国际公司最早在1980年进入中国石油行业开展油田服务业务,斯伦贝谢在中国现有1700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为本地员工。斯伦贝谢目前在中国境内设立了6个作业基地(库尔勒,克拉玛依,成都,蛇口,塘沽和大庆)、两个制造中心(上海和天津)、两个办事处(北京和乌鲁木齐),为中国陆上和海上提供综合作业服务。斯伦贝谢于2000年在北京清华科技园正式成立了北京地球科学中心(BGC),该中心是斯伦贝谢油田服务主要的技术开发中心之一[2]。 此外一些Shell公司、Halliburton公司、Baker Hughes公司、Weatherford公司等国际大石油公司都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和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国内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也都开始了海外扩张,很多刚刚就业的同学直接就分到了国外工作。1993年3月,中国石油公司在秘鲁塔拉拉油田一个开发项目上一举中标,拉开了进军海外的序幕。继2002年中国海油先后以10多亿美元价格相继收购西班牙、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海外油气资产,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合作生产供应商之后,2005年,中国石油以4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的最大一宗单笔投资项目和第一个大型公司整体并购交易。PK石油公司的成功收购和随后的运营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石油公司的实力和魅力,成为轰动全球的大事件[3]。随着中国石油企业向海外的迅速扩张,人才的需求也从最初单一的技术人员想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转变,特变突出的就是既懂专业、又会外语(特别是英语)的中高级人才。这就迫使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必须遂之转变。
在这种形式下,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4号文件,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广使用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为各高校,甚至一些中小学的双语教学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各高校也纷纷列出了双语课程,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由此,双语教学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
二、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目前国内开设双语教学的院校、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以及各类文件、论文、报刊都大都认为“双语教学”就是采用外文(绝大多数是英语)原版教材,利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国外有两种说法,即bilingual teaching和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5]。显然,双语教育的内涵要丰富的多。此外著名加拿大专家M. F. 麦凯和西班牙教育专家M. 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6]。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授课的方式,即是双语教学。
关于双语教学方面的文献数以千计。作者通过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输入题名“双语教学”,可以查到文献8995篇[7] 。([7],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79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这4篇博士论文信息如下:
从文献的统计分析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众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双语教学的认识以及采取的教学模式都不甚统一,这说明双语教学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争论和探索阶段。
三、石油测井技术双语教学方式的分析
西南石油大学从2001年开始,遴选了一批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实验,其中《测井方法原理与应用》是首批开展的双语课程之一。作者自2006年开始,担任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第一关键要素,对于双语课程,各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选择双语第一语言(即母语,在我国,通常是指汉语)教材,还是属于第二语言(即外语,在我国,绝大多数是英语)教材。对于第二语言教材,又可以分两种,即外语原版教材和国内人编写的外语教材。
作者对国外有关测井原理方面的教材进行了调研,发现最常用的基本教材有:
(1)George Asquith, Charles Gibson, Basic Well Log Analysis For Geologists, 1982 (2)O. Serra, fundamentals of well-log interpretation, 1984
(3)Zaki Bassiouni, Theory,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Well Logs ,1994
(4)T.Darling, Well Logging And Formation Evaluation, 2005
(5)Darwin V. Ellis, Julian M. Singer, Well Logging for Earth Scientists, 2007
这其中,文献1内容较老,不能满足现代测井技术的要求。文献2即是著名的法国地球物理学家O.Serra(欧. 塞拉)的专著,国内引进最早的系统讲授测井技术原理与解释方法的著作,在国内的认同度较高。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是测井解释人员必备的专业书籍,但从教学的角度看,本书内各太多,按照目前国内排课的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不可能讲解完。文献3介绍了测井的原理、测量过程以及各类曲线的解释方法,也是一本很不错的专业书籍,但同样存在内容多课时短的矛盾。可以作为双语课很好的课外读本。文献5专业性太强,涉及较多电磁场理论,原子核及核反应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相比而言,文献4的内容相对简单,每一章节后还有练习题,但同样存在课时短,内容多的矛盾。
目前在国内直接采用原版教材还有另外一个几乎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是原版外文教材的价格是同类中文教材价格至少10倍以上,一本外文教材少则几百元,高的有几千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不起。
总之,若在目前情况下,直接采用原版外文教材,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外文教材内容多,在规定课时内难以完成;
(2) 尽管进入双语班的同学都是外语水平较好(有些学校规定必须过国家英语6级的同学才能进入双语班),但实际上大部分同学的听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并不高,因此在内容理解方面还存在很大障碍;
(3) 外文教材价格昂贵,学生难以负担。
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有的院校采用汉语教材,有的院校则采用翻印的外语教材。这些做法各有利弊,但作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组织有双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和相关专业的老师共同编写双语教材,这才是最根本最有益的解决办法。
(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作者自2006年以来,至今已经连续5年担任《测井方法和原理》的双语教学任务,学生在每一届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意识第设计了一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征集广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兹列举一些典型问题如下:
1)是否应该设立双语课程
2)是否喜欢双语课程
3)是否同意采用原版教材
4)是否同意多媒体采用英语,讲课为汉语的授课方式
5)是否同意比平行的普通班增加课时
6)是否同意采用英语试卷,汉语作答的考试方式
表2:双语班教学问卷调查
图1: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图
对于问题1,同学们都投了赞成票,说明学生还是很认同双语教学的。有些同学是因为要出国,有些同学觉得双语课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提高,也有的同学觉得双语课很新奇,是怀着好奇心来上课的。问题2与问题1基本是一致的。问题3所反映的情况与上面分析的结果比较一致,学生认为,测井专业课本身就比较难于理解和接受,如果直接采用原版教材肯定看不懂。问题4反映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这涉及到双语课的授课方式,从调查的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目前的授课方法。在备课时我们将多媒体全部都用英文,讲课的过程中汉语和英语穿插。但是在课下很多同学反映,用英语讲课很难听懂,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的英语发音的问题,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听力有问题,即使是过了国家英语6级的同学,学生听力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对于问题5,学生并不建议增加课时,只同意课下辅导。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院校,和双语班并行的还有普通班,如果要让双语班和普通班进度一样,从授课来讲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如果增加课时,教务处排课也存在困难,如果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进度不一致,在一些大型的活动方面学校管理部门也不好协调。问题6涉及双语课程的结业考试方式。在连续五年的考试中,作者都采用了用英语出题,要求学生用汉语作答的方式,从调查结果和考试结果来看,学生还是认可这种考试方式的。在去年的考试中,作者还进行了大胆尝试,叫同学们自己出考试题。在这五届学生中出现过2个学生因为完全看不懂试卷上英语问题的意思,放弃作答,五年平均不及格率低于10%。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基本的认识,即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开展,学生也喜欢和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不采用原版教材,授课时,多媒体用英语,讲课用汉语,或英语汉语交叉。
可以认为,双语教学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石油工业国际化大趋势的必然需求,高等院校的教育有责任有义务满足社会需求,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型石油人才。但是,也必须看到,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需要界定和探讨的问题。
*基金项目: 国家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建设项目与四川省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化研究与应用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O.Serra,fundamentals of well-log interpretation,Elsevier 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 1984
[2]http://www.cn.slb.com
[3]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09/10/09/001260125.shtml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5]http://baike.baidu.com/view/850705.htm
[6][加]M.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7]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http://dlib.cnki.net/
(作者单位:1.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2.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关键词]石油测井 双语教学 双语教材 国际化 人才培养
一、引言
测井技术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有Marcel Schlumberger和 Conrad Schlumberger 兄弟率先进行了地下电阻率的测量,标志着测井技术的诞生[1],随后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测井技术起步于60年代初期。因此,可以说测井技术无论从硬件还是处理解释软件都是以外文为载体,包括英语、法语和俄语,当然英语文献占绝对多数。
在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发展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各个领域,特别是测井技术,逐步开始与国际油气服务公司接触。斯伦贝谢国际公司最早在1980年进入中国石油行业开展油田服务业务,斯伦贝谢在中国现有1700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为本地员工。斯伦贝谢目前在中国境内设立了6个作业基地(库尔勒,克拉玛依,成都,蛇口,塘沽和大庆)、两个制造中心(上海和天津)、两个办事处(北京和乌鲁木齐),为中国陆上和海上提供综合作业服务。斯伦贝谢于2000年在北京清华科技园正式成立了北京地球科学中心(BGC),该中心是斯伦贝谢油田服务主要的技术开发中心之一[2]。 此外一些Shell公司、Halliburton公司、Baker Hughes公司、Weatherford公司等国际大石油公司都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和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国内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也都开始了海外扩张,很多刚刚就业的同学直接就分到了国外工作。1993年3月,中国石油公司在秘鲁塔拉拉油田一个开发项目上一举中标,拉开了进军海外的序幕。继2002年中国海油先后以10多亿美元价格相继收购西班牙、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海外油气资产,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合作生产供应商之后,2005年,中国石油以4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的最大一宗单笔投资项目和第一个大型公司整体并购交易。PK石油公司的成功收购和随后的运营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石油公司的实力和魅力,成为轰动全球的大事件[3]。随着中国石油企业向海外的迅速扩张,人才的需求也从最初单一的技术人员想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转变,特变突出的就是既懂专业、又会外语(特别是英语)的中高级人才。这就迫使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必须遂之转变。
在这种形式下,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4号文件,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广使用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为各高校,甚至一些中小学的双语教学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各高校也纷纷列出了双语课程,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由此,双语教学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
二、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目前国内开设双语教学的院校、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以及各类文件、论文、报刊都大都认为“双语教学”就是采用外文(绝大多数是英语)原版教材,利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国外有两种说法,即bilingual teaching和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5]。显然,双语教育的内涵要丰富的多。此外著名加拿大专家M. F. 麦凯和西班牙教育专家M. 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6]。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授课的方式,即是双语教学。
关于双语教学方面的文献数以千计。作者通过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输入题名“双语教学”,可以查到文献8995篇[7] 。([7],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79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这4篇博士论文信息如下:
从文献的统计分析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众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双语教学的认识以及采取的教学模式都不甚统一,这说明双语教学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争论和探索阶段。
三、石油测井技术双语教学方式的分析
西南石油大学从2001年开始,遴选了一批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实验,其中《测井方法原理与应用》是首批开展的双语课程之一。作者自2006年开始,担任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第一关键要素,对于双语课程,各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选择双语第一语言(即母语,在我国,通常是指汉语)教材,还是属于第二语言(即外语,在我国,绝大多数是英语)教材。对于第二语言教材,又可以分两种,即外语原版教材和国内人编写的外语教材。
作者对国外有关测井原理方面的教材进行了调研,发现最常用的基本教材有:
(1)George Asquith, Charles Gibson, Basic Well Log Analysis For Geologists, 1982 (2)O. Serra, fundamentals of well-log interpretation, 1984
(3)Zaki Bassiouni, Theory,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Well Logs ,1994
(4)T.Darling, Well Logging And Formation Evaluation, 2005
(5)Darwin V. Ellis, Julian M. Singer, Well Logging for Earth Scientists, 2007
这其中,文献1内容较老,不能满足现代测井技术的要求。文献2即是著名的法国地球物理学家O.Serra(欧. 塞拉)的专著,国内引进最早的系统讲授测井技术原理与解释方法的著作,在国内的认同度较高。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是测井解释人员必备的专业书籍,但从教学的角度看,本书内各太多,按照目前国内排课的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不可能讲解完。文献3介绍了测井的原理、测量过程以及各类曲线的解释方法,也是一本很不错的专业书籍,但同样存在内容多课时短的矛盾。可以作为双语课很好的课外读本。文献5专业性太强,涉及较多电磁场理论,原子核及核反应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相比而言,文献4的内容相对简单,每一章节后还有练习题,但同样存在课时短,内容多的矛盾。
目前在国内直接采用原版教材还有另外一个几乎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是原版外文教材的价格是同类中文教材价格至少10倍以上,一本外文教材少则几百元,高的有几千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不起。
总之,若在目前情况下,直接采用原版外文教材,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外文教材内容多,在规定课时内难以完成;
(2) 尽管进入双语班的同学都是外语水平较好(有些学校规定必须过国家英语6级的同学才能进入双语班),但实际上大部分同学的听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并不高,因此在内容理解方面还存在很大障碍;
(3) 外文教材价格昂贵,学生难以负担。
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有的院校采用汉语教材,有的院校则采用翻印的外语教材。这些做法各有利弊,但作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组织有双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和相关专业的老师共同编写双语教材,这才是最根本最有益的解决办法。
(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作者自2006年以来,至今已经连续5年担任《测井方法和原理》的双语教学任务,学生在每一届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意识第设计了一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征集广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兹列举一些典型问题如下:
1)是否应该设立双语课程
2)是否喜欢双语课程
3)是否同意采用原版教材
4)是否同意多媒体采用英语,讲课为汉语的授课方式
5)是否同意比平行的普通班增加课时
6)是否同意采用英语试卷,汉语作答的考试方式
表2:双语班教学问卷调查
图1: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图
对于问题1,同学们都投了赞成票,说明学生还是很认同双语教学的。有些同学是因为要出国,有些同学觉得双语课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提高,也有的同学觉得双语课很新奇,是怀着好奇心来上课的。问题2与问题1基本是一致的。问题3所反映的情况与上面分析的结果比较一致,学生认为,测井专业课本身就比较难于理解和接受,如果直接采用原版教材肯定看不懂。问题4反映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这涉及到双语课的授课方式,从调查的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目前的授课方法。在备课时我们将多媒体全部都用英文,讲课的过程中汉语和英语穿插。但是在课下很多同学反映,用英语讲课很难听懂,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的英语发音的问题,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听力有问题,即使是过了国家英语6级的同学,学生听力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对于问题5,学生并不建议增加课时,只同意课下辅导。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院校,和双语班并行的还有普通班,如果要让双语班和普通班进度一样,从授课来讲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如果增加课时,教务处排课也存在困难,如果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进度不一致,在一些大型的活动方面学校管理部门也不好协调。问题6涉及双语课程的结业考试方式。在连续五年的考试中,作者都采用了用英语出题,要求学生用汉语作答的方式,从调查结果和考试结果来看,学生还是认可这种考试方式的。在去年的考试中,作者还进行了大胆尝试,叫同学们自己出考试题。在这五届学生中出现过2个学生因为完全看不懂试卷上英语问题的意思,放弃作答,五年平均不及格率低于10%。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基本的认识,即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开展,学生也喜欢和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不采用原版教材,授课时,多媒体用英语,讲课用汉语,或英语汉语交叉。
可以认为,双语教学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石油工业国际化大趋势的必然需求,高等院校的教育有责任有义务满足社会需求,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型石油人才。但是,也必须看到,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需要界定和探讨的问题。
*基金项目: 国家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建设项目与四川省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化研究与应用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O.Serra,fundamentals of well-log interpretation,Elsevier Amsterdam-Oxford-New York-Tokyo 1984
[2]http://www.cn.slb.com
[3]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09/10/09/001260125.shtml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5]http://baike.baidu.com/view/850705.htm
[6][加]M.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7]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http://dlib.cnki.net/
(作者单位:1.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2.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