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岐山县城关小学岐山722400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教学中,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情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28-01
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我早年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抓住音乐艺术形象的情感体验,在唱歌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要抓住音乐的艺术形象,从情感入手,启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德育富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用铿锵有力、充满技巧的语调朗诵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让学生在感知中领悟作品内容,感受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其次,声情并茂的范唱,以强烈的情感,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再次,在教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唱出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把歌曲情感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2.在音乐知识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要从听觉入手,通过听觉及感受来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使之生动活泼。如;我在教《理发师》歌曲后,将曲调的3、6、7、变化为b3,b6,b7,使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我问学生们;“你们听了调式变化的音乐,感觉理发师老爷爷怎么了?”有的说:“老爷爷好像是生病了”……我随之说:“是的,老爷爷是生病,由于他身体不舒服,他没有给顾客理好发,心里难过极了。那么如果你是理发师,你该怎么办?”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要好好提高理发技术,以后好好为顾客服务。”“即使是生病了,也不能影响自己的技术水平,要尽心尽力为每个人理好发。”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生动形象的受到了教育。
3.在音乐游戏、律动中渗透德育
音乐游戏、律动是最能体现儿童活泼好动天性的一项活动,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达到提高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歌曲《井底的小青蛙》是一首叙事的短小儿歌,歌曲生动幽默地描绘了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在见到大千世界前后的不同感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部分学生扮演小青蛙,一部分学生扮演大海龟,边唱边模仿动作。通过诙谐有趣的表演,形象地告诉小朋友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在音乐技能训练中渗透德育
音乐技能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发展思维、培养音乐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我在声乐合唱训练中,严格要求音色统一,声音、身部间均衡、协调,要学生经常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控制自己,学会了协调,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并亲身感受到和谐的美,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5.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不单是放音乐让学生听,而是要从有声的音乐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欣赏《小白菜》这首河北民歌时,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并制好相应的幻灯片,采用边放幻灯片边讲故事的方式教学。当讲到小白菜三岁没娘受人虐待时,班上所有的同学都为小白菜的不幸而伤心,有不少的学生流下了眼泪。当学生受到故事的感染后,我再放《小白菜》的录音,学生们听完后便不自觉地把小白菜和自己的生活来进行比较,对旧社会苦、新社会甜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教学中,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情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28-01
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我早年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抓住音乐艺术形象的情感体验,在唱歌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要抓住音乐的艺术形象,从情感入手,启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德育富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用铿锵有力、充满技巧的语调朗诵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让学生在感知中领悟作品内容,感受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其次,声情并茂的范唱,以强烈的情感,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再次,在教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唱出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把歌曲情感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2.在音乐知识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要从听觉入手,通过听觉及感受来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使之生动活泼。如;我在教《理发师》歌曲后,将曲调的3、6、7、变化为b3,b6,b7,使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我问学生们;“你们听了调式变化的音乐,感觉理发师老爷爷怎么了?”有的说:“老爷爷好像是生病了”……我随之说:“是的,老爷爷是生病,由于他身体不舒服,他没有给顾客理好发,心里难过极了。那么如果你是理发师,你该怎么办?”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要好好提高理发技术,以后好好为顾客服务。”“即使是生病了,也不能影响自己的技术水平,要尽心尽力为每个人理好发。”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生动形象的受到了教育。
3.在音乐游戏、律动中渗透德育
音乐游戏、律动是最能体现儿童活泼好动天性的一项活动,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达到提高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歌曲《井底的小青蛙》是一首叙事的短小儿歌,歌曲生动幽默地描绘了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在见到大千世界前后的不同感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部分学生扮演小青蛙,一部分学生扮演大海龟,边唱边模仿动作。通过诙谐有趣的表演,形象地告诉小朋友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在音乐技能训练中渗透德育
音乐技能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发展思维、培养音乐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我在声乐合唱训练中,严格要求音色统一,声音、身部间均衡、协调,要学生经常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控制自己,学会了协调,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并亲身感受到和谐的美,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5.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不单是放音乐让学生听,而是要从有声的音乐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欣赏《小白菜》这首河北民歌时,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并制好相应的幻灯片,采用边放幻灯片边讲故事的方式教学。当讲到小白菜三岁没娘受人虐待时,班上所有的同学都为小白菜的不幸而伤心,有不少的学生流下了眼泪。当学生受到故事的感染后,我再放《小白菜》的录音,学生们听完后便不自觉地把小白菜和自己的生活来进行比较,对旧社会苦、新社会甜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