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平记》是我近年读到的最好的长诗之一。可以感受到,诗人何晓坤是豁出去、动了真格的,他下决心要动用自己全部的储备来为生长于兹的土地树一块碑、立一个传。这是他深爱的土地,也是他唯一的土地,他的确做到了为之树碑立传。《罗平记》之于罗平尤其重要,它是一次终结,也是一次开始,是时间长河中具有节点性意义的一件大事:时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歌者,罗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人,拥有了与其沧海桑田、生生死死、多灾多难的历史相称的诗性言说。“罗平”与《罗平记》具有一种互相成全的关系,罗平以其厚重、丰富、可歌可泣的历史与现实滋育了《羅平记》,予其以血脉和精魂;而《罗平记》则在诗学的层面上对罗平进行了总体性的、深度的提炼与总结,体现着文化、文明的薪火相传,并将把“罗平”推向外界,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地标。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作品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罗平记》首先是何晓坤一个人的,是他个人的心灵史、精神史和忏悔录。他首先写出了他自己,写出了一个人的血与泪、喜与悲、信任与怀疑、奋斗与放弃……而后,才写出了一代人、一代代人的罗平,才具有了代这一片土地发声、为罗平树碑立传的能力与可能。也因此,《罗平记》避免了“大”与“空”,避免了成为理念的“传声筒”,而具有意味无穷、耐人寻味的盎然诗意。
一
何晓坤写罗平,由古到今,由外而内,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他的胸中包含了罗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的目光则穿越了千秋万代、沧海桑田,的确做到了“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注定是一件苦差事,是力气活,它要求写作者动用巨量的生命积累、知识储备、情感经验、精神意志……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书写对象,怎样的投入都是不嫌多的,它需要写作者有一种相匹配的精神结构和主体力量,否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力不能敌、瞎子摸象,要么空洞浮泛、淡乎寡味。恰恰,何晓坤是一个有着大体量、大心脏,内心强悍而又无比温柔的人,他对所生存的土地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他与罗平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内在的同构、对应关系。
回到过去、回到原点,才能够定义自我,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进而回答“我要到哪里去”。然而,回视过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回到前尘的钥匙/一直握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转动的勇气”。理论上讲,面对过去是一件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现实中之所以变得如此困难重重,无疑是由于人类的某种迷失、羞愧、逃避。而诗人,自然需要面对这一切、迎难而上。“往回走!一直走!/走到时间的原点,我们就到了/石头的深处。”“石头”是时间的见证、历史的化身,它看起来坚硬冷漠,却包含了水与火,是经水火熔铸而成,“它们共同完成了/时间的档案。所有的剧情/都可以忽略。所有的揣度和礼赞/都形同虚设。在熔为石头的/铁证面前,只有时间/如石头般清白,如石头般/沉默!”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一切的价值都有了重估的必要,一切都呈显出了另外一种面貌。“城西的白腊山,二亿三千万岁了。/很难考证,这么久远的时光/它有没有,长高了一点。/而风,从那时开始吹起/至今从未停歇。”在如此长的时间刻度前,人类微渺,人生短暂,地老天荒自然而然便具有了某种神性。神性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确证自我、对抗时间的方式,“罗平人”“坚信”:
每一座山头,都是一座庙宇。
每一片原野,都可以回荡
木鱼的声音。每一声钟鸣
都应该成为绝唱!而我们不用抵达
因为无从抵达。我们要抵达的
只是我们的内心。
这其中呈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景象:自然即神、神即自然,没有遥不可及的远方和彼岸,人的内心即是远方和彼岸……“神”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尺度,是内心的敬畏与规约,神性更多不是外在的,而“只是我们的内心”,或者说,是我们的“心”。何晓坤的《罗平记》,也正是面对“内心”的写作。对于急匆匆赶路,气喘吁吁,很大程度上已经把灵魂走丢、把心走丢的现代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尴尬、奢侈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人间花团锦簇/尘事苍茫如幕/搬一座山在心中/就可以安然入眠”,这样的“一座山”是给人依靠、让人安全的一种力量,是人的来处、缘由、基础,有它,心便可踏实,人便可安定。
历史的行进从来不只是风和日丽、花好月圆,而更多的是血雨腥风、断壁残垣。《罗平记》写到了历史中的枭雄、魔头,也写到了令人仰望的往圣先贤,他们构成了历史和文明演进中的关键因素,或遗臭,或流芳,为时间和后人所记取。比如明代的者继荣,他弑父奸母、聚众谋反,“成为迤东时空深处/最丑陋的疤痕”,“魔鬼让时间停在了苦难的原点/他让万历十三年的花朵,尚未绽放/便成为迤东大地上,无处藏身的/孤魂。恐惧和仇恨,眼泪和血/凝成天空的背景,凝成钉子/穿透山河的心。”而后者如黄礼门,“这个信仰与良知的囚徒/因此想到了文字和水,宽阔与柔软/想到温度,涛声,以及涛声背后/渐渐清晰的面孔。”他建文庙、兴礼教,为官清廉,品行高洁,成为精神、信仰、光明的使者,“他坚信灵魂的碎片,足以抵御/从旧州到磨盘山麓的利刃。坚信/阳光下行走的影子,将一路绽放蓓蕾!”由此而“成为一座城市的奠基者,成为一块土地的/喊魂人!”这样“信仰与良知的囚徒”代表了文化、文明的存在,而一代代如此的“囚徒”则构成了薪尽火传的链条,这是形成“迤东文脉”的基础,是“文化罗平”的重要品格和内在秘密。
神性、尊重与敬畏是这一文脉的重要维度,它构成的是天、地、人、神的和谐共处。“这条蜿蜒而来的山脊,一直与神为伴/从晓寺到香山寺,从玉皇阁到文庙/纷至沓来的山头,众神有序而居/所有人都说,这是迤东的文脉”,神是一种映照、镜鉴,他是构成文明、文脉的基础。诗中写:“黄礼门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还认为/天地间应该有一面镜子,于是他掘了/太液湖。在迤东大地上/这面镜子,已经整整挂了430年”——
那天在白腊山顶,我看见鱼儿 飞翔在云朵之上,看见所有的高处
原来都在低处。那天在太液湖畔
我看见鸟儿,遨游在澄波之下
看见所有的低处,原来都是高处
这并不是对于神的消解,而恰恰是对于神的发扬。一方面,神是在的,是有的,他在高处,也在低处,而高处便是低处,低处便是高处,他无处不在;另一方面,神并不是对于人的否定,而是对于人的完善与提升,他是为人的、有人间性的,人的身上、万事万物身上皆可具有神性。“所有的高处,原来都在低处”“所有的低处,原来都在高处”,这里面包含了多么简单而又复杂、浅显而又深刻的认知与发现!再如关于水的书写。如果说诗中关于山峰、石头的书写代表了大自然之坚硬、不变的一面,那么水则代表了其柔软、变化的一面;但是,这种柔软同样有着坚硬与强韧的力量,一定意義上甚至要更为坚硬与强韧。古语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罗平记》中写:“它们的流淌/隐蔽而安静。它们全都从高处/出发,在低处抵达/它们把所有显目的位置/都让了出来。在岩缝里,泥土中/树根之下或草丛深处,完成涅槃/之后开始用身体唱诵梵音/用身体演绎经文。在迤东大地的/每个角落,发自肺腑地珍惜/每一次遇见,并让每一次遇见/从此不再分离。”这主要是写其“小”,但由小而大、由少而多,它最终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成为一种抚慰性力量和与天空相对位的存在:“它们因此成为山泉/成为溪流,成为我们心中的/江河与湖泊。它们还会向/更低的地方流去,最终成为/海洋,成为巨大的存在/这让每一滴水,都有了意义/像多依河与九龙河,用身躯/盖住罗平所有的伤口/也像遥远的块择河,每一朵浪花/都遥望着天空”。水、河流由此成为生命与文明的源头,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神性特征。当一个地方的山与水、天与地均具有了神性,生活于其间的人自然也会变得庄严、肃穆起来,而不再仅仅是无智慧、无灵性、生死由之、混沌无明的生物。
二
《罗平记》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精神性的“信”。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长流中,什么是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信”与信仰庶几同义,却又不是狭义的、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所能够涵盖的。“信”关乎每个人,关乎灵魂、内心,有这种“信”,方可找到自己、确认自己。没错,《罗平记》正是何晓坤在寻找自己,寻找“回去”的道路,并与往圣先贤进行的一场精神对话。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先贤啊!赐我一盏灯!/让我毫无恐惧地/回去!”这是他向自己精神的策源地、大本营所发出的吁请,更是自我的激励与壮行。“回去”,回到哪里?说简单也简单,便是回到内心、回到起点、回到自己。“只有来到太液湖/只有看到镜中人/我们才敢确认/自己,没有丢失”,在镜子、在他者、在客体对应物的映照之下,才能够重新发现自我。现代语境下,更多的人是被遮蔽、被遗弃了,找不到自己,甚至也不需要自己了。故而,这种重新发现,很大意义上是失而复得,是意义重大的。诗中关于从文庙到医院的书写颇具象征意味,这种变迁或许不无合理性,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得不如此的、不可逆的,但是问题却依然存在,甚或更为凸显:“重要的是/除了安身之外,我们还得找个地方/安心!和安魂!”这一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也是一个关乎“人”、关乎人类的“元命题”。
如何安心、安魂?“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都会在时间之外,回到河谷之中/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很多的伤痛/都已忘记。忘不了的,是浙溪书院/中天斗阁、清真寺、天主教堂/以及危崖孤石之上的观音寺/这个地方,只属于时间和信仰/属于祷告和忏悔,以及灯火通明的经堂/经堂里出来的人,都会说/那些死了的人,一些在天上/一些归于尘土,还有一些/下落不明”。在“时间和信仰”面前,有着各色人等,有着不同抉择,最后的去处自然也各有分别。他写人“应该”做的事:“应该努力靠近石头,靠近水/靠近心中那颗,摇摇欲坠的泪滴/应该在黑暗中,采撷光亮/在伤口结痂的地方,种植花朵”,其中的意象多是有所指、有象征意义的,黑暗与光亮、伤口结痂与种植花朵具有直接、感人的力量。“熙熙攘攘的灵魂,来路都不清楚/去处,却惊人的一致/熙熙攘攘的灵魂,仍燃烧着烟火/数不尽的悲欢,一刻不停地/从人间穿过。/心中的石头,应该在/流水的中央。流水之下/是坚实的大地。心中的寺庙/应该在石头的顶端,寺庙之上/是高阔的天穹。”人世熙攘、红尘万丈、溢彩流光,但在这背后,是内心能够信仰、依靠、仰望的一些东西如大地、天空、寺庙等等。没有内在的丰盈与妥帖,外在的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和过眼浮云。诗中有一节专门谈“信仰”:
信仰之于人世
就是当你在黑暗中独坐时
依然能够看见一座山,和山顶的霞光
也能看见一条河,及河中的波澜
简练、生动而传神!有这样的信仰,自然也便是有希望、有力量的,同时,也是沉静、有归属的。信仰本身便是一种光和热,它是一种照亮和温暖。人生的太多问题,都与这个“信”有关。
何晓坤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他对罗平这片土地有着深挚的爱,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对之怀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又是出离的、超脱的、不仅仅属于当下的,而往往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是从未来的、永恒的视角看取当下,具有穿透性、反思性。罗平那色多山峰,被称为“那色峰海”,是一道著名景观。诗人颇为辩证地写了那色的“空”与“不空”。首先是“不空”:“那色不空/那色的峰,已被称为海/有野心的人,总能看见千军万马/列出了新的阵形。石头和森林/让排山倒海的誓言,在那色/成为可能,那色不空/那色的风,没有一点腥味/随风而去,能找到预言者的遗骸/化为满山的舍利/那色不空,那色的天空/有翅膀的划痕,也有绒羽的吻印/有人身在远方,却把魂/寄存在那色的云朵中”……诗中写了诸多的“不空”。它是万千世相,是事功,是变化,是实有。但是,另一方面,那色又“本空”:“那色本空/万千景象皆在云雾中”。云雾起,万千景象均遁失不见,一切成为空空,这或者是比“不空”更为恒久、更为本真的存在?抑或,云雾与景象,孰为本孰为末,孰为假孰为真,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如何分得清楚?通过这“空”与“不空”,何晓坤往来于天地、神界与人间、俗世之间,出世而又入世,入世而又出世,可谓是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既是朝圣、修行,又是苦熬、缠斗。但无论是“空”与“不空”,最终仍是落脚于人,为人、为人生、与人生有关。正如他极有见地地指出的:
最大最透的那颗舍利
一直在人间闹市的熔炉中!
闹市、世俗生活、人间烟火,并不是需要克服和摒弃的对象。而人们所要返回的“内心”、所要寻找的“自己”,所要建立的“信仰”,都需要投入到“闹市的熔炉”中去求取。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肉身性、世俗性的礼赞,精神性、灵魂性的维度自然是需要的,但应该以肉身性、世俗性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就可能陷入某种误区。在这个意义上,《罗平记》于其作者何晓坤而言,更大程度上是“在罗平记”,他记录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记录了精神的遭际与磨难,记录了他与世界、与自我的对峙及和解。于罗平而言,他既是“在”的,又是“不在”、出离的,因为只有离开罗平才能更好地看清罗平,“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以“不在”为前提的。可以说,这首诗中既有“出罗平记”,又有“回罗平记”,回还往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形成这部“罗平记”。
三
《罗平记》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全诗三百余行,26节,却丝毫不给人冗长的感觉。全诗首尾呼应、错落有致,既有内容的充实、厚重,又有语言的轻盈、灵动,有如一部复杂精妙的复调音乐、交响乐,轻与重、长与短、强与弱等的结合、搭配体现出良好的平衡感。一般来说,每节之间均是长短间隔,一节较长,表达的内容多,往往句式也长、密度高、质量重,是宏观叙事、大叙事,继而的一节便较短,二到五行不等,内容少,密度小,句子更为灵动、轻逸,往往是小叙事、微观叙事,这种节奏性、音乐感是颇为独特的。整首诗有宏阔的思考与关切,又有细部的扎实与丰盈,技艺、节奏、语言与形式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耐寻味,耐咀嚼,种种妙处不一而足。
无论是在题材的独特性、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还是艺术的创造性与完成度上,《罗平记》都堪称卓异,属于那种一次性写作、可遇而不可得的作品。它穿越时空,实现了历史正义与诗性正义的共时显形。
一
何晓坤写罗平,由古到今,由外而内,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他的胸中包含了罗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的目光则穿越了千秋万代、沧海桑田,的确做到了“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注定是一件苦差事,是力气活,它要求写作者动用巨量的生命积累、知识储备、情感经验、精神意志……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书写对象,怎样的投入都是不嫌多的,它需要写作者有一种相匹配的精神结构和主体力量,否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力不能敌、瞎子摸象,要么空洞浮泛、淡乎寡味。恰恰,何晓坤是一个有着大体量、大心脏,内心强悍而又无比温柔的人,他对所生存的土地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他与罗平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内在的同构、对应关系。
回到过去、回到原点,才能够定义自我,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进而回答“我要到哪里去”。然而,回视过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回到前尘的钥匙/一直握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转动的勇气”。理论上讲,面对过去是一件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现实中之所以变得如此困难重重,无疑是由于人类的某种迷失、羞愧、逃避。而诗人,自然需要面对这一切、迎难而上。“往回走!一直走!/走到时间的原点,我们就到了/石头的深处。”“石头”是时间的见证、历史的化身,它看起来坚硬冷漠,却包含了水与火,是经水火熔铸而成,“它们共同完成了/时间的档案。所有的剧情/都可以忽略。所有的揣度和礼赞/都形同虚设。在熔为石头的/铁证面前,只有时间/如石头般清白,如石头般/沉默!”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一切的价值都有了重估的必要,一切都呈显出了另外一种面貌。“城西的白腊山,二亿三千万岁了。/很难考证,这么久远的时光/它有没有,长高了一点。/而风,从那时开始吹起/至今从未停歇。”在如此长的时间刻度前,人类微渺,人生短暂,地老天荒自然而然便具有了某种神性。神性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确证自我、对抗时间的方式,“罗平人”“坚信”:
每一座山头,都是一座庙宇。
每一片原野,都可以回荡
木鱼的声音。每一声钟鸣
都应该成为绝唱!而我们不用抵达
因为无从抵达。我们要抵达的
只是我们的内心。
这其中呈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景象:自然即神、神即自然,没有遥不可及的远方和彼岸,人的内心即是远方和彼岸……“神”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尺度,是内心的敬畏与规约,神性更多不是外在的,而“只是我们的内心”,或者说,是我们的“心”。何晓坤的《罗平记》,也正是面对“内心”的写作。对于急匆匆赶路,气喘吁吁,很大程度上已经把灵魂走丢、把心走丢的现代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尴尬、奢侈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人间花团锦簇/尘事苍茫如幕/搬一座山在心中/就可以安然入眠”,这样的“一座山”是给人依靠、让人安全的一种力量,是人的来处、缘由、基础,有它,心便可踏实,人便可安定。
历史的行进从来不只是风和日丽、花好月圆,而更多的是血雨腥风、断壁残垣。《罗平记》写到了历史中的枭雄、魔头,也写到了令人仰望的往圣先贤,他们构成了历史和文明演进中的关键因素,或遗臭,或流芳,为时间和后人所记取。比如明代的者继荣,他弑父奸母、聚众谋反,“成为迤东时空深处/最丑陋的疤痕”,“魔鬼让时间停在了苦难的原点/他让万历十三年的花朵,尚未绽放/便成为迤东大地上,无处藏身的/孤魂。恐惧和仇恨,眼泪和血/凝成天空的背景,凝成钉子/穿透山河的心。”而后者如黄礼门,“这个信仰与良知的囚徒/因此想到了文字和水,宽阔与柔软/想到温度,涛声,以及涛声背后/渐渐清晰的面孔。”他建文庙、兴礼教,为官清廉,品行高洁,成为精神、信仰、光明的使者,“他坚信灵魂的碎片,足以抵御/从旧州到磨盘山麓的利刃。坚信/阳光下行走的影子,将一路绽放蓓蕾!”由此而“成为一座城市的奠基者,成为一块土地的/喊魂人!”这样“信仰与良知的囚徒”代表了文化、文明的存在,而一代代如此的“囚徒”则构成了薪尽火传的链条,这是形成“迤东文脉”的基础,是“文化罗平”的重要品格和内在秘密。
神性、尊重与敬畏是这一文脉的重要维度,它构成的是天、地、人、神的和谐共处。“这条蜿蜒而来的山脊,一直与神为伴/从晓寺到香山寺,从玉皇阁到文庙/纷至沓来的山头,众神有序而居/所有人都说,这是迤东的文脉”,神是一种映照、镜鉴,他是构成文明、文脉的基础。诗中写:“黄礼门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还认为/天地间应该有一面镜子,于是他掘了/太液湖。在迤东大地上/这面镜子,已经整整挂了430年”——
那天在白腊山顶,我看见鱼儿 飞翔在云朵之上,看见所有的高处
原来都在低处。那天在太液湖畔
我看见鸟儿,遨游在澄波之下
看见所有的低处,原来都是高处
这并不是对于神的消解,而恰恰是对于神的发扬。一方面,神是在的,是有的,他在高处,也在低处,而高处便是低处,低处便是高处,他无处不在;另一方面,神并不是对于人的否定,而是对于人的完善与提升,他是为人的、有人间性的,人的身上、万事万物身上皆可具有神性。“所有的高处,原来都在低处”“所有的低处,原来都在高处”,这里面包含了多么简单而又复杂、浅显而又深刻的认知与发现!再如关于水的书写。如果说诗中关于山峰、石头的书写代表了大自然之坚硬、不变的一面,那么水则代表了其柔软、变化的一面;但是,这种柔软同样有着坚硬与强韧的力量,一定意義上甚至要更为坚硬与强韧。古语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罗平记》中写:“它们的流淌/隐蔽而安静。它们全都从高处/出发,在低处抵达/它们把所有显目的位置/都让了出来。在岩缝里,泥土中/树根之下或草丛深处,完成涅槃/之后开始用身体唱诵梵音/用身体演绎经文。在迤东大地的/每个角落,发自肺腑地珍惜/每一次遇见,并让每一次遇见/从此不再分离。”这主要是写其“小”,但由小而大、由少而多,它最终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成为一种抚慰性力量和与天空相对位的存在:“它们因此成为山泉/成为溪流,成为我们心中的/江河与湖泊。它们还会向/更低的地方流去,最终成为/海洋,成为巨大的存在/这让每一滴水,都有了意义/像多依河与九龙河,用身躯/盖住罗平所有的伤口/也像遥远的块择河,每一朵浪花/都遥望着天空”。水、河流由此成为生命与文明的源头,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神性特征。当一个地方的山与水、天与地均具有了神性,生活于其间的人自然也会变得庄严、肃穆起来,而不再仅仅是无智慧、无灵性、生死由之、混沌无明的生物。
二
《罗平记》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精神性的“信”。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长流中,什么是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信”与信仰庶几同义,却又不是狭义的、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所能够涵盖的。“信”关乎每个人,关乎灵魂、内心,有这种“信”,方可找到自己、确认自己。没错,《罗平记》正是何晓坤在寻找自己,寻找“回去”的道路,并与往圣先贤进行的一场精神对话。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先贤啊!赐我一盏灯!/让我毫无恐惧地/回去!”这是他向自己精神的策源地、大本营所发出的吁请,更是自我的激励与壮行。“回去”,回到哪里?说简单也简单,便是回到内心、回到起点、回到自己。“只有来到太液湖/只有看到镜中人/我们才敢确认/自己,没有丢失”,在镜子、在他者、在客体对应物的映照之下,才能够重新发现自我。现代语境下,更多的人是被遮蔽、被遗弃了,找不到自己,甚至也不需要自己了。故而,这种重新发现,很大意义上是失而复得,是意义重大的。诗中关于从文庙到医院的书写颇具象征意味,这种变迁或许不无合理性,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得不如此的、不可逆的,但是问题却依然存在,甚或更为凸显:“重要的是/除了安身之外,我们还得找个地方/安心!和安魂!”这一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也是一个关乎“人”、关乎人类的“元命题”。
如何安心、安魂?“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都会在时间之外,回到河谷之中/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很多的伤痛/都已忘记。忘不了的,是浙溪书院/中天斗阁、清真寺、天主教堂/以及危崖孤石之上的观音寺/这个地方,只属于时间和信仰/属于祷告和忏悔,以及灯火通明的经堂/经堂里出来的人,都会说/那些死了的人,一些在天上/一些归于尘土,还有一些/下落不明”。在“时间和信仰”面前,有着各色人等,有着不同抉择,最后的去处自然也各有分别。他写人“应该”做的事:“应该努力靠近石头,靠近水/靠近心中那颗,摇摇欲坠的泪滴/应该在黑暗中,采撷光亮/在伤口结痂的地方,种植花朵”,其中的意象多是有所指、有象征意义的,黑暗与光亮、伤口结痂与种植花朵具有直接、感人的力量。“熙熙攘攘的灵魂,来路都不清楚/去处,却惊人的一致/熙熙攘攘的灵魂,仍燃烧着烟火/数不尽的悲欢,一刻不停地/从人间穿过。/心中的石头,应该在/流水的中央。流水之下/是坚实的大地。心中的寺庙/应该在石头的顶端,寺庙之上/是高阔的天穹。”人世熙攘、红尘万丈、溢彩流光,但在这背后,是内心能够信仰、依靠、仰望的一些东西如大地、天空、寺庙等等。没有内在的丰盈与妥帖,外在的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和过眼浮云。诗中有一节专门谈“信仰”:
信仰之于人世
就是当你在黑暗中独坐时
依然能够看见一座山,和山顶的霞光
也能看见一条河,及河中的波澜
简练、生动而传神!有这样的信仰,自然也便是有希望、有力量的,同时,也是沉静、有归属的。信仰本身便是一种光和热,它是一种照亮和温暖。人生的太多问题,都与这个“信”有关。
何晓坤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他对罗平这片土地有着深挚的爱,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对之怀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又是出离的、超脱的、不仅仅属于当下的,而往往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是从未来的、永恒的视角看取当下,具有穿透性、反思性。罗平那色多山峰,被称为“那色峰海”,是一道著名景观。诗人颇为辩证地写了那色的“空”与“不空”。首先是“不空”:“那色不空/那色的峰,已被称为海/有野心的人,总能看见千军万马/列出了新的阵形。石头和森林/让排山倒海的誓言,在那色/成为可能,那色不空/那色的风,没有一点腥味/随风而去,能找到预言者的遗骸/化为满山的舍利/那色不空,那色的天空/有翅膀的划痕,也有绒羽的吻印/有人身在远方,却把魂/寄存在那色的云朵中”……诗中写了诸多的“不空”。它是万千世相,是事功,是变化,是实有。但是,另一方面,那色又“本空”:“那色本空/万千景象皆在云雾中”。云雾起,万千景象均遁失不见,一切成为空空,这或者是比“不空”更为恒久、更为本真的存在?抑或,云雾与景象,孰为本孰为末,孰为假孰为真,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如何分得清楚?通过这“空”与“不空”,何晓坤往来于天地、神界与人间、俗世之间,出世而又入世,入世而又出世,可谓是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既是朝圣、修行,又是苦熬、缠斗。但无论是“空”与“不空”,最终仍是落脚于人,为人、为人生、与人生有关。正如他极有见地地指出的:
最大最透的那颗舍利
一直在人间闹市的熔炉中!
闹市、世俗生活、人间烟火,并不是需要克服和摒弃的对象。而人们所要返回的“内心”、所要寻找的“自己”,所要建立的“信仰”,都需要投入到“闹市的熔炉”中去求取。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肉身性、世俗性的礼赞,精神性、灵魂性的维度自然是需要的,但应该以肉身性、世俗性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就可能陷入某种误区。在这个意义上,《罗平记》于其作者何晓坤而言,更大程度上是“在罗平记”,他记录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记录了精神的遭际与磨难,记录了他与世界、与自我的对峙及和解。于罗平而言,他既是“在”的,又是“不在”、出离的,因为只有离开罗平才能更好地看清罗平,“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以“不在”为前提的。可以说,这首诗中既有“出罗平记”,又有“回罗平记”,回还往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形成这部“罗平记”。
三
《罗平记》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全诗三百余行,26节,却丝毫不给人冗长的感觉。全诗首尾呼应、错落有致,既有内容的充实、厚重,又有语言的轻盈、灵动,有如一部复杂精妙的复调音乐、交响乐,轻与重、长与短、强与弱等的结合、搭配体现出良好的平衡感。一般来说,每节之间均是长短间隔,一节较长,表达的内容多,往往句式也长、密度高、质量重,是宏观叙事、大叙事,继而的一节便较短,二到五行不等,内容少,密度小,句子更为灵动、轻逸,往往是小叙事、微观叙事,这种节奏性、音乐感是颇为独特的。整首诗有宏阔的思考与关切,又有细部的扎实与丰盈,技艺、节奏、语言与形式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耐寻味,耐咀嚼,种种妙处不一而足。
无论是在题材的独特性、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还是艺术的创造性与完成度上,《罗平记》都堪称卓异,属于那种一次性写作、可遇而不可得的作品。它穿越时空,实现了历史正义与诗性正义的共时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