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言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真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
  然而,当我静神提笔,任往事一件件漫上心头,如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张再次浮现在自己眼前时,我才发现,尚未落笔的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终于明白,过去的生活,因为师父,以及情同手足、同出师门的兄弟姐妹们,早已浸润了一份亲情般的温暖和感动。
  一
  1997年5月,南通师范学校。
  行将毕业的我,迎来了迈上工作岗位前最为重要的一天: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指导老师李庆明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这次的答辩导师中,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学心理方面的专家,来自海门市实验小学的张兴华校长,他是数学教育领域真正的行家里手,要我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许是年轻,抑或无知,血气方刚的我远没有懂得什么叫场面、什么叫害怕。陈述论文,接受提问……一切似乎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初的论文题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可张老师提的偏偏是关于数学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怎么办?我踌躇地看了看李老师,希望能得到他的援手。李老师转过头去。绝望后的我只得硬着头皮上楼,在准备室里匆匆准备即将到来的现场答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我正为那几个数学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备感困惑时,一个略显发胖的身影从楼梯口上来。探头一看,是他?张老师?他上来干吗?难道……张老师很快走进了准备室。“怎么样,我提的几个问题会回答吗?”见我面露疑色,他索性在我对面坐下:“这样吧,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
  “觉得有些奇怪,是吧?”面授机宜后,张老师显然看出了我眼中的疑惑,“小伙子,我不想为难你。从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有一种直觉,你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学老师。多掌握些数学学习心理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怎么样?到我们学校来吧……”
  后来,他先下了楼。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那篇散文《背影》。
  毋庸置疑,我的论文答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刚刚发生的那一段小插曲,却因为我难以启齿的一面,渐渐成为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被一直珍藏。
  随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我婉谢了所有学校的邀请,来到了海门市实验小学。第二年,我又如愿以偿地成为张老师的弟子。我的教学人生,也因这段机缘而掀开了崭新的一幕。
  二
  “每天的随堂课,要像公开课一样上。”拜师会的第二天,师父听完我的课,丢下了这句话,便默默地走开了。在我记忆中,这是师父第一次单独听我的课,也是唯一一次听完我的课后只丢下一句话便离开的。坦率地讲,当时的我并没有弄明白师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是隐约地感受到了这份无言的批评所带来的沉甸甸的分量。要说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那还得从《圆的面积》这节课说起。
  1999年,也就是师父收我为徒的第二年,南通市小學数学教学年会将在我校召开。按照惯例,学校得提供几节高质量的数学课。工作才第二年的我,料定此事必与我无缘,便没放在心上。但意外的是,宣布通知的第二天,师父却将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并郑重地告诉我,这次活动中,《圆的面积》这节课,由我来上。
  “我……能行吗?”看着我迟疑的眼神,师父拍了拍我的肩膀:“怎么不行?两年前的论文答辩,你连那么多来自全国的教授、专家都不怕,区区一节市级研讨课,又能怎样?再说,还有我们呢!”末了,师父又语重心长地添了一句:“南通的数学教育界藏龙卧虎,如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旗开得胜、一炮打响,对你未来的发展,意义一定非同凡响。”
  传说中的“磨课”即将拉开序幕,我想象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试教、推翻重来,想象着自己在一次次机械的重复中将仅有的教学新鲜感与激情一点点消耗殆尽。结果,一切却和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
  “这是一堂研究课。既是研究,就要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第一天,师父便对这节课给予了新的定位。“永远不要重复自己,更不要重复别人。我建议,在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之前,尽可能不要去查找与本课有关的其他教学资料,比如教案、教学设计或实录等,它们会框住你的想法,影响你对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思考。”师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既让我感到振奋,更让我备感压力。
  “当然,标新立异、为创新而创新不是我们的追求。求新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求新是为了更好地突破认知难点,求新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深刻理解教材意图,深入把握学生心理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短短一席话,对我而言,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一个月后,活动如期召开。《圆的面积》一课以其新颖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深刻的教学见解,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教研员听完课后,一下子走上前来,抓着我的手说:“这节课,有一种大家风范,背后定有高人指点。尤其可贵的是,这节课让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听完这句话,坐在一旁的师父会心地笑了。
  坦率地讲,师父指导我上这节课时的那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如今已变得渐渐模糊。但研课过程中,师父留下的那三句发人深省的话,却渐渐沉淀为自己的教学格言,成为日后指导自己开展每一次教学实践的方向与罗盘。也正是这样,从“圆的面积”到“量的计量”,从“平均数”到“简单的统计”,从“圆的认识”到“轴对称图形”,从“因数和倍数”到“认识分数”……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实践,让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相对于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技艺的指导,师父开出的那三味“教学药方”,对我后来的教学探索之路,具有怎样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
  2003年,是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我代表南通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一课由于尝试践行了数学文化的理念而备受瞩目与关注,并荣获一等奖。一时起,网络上关于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探讨与争鸣不绝于耳。对于我的大胆尝试,师父给予了充分的鼓励与认可。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课观摩会上,我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数学文化又一次在课堂中得到了实践与印证。仿佛就在一瞬间,鲜花、掌声、荣誉一起向我袭来,成功就像在不远处向我频频招手。那一刻,我真的有些沉醉了。   没想到,就在从苏州回来的第二天傍晚,我接到了师父从无锡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师父亲切但却不失冷静的话语字字敲打在我的心间:“不少人向我描述了你在课堂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这种探索的热情很值得肯定。可是,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和文化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你弄明白了没有?”“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然如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到底是该给数学‘添加’些文化元素,还是‘彰显’出数学的文化意蕴?”“我们有没有必要从数学之外另去寻找‘文化’的装饰,让数学课堂看起来更‘文化’一些?”“就《圆的认识》一课而言,数学内容的真正文化意蕴究竟何在?仅仅是数学史的简单链接?是伴随着美妙音乐的图片欣赏?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是否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并且构成数学内在的文化意义?”“数学文化是否就简单等同于‘数学+文化’?”……
  电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对于我而言,那是我此生以来所听过的最生动的一课。师父的那番话一下子消融了我对数学文化的懵懂和曲解,让我重新开始审查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也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我对自己已有的关于数学文化的思考和实践重新进行了梳理,两个月后,《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一文刊登在了《人民教育》上。
  师父读完此文后,在第一时间内给我发来短信:“透过这篇文章,我真切地感觉到你对数学文化的思考又前进了一步!”我回复道:“我只是站在您的肩膀上,又向前迈了一小步而已。”
  在你失意时,给你以鼓励;在你得意时,给你以提醒;在你懒惰时,给你以鞭策。这就是我的师父,一个永远知道你在什么时候最需要什么智慧的长者!
  四
  师父在我工作后的第三个年头便退休了。原先校园中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的熟悉背影,一下子少了许多。对我而言,失落自是在所难免。
  熟悉的朋友总是这样惋惜地对我说:你很幸运,能成为张兴华老师的关门弟子(其实,这早已成为过去。一开始我就知道,师父收我作徒后,这扇门是关不住的。只是没想到,速度会是这样迅猛。退休后的师父,为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们所追随,其中就有不少,后来便破门成了他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师弟、师妹,尽管他们中有不少比我还年长,更有些当初已是特级教师,并已声名远扬),但你也很不幸,因为才师从两年,师父便退休了,和你的师哥、师姐们相比,你算是最吃亏的了。
  每每听及此言,我总是笑而不答,只是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坦言,相比于当初对师姐、师哥们手把手的悉心指导,行将退休又政务缠身的师父似乎对我在这方面的指导少了一些(请恕小徒仅有的这一点点遗憾)。然而,多少次,当面对教学上某些重要的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一次次在原地打转而不得要領时,师父的一番看似随意的点拨、疏导,给我带来的是怎样的醍醐灌顶;多少次,当自己的人生道路因生活挫折、职业倦怠而开始停滞不前时,积四十年教育厚积与人生阅历的师父,或许只是一举手一投足,甚而只是一颦一笑,带给我的又何止是一招一式所能企及的深远影响!
  时间又得回溯到2002年一个秋日的午后,接师父电话后,我如约来到师父家中。师父让我在客厅的餐桌边就座,他面朝西,我则朝东。
  简单的嘘寒问暖后,师父很快切入正题:“找你来,是想和你聊聊课程标准里的几个问题,最近读课程标准了吗?”
  “读了,应该读了好几遍。”我之所以能如此自信地回答,是因为时值课程标准正式颁发后的第二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是师父早早就给我们下的任务,我知道,他算是来检查弟子的读书情况了。“是吗?既然读了好几遍,那你应该了解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第一段话吧,是怎么说的,能背来给我听听?”
  “什么,要背出来?我还真从来没背过,不过……”
  “其实很简单,这是课程标准对数学给出的新定义,有别于原来恩格斯给出的那一个。”师父和蔼但却坚定地打断了我的话,“如果没记错,应该是这样说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我惶惶地看着师父一口气将这一段完整无缺地背了下来,内心已是无比羞愧。“数学是什么,这将直接决定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顿了顿后,师父继续问道:“现在,如果请你把这句话缩一缩句,看看最后剩下的会是什么?”我努力地在脑海中再现这句话,然后——
  “数学是过程?!”几乎很短的时间内,我给出了答案。
  “对,数学不只是一门由众多知识结论组成的科学或者学科,数学是一种过程!这就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既然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那么……”
  随后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尽管我们始终围绕着“数学是过程”这五个字展开,但离开师父家后,我不断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一直以为,自己也算是一个挺爱读书的人,读过的教育类书籍数以百计;我也相信,自己不是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边读边思早已成为多年不变的习惯。然而,面对这个年过六旬的长者,我那可爱又可敬的师父,除了惭愧、自责以外,我何言以对?回到家后,我重新拿出课程标准,又一次翻到前言,重读那段被我浏览过数十遍的文字,耳边又一次响起临走前师父那看似随意的叮咛与嘱咐——
  “读书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本质的内容读,要挑重点读,要反复读,直到读化掉为止,化作自己的骨肉与血脉……”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段小插曲,师父给出的也只是一条小小的建议罢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小插曲,这样一条又一条诸如“凡事要学会抓住本质”“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到最精致”的建议,如今,已连缀成我在阅读、工作、生活乃至全部人生领域的座右铭,成为影响我生命的重要砝码。
  有人说:大师之大,在于他们常常能在一些细小的地方,给予你最富启示的深刻影响。那么,我有足够的理由告诉你,我的师父便是这样的人!
  五   2004年,师父离开海门去了通州,继而辗转无锡。从此,电话便成了我与师父最常用的联络与“见面”方式——每每谈及此,也是我最为惭愧的时候。师父多少次和我讲起,他最希望听到的是来自电话那头我们这些弟子的声音,以及我们不断发展、再取新绩的好消息。然而,打着“忙”“没空”的幌子,我一次又一次辜负了师父的期望,以至于有一次,师父在电话那头说:你都快两个多星期没和我联系了,就不能让我听听你的声音吗?那一晚,我辗转许久未能入眠……
  开始时,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工作展开。我总是一遍遍地在电话这头听着诸如“最近工作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吗,学校还忙吗,最近正读哪些新的书,又有些什么新思考,有没有备什么新课”的话题,感受着师父来自远方的惦念、牵挂、注视与期盼,工作由此而平添了几分积极和动力。后来,我的工作调入南京,我们的电话更是随之多了起来。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去年。也不知是从哪一次起,我突然觉察到,电话那头的师父似乎不再只和我聊工作了。更多时候,师父总是不厌其烦地关注起我生活与饮居方面的小事来:“最近是不是胖了一些?”“还像原来那样每顿只吃那么一点点?”“你的饭量太小了,还没我这个老头能吃。”“不能让自己太累了,要注意懂得关爱自己。”一开始,每每听师父这么讲,我总会搪塞他两句就过去。当然,有时也会和他“贫”上两句。因为我知道,师父老问这些,一定和那些有趣的“典故”是分不开的。比如那次去河南讲课,在一家小餐馆,我俩各要了一份面条。结果,服务生端上来的两碗面,每碗都够我吃三顿。我一下傻了眼。然而,当我奋力吃完小半碗,并确信再也吃不下时,停手、抬头,嘿!师父手中的那只大碗早已空空如也。我又一次傻眼了。后来,我们常拿这件事说事儿。他总自己调侃说:瞧我,像不像一个“饭桶”。而我在惊叹之余,也才真正意识到,像师父这么大年纪,依然能保持这样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考力,与他良好的胃口绝对有关。
  也就是在那顿面条之后,师父对我的胃口渐渐有了些担心和期待,并多少次和我谈起此事,希望我能多吃一些,以換得更好的身板和体质。我只是没料到,师父竟会把我的这些小问题一直放在心上,以至于后来,几乎每一次电话里,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和我谈这些,甚至于再后来,他还会经常“引经据典”,比如“某某老师饭量大,所以身体很棒”,再比如“顾美云老师听完你的课回来便和我说,要你多吃一些、吃胖一点”,等等,以希望我能有所变化。我曾经以为,这样的唠叨一定是因为师父年老了才如此。但我现在却不这样认为了。因为我知道,这种固执的唠叨只会缘自一种东西,那就是爱。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形容后来的每一次电话里,电话这头的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是依稀觉着,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为人师者所能达到的爱的高度。这样的爱,原先只在电话那头父母的声音里才真切地感受过。而现在,我在师父那里同样感受到了。
  由“师”及“父”,由“工作”及“生活”……我深知,经历了这些转变之后,爱早已成为一种纯净的纽带,把我俩的生活乃至生命,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就如同我俩的名字,兴华和齐华一般,成为一种几近天然的缘分。对此,恐怕其他所有的弟子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张齐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助力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素养发展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扎实推进,应当紧扣教学目标,明确价值方向;立足实际调查,明析认知水平;创设具体情境,引领认知发展;借助拓展作业,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认知;行为养成  小学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
期刊
摘要:学习理解类活动有助于梳理概括语篇内容,应用实践类活动有利于描述與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迁移创新类活动则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习活动观下的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三类教学活动要逐层递进,促使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条宏观的学习路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理解和巧妙架构。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英语语篇教学;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
期刊
最近人们对于语文教材“定于一尊”颇有些议论,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觉得人们似乎忽略了语文教育其他更多、更严峻、更基本的问题:语文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程的特性用工具性与人文性能否涵盖得了?  从语文的内在逻辑上对此二者加以审视,究竟孰先孰后?经历了20世纪初白话文运动的洗礼,在当下日益国际化、外语教育几乎有点涉嫌协从“文化殖民”的语境里,母语的地位究竟还稳固不稳固;语文教材一直炙手可热的主
期刊
摘要:以关键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相关历史事件,有助于破解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有限的难题。通过研读教材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关键人物梁启超的思考与实践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透视清末民初大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北洋军阀;梁启超;关键人物;历史事件  以关键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相关历史事件,有助于破解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
期刊
到一所“诗性的学校”教“诗性写作”  2014年11月间,我到浙江的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对一群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展开写作集训,运用的理论正是“诗性写作金字塔”的体系。  对我来说,在这里教“诗性写作”是适得其所,因为在我看来,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就是一所“诗性的学校”。  这所学校在2013年秋季成立,傍山而建,面向大海,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2014年5月,当我初次受邀来这里参与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育界,张兴华应当是一个被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他是特级教师,但又与一般的特级教师不同:从语文特级教师转为数学特级教师。学科的转化,可见他知识背景的丰富;学科的“穿越”,可见他经验结构的完善。这自然让我们想起于漪和霍懋征,从原先所学学科改教后来的学科,游刃有余,功成名就,创造了跨学科的奇迹。这样的特级教师难能可贵,当下尤为需要。张兴华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当成为研究对象。  他是数学特级教
期刊
必须承认,我首先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那次的颁奖会现场,当主持人宣布,汤素兰以书稿《点点虫虫飞》获得一等奖时,我的心中立刻充满好奇与向往,那首古老的童谣在远方若有若无地响起。凭直觉,我猜测,这些故事里,应该吹着田野的风,应该爬着不知名的虫,还应该有一条日夜流淌的小河。想到这儿,我笑了,这不是我小时候一直去的外婆家么?  当这些故事安静地躺在我的面前时,阅读的期待其实已经蓄势已久。一篇篇阅读,感受着情
期刊
摘要:袁机是袁氏三姐妹之一,袁枚第三妹,她的诗歌受袁枚影响,体现了独抒性灵、真情流露的风格,但她“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的惨淡一生也一定程度体现性灵派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既有思想与人生的矛盾,也有诗歌里性灵风格与传统压抑形成的张力。透过《素文女子遗稿》的解读,细致地展现了袁机人生际遇带来的痛苦声音。  关键词:性灵传统无家意识思想张力  袁机短暂的四十余年生命留给我们太多的叹息与遗憾,一代
期刊
摘要:从复习《马诗》导入《石灰吟》,引领学生自由朗读、节奏朗诵、批注解读,问象明意,解诗知人,能真正读懂诗歌的意思和作者的品格。古诗的教学,要人诗互见,走向文本的生命化表达;要创设境域,转向儿童的自洽性建构;要崇尚真实,迈向童心的可能性存在;要多元发现,投向属己的成长新时空。  关键词:发现教学;人诗互見;童心;家常  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我秉持“发现教学”的主张,
期刊
0世纪后期的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现统称教师教育,但涉及传统“中等师范教育”如变更为“中等教师教育”易引歧解,仍沿用旧的说法。此外,如引用的中文文献使用的是“师范教育”,本文也一仍其旧,不做改动。一直活跃着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朱嘉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世界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和我国素质教育对教师新的角色期待,时任南通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通师”)南通师范学校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