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脂肪、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三大主要营养物质之一,膳食脂肪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膳食脂肪摄入不当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稳态,影响宿主的代谢状况,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重要手段.文中综述了膳食脂质的数量和种类、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基于不同的疾病动物模型,膳食脂质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宿主代谢的调节,为深入了解膳食脂质、肠道微生态和宿主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高胆固醇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降低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但其存在费用高及副作用多的弊端.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对机体的胆固醇代谢有重要影响,但降胆固醇肠道细菌的筛选方式及功能评价却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培养组学方法,使用牛胆汁酸或人工混合胆汁酸作为筛选条件,从健康人体肠道筛选出36种耐胆汁酸细菌.以鼠李糖乳杆菌GG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作为阳性对照,设置0 g/L、0.3 g/L、3 g/L三种胆汁酸浓度组,对耐胆汁酸细菌进行体外降胆固醇能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冠心病的重要诊断标志物,改善肠道菌群微环境有望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作为肠道菌群参与合成的活性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基础研究表明TMAO可能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特性;这些研究提示TMAO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文中分析了当前调控肠道菌群
人类肠道菌群是数以万亿的细菌组成的高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菌群失调与多个系统疾病有关联.肠道菌群通过菌群-肠-脑轴与神经系统多途径双向互作,能引起神经免疫炎症反应、肠黏膜和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和肠道神经系统脊神经、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造成神经系统疾病.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也有一定的作用.文中综述自闭症谱系障碍、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吉兰巴雷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视神经脊髓炎、肝性脑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亨廷顿病、脑卒中等肠道菌群改变特征及其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仍然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不依赖培养的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手段.但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日渐成熟,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因具有信息量更大、更全等优势,将逐渐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的重要手段.美国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资助下,对30805份样品进行了肠道微生物宏基因测序分析.通过NCBI PubMed和SRA数据库检索,共发现72项研究收集了约10000份中国人的肠道样品用于宏基因组测序.但到目前为止,仅56项研究进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显著加快了对人类微生物组的理解.将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联,力求阐明疾病的发生进程,是推进个性化精准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栖居于女性阴道的微生物菌群日益受到关注,发现其生态失调与疾病发生、演变密不可分.文中综述了阴道微生物组与生殖道疾病发生、进展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同时对阴道微生物组培养组、益生菌工程化改造以及合成菌群在阴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以及疾病干预与治疗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肠道微生物对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的治疗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其主要通过神经通路、免疫通路以及微生物代谢物等途径在肠-脑轴的作用下影响大脑功能和宿主行为.因此,文中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微生物-肠-脑轴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肺部菌群及肠道菌群与肺癌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肺癌患者的肺部及肠道菌群发生失调,即菌群组成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随着“肠-肺轴”概念的提出,肺部及肠道菌群在人体内的紧密联系越发受到重视,因此关于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研究对于阐明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文中综述了肺癌患者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及可能的互作机制,强调了肠-肺轴中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肺部及肠道菌群对肺癌临床治疗的影响,并对肺部及肠道菌群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新颖靶点进行了展望.
肠道菌群与人体共同协作,菌群在帮助宿主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深入消化与利用的同时,也一同分享宿主为其提供的生存空间与营养物质,这是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的特殊共存方式.这样的精妙结合,不仅使得微生物在人体中形成了固有的菌群结构,得到赖以生存的生物基位,也通过自身的功能代谢以及群体信号,为宿主在免疫、营养等方面提供所必需的调节与支撑.围绕药食同源天然植物的健康作用研究,目前大多着眼于对其功能组分的分离提取与活性评价.如植物多糖、多酚与黄酮等活性功能成分.然而在传统中医药中,植物多以全食态进行复配
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主导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BF)可通过调节T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起抗炎作用.目前尚无脆弱拟杆菌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报道,文中率先探究脆弱拟杆菌BF839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27例银屑病患者,维持原治疗不变,口服脆弱拟杆菌BF83912周,对比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是由患者阴道内菌群失调导致的一类疾病.当前常规的抗生素疗法可进一步加剧阴道菌群失衡、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导致耐药,因此其对BV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作为一种新兴的活菌疗法,阴道菌群移植(Vag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VMT)直接将健康妇女完整的阴道菌群“嫁接”给患者,可迅速恢复患者阴道菌群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文中对VMT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讨论了VMT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及发展方向,以期寻求新的治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