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1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 将大学生德育的培养与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探讨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德育培养体育教学
德育就是道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和政治的教育。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学校体育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教育,才能使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體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4.组织纪律性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5.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6.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7.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其途径有那些呢?
一、结合教师表率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但是学生并非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状态,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辨别之后,会对施教者评头论足,表达自己的好恶,我们也曾那样过。因此,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在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其次要言行一致,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自身的表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情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无时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运用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展开德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
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又各有侧重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三、通过课堂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对外界的干扰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和竞赛、游戏等活动时,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对抗也较多,不可避免的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学生时,以正面教育为主,但是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要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四、心理素质更是德育培养的良好途径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心理状态健康和病态的程度。体育教学同语文、数学教学一样,也有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大都是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练习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会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发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只要听到别人的评价带有批评的含义,就丧失了练习的信心,不愿继续练习。若此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的培养是毫无收获的。但他们仍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学生的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不过是在体育活动中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恢复了心理平衡,自卑心理就可以克服和消除。教师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要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激励、给予表扬,使学生产生满足感,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改变他们的消极心理,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当教师对学生有信心和好感时,学生受到表扬和激励后产生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心理素质培养更是德育的良好途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随时随地的。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有效的。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 将大学生德育的培养与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探讨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德育培养体育教学
德育就是道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和政治的教育。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学校体育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教育,才能使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體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4.组织纪律性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5.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6.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7.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其途径有那些呢?
一、结合教师表率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但是学生并非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状态,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辨别之后,会对施教者评头论足,表达自己的好恶,我们也曾那样过。因此,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在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其次要言行一致,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自身的表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情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无时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运用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展开德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
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又各有侧重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三、通过课堂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对外界的干扰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和竞赛、游戏等活动时,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对抗也较多,不可避免的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学生时,以正面教育为主,但是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要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四、心理素质更是德育培养的良好途径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心理状态健康和病态的程度。体育教学同语文、数学教学一样,也有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大都是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练习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会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发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只要听到别人的评价带有批评的含义,就丧失了练习的信心,不愿继续练习。若此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的培养是毫无收获的。但他们仍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学生的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不过是在体育活动中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恢复了心理平衡,自卑心理就可以克服和消除。教师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要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激励、给予表扬,使学生产生满足感,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改变他们的消极心理,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当教师对学生有信心和好感时,学生受到表扬和激励后产生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心理素质培养更是德育的良好途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随时随地的。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