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上海外高桥自贸区内的稀好进口商品大卖场创办人岑慎洪乐坏了。
因为11月2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双自联动”方案),其中有一条“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让他看到了商机。
原来,前不久岑慎洪刚刚与墨西哥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准备将进口商品首次以空运的方式运抵上海。
岑慎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我们物流外包,主要走海运,虽然空运运费可能会比海运高,但是牛油果和其他生鲜类产品通过空运更加新鲜,一旦张江建立了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我们下一个仓储物流中心可能就会选址上海张江地区。”
岑慎洪表示,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为上海市民提供价廉物美的进口商品,此前他这里的货比普通超市便宜20%,一旦享受新政,加之已经上线的O2O电商平台运作,价格可能会低至30%。
《联动方案》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机构集聚、科技金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高地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双自联动”的具体任务。目前,上海自贸区面积120.7平方公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531平方公里,两区有约65平方公里的叠加区域。“双自”园区的交错融合,为创新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提供了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双自联动”方案提出了诸多创新试点,如:探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创新药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探索运用电子围网等方式创新保税研发模式;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探索开展进口高端装备再制造试点;探索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境内创新企业;完善研发技术服务的非贸付汇政策;建设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据上海市相关部门透露,这些试点,除了“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会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之外,其余均要求今年年底完成或完成试点方案。
“双自联动”,优势叠加,张江将成为科创中心的中心
据了解,2014年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至张江高科技园区,从那时起,张江除了占据传统政策优势之外,还多了一些叠加优势,比如,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也可以开设境外账户,既缩短资本出海的时间,又可利用境内外两种市场,拥有双向资金池和资源。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培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江的未来可谓‘大有文章可做’,有望成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他指出,张江既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战略”齐聚上海,张江有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新高地,未来将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担纲重任,成为“中心”的“中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曾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张江将从规划、功能、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坚持以最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配套设施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最健全、产业和功能集聚最高端、文化氛围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科技城。
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张江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内核,由内到外建设大科学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技术创新和转化、科技产业等多个科技创新圈,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体,以康桥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和周边镇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城。同时,以张江科技城为核心,北联金桥、外高桥,向南呼应临港,延伸创新链辐射区域,构建一条浦东中部创新走廊。
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张江还将构建由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努力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打造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对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努力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过去,张江曾被人诟病为“生活沙漠”。未来,按照宜居宜业要求,张江将全面改变原来产业园区的开发理念、开发方式,在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服务配套、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良性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
孙继伟说,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国家战略、都在浦东,如何发挥“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是一篇大文章。为此,浦东制定了“实施方案”,聚焦联动发展和制度创新,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委主任唐石青表示,“双自联动”方案重点聚焦四大突出任务:一是突出把自贸区理念融入科创中心建设,坚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坚持对标国际、面向全球。二是突出以制度创新破解科技创新瓶颈,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三是突出以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四是突出利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领域的政策优势,促进自贸区拓展创新功能。
专家建议:科创中心建设要“抱孩子”,更要“生孩子”
“双自联动”对两个区域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但两个区域如何能无缝衔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政府部门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引起了各界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杜德斌,在出席《中国经济周刊》与张江高科共同承办的张江创新论坛上坦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而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可以用3T来概括:一是人才(Talent),包括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风险投资者、管理人才,还有高技能人才甚至是熟练工人。二是技术(Technology),这主要来自于企业。如硅谷拥有苹果、英特尔、特斯拉、甲骨文等企业,东京拥有三菱、本田、佳能等企业。2013年硅谷销售额前150家科技企业的全年研发支出总额超过73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的四分之一。三是包容性(Tolerance)的创新文化。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不仅来自于新办企业,同时也来自于死亡企业。从1995年到2011年,硅谷死亡企业和新办企业的数量不相上下,所以要从体制机制上宽容失败。
杜德斌认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很好的基础,比如集中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又背靠长三角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但上海最缺的是本土科技引擎企业。201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前十强中,上海还有两家,盛大和巨人,到2014年前十强无一出自上海。
“上海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其科创中心建设路径应该从外援型、混合型向内生型逐渐转变。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来自于内生的创新引擎,而多数引擎企业是由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包括张江在内,我们一方面要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同时还要加强小微企业的培育,也就是在‘抱孩子’的同时,更要‘生孩子’。”杜德斌表示。
因为11月2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双自联动”方案),其中有一条“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让他看到了商机。
原来,前不久岑慎洪刚刚与墨西哥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准备将进口商品首次以空运的方式运抵上海。
岑慎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我们物流外包,主要走海运,虽然空运运费可能会比海运高,但是牛油果和其他生鲜类产品通过空运更加新鲜,一旦张江建立了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我们下一个仓储物流中心可能就会选址上海张江地区。”
岑慎洪表示,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为上海市民提供价廉物美的进口商品,此前他这里的货比普通超市便宜20%,一旦享受新政,加之已经上线的O2O电商平台运作,价格可能会低至30%。
《联动方案》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机构集聚、科技金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高地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双自联动”的具体任务。目前,上海自贸区面积120.7平方公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531平方公里,两区有约65平方公里的叠加区域。“双自”园区的交错融合,为创新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提供了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双自联动”方案提出了诸多创新试点,如:探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创新药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探索运用电子围网等方式创新保税研发模式;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探索开展进口高端装备再制造试点;探索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境内创新企业;完善研发技术服务的非贸付汇政策;建设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据上海市相关部门透露,这些试点,除了“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会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之外,其余均要求今年年底完成或完成试点方案。
“双自联动”,优势叠加,张江将成为科创中心的中心
据了解,2014年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至张江高科技园区,从那时起,张江除了占据传统政策优势之外,还多了一些叠加优势,比如,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也可以开设境外账户,既缩短资本出海的时间,又可利用境内外两种市场,拥有双向资金池和资源。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培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江的未来可谓‘大有文章可做’,有望成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他指出,张江既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战略”齐聚上海,张江有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新高地,未来将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担纲重任,成为“中心”的“中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曾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张江将从规划、功能、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坚持以最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配套设施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最健全、产业和功能集聚最高端、文化氛围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科技城。
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张江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内核,由内到外建设大科学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技术创新和转化、科技产业等多个科技创新圈,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体,以康桥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和周边镇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城。同时,以张江科技城为核心,北联金桥、外高桥,向南呼应临港,延伸创新链辐射区域,构建一条浦东中部创新走廊。
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张江还将构建由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努力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打造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对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努力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过去,张江曾被人诟病为“生活沙漠”。未来,按照宜居宜业要求,张江将全面改变原来产业园区的开发理念、开发方式,在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服务配套、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良性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
孙继伟说,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国家战略、都在浦东,如何发挥“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是一篇大文章。为此,浦东制定了“实施方案”,聚焦联动发展和制度创新,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委主任唐石青表示,“双自联动”方案重点聚焦四大突出任务:一是突出把自贸区理念融入科创中心建设,坚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坚持对标国际、面向全球。二是突出以制度创新破解科技创新瓶颈,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三是突出以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四是突出利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领域的政策优势,促进自贸区拓展创新功能。
专家建议:科创中心建设要“抱孩子”,更要“生孩子”
“双自联动”对两个区域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但两个区域如何能无缝衔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政府部门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引起了各界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杜德斌,在出席《中国经济周刊》与张江高科共同承办的张江创新论坛上坦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而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可以用3T来概括:一是人才(Talent),包括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风险投资者、管理人才,还有高技能人才甚至是熟练工人。二是技术(Technology),这主要来自于企业。如硅谷拥有苹果、英特尔、特斯拉、甲骨文等企业,东京拥有三菱、本田、佳能等企业。2013年硅谷销售额前150家科技企业的全年研发支出总额超过73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的四分之一。三是包容性(Tolerance)的创新文化。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不仅来自于新办企业,同时也来自于死亡企业。从1995年到2011年,硅谷死亡企业和新办企业的数量不相上下,所以要从体制机制上宽容失败。
杜德斌认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很好的基础,比如集中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又背靠长三角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但上海最缺的是本土科技引擎企业。201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前十强中,上海还有两家,盛大和巨人,到2014年前十强无一出自上海。
“上海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其科创中心建设路径应该从外援型、混合型向内生型逐渐转变。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来自于内生的创新引擎,而多数引擎企业是由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包括张江在内,我们一方面要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同时还要加强小微企业的培育,也就是在‘抱孩子’的同时,更要‘生孩子’。”杜德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