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只要我们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就会富有伟大的创造力。
关键词:学生 自由 探索改革
放下手中拿着的《美国人的教子智慧》,回忆起我所接受的传统家庭及学校教育模式,情不自禁地开始再次重新审视现代教育。为什么在学校被同学嗤之以鼻、被老师看作顽劣的孩子到了美国却成了“神童”?为什么在美国留学的天文学博士奇怪地感慨到:“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这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造成的差异。
我始终坚信这一群孩子与那一群孩子是并无差异的,关键是看我们究竟要给他们单纯的知识,还是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孜孜以求的不懈精神以及思维品质的锻炼机会。在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中国母亲领着她九岁的儿子到了美国,起初她有一种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她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的感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学生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回来。母亲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再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博士敢去做吗?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文章。母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母亲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有点愣,一是因为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之后,儿子的另一篇文章《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又出来了。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可谓不着边际了。在美国教育中已经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做出来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的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母亲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母亲无言,觉得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想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此后再有诸如“二次大战”“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办法是什么?”等问题的时候,母亲也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
例子很有意思,它不难说明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千万不要让我们固有的单一使我们错失开发学生无限潜能的良机。
新形势下课改的热浪已势不可当地向我们涌来,我想课改需要的不仅是形式的改变,更应是质的改变,甚至是质的飞跃。到底如何改变,如何做才能做好,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愿意向我身边走在我前列的同仁们学习并与他们共同努力探索,愿意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为自己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终于有一天我也开始在我的课堂试验了。我设计了大量的名著电影欣赏课。讲到戏剧小说时让学生自拍自演,学生为了演出成功自然翻阅大量资料,对作品的把握与解读自然深刻。这样的一堂课老师虽然没煞费苦心地讲解,但效果却意想不到。也许老师大胆的创新和适时的改变就是带动学生进步的第一步。还有2008年我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科研组,其间我发现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趣知识,但是只要搬进课堂就成了学生们痛苦的课业负担,课下就成了他们爱不释手的娱乐宝典。于是就主动开始上选修课,最后还编了一本选修教材,在课题结题时申报并获得国家奖励。最后我总结,这样的教学不但有效地辅助了正常教学,而且消除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寓教于乐,效果显著。国家的教育改革正在路上,我能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更希望自己能担负起一个语文教师应担当的历史使命,为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哪怕力量只是微乎其微。只要我们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相信我们的学生同样富有伟大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育者理念的更新、模式的改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要低估学生们的能力,让我们对学生也大胆地放一放手吧!也许不失教师正确指导、获得足够的自由阳光的学生才会在未来,不仅占有前人的丰富经验,更有自己探索创新、锐意进取后而获得的新知。只有培养出如此这般的学生,将来某日把他到们输送到充满竞争的世界环境中,我们才能坦然地大声宣布:我们真正完成了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学生 自由 探索改革
放下手中拿着的《美国人的教子智慧》,回忆起我所接受的传统家庭及学校教育模式,情不自禁地开始再次重新审视现代教育。为什么在学校被同学嗤之以鼻、被老师看作顽劣的孩子到了美国却成了“神童”?为什么在美国留学的天文学博士奇怪地感慨到:“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这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造成的差异。
我始终坚信这一群孩子与那一群孩子是并无差异的,关键是看我们究竟要给他们单纯的知识,还是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孜孜以求的不懈精神以及思维品质的锻炼机会。在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中国母亲领着她九岁的儿子到了美国,起初她有一种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她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的感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学生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回来。母亲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再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博士敢去做吗?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文章。母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母亲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有点愣,一是因为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之后,儿子的另一篇文章《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又出来了。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可谓不着边际了。在美国教育中已经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做出来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的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母亲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母亲无言,觉得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想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此后再有诸如“二次大战”“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办法是什么?”等问题的时候,母亲也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
例子很有意思,它不难说明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千万不要让我们固有的单一使我们错失开发学生无限潜能的良机。
新形势下课改的热浪已势不可当地向我们涌来,我想课改需要的不仅是形式的改变,更应是质的改变,甚至是质的飞跃。到底如何改变,如何做才能做好,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愿意向我身边走在我前列的同仁们学习并与他们共同努力探索,愿意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为自己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终于有一天我也开始在我的课堂试验了。我设计了大量的名著电影欣赏课。讲到戏剧小说时让学生自拍自演,学生为了演出成功自然翻阅大量资料,对作品的把握与解读自然深刻。这样的一堂课老师虽然没煞费苦心地讲解,但效果却意想不到。也许老师大胆的创新和适时的改变就是带动学生进步的第一步。还有2008年我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科研组,其间我发现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趣知识,但是只要搬进课堂就成了学生们痛苦的课业负担,课下就成了他们爱不释手的娱乐宝典。于是就主动开始上选修课,最后还编了一本选修教材,在课题结题时申报并获得国家奖励。最后我总结,这样的教学不但有效地辅助了正常教学,而且消除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寓教于乐,效果显著。国家的教育改革正在路上,我能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更希望自己能担负起一个语文教师应担当的历史使命,为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哪怕力量只是微乎其微。只要我们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相信我们的学生同样富有伟大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育者理念的更新、模式的改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要低估学生们的能力,让我们对学生也大胆地放一放手吧!也许不失教师正确指导、获得足够的自由阳光的学生才会在未来,不仅占有前人的丰富经验,更有自己探索创新、锐意进取后而获得的新知。只有培养出如此这般的学生,将来某日把他到们输送到充满竞争的世界环境中,我们才能坦然地大声宣布:我们真正完成了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