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精明干练的股市高手也会做出愚蠢的财务决策?为什么有钱人投资房地产屡战屡败?为什么敬户老是看不清楚股票价格的波动?
他们的盲点很简单,就是被“货币幻觉”给模糊了焦点!
你应该也很讨厌体育播报员硬要说运动员付出了超过百分之百的努力。你清楚知道不可能有110%的努力,但有些数学上的问题常会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理财角度,帮你厘清数盲的影响何在,并教你如何避开不良后果。首先,人们常会假装没注意到通货膨胀,而这跟心理现象“货币幻觉”有关。
心理学家艾德华·夏佛在几年前曾做过一项研究,他请受试者评估情境中的3个成交价,并在考量整体经济表现的前提下,将3个人做排序。结果非常有趣,大多数的受试者都将保罗(当平均物价上涨25%时,获利23%)排在第一;彼得(当平均物价下跌25%时,损失23%)排最后。之所以说这样的结论很有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错了。
事实上,彼得的状况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是唯一有赚钱的人。若考虑通膨的话,彼得的购买力还上升了2%,而保罗则下降2%。
“货币幻觉”的陷阱
但因为受试者没有仔细去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以掉进了被行为经济学家称为“货币幻觉”的陷阱里。基于以下这些原因,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第一,若要考虑到通膨就必须牵扯到算术的应用,但算术对许多人来说很麻_烦,他们也不愿意真的去计算。第二,人们常会低估或甚至忽略那些不大的数字。
虽然这样说很失礼,但有许多我们认识的人也经常忽略通胀对理财的影响:无论是以长期或短期来看,这样的状况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现在,我们只要从3个方向来看就好。
第一,“货币幻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你会低估自己未来所需要用到的钱。由于股市起伏不定,因此许多人会愿意放弃较高的获利,转而追求绝对安全保险的政府公债。不过,加入通货膨胀之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你想想,假设以通膨平均每年上升4%来计算,20年后经过换算,花了1万美元投资年利润10%股票的人还会有相当于3.2万美元的购买力。但是反观投资美国国债(年利率6%)的人,他的购买力就会低于1.5万美元。这就是所谓的保守投资讽刺的地方:面对通货膨胀可能还比面对股市波动的风险高。
误解历史金融现象
另一个“货币幻觉”爱用的把戏,就是错误解释历史上的金融现象。你只要想想房地产就很清楚了。一直以来,买房子的人都秉持一个信念:房屋只会不断增值,而房地产是人们最好的一种投资。然而大部分人都忘记或忽略了一个事实:当时通货膨胀正急速上升,所有物品的价格也都急遽猛涨,所以房价上涨一点也不足为奇。只要观察近期内房市泡沫化导致全球经济和股市陷入的恐慌,你就可以了解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有关“货币幻觉”的例子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可能会以各种形式使我们做出愚蠢或不理智的行为。无论职业还是业余,大多数的投资人都还没有调整好他们面对价格震荡的心态。也就是说,1987年道琼工业指数的震荡幅度若为200点的话,就等同于股价涨跌幅度为10%;但在股票指数将近9000点的今日,同样是200点的振幅,股价涨跌幅却不到2%。
但受到“货币幻觉”影响,人们只会注意到表面上股价的改变,却忽略较具实质意义的百分比变化;再加上同样被“货币幻觉”眩惑的媒体鼓舞,投资人常会做出一连串不理智或不适当的反应。“货币幻觉”的确是市场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摘自《谁说有钱人一定会理财?》第四章,杨卓翰整理)(编辑/王克峰)
他们的盲点很简单,就是被“货币幻觉”给模糊了焦点!
你应该也很讨厌体育播报员硬要说运动员付出了超过百分之百的努力。你清楚知道不可能有110%的努力,但有些数学上的问题常会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理财角度,帮你厘清数盲的影响何在,并教你如何避开不良后果。首先,人们常会假装没注意到通货膨胀,而这跟心理现象“货币幻觉”有关。
心理学家艾德华·夏佛在几年前曾做过一项研究,他请受试者评估情境中的3个成交价,并在考量整体经济表现的前提下,将3个人做排序。结果非常有趣,大多数的受试者都将保罗(当平均物价上涨25%时,获利23%)排在第一;彼得(当平均物价下跌25%时,损失23%)排最后。之所以说这样的结论很有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错了。
事实上,彼得的状况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是唯一有赚钱的人。若考虑通膨的话,彼得的购买力还上升了2%,而保罗则下降2%。
“货币幻觉”的陷阱
但因为受试者没有仔细去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以掉进了被行为经济学家称为“货币幻觉”的陷阱里。基于以下这些原因,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第一,若要考虑到通膨就必须牵扯到算术的应用,但算术对许多人来说很麻_烦,他们也不愿意真的去计算。第二,人们常会低估或甚至忽略那些不大的数字。
虽然这样说很失礼,但有许多我们认识的人也经常忽略通胀对理财的影响:无论是以长期或短期来看,这样的状况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现在,我们只要从3个方向来看就好。
第一,“货币幻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你会低估自己未来所需要用到的钱。由于股市起伏不定,因此许多人会愿意放弃较高的获利,转而追求绝对安全保险的政府公债。不过,加入通货膨胀之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你想想,假设以通膨平均每年上升4%来计算,20年后经过换算,花了1万美元投资年利润10%股票的人还会有相当于3.2万美元的购买力。但是反观投资美国国债(年利率6%)的人,他的购买力就会低于1.5万美元。这就是所谓的保守投资讽刺的地方:面对通货膨胀可能还比面对股市波动的风险高。
误解历史金融现象
另一个“货币幻觉”爱用的把戏,就是错误解释历史上的金融现象。你只要想想房地产就很清楚了。一直以来,买房子的人都秉持一个信念:房屋只会不断增值,而房地产是人们最好的一种投资。然而大部分人都忘记或忽略了一个事实:当时通货膨胀正急速上升,所有物品的价格也都急遽猛涨,所以房价上涨一点也不足为奇。只要观察近期内房市泡沫化导致全球经济和股市陷入的恐慌,你就可以了解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有关“货币幻觉”的例子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可能会以各种形式使我们做出愚蠢或不理智的行为。无论职业还是业余,大多数的投资人都还没有调整好他们面对价格震荡的心态。也就是说,1987年道琼工业指数的震荡幅度若为200点的话,就等同于股价涨跌幅度为10%;但在股票指数将近9000点的今日,同样是200点的振幅,股价涨跌幅却不到2%。
但受到“货币幻觉”影响,人们只会注意到表面上股价的改变,却忽略较具实质意义的百分比变化;再加上同样被“货币幻觉”眩惑的媒体鼓舞,投资人常会做出一连串不理智或不适当的反应。“货币幻觉”的确是市场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摘自《谁说有钱人一定会理财?》第四章,杨卓翰整理)(编辑/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