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电视会议报道的路径探析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180-01
  
  如何改进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新闻界和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现实性,也有相当的普遍性。
  当前电视报道似乎面临着两个困惑,一是正面报道怎么做巧,二是反面报道如何做精。前者为领导所重视,后者为群众所关注。而在电视新闻的正面报道中,会议报道量大、面广,可谓是难中之难,下面的这几种方式或许能为电视工作者改进会议报道,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深入会议抓思想
  
  在我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发表重要指示时,党和政府发布重要决策、公布新的政策或法令以及出台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时,往往以会议作为它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发布形式予以传播,使之家喻户晓。
  在这里所说的会议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对有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按照新闻的定义及规律来论,只有鲜活的、为人所关注的、所感动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否则,我们所报道的新闻将失去生命力,吏谈不上什么活力了。而多年来,大部分的会议报道却恰恰处于缺乏生命力和活力的尴尬境地。电视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台上的人讲话,台下的人或听或记录或鼓掌,镜头从台上摇到台下,从这个人头挤到那个人头,剪辑画面时,连记者本人都打瞌睡,同行们戏称其为“万能会议画面”。还有的记者到会场后,既不听也不问,台上台下几个镜头一拍,拿一份会议材料就走,写起稿来谁到会谁主持谁发言,一二三四、甲乙丙丁、逗号句号,不要问观众了,你问问这位记者,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个会开的是什么内容。其实,会议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决定了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如党代会、人代会及推广经验、布置任务的会议等等。要改变会议报道的这种现状,电视记者只有深入会议,抛开程序,了解会议精神,充分挖掘会议报道的思想内涵,这样,我们才能使之放射出新闻应有光芒。如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希望讨论和解决什么问题云云。会前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报道时,你才能说得明白,说到点子上。像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其内容涉及农业化、科技兴农、土地承包等一系列若干问题。面对这样的会议,记者首先要研究分析近期中央工作的重点,省内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就不难了解这次会议召开的中心议题,推动全省农村经济向素质型、效益型和产业型迈进。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从一大堆材料中提取精华,再配上有关农业资料的画面,从视觉上吸引观众,这既能突出会议重点,又能表达领导观点,让群众吃上“定心丸”,避免了大而全的弊端。2005年9月中旬,牡丹江市专门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会议内容十分丰富:表彰奖励有功人员、宣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报招商引资三年来的成绩、市委书记和主管市长讲话等等。在报道这次会议时,记者没有单纯按“措施 数字=成绩”的模式去反映表面现象,而是抓住本次会议中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思想,即招商引资带来的领导转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由单一招商向全民行为的转变。在这则《种梧桐引金凤,牡丹江三年三变样》为题的报道中,记者把调动观众兴奋点的事件做为由头,从政府重奖招商人员说起,娓娓道来,清晰地勾勒出三年三变的巨人成绩,画面处理上,记者仅用了会议全景、给功臣戴花、鼓掌三个画画,而是把大量翔实的背景材料充实到其中,突出了会议价值,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可视性。
  
  二、跳出会议抓新闻
  
  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往往囿于会议本身,误将一些程序当成新闻,对喊口号,空话、套话连篇。许多重要和新鲜的新闻事实无形中被淹没在大量的套话和程序中,影响了会议报道的质量。作为一名称职的电视记者,应当学会分析、消化会议,凭新闻敏感在会议现场眼观六路,耳闻八方,从中撷取量有单方的事实写入稿中,捕捉最佳画面让观众了解,即跳出会议抓新闻。
  有一些会议本身没有多少新闻价值,但会议提出的措施、意见、号召只有社会意义,记者可以循着这一新闻线索寻找新的角度新的内容,采取报会议热点的方式来完成报道。如绥芬河市召开了儿童免疫工作会议,电视台记者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记者避开了会议本身,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报道了医院为儿童的免疫所做的实际工作,并简介了免疫知识,这显然要比单纯报道一下会议受欢迎得多。
  有些会议,是新闻人物集中的场所,如表彰会、劳模会、交流会、经济会等等。这些会议是记者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及时组织采拍报道的好机会,记者可以以会议作为新闻根据,对与会先进人物、新闻人物本人或与他们有关的人物报道。像2008年,牡丹江召开的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电视台记者除报道会议情况外,还有重点地选择了典型人物,采写了血栓病医院的医生孙林云自费远赴四川,带着6万多元药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向观众介绍了一个活生生、鲜为人知的典型。
  对一些专业、技术性强的会议,当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时,记者在报道时,可以抓住专业特点,把会议只作新闻依据,把对重要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作为报道,可以把镜头对准科研成果在实际中试用的情况,这样枯燥的会议本身就成了生动的科技新闻。像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加快防静电工作的研究和开展》就是一条跳出会议抓特点的好新闻。报道一开始就发挥视觉形象的优势,运用图像资料呈现出静电放出产生火花、大型厂房毁于一旦等颇有刺激性的画面,立即引起观众的兴趣,然后再进入介绍北京举行的防静电技术开发交流会议。这就把会议的技术特点和人民生活的安全联系了起来,使一条按程序化报道必定枯燥乏味的会议报道变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会议新闻。
  
  三、面向群众抓题材
  
  电视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喉舌,因此,新闻节目必须快捷、全面传达有关法规政策,配合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报道。作为电视观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来自普通群众,除了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观众对一般会议的开幕式、闭幕式,谁在主席台就座并不感兴趣,观众收看会议主要是想了解会议的实际内容,即有什么新的信息、新的动态、新的事物。所以记者在采拍会议新闻时,就应该从群众角度考虑选择报道内容,在会议上选择题材。这一点我们不防把香港与内地的会议新闻作一次简单的比较: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上新产生的国家领导人的报道,内地电视新闻和香港电视新闻就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新闻人物背景资料的提供上,内地是量少生硬,往往仅限于官方提供的一份简历,香港方面则是大量充分地提供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尽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欲。如在国务院总理选出的当天除在节目中介绍了温总理的简历和突出政绩外,还专门另辟时间以新闻专题的形式提供大量背景资料。第二,在人物资料的报道形式和索材的选择上,内地传媒显得呆板生硬,早期是播音员口播后来改为配新闻人物相片口播,如今又有改进,在介绍简历时插入播出新闻人物以往政务活动的画面资料。但是画面剪辑生硬,声画脱节的硬伤随处可见。而香港台的介绍可以说是无所不尽电视传媒之能,首先,解说词的撰写是以介绍政绩为主,以政绩带简历,特别重视介绍新闻人物性格和人格特点。解说词的写作风格突出了电视广播口语化的特点:在报道方式上,或由播音员出图像口插,或出人物照片,或用新闻人物以往的图像资料,特别是大量地使用历史资料同期声,利用电视声、画双通道传播优势,力求形象表现报道人物的性格特点,应该说报道是生动活泼的,给人印象十分深刻。2008年,全省召开“切实做好粮食收购”电视电话会议,我台记者在报道时,抓住了与百姓、特别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几点——政府将出台哪些优惠政策,今年粮食收购价格较往年比怎样,是否兑换现金等等,进行了集中报道,给丰收的农民进行现场采访,发挥了电视报道的优势,激发了广大农民卖粮的积极性。
  诚然,电视会议报道的形式还有很多,如会内会外结合、报道会议由头、沙里觅金法等,这要记者根据会议现场,会议内容,会议召开的背景而定。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会议本身不需要报道,但记者也应该参加会议,去了解某一领域的动向和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周恩来同志就曾对新华社记者说过:“你们在一旁听听,可以多少了解一些情况,便于做好报道工作。”可见,会议对记者熟悉了解情况,掌握新闻线索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令我终身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并且深刻践行了真理,获得了颇多收获!  初中和高中5年半时间里,我获得了14项专利。收获成功的同时我感悟到很多道理: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及一个善于思考、习惯思考的大脑,中学生也是能进行创新的;成果的获得又与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及长期积淀出来的“灵感”息息相关。创新和灵感是不可分的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173-01    电视新闻是以无线电波传送视频和音频信息的形象新闻,作为新闻媒介,它以真实性和时效性为主要特征。其中,真实性作为电视新闻的生命。就电视节目来说,无论是新闻片、记录片还是艺术片都是如此。然而,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真实性在于客观记录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直接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件。
一个企业从诞生到死亡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就叫企业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内不同的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里,我们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企
在对行政与民主的研究中,代表性文官体系是一个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理论。此理论以“消极代表性”与“积极代表性”两个概念为基础,重点讨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中探讨民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慢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2年3月—2007年7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且术后证实为慢性胰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64—01    新闻评论的题目从哪里来?这是新闻评论写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新闻评论的选题问题。  在评论工作中,一篇评沦的成败,关键在于选题。能否正确的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评论的选题,主要应从上头精神和下头情况的结合中去找,最根本的就是从实际工作中去找,从现